1.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复分解反应 ),
④ MgCO3+H2SO4===MgSO4+CO2↑+H2O
( 复分解反应 )。
(2)上述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① 。
2.物质间的转化如图
例 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8种物质
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
A、金属 B、化合物 C、混合物 D、氧化物
4.继“分子足球”C60之后,科学家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N60。
一燃料定条,件N60下属N于60(中积累B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
A.金属单质 B.非金属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
4.在①MgO、CuO、CaO、SO2;②C、Fe、S、P;③ZnCl2、BaCO3、HNO3、
B.一种化合物
C.单质与化合物的混合物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二.化学反应分类
1.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A + B ─→ AB
2H2+O2═2H2O CaO + H2O === Ca(OH)2 NH3 + CO2+ H2O = NH4HCO3
6.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 1.Zn+HCl 2.Ag+HCl 3.Fe+H2SO4(稀) 4.Zn+CuSO4 5.Cu+ZnSO4 6.Zn+AgCl 7.BaCl2+H2SO4 8.Na2CO3+HCl 9.NaOH+H2SO4 10.NaCl+K2CO3 11. CaCO3+NaCl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 ①前置后 ②盐必溶 ③K、Ca、Na不行
NaNO3三组物质中,每组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与组内其它物质不同,这三种
物质分别是( B )
A、CuO、Fe、S、ZnCl2
B、SO2、Fe、HNO3
C、CaO、C、BaCO3、HNO3
D、SO2、S、NaNO3
5.(2018·吉林高一检测)某气体经过检验只含有一种元素,
则该气体是( D )
A.一种单质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试一试:将下列物质以不同标准分类
Na2CO3 Na2SO4
钠盐 钾盐
以所含阳离 子不同进行
分类
K2SO4 K2CO3
硫酸盐 碳酸盐
以所含阴离 子不同进行
分类
交叉分类法:依据物质的不同属性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特点: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
课 堂小结
1.常用分类方法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有气体、沉淀、水生成
解析 紧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可做出选择。但
C选项是一个容易出错的选项,因为它貌似一个置换反应,实际却不是,
从化合价变化来看,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2.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CO+O2
点燃 =====
2CO2
B.CaO+H2O===Ca(OH)2
C.C+H2O(g)
高温 =====
CO+H2
D.CO2+Ca(OH)2===CaCO3↓+H2O
3.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 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四个反应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B.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4.如图所示的微观变化,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B)
5.下列四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①CaO、Na2O、CO2、CuO ②H2、C、P、Cu ③O2、Fe、Cu、Zn ④HCl、H2O、H2SO4、HNO3 (1)以上四组物质中类别与其他物质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① CO2 ;② Cu ;③ O2 ;④ H2O 。
解析 ①中CO2为酸性氧化物,其余的是碱性氧化物; ②中Cu为金属单质,其余的是非金属单质; ③中O2为非金属单质,其余的是金属单质; ④中H2O为氧化物,其余的是酸。
(2)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该反应 是 (填“是”或“否”)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该反应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 反应。
1、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CO2+H2O===H2CO3 化合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 B.Cu2(OH)2CO3=====
2CuO+CO2↑+H2O
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C.CuO+CO
△ =====
Cu+CO2
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D.MgCO3+H2SO4===MgSO4+CO2↑+H2O 复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按照物质的属性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4)根据物质组成、性质特点对其分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
树状分类法
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 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下列图片,你将如何分类?
中国运动员
[2]镁及其化合物(氧化物、碱、盐)可分别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
(1)写出上述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其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哪一种:
① Mg+H2SO4===MgSO4+H2↑
( 置换反应 ),
② MgO+H2SO4===MgSO4+H2O
( 复分解反应 ),
③ Mg(OH)2+H2SO4===MgSO4+2H2O
如:O2、O3
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洁净的空气 2、石墨 3、氯化钠 4、铝合金 5、氦气 6、碘酒 7、液氮 8、纯碱 9、小苏打 10、干冰 11、硫酸钡 12、胆矾 13、高锰酸钾加热后的产物 14、铁锈 15、盐酸 16、烧碱 17、硝酸银 18、矿泉水 19、水银 问题:①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用序号填空): 纯净物:___2、__3、__5_、_7_、_8_、_9_、_1_0_、_1_1_、_1_2、__1_6、17、19 混合物:1、_4_、__6、__13_、__14_、_1_5_、18 单质:__2、__5、__7_、_1_9___ 化合物:___3、__8_、_9_、_1_0_、_1_1、__1_2、__16_、__17______ ②写出上述物质的化学式。
C+ CuO ═Cu+ CO
Zn + CuSO4 = ZnSO4 + Cu C + H2O = CO + H2↑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AB + CD ─→ AD + CB
CuO + 2HCl = CuCl2 + H2O NaCl + AgNO3 =AgCl↓ + NaNO3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树状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
2.分类一般步骤:
分类标准唯一 特点:同层次中各类别间相互独立
特点:物质类别间有相交叉的部分 分类角度多样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分类的一般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注意 依据组成和性质判断物质的类别时应注意: (1)纯碱(Na2CO3)不属于碱,属于盐。 (2)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FeSO4·7H2O等均为纯净物。 (3)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 AB ─→A + B
2H2O 通电 2H2↑+ O2 ↑ Cu(OH)2 ═CuO+ H2O CaCO3 ═CaO+ CO2↑
(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 + BC ─→ AC + B
Zn +H2SO4 == ZnSO4 + H2↑ Fe + CuSO4 = FeSO4 + Cu 2Na + 2H2O=2NaOH + H2↑
得重复)。 ①C+O2=点==燃==CO2; ② CO2+H2O===H2CO3 ; ③ CO2+Ca(OH)2===CaCO3↓+H2O ; ④ Fe+2HCl===FeCl2+H2↑ ; ⑤ CaO+2HCl===CaCl2+H2O ; ⑥ Ca(OH)2+2HCl===CaCl2+2H2O ; ⑦ CaO+H2O===Ca(OH)2 。
3.化学反应分类
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看该反应 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有没有发生变化。
4.氧化还原反应和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 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提醒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如反应 CH4+2O2====CO2+2H2O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 (2)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中,如O2与O3的转化、金刚石和石墨的转 化、白磷与红磷的转化等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对②中的化学式标出化合价。
2.包裹松花蛋的泥灰料的配料中,含纯碱、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
酸钾)、食盐、生石灰等,不属于盐类的是( D )
A、纯碱 B、食盐 C、碳酸钾 D、生石灰
3.金属钛(Ti)是航空、宇航等方面的重要原料,在生产钛的过程中,
可(用镁B 和)四氯化钛(TiCl4)在加热条件下制取,则四氯化钛属于
注意:分类是要有一定的标准(分类依据); 标准(分类依据)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可能有所不同。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 更便捷地达到目的。
1.物质的分类方法 (1)根据物质存在的状态:分为 固态物质、 液态物质、 气态 物质。 (2)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分为 导体 、半导体 、绝缘体。 (3)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 可溶性物质、 微溶性物质、 难溶性 物质。
两类反应发生的条件 (1)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至少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 生成沉淀(包括微溶物) b. 生成挥发性物质(气体) c. 生成水 (2)在水溶液中,一种金属与另一种可溶性金属的盐溶液 发生置换反应具备的条件是: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置换活动性较弱的金属
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 K Ca Na Mg Al Zn Fe … Cu Hg Ag
点燃
CH4+2O2====CO2+2H2O
2.氧化还原反应与非氧化还原反应
观察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各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
点燃
CH4+2O2====CO2+2H2O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 (1)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_发__生__变__化___的反应; (2)非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_不__发__生__变__化__的反应。
化合 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 反应
分解 反应
复分解 反应
三、物质的转化
1.通过物质分类,可以建立物质间的从属关系,分析物质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寻 找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1]以钙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① 2Ca+O2===2CaO , ② CaO+H2O===Ca(OH)2 , ③ CaO+CO2===CaCO3 , ④ Ca(OH)2+CO2===CaCO3↓+H2O , ⑤ Ca(OH)2+2HCl===CaCl2+2H2O , ⑥ CaCO3+2HCl===CaCl2+CO2↑+H2O 。 (2)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①②③ (填序号,下同),属于复分解反应的 是 ⑤⑥ 。 (3)上述反应①~⑥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① 。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高一化学
图书馆里有成千上万的书籍,超市里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为什么我们能很 快找到需要的书和商品呢?那是因为对书籍和商品进行了分类,否则,无 疑是大海捞针。 思考;(1)分类是一种怎样的方法呢?
(2)物质分类又有何意义呢?
一、物质的分类
分类:将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分类依据)进行归类的方法
√C.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解析 A处,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 B处,Ca(OH)2+CuCl2===CaCl2+Cu(OH)2↓(复分解反应); C处,Fe+CuCl2===FeCl2+Cu(置换反应); D处,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