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最美乡村教师》有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最美乡村教师》有感
观《最美乡村教师》有感1
生命中总会有很多感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们会感动;同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赢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也会让我们感动;但真正让我们最为感动的是:社会对我们的认可,自己对自己的认同。

正如《最美乡村教师》颁奖词所说:“从没有哪个职业像教师这样,一手托举着家庭的明天,一手承载着民族的盼望;从没有哪个职业像教师这样,一头牵挂着“小家”的今日,一头连接着祖国的将来;从来没有哪个职业像教师这样,在一代代的成长中担当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天职和重任……
教师或许不为人知,或许从未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们甘为人梯,累月积年,青丝变白发,桃李满天下。

他们的爱如春雨,成就润物细无声的人间大美,且让美代代相传播撒人间。


作为一名一般的小学教师,从没有想过做什么丰功伟业,从没有什么豪言壮语。

只是想,做好自己的工作,管好这群孩子。

看了最美乡村教师,使我的心灵再一次受到震憾,一种骄傲感和使命感由然而生。

最美乡村教师,或许并没有漂亮的外表,更多的是他们身上
那种剧烈的责任感。

带着一种无限的责任感,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

从最美乡村教师身上,我明白了教师为什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自己的职业有多么荣耀,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向她们学习,以一种剧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爱岗敬业,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事业的追求,以满腔热忱、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平凡的工作中,在悄悄无闻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我要象这些最美教师那样布满着爱心做一名荣耀的人民教师,满怀爱心教育孩子,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课堂教学水平。

让每一个孩子都学到真本事,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美妙的将来。

由于,他们才是祖国的将来和明天。

我傲慢,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我骄傲,作一名责任的教师。

观《最美乡村教师》有感2
观看了这个节目,其中许多情季节我深受感动,留下久久回忆。

和善朴实的乡村教师对工作的执着与博爱,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一般中的崇高,为教育工树立了可亲可敬的典范。

我们应当学习“最美乡村教师”那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行:
我感动于他们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

这些最美乡村教师的生活极为贫苦,生活条件特别艰难,他们都是凡人,他们也有妻子儿女,也很想回家陪陪自己的妻子儿女,但是当面对那一双渴望
的到学问的眼睛,他们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岗位,在这样的环境下教书育人,坚持一年两年不困难,难得的是他们这样做了一辈子,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守护着学问的家园,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工作的责任。

其次我感动于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可以说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

许多教师把自己的收入也就是养家糊口的钱,都救济了自己的学生。

陈银玉从教30年来,她教过的学生多达500人,其中200多人考上了大学,走向了大山外的世界。

而她的两个儿子,虽然品学兼优,却由于家庭的贫困,不得不辍学。

也由于贫困,她虽然身为教师,利用课后或者周末的时间,背上背篓,捡拾垃圾,借“收破烂儿”养家糊口,救济贫困的学生。

为了自己的学生,放弃了自己儿子的上学时机,看完这段事迹令人痛心,也令人动容。

这个故事深深的感动了我,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学习环境!向这位无私奉献崇高而纯朴的教师学习,给全部的贫困儿童制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年级教师电影观后感日记就到这里完毕了,同学们在观赏的同时也要留意积存学问,多写多练,愿您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观《最美乡村教师》有感3
最近央视推出系列报道“查找最美乡村教师”,通过记者长
期蹲点,使我们更为深刻地了解到了身处基层的教师的美妙风貌,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了这些教师的艰辛和困苦。

教育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培育关系到将来国人科学人文素养和国家的进展前途。

当前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很多贫困地区缺乏教师,而在有教师的学校,教师的生存状况却也不容乐观。

每年一批又一批的有志人才投身到西部的支援当中去,但学校缺乏教师的状况在这些贫困地区照旧很普遍。

志愿者来一批走一批,几乎没有人情愿终身投入到这样的事业中去,孩子们受到的教育很不稳定。

固然,这不能怪志愿者们。

在这些贫困地区的学校,一所学校一般只有一两个教师。

他们除了教全部的课程外,还要负责学生的吃饭、睡觉甚至是走路(一些地区的路况与地势还特别曲折和险峻,不得不由教师来亲自接送学生)。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吃的喝的都相当简洁,每顿饭都是土豆、玉米或者面。

这里的教师大多数都是在“代理”教学,由于不是正式人员,他们的工资与我们工资的平均水平比起来少得可怜,每月不超过四百元。

这里的教师担当着最荣耀的使命,做着最辛苦的工作,始终不离不弃。

甘肃省会宁县一位名叫王建林的“代理教师”,在贫瘠山村任教25年,患有严峻眼疾,几乎失明,却仍凭记忆讲课,而月薪却从未超过200元。

当年做代理教师的哥哥去世前让他连续
这样的事业,他便放弃了兰州城里的工作,下乡执教,义无反顾。

中午下课后他要给孩子们做饭,吃的饭是土豆煮面条。

吃过午饭还要照看孩子们睡觉。

他的的眼疾却由于没钱而不能去治疗,一边他还在担忧他走了孩子们的课就被耽搁了。

像会宁县这样的状况,依据这几年的不断报道,应当不少吧。

现在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有些原本上不起学的孩子重新回到了学校,再加上新入学的一局部孩子,一个学校只有一两个教师已经担当不了太多的”教学任务,即使担当了下来,也是很不利于学生更全面地进展的。

孩子长大后长时间的教育都在学校进展,教师又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气,直接打算学生的质量。

我们却看到,贫苦的条件让很多有志于教学的人望而却步。

人们都盼望自己有一个美妙的生活,根本的物质条件是建立这样的生活少不了的支撑。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已经是我们多年来提倡的口号了,信任谁都不情愿看到这样的话沦为闲谈。

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的教师到这些地方来,让学生在好的学校环境中学习生活,是我们必需予以重点关注的。

人才打算着将来的竞争,我们不断强调“输血”与“造血”的结合,那么在最应输血且最能造血的教育方面,我们要做的是不是还有很多?政府和社会对此不应当视而不见,尤其是政府,
更要下足实实在在的功夫,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观《最美乡村教师》有感4
由中心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查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从去年开头,经层层选拔,共有10人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20人被评为“特殊关注乡村教师”。

第28个教师节降临前,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盛大的颁奖典礼。

参与颁奖现场的很多观众赞扬,这些教师“这天是最美的人”。

(9月9日央视报道) 在全国1000万中小学校教师中,乡村教师达846万,正是这超过80%的乡村教师,撑起了我国根底教育的天地。

这次受表彰的30名教师,是千百万教师的优秀代表。

在教师节降临之际,把鲜花掌声送给他们,既是对这些“最美乡村教师”的褒奖,也是对广阔乡村教师的确定。

说他们是“最美的人”,一点也不过誉。

“最美乡村教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可以用一组数字来概括他们的付出。

以这两年评比出来的“最美乡村教师”为例:赵世术,自身残疾由妻子背着他坚持教学12年;邹桂芬,34年背送10万人次学生渡河;陈银玉,30年陪伴500多名大山孩子求知……然而,数字的感人却无法缓解他们面临的逆境:与城市教师比照,广阔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经济待遇、精神生活不是用一个“差”字可以概括的,不要说查找伴侣、生病看病这样的大事,有时甚至连吃上一碗热饭、喝上一杯净水、过
上一个双休日等寻常人看来再一般不过的小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奢求。

开展“最美乡村教师”评比表彰活动,更大的意义在于,它都在提示我们,农村教师这个普遍而又特别的群体需要我们的关注。

我们要让这种“最美”赞扬,时时可见、到处可觅,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教师节这一天里。

根底不稳、队伍流失、人才断层,近年来始终困扰着农村教育。

有人曾经发出这样的呼声:二十一世纪谁来执掌农村教鞭?今日,这个问题依旧严峻。

在根底教育还比拟薄弱的当下,乡村教师所承载的一切又是何等的沉重。

可以这样说,改善800多万乡村教师的生存和工作状况,是确保农村教育进展的根底,更是千百万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所系。

承受采访的“最美乡村教师”们说到他们为什么能够长期悄悄坚守时,给出的答案是如此惊人的相像——由于爱。

那么,有没有可能让这些乡村教师留下来,不仅仅是出于这样一个比拟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而是仅仅出于这个职业的吸引力,哪怕仅仅是世俗眼里物质方面的吸引力,而让他们留下来呢?这是在表彰“最美乡村教师”根底上,应当深入思索的大问题。

我们期盼,各级政府真正树立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理念,把更多的心思花在解决困扰农村教育的实际问题上,把更多的气力用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进展上,尽快缩短城乡教育差距;
我们期盼,捐资助教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一点一滴、锲而不舍地转变乡村教师的生活状况;我们期盼,在全社会爱心烛光的映照下,许很多多的乡村教师能够伸展身心,迎接心中美妙的将来。

让我们的乡村教师美在每一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