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l.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旬。
(任选其中6句)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②,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密州出猎》)
③,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④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
⑤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⑥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⑦本学期所学文言文再现了一系列古代英雄人物。
陈胜仰天质问“”,揭竿而起;曹操提出“”的策略,占尽政治优势。
(2)按照提示默写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9分)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一颗cuĭ璨的明珠。
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
她如决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如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
徜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
cuĭ()璨心弦.()徜.
()徉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2分)(3)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邃”的部首是,“邃”字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4)将文中的划线句改成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4分)
宋江是《》中最主要、最复杂的人物,他义释,怒杀,发配沧州,却因在题反诗被判死罪,后来接受招安,终被皇帝毒酒赐死。
4.综合性学习:开学伊始,五十中西校九年级(1)班开展以“走近对联,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综
(12分)(2)活动中有一个“感恩老师”的环节,准备张贴一幅赞美老师的对联,已经给出上联,请你填写下联。
(2分)
上联:三尺讲台育桃李下联:。
(3)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心声。
(4分)
学生A说: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人;
学生B说;感恩同学,带给我们快乐,传给我们温暖;
学生C说:感恩挫折,,。
班长总结说:“只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人生充满信心,才能带来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感激。
”
①根据语境要求,给空格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应该把“”改为“”。
(4)为了让主题班会更具感染力,班委会准备邀请曾被合肥市政府授予“感恩孝子”荣誉称号的井岗镇张师傅来作专题报告。
下面是某同学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的邀请函,其中有四处错误,请指
二、阅读(55分)
【一】读书使人优美(18分)
毕淑敏
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
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
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
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
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茵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
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
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
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
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
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
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
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是哲人的木乃伊,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是亡灵的墓志铭。
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
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
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啕已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
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5.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列举那些令作者“胆战心惊”的美容术?(4分)
6.第⑤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4分)
7.下面两则材料,如果让你选择作为证明论点的论据,你选哪一个,为什么?(3分)材料一:《韩诗外传》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闵子骞拜孔子为师。
刚开始时,闵脸色干枯,但过了一段时间竞变得红润起来,使孔子大为奇怪。
据闵子骞说,他在没读书之前,
一心想着要做迭官贵人,因此寝食不安,脸色为之枯槁。
如今静心读为人处世之书,能辨是非、知美丑,因而心平气和临事不惊,脸色自然变好。
材料二:苏东坡曾说:“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又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道出了人的气质来自于多读书,它会由心到形,影响到你的容貌,使你的眼光更加有神,面庞更加光彩,举止更加高雅……这种美态比起外表的美貌,要耐看得多。
8.简要分析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4分)
9.“一本好书,一生财富”,我们所学教材及荐读名著中的人物,有许多都能给予我们积极影响。
请从下列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
根据提示在横线上作简要表达。
(3分)
诸葛亮藤野先生杜小康托尔斯泰贝多芬
我从身上,学到了:
【二】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22分)
周志国
①睡在稻草上。
小憩的庄稼人。
贪玩的孩子。
阳光洒在温软金黄的草堆上。
花儿一样的梦。
②我睡在稻草上,是睡在用稻草铺垫的木床上。
③从农村出来后的每年春节,我是雷打不动要回老家去的。
回到乡下,回到父母的身边。
有一年冬天,大雪齐了膝盖,我就是连滚带爬
....回去的。
人回去,心也回去。
④父母家里就两位老人,至今没有舍得添一件时尚的家什,没有音乐,没有电视。
除了吃饭,我们就从早到晚围着曦曦燃烧的木柴火塘,嗑母亲炒的南瓜籽说话,常常要说到夜深了才想起该去睡觉。
⑤这么多年,我只要回去,都和父亲抵足而眠
....。
今年春节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我们说到家里的公鸡都叫了头遍。
临睡了,母亲说被子床单么的,都是新洗了的,还用米汤水浆了。
父亲抢过话头,特别补充说,垫絮下面的稻草全部换了新的,是他从草垛里选那壮实金黄的稻草,把袍叶撸干净了,再用菜刀切齐整,一把一把,一层一层铺在床板上,平实,厚实,松软,睡在上面,不比席梦思差。
⑥我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了父亲做这一切时的情景:视线在草把里探寻,双手在草垛里翻找,拉出来,一只手捏着草尖处,另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张成梳子样顺着草身一次次往下撸,袍叶撸干净了,手上就剩下了金黄的草梗。
看看撸得差不多了,就顿齐了用刀切,然后抱到床边细细地铺好。
稻草铺好了,再铺上棉絮,铺上床单。
看看自己精心忙活打理一新的床铺,只等自己的儿子回来。
老人家的幸福像蜜汁样从心底里往周身流淌。
⑦脱去臃肿的外衣,钻到被窝里躺下去,一股熟悉的稻草的气息顿时向我袭来。
稻草的味道,稻谷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甚至父亲的味道整个包裹了我。
我没有说话,我调动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嗅觉器官一起感受,一起回味,一起品尝,重温自己生在稻草铺上,睡在稻草铺上的那些过去了的岁月和生活。
⑧我也种过水稻。
收获金黄的稻谷,也收获金黄的稻草。
季节熟了,把多数的稻谷卖给粮站,把够吃的稻子留给自己。
想象着金黄的稻谷加工成雪白的大米去养育天下的生命。
也有骄傲,也有自豪。
稻谷都安排好了,成堆的稻草则留下来陪着我们过一年里剩余的日子。
它的用处很多,切碎了洒上清淡的盐水用它做牛的饲料,晒干了用它来生火做饭,理净了用它来垫床铺,过去它还是庄户人家盖屋面的唯一材料。
⑨自打搬进城里,我们的生活就彻底告别了稻草。
垫床的是席梦思,烧饭的是煤电气。
我们把稻草扔在了乡下,把与稻草有关的一切都扔在了逐渐淡去的记忆里。
甚至好多的日子,我们在梦里都不见了它的踪影。
曾记得,第一次睡上席梦恩,那一份当了神仙的感觉是何等的美妙。
孩子们在床上玩起了弹跳的游戏,我们则在历数稻草铺的简陋与粗糙。
谁也不知道,第二天起来,我们都喊腰疼。
如今想来,那是不习惯的缘故,并不是席梦思的错。
我们尽管对稻草铺还存有一丝留恋,但终究是不会再到乡下去拖车草来垫床铺了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席梦思的软和,忘记了那些与稻草滚在一起的日子。
⑩户外有风,屋后的竹林在沙沙摇响。
远处有几声狗吠起落。
这个静谧温馨的晚上,我睡在稻草上,睡在父亲身边,我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
我做了一个梦:田野里翠绿的禾苗翻起金黄的稻浪,从金黄的稻堆里淌出了白米的河流……在阳光照耀的田野里,我躺在芬芳的稻草上。
幸福地睡
着了……(本文有删节)10.文章围绕“稻草床”展开情节,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6分)
→父亲铺稻草床,幸福像蜜汁样流淌→→告别淡忘了稻草床,习惯席梦思→。
11.简要分析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4分)
12.结合具体语境,简析第③、⑤段中加点词语的情感内涵。
(2分)
(1)连滚带爬:
(2)抵足而眠:
13.本文语言富有意蕴,请自选角度,给第⑨段划线句子作简要点评。
(4分)
14.文章结尾,为什么“我”睡在“稻草上”和“父亲身边”,会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
【三】(15分)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诸葛亮《出师表》节选)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躬.耕于南阳:(2)遂许.以先帝以驱驰:(3)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4)猥.自枉屈:(5)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7
2分)18.“亲贤臣,远小人”,毫无疑问,诸葛亮也是一位贤臣,请结合选文,说说诸葛亮的“贤”体现在哪些方面。
(4分)
三、写作(55分)
19.请以“这一幕,如此”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合肥市五十中学西校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任选其中6句作答(每空1分,共6分)
①斜晖脉脉水悠悠②老夫聊发少年狂
③足蒸暑土气④载不动许多愁
⑤衡阳雁去无留意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挟天子而令诸侯
(2)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2.(9分)
(1)(璀)(xián)(cháng)(共3分,每空1分)
(2)决美绝美(共2分)
(3)辶深远(共2分)
(4)我们的思想难道不会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吗?(共2分)
3.(4分)《水浒传》,晁盖,阎婆惜,浔阳楼。
(顺序答错,该题不得分)
4.(12分)
(1)喜爱对联人数和感恩父母的人数占总比例由年龄增加而增加。
(2分,意思对即可)
(2)(2分)示例:“两袖清风铸师魂”;“一腔热血显精神”;“一生心血哺新人”;“一片丹心付杏坛”。
(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
)
(3)(4分)①示例:给予我们勇气,促使我们进取。
②只要只有
(4)(4分,每处1分)
①“尊敬的张叔叔”顶格写。
②把“请务必准时到达”改为“敬请光临”。
(“敬请指导”“请您光临”等亦可)③落款中的单位在上,时间在下。
④应写明活动具体地点。
二、阅读(55分)
(一)《读书使人优美》(18分)
5.(4分)文章开头列举生活中一些人们使用万千手段使外表变得美好的方法(或人们关心的生活现象),引起人们的注意(或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作为论据,更好地证明观点;为引出下文自己的观点作铺垫,使读者在触目惊心的同时更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6. (4分)比喻论证,使用一连串的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或读书可以让人会心微笑)
的观点。
用语生动,极富感染力。
7.(3分)选用材料一,因为材料一用古人读书脸色变好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读书可以使人优美”,事实胜于雄辩;选用材料二,这段文字引用了苏轼关于读书影响面容和气质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读书可以使人优美”这个观点。
(选用哪个材料1分,理由2分)
8.(4分)用设问,既呼应开头内容,又强化自己观点。
用比喻,把“优美”比作“五月的花环”,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读书给人带来的改变,从而更突出了中心论点。
9.(3分)
诸葛亮:公正无私,忠诚敬业。
藤野先生:生活简朴,治学严谨,公平正直,待人热情。
杜小康:历经磨炼,战胜孤独,自我成长,勇敢坚强。
托尔斯泰:直面人生,勇斗苦难,为人类奉献不朽杰作。
贝多芬:隐忍苦难,抗争命运,创造欢乐,给人们以安慰、勇气和力量。
(二)《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22分)
10. (6分)(每句2分)睡在稻草床上,做着花儿一样的梦;(2分)回味品尝稻草床的味道和温馨;(2分)睡在稻草床上,做着一个幸福的梦。
(2分)
11. (4分)运用想象(虚写)(1分),描写了梦中睡在稻草上的景象,(1分)强调了梦境的祥和优美,抒发了对传统生活、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
(1分)引出下文对这种生活的具体回忆,并与文章结尾的梦境构成呼应。
(1分)
12. (2分)(1)状写归途艰难,自嘲的背后深含归乡情切。
(2)形象地表现了父子间关系亲密,骨肉情深。
(每点1分。
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即可。
)
13. (4分)运用象征手法,用稻草象征乡村生活。
与上文跟稻草相关的乡村生活和相关回忆形成对比,突出了现代都市人对传统生活、乡村生活的淡忘,抒发了“我”的失落之情。
引出下文“我”的反思。
14.(6分)①故土情真,父子情深,游子思乡的渴念得到满足。
②“稻草”“父亲”别有意蕴,寄托了传统乡村的文化理想。
③迷茫的现代人,借归乡之途完成了精神的寻根之旅,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
(每点3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即可。
)
(三)(15分)
15.(5分)(1)亲自;(2)答应;(3)都;(4)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5)把
16.(4分)(1)在兵败的时候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奉命出使。
(2)只想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扬名显达。
17.(2分)亲贤远佞。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后一问,答道“臣本布衣”也得分。
每空1分)
18. (4分)知恩图报,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分)淡泊名利,富有治国谋略。
(2分)
(诸葛亮的贤德,要从诸葛亮的忠贞,才略,品质等角度评价,分析不全酌情扣分)
文章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