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安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
物理学科试卷
命题人:黄秋月审题人:曾华锋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0C︒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B.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C.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答案】D
【解析】A.静止的物体,也具有内能,错误;
B.温度越低,同一物体内能越小,但0C︒以下的物体也具有内能.错误;
C.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形式不同的能量.错误;
D.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正确;
故选D.
2.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小球A带正电B.小球B带正电
C.小球B可能不带电D.小球A可能不带电
【答案】D
【解析】A.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故C带负电,当靠近A小球时,相互吸引,即说明A 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C靠近B时,发现排斥,说明B一定带负电,故将AB靠近时,AB吸引,B一定是带电的,故A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选D.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冷水一定比热水的内能小,是因为冷水温度较低
B.内燃机的冷却液需要用比热容较大的物质
C.用火炉烧水,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
D.中午海滩上沙子比水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答案】B
【解析】A.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因此热水的内能不一定比冷水的内能多,故A错误;
B.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
C.用火炉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故C错误;
D.沙子发烫而水不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质量和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高的温度要大,故D错误.
故选B.
4.关于热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机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热机效率
B.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减少废气带走的大量热量可以大大提高热机效率
C.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
D.在压缩冲程中内燃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C
【解析】A.热机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占燃料燃烧放出总能量的百分比,这是热机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故A正确;
B.减少废气带走的大量热量,可以提高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占燃料燃烧放出总能量的百分比,从而大大提高热机效率,故B正确;
C.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是因为柴油机损失的能量较少,并不是因为柴油的热值高.故C错误;
D.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将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
故选C.
5.如图是玩具汽车的电路图,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与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不相等
B.电动机两端电压和灯泡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C.电动机与灯泡是并联的
D.开关
S控制整个电路
2
【答案】C
【解析】AB.由图可知,当两开关都闭合时,电动机和小灯泡是并联的,电压相等,故A不正确、B错误;
C.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电动机与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相等,故C 正确;
D.开关
S在小灯泡所在的支路中,因此开关2S控制小灯泡所在的支路,故D错误.
2
故选C.
6.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水壶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B.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C.“神十”飞船加速升空时,它的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D.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汤勺温度升高,这说明内能是可以转移的
【答案】D
【解析】A.电水壶工作时,消耗电能,产生内能,故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A错误;
B.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是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锯条和木板的内能,所以锯条和木板的内能都增加,故B错误;
C.“神十”飞船加速升空时,速度增大,高度增加,机械能增大,故C错误;
D.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汤勺温度升高,是发生了热传递,这说明内能是可以转移的,故D正确.
故选D.
7.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液体的初温与质量
也相同,不考虑热量损失.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A.对比乙丙两图液体最终升温可以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
B.对比甲乙两图,如果燃料2的热值较高,最终乙图液体内能较大
C.对比乙丙两图,如果液体b最终升温较高,说明燃料1的热值较大
D.对比甲丙两图,如果液体b的比热容比液体a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液体a需加热较长时间
【答案】B
【解析】A.比较比热容的大小要控制吸收的热量相等,乙丙燃料不同,放出的热量不相等,不能比较比热容大小,故A错误;
B.甲乙两图液体相同,若燃料2的热值较高,则乙吸收的热量更多,内能更大,故B正确;
C.液体a、b吸收的热量不一定相等,故不能判断燃料1、2放出的热量,也不能判断热值大小,故C错误;
D.甲丙燃料相同,放出的热量相同,液体b比热容比液体a大,那么要升高相同温度,甲图装置需要时间较短,故D错误.
故选B.
8.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用绸布摩擦过玻璃棒吸引小纸屑
B.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连在一起后能够吊住大钩码
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
【答案】B
【解析】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碎纸屑被吸引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A错误;
B.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吊住大钩码,说明由于分子引力两个铅棒粘在了一起.故B 正确;
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说明固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是由于上面的空气分子进入到下面的二氧化氮气体中,同时下面的二氧化氮气体进入到上面瓶子的空气中造成的;这是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D错误.
故选B.
9.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描述的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图甲,厚玻璃内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答案】C
【解析】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瓶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加;故A错误;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对活塞做功,空气的内能减小;故B错误;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C正确;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即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故D错误.
故选C.
10.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导体的是()
A.金属大地石墨B.陶瓷湿木材橡胶
C.玻璃花生油大地D.空气水银塑料
【答案】A
【解析】A.金属大地石墨是导体,故A正确;
B.陶瓷、湿木材、橡胶中只有湿木材是导体,故B错误;
C.玻璃花生油大地,只有大地属于导体,玻璃和花生油属于绝缘体,故C错误;
D.空气水银塑料,只有水银属于导体,空气和塑料属于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A.
11.如图甲中闭合开关灯泡发光,乙中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把两个验电器连接起来(验电器带电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
A.金属棒中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是由A向B
B.金属棒中电流方向是由B向A
C.开关中电流方向是由A向B
D.开关中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是由B向A
【答案】B
【解析】AB.在乙图中,定向移动的是负电荷,由图可知,形成的电流方向是由B向A,故B 正确、A错误;
C.在电源外部电流由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负极,故在图甲电路的开关中电流由B向A,故C错误;
D.开关导体为金属,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负电荷),故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A向B,故D错误.
故选B.
12.如图所示,
L、2L是两只相同的小灯泡,a、b是电流表或电压表.闭合开关S后若两灯
1
都能发光,则()
A.a、b均为电流表,两灯串联
B.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两灯并联
C.a、b均为电压表,两灯并联
D.a为电压表,b为电流表两灯并联
【答案】B
【解析】如果两个灯泡串联,无论a、b是什么仪表,
L都会被短路,故电路不可能为串联,
2
所以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一定为并联,
所以为了使灯
L、2L正确发光,a处相当于导线,即电流表,
1
b处不能形成通路,否则会形成电源短路,故b处为电压表.
故选B.
13.小华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时,按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
S后观察到1A、2A两个
1
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
A的示数为0.15A
2
B.电流每流过一个灯泡,都会减弱一些
C.两个灯泡的亮度一定相同
D .电流表3A 的示数为0.3A 【答案】D
【解析】A .由图可知,电流表2A 所选量程为03A -,由指针位置可知,电流表2A 的示数为0.3A ,故A 错误;
B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因此电流每流过一个灯泡,不会减弱,故B 错误;
C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其实际功率的大小.因不知两个灯泡的电阻关系,因此不能确定两个灯泡的亮度一定相同,故C 错误;
D .由图可知,电流表1A 所选量程为00.6A -,由指针位置可知,电流表1A 的示数为0.3A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因此电流表3A 的示数也为0.3A ,故D 正确. 故选D .
14.根据欧姆定律公式U I R =
,也可变形得到U
R I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流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 B .某段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其电阻为0
C .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等于这段导体的电阻
D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答案】C
【解析】电阻是导体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与通过它的电流、它两端的电压无关,故A 、B 、D
错误;
导体电阻的大小可以由公式/R U I =求出,故C 正确. 故选C .
15.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 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读数之比:1:4U U =甲乙,则( )
A .12:1:3R R =
B .12:4:1R R
C .若将开关S 断开,且将甲、乙两表换为电流表,两表读数之比I I 甲乙:为3:4
D .若将开关S 断开,且将甲、乙两表换为电流表,两表读数之比I I 甲乙:为4:3 【答案】D
【解析】(1)当开关S 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电阻串联,乙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
甲电压表测2R 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的阻值之比;
(2)若将开关S 断开,且将甲、乙两表换为电流表,两电阻并联,电流表乙测通过2R 支路的电流,电流表甲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两支路的电流之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电流之比. 故选D .
1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无论如何移动滑片P ,小灯泡始终不亮,已知导线及各处连接完
好.为查找故障,开关闭合后,用电压表测得三次两接线柱间电压如表所示,则( )
两接线柱
电压表示数
A 和
B 3V A 和D 3V A 和F
0V
A .可能是小灯泡发生短路故障
B .可能是小灯泡发生断路故障
C .滑动变阻器短路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用电压表检测时,发现AB 间电压不为零,说明电源完好;
AD间的电压不为零,说明开关完好,AF间有短路或灯泡断路;
滑动变阻器短路,灯泡是可以发光的,所以为灯泡断路.
故选B.
17.如图所示电路,开关
S由断开到闭合的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
A.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不变
D.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答案】C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开关
S断开时两电阻串联,开关2S闭合时电路为1R的简单电路,电压
2

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开关
S由断开到闭合的过程中,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2
由U
=可得,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B不正确;
I
R
由U IR
R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不正确;
=可知,
1
因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等于定值电阻
R的阻值,
1
所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不变,故C正确,D不正确.
故选C.
18.对如图所示电路的分析,错误的是()
A.当断开
S、3S,闭合2S时,灯1L、2L串联
1
B.当断开
S,闭合1S、3S时,灯1L、2L并联
2
C.当断开
S,闭合1S、2S时,灯1L、2L均有电流通过
3
D.同时闭合
S、2S、3S,会造成电源短路
1
【答案】C
【解析】A.当断开
S、3S,闭合2S时,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此时1L与2L为串联,说
1
法正确;
B.当断开
S,闭合1S、3S时,电流有两天路径,所以为并联,说法正确;
2
C.当断开
S,闭合2S、1S时,电源被短路.故说法错误;
3
D.只要同时闭合
S、2S、3S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电源的两极连接,就会出现短路现
1
象,故说法正确.
故选C.
19.在下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
L两端电压的是()
1
A.B.
C.D.
【答案】B
【解析】A.电压表并联在
L和2L两个灯泡两端,测量两个灯泡两端的总电压.不符合题意;
1
B.电压表并联在
L两端,符合题意;
1
C.电压表并联在
L两端,测量2L两端的电压.不符合题意;
2
D.电压表并联在
L两端,但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不符合题意;
1
故选B.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压表1V 的示数是7.5V ,电压表2V 的示数为9V ,若电源
电压为12V ,则2L 两端电压是( )
A .4.5V
B .5.5V
C .3V
D .2V
【答案】A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三灯泡串联,1V 测1L 、2L 两端的电压,2V 测2L 、3L 两端的电压,
先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灯2L 两端的电压是灯1L 两端电压的4倍求出电源的电压和各灯泡两端的电压. 故选A .
21.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则灯泡1L 和
灯泡2L 中的电流分别为( )
A .1.2A 1.2A
B .0.3A 0.3A
C .1.2A 0.3A
D .1.5A 0.3A
【答案】C
【解析】经分析可知,两灯并联,电流表1A 测的是干路电流,
电流表2A 测的是2L 所在支路的电流,干路中的电流大于支路电流, 故电流表1A 选择的量程是03A -,分度值为0.1A ,所以电流表1A 的示数为 1.5A I =总
,即干
路电流为1.5A ,
电流表2A 选择的量程是00.6A ~,分度值是0.02A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20.3A I =,即通过灯2L 的电流为0.3A ,
那么通过灯1L 的电流大小为:12 1.5A 0.3A 1.2A I I I =-=-=总

故选C .
22.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小刚先用5欧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 ,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接着换用10欧的定值电阻后,闭合开关,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
A .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B .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直至电压表示数恢复3V
C .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直至电压表示数恢复3V
D .增加电阻的数直至电压表示数恢复3V 【答案】C
【解析】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由于将5Ω的定值电阻换成10Ω的定值
电阻,根据串分压的知识,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将会变大,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应该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由图知,要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需将滑片向右端滑动, 所以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23.下面四组电阻分别并联以后总电阻最小的是( )
A .110R =Ω 2100R =Ω
B .14R =Ω 240R =Ω
C .120R =Ω 230R =Ω
D .112R =Ω 260R =Ω
【答案】B
【解析】A .10100/101009A R =Ω⨯ΩΩ+Ω≈Ω;
B .440/440 3.6B R =Ω⨯ΩΩ+Ω≈Ω;
C .2030/203012C R =Ω⨯ΩΩ+Ω=Ω;
D .1260/126010D R =Ω⨯ΩΩ+Ω=Ω;
故并联以后总电阻最小的是B 选项中的两个电阻. 故选B .
2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 向右端滑动时灯逐渐变
暗,则下列接法正确的是( )
A .M 接A ,N 接B
B .M 接
C ,N 接
D C .M 接C ,N 接B
D .M 接A ,N 接D
【答案】D
【解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右移,灯泡变亮,肯定是电路中电流变大,即变阻器的电阻变小,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M 应该接A 或B ,N 接D ,
故答案为:D ,灯泡变亮,肯定是电路中电流变大,即变阻器的电阻变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 故选D .
2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40R =Ω,滑动变阻器0R 的最大阻值为40Ω,电源两端的
电压恒为20V .闭合开关S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a 端移到b 端的过程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的变化范围是( )
A .0~10V
B .2.5V ~20V
C .5V ~10V A .10V ~20V
【答案】D
【解析】(1)由实物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当滑片位于b 端时,电阻R 与滑动变阻器的
最大阻值串联,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大, 因为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min 020V
/0.25A 4040I U R R =+=
=Ω+Ω

定值电阻两端的最小电压:
min min 0.25A4010V
U I R
==⨯Ω=;
(2)当滑片位于a端时,电路为R的简单电路,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就是电源电压,20V
U=,
故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的变化范围是
10V~20V.
故选D.
二、填空、探究实验题(一空1分,共38分,其中有注明的是一空2分)
26.如图所示,汽油机正处于__________冲程,这个冲程是将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如果该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800r
1/min,则它每秒钟内活塞往复__________次,做功__________次.
【答案】做功内机械3015
【解析】由图可知,汽油机的火花塞正在打火,所以汽油机正处于做功冲程,在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30r/s,所以每秒可以完成60个冲程,活塞上下往复运动30循环,做15次功.
故答案为:做功;内;机械;30;15.
27.如下图所示,电灯
1
L、2L、3L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电流表1A是测量__________的
电流,电流表
2
A是测量__________的电流;测得1A的电流为0.5A和2A的电流为0.3A,且2
L的电流是1L电流的2倍,则通过3L的电流为__________A,总电流为__________A.
【答案】并联
2L 、3L
1L 、2L
0.3 0.6
【解析】根据电路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
一路经过3L ,另一路经过电流表2A ,从电流表流出后分别经过1L 和2L ,
经过1L 后直接回到电源负极,支路2L 、3L 汇合共同经过电流表1A 后回到电源负极, 因此电灯1L 、2L 、3L 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电流表1A 是测量2L 和3L 的总电流,电流表2A 是测量1L 和2L 的总电流, 根据题意可知,120.3A I I +=①
230.5A I I +=② 212I I =③
联立①②③可得:10.1A I =;20.2A I =;30.3A I =, 则0.1A 0.2A 0.3A 0.6A I =++=,
故答案为:并联;2L 、3L ;1L 、2L ;0.3;0.6.
28.如下图是具有报警功能的文物展示台,该展示台由木板、弹簧、金属片A 、B 、C 和报警
电路组成.当小偷把物品搬离展示台时,金属片B 在弹力作用下与金属片AC 分开,这时灯__________电铃__________.
【答案】亮

【解析】当小偷把物品搬离展示台时.金属片B 在弹力作用下与金属片AC 开时,灯泡和电铃
串联,此时灯亮铃响. 故答案为:亮:响.
29.元件A 的电阻为__________Ω,将A 和B 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 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 和B
的总电流是__________A .
【答案】5
0.9
【解析】(1)由图象可知,两元件为定值电阻,且当3V A B U U ==时,0.6A A I =,0.3A B I =,
由/I U R =可得,两元件的电阻:
/3V /0.6A 5A A A R U I ===Ω,/3V /0.3A 10B B B R U I ===Ω,
电阻值较大的电阻为5Ω;
(2)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将A 和B 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 的电源两端时,U A =U B =3V , 由图象可知,I A =0.6A ,I B =0.3A ,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A 和B 的总电流:
0.6A 0.3A 0.9A A B I I I =+=+=.
故答案为:5;0.9.
30.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靠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
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甲液体时比热容为31.810J /(kg C)⨯⋅︒,则乙液体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J /(kg C)⋅︒.
【答案】3
4.210

【解析】据图象分析,在加热相同时间的情况下,甲、乙吸收的热量相同,列出热平衡方程,从图中读出甲、乙的加热时间与升高的温度,再进行计算可得出乙的比热容.
故答案为:3
4.210
⨯.
31.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易拉罐中,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温度/C︒20304050
加热时间/s 甲04082126乙0184064
(1)实验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与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____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
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______液体升温更高.(选填“甲”或“乙”)
(3)若在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__________液体冷却效果更好.
【答案】(1)加热时间
(2)甲甲
(3)甲
【解析】(1)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甲和乙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所以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甲升高10C︒时需要的时间为40s,乙升高10C︒需要的时间为18s,时间越长,吸热越多,吸热能力越强,故甲吸热多;
吸收相同热量时,根据Q cm t
=∆可知,甲升高的温度低一些,冷却效果更好;
(3)根据Q cm t
=∆,吸收相同的热量,吸热能力强的,温度升高的就小,就更适合做冷却液.故甲做冷却液更好.
故答案为:(1)加热时间;(2)甲;甲;(3)甲.
32.请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流过
L的电流为0.3A.(2分)
1
【答案】
3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
(1)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电流表断路B.电压表断路C.
R断路D.2R断路
1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__________不变(选填“1R ”或“2R ”). (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当1R 的阻值是2Ω,电流表示数是1.0A ,要使电流表示数是0.5A ,1R 的阻值是__________Ω;多次测量后,作出的1~I R 图像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 【答案】(1)D
(2)1R (3)4
D
【解析】(1)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则与电压表并联的1R 断路;
(2)由图知,该实验是探究1R 的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所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1R 不变;
(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由题意知,
1.0A 22V U IR ==⨯Ω=,所以要使电流表示数是0.5A , 1R 的阻值是4R '=Ω,
电压不变,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图象应为D . 故答案为:(1)D ;(2)1R ;(3)4;D .
34.如图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电流表应__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且必须使电流从__________接线柱流入,从__________接线柱流出.
(2)小明同学在测量A 处的电流时,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A .
(3)下表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小灯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串联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2)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0.24
(3)①用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
②只测量了一组数据
【解析】(1)①电流表测电流时,应与被测电路串联;要测量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要估计被测电流的大小,被
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如不能估计被测测电流的大小,要先用大量程进行试触,根据指针偏转情况选择合适的量程.
(2)图乙中电流表指针反偏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由丙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分度值为0.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时两个小灯泡的规格相同,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只测出一组实验数据,为得出普遍结论,应使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故答案为:(1)串联;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2)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0.24;
(3)①用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②只测量了一组数据.
三、计算题(12分)
35.(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10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2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3
310J/kg
⨯.求:
⨯⋅︒,煤的热值约为7
4.210J/(kg C)
(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