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意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意思
记叙文知识要点: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②
人称:第一(我)、第二(你)、第三(他,他们)③顺序:顺叙、倒叙、插叙④中心:通过记人、叙事、状物、写景表达作者的思想。

⑤详略:与中心有关内容详写,要具体、生动。

与中心有关的次要内容略写。

2.说明文知识要点:①对象特征:事物的特征,事理的本质。

②说明的条理:层
次结构;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③说明的方法: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

3、议论文
知识要点:①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②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③论证:论述层次,论证方法(例证法、引
证法、对比论证法)。

4、应用文知识要点:要重点了解几种常见应用文的格式。

(1)书信――一般书
信和申请书、倡议书、感谢信等专用信、一般书信①标题:一般情况下,书信无标题
(发表的书信可根据书信的内容或主旨写上标题。


②称呼:第一行顶格写收信人的称呼,称呼后加冒号。

③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

转行,顶格写。

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段。

④结尾:结尾要写祝愿或表示敬意的话,“祝”“此致”等词语可以接正文写,也可
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进步”“敬礼”等词语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⑤署名和日期:在信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

前一行署名,后一行写日期。

署名的前面,可根据需要写明收信人的身份、辈份或单位。

⑥填写标准信封在信封
左上角六个小方格内填写收信人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

在收信地区邮政编码的下方,写收信人的详细地址或所在单位的详细名称。

在收信
人地址或单位名称的下方,居中位置写收信人的姓名。

在收信人姓名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详细地址和姓名。

在信封右下角的小方格内写
寄信人的地区的邮政编码。

(2)通知学法指导对文体的知识既要掌握(不能死记硬背)又要运用,重点在运
用这些文体知识,解决阅读、写作中心问题。

具体指导结合现代文的阅读与写作。

三、文学常识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的常识,了解基本篇目中涉及的主要的作家
作品。

1. 有关小说、散文、诗歌 2. 知识要点。

小说①特点: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间的描写反映社会
生活。

②分类:短篇小说(含小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

③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有
尾声),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④描写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
理描写;侧面描写。

散文①特点:散文(狭义)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②内容:或
状物,或写景,或记人记事,所写的总是作者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③形式:从作者主观感受出发,以个人抒情为主,综合运用抒情、叙述、描写、议论
等多种表达方式;在结构和行文上,或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或灵活自由,形散神不散;
语言精练优美,富有特色。

诗歌①特点:偏重于抒情言志,想像丰富,形象鲜明。

语言含蓄、凝炼、押韵,句子大体整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②体裁:诗歌在漫
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许多不同形式。

从文学角度看,诗歌世括诗、词、曲。

诗又分为传统诗体和现代诗体。

传统诗体中,有古风(也叫古诗、古体诗,和近体诗相对)与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之分,文人诗(有作者的诗)与民歌(民间流传的、集体创作的诗或诗人按民歌体裁
写的诗)之分。

现代诗体包括新诗(与传统诗体相对,也叫自由诗、现代诗,是“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

有押韵,有的不押韵),民歌,散文诗。

从内容角度看,诗歌又可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不知道楼主想知道是写作文体还是想写好作文要知道的三要素。

我就试着回答下吧,写好作文的三要素!
写好作文有三个层次:外层,内层和深层!
外层:文字,语言!杜甫曾经说过“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这么
个道理吧。

内层:形象(人物,环境,心理),也可以狭义的理解为“故事性”,在小说体裁中。

深层:意境,意蕴。

例如:表达什么,赞扬什吗,批判什么。

这些是文学的灵魂。

总之,学习好写作,要多观察,多思考,会生活!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它是对客观事物的性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等做科学的说明的。

它既不像记叙文那
样重在记叙、描写和抒情,也不像议论文那样,重在阐明主张,批驳谬论。

说明文通过说明客观事物,使人增长知识和技能。

那么,怎样写好说明文呢?一、
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一篇说明文写得好不好,主要看它有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来是
不是使读者得到具体而明确的认识。

比如,你参观了动物园,要向小读者介绍长颈鹿。

什么是长颈鹿的主要特征呢?跑得快,斑纹美丽,这些都不是长颈鹿独具的特点。

长颈鹿最主要的特征是脖子长,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母鹿身高四米多,公鹿五米
左右,最高的记录是五米七八。

它有四条又细又长的腿,还长着一个特别长的脖子。

令人惊奇的是,它的颈椎骨只有七块,数目和人的颈椎骨一样。

长颈鹿的七块颈椎骨
排起来,就是它的长脖子,每块颈椎骨的长度就可想而知了。

只有把这些写清楚,才算抓住了长颈鹿的主要特征,称得上是一篇较好的说明文。

否则,你就说不明白。

那么,怎样去抓特征呢?首先,要细致观察。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只有深入细
致观察,才能对事物了解得清楚。

河南郑州市七中刘伟同学写了一篇介绍《粉蝶》的说明文,文中对粉蝶的种类、形态、生活习性,粉蝶为什么不能在清晨飞舞,以及它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等等,都写得清清楚楚,有根有据。

这篇说明文曾被一些学校选为教材。

刘伟同学为什么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呢?这是因为他平时时生物就有浓厚的兴趣,并
且能亲自实践,仔细观察。

两年里,他制作了四百多个标本,光粉蝶标本就制了三百多个,共有五、六个种类。

他在谈体会时写道:“昆虫的个体很小,特别是头部构造很难观察。

我就向老师借
了一个放大镜,我观察的东西就广泛了,昆虫中有粉蝶、蜜蜂、蝗虫、蜻蜓、蚊子、苍蝇
等等;植物叶子中有柳叶、梧桐叶、榆叶、槐叶等等,还有草叶和花木……我常把放大镜、笔、记录本带在身边,上下学路上,去公园游玩时抽空作些观察,并记下主要观察内容。


其次,要查阅资料。

我们不能事事亲身经历,而说明文又要求特征准确,材料翔实,
这就需要查阅有关的资料,靠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来印证。

比如,有个在长沙读书的中学生,到北京旅游,参观了故宫,很想向同学们进行介绍。

于是,他不但记下了参观的印象,还买了一张《故宫旅游图》和一本《北京十大名胜》,
从中了解故宫的历史、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

这样,他就知道:“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我国明朝和清朝两代的皇宫,有五百多年的
历史。

整个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周围环绕着十多米高的城墙,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个
玲珑奇巧的角楼。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统一。

我国明朝初年,为了修建这座宫城,曾经‘役使十
万工匠和百万夫役。

’故宫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上面说的这些具体数字、建筑特点,不查阅必要的资料,自然很难掌握。

最后,还要学会比较。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一
类事物,也各具特征。

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

孪生兄弟,长得再相似,也能区别出来。

抓住事物的特征,就是抓住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从共性中发现个性,从一般中找到特殊。

事物的特征往往在同别的事物相比较中显示出来。

比如,要说明中国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字就很有学问。

你可以直接说,中国的面
积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也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

中国的面积,与法国比,有十七个法国大;与日本比,有二十五个日本大;与英国比,有三十九个英国大;我们祖国的面积,相当于整个欧洲。

这样一比较,既具体,又生动,
很有说服力。

总之,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一方面靠亲身实践,细致观察,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向
书本和有经验的人学习,同时还要周密思考。

学会比较,努力去熟悉所要说明的事物。

二、说明要有条理要想写好一篇说明文,除了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外,还要掌握事物
本身的条理。

依据事物本身的条理来说明,就是要从复杂情况中理出头绪,把事物的特征,事物各部分的关系说清楚,所谓说明有条理,就是行文线索要清楚,层次要分明,不能想
到哪里,写到哪里。

如果颠来倒去地写,文章的头绪紊乱,同样也会说不明,道不白。

叶圣陶先生写过一
篇《景泰蓝的制作》的说明文,十分注意文章的条理性。

作者抓住“做胎”“掐丝”、“涂色”、“烧制”、“打磨”五道关键的工序,对每
道工序的制作和原理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结构严紧,条理清楚。

说明文有两种,一种是说明具体事物,如介绍一种新品种;一种是说明抽象事物,如“什么是世界?”。

但是无论是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物,都有其特征,都有它的构造和结构,只要我们遵循事物的规律,按照一定顺序加以说明,条理也就清楚了。

说明具体事物的文章,可以由上到下,由前到后,由外到内,由主到次地写,使读者
容易了解各部分的相互关系。

例如,你们学过的《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一文,。

语文教学中,诸如记叙文四要素、议论文三要素、小说三要素等,各种文体的要素接
触不少。

但综观大的方面,作为作文整体,似乎还没有谁专门归纳过作文三要素。

老早就
在想这类问题,但总是不了了之,没有坚持下来,也就没有归纳出来。

快订明年的报刊了,我翻看报刊征订目录,看到其中一个作文题材的报纸在广告中有
这样三句话:1.提供下锅的米(快速找到写作素材),2.怎么把米煮成饭(怎样运用素材
写作文),3.饭怎样才香甜可口(根据材料成就经典美文)。

这三句话写得生动形象,把作文的主要过程都深入浅出的归纳出来。

这是可供借鉴的
方面。

另一方面,我在想,广告这三点,确实有启发性,但似乎也有局限性。

第一点,
“提供下锅的米”,“提供”二字有些让人生疑:对学生作文来说,会不会这锅有米了,
下一次又是无米下锅呢?第二点,“怎么把米煮成饭”似乎与第三点“饭怎样才香甜可口”可以归作一个方面。

同时,引申开去,饮食中“米”是基础,那“菜”当然是关键;再推而广之,不仅是米,厨的方方面面,一点不可缺少。

这样就归结出新的三方面:第一,怎样搜集做食品的
主料(为作文找素材);第二,怎样用好调口味的佐料(让作文有思想);第三,怎样借
鉴受欢迎的菜谱(使作文有文采)。

这样三方面,我想就形成了作文三要素:一是内容,二是思想,三是形式。

这三点,
恐怕教学中还不是很明确。

比如,看到成人高考的一篇辅导文章,在作文复习方面提出了“内容、语言、篇章”三位一体,并说三要素缺一不可。

又比如,普通高考语文作文发展
等级的评分标准,提出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方面。

成人高考提的“内容”方面,近似于普通高考中“丰富”的要求,这点与我这里说的“内容”是一致的;成人高考中“语言、篇章”两方面,近似于普通高考中“有文采”的
要求,这点与我这里说的“形式”是一致的;普通高考中“深刻”方面,反而在成人高考
中缺少对应,实际是作为成人高考的“内容”的一部分,与我这里说的“思想”是一致的。

普通高考中“有创新”方面,看似这里没有对应内容,实际是对前面三方面共同的的更高
要求。

可见,广义的内容包含了“内容”与“思想”两个方面,这就是成人高考那篇辅导文
章使用内容这一概念的外延;而语言、篇章与广义的内容相对应,应该说是不合理的,这
样就把作文主题、立意的地位降低了。

一篇文章的思想意义与一篇文章的文采形式相比,
应该是毫不逊色;同时,一篇文章的思想意义与内容选择相比,也应该是不可相提并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和水犹如文章的形式,鸟和鱼就
如文章的内容,仙和龙才如文章的思想。

为什么要三者结合起来?因为没有仙和龙,再多
的鸟和鱼、再美的山和水就都缺少该有的神气。

山和水只是基础,鸟和鱼只是铺垫,仙和
龙才是精华。

鲤鱼跃龙门、丑小鸭变白天鹅,这才是升华;画龙点睛,这才是形式、内容、思想结合起来的典型。

我以为,如果不能全面认识作文的三要素,作文教学也许就继续处于瞎子摸象的摸索
之中。

这里,也许庖丁解牛的目的性、明确性、准确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开展作文教学;但是,仅分解是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更上一层楼,还需要一览众山小。

这样,作文才能走
出迷魂阵,赢得制高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