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车身制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RBON FIBE制作工艺
简介
CARBON FIBER
指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由聚丙烯腈纤维、沥青纤维或粘胶维等经氧化、炭化等过程制得的含碳量为90%以上的纤维。

其中含碳量高于99%的称石墨纤维。

碳纤维的轴向强度和模量高,无蠕变,耐疲劳性好,比热及导电性介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耐腐蚀性好,纤维的密度低,X 射线透过性好。

但其耐冲击性较差,容易损伤,在强酸作用下发生氧化,与金属复合时会发生金属碳化、渗碳及电化学腐蚀现象。

因此,碳纤维在使用前须进行表面处理
碳纤维可分别用聚丙烯腈纤维、沥青纤维、粘胶丝或酚醛纤维经碳化制得;按状态分为长丝、短纤维和短切纤维;按力学性能分为通用型和高性能型。

通用型
碳纤维强度为1000兆帕(MPa、模量为100GPa左右。

高性能型碳纤维又分为高强型(强度2000MPa模量250GPa和高模型(模量300GPa以上)。

强度大于4000MPa勺又称为超高强型;模量大于450GPa的称为超高模型。

随着航天和航空工业的发展,还出现了高强高伸型碳纤维,其延伸率大于2%。

用量最大的是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碳纤维可加工成织物、毡、席、带、纸及其他材料。

碳纤维除用作绝热保温材料外,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作为增强材料加入到树脂、金属、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构成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可用作飞机结构材料、电磁屏蔽除电材料、人工韧带等身体代用材料以及用于制造火箭外壳、机动船、工业机器人、汽车板簧和驱动轴等。

目前用于制作车身结构的制造工艺主要有以下三种:
1 、预浸料袋压/ 热压罐(Autoclave)
该工艺是将纤维预先被树脂浸润,制成半固化态材料,过程中纤维和树脂含量是可控的,采用手工积层,干法操作,易于施工,环境友好。

成型制品表面精度高,孔隙率低,品质高,由于采用热压罐加压固化,层间结合紧密,机械强度优。

目前是应用最广泛的工艺,是高端复合材料必备工艺,其材料需要低温运输和储存。

工艺流程:根据铺层设计和工艺规范在模具上手工逐层干法铺贴;制袋密封,使其内部处于真空并产生负压,消除气泡;送入热压罐,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时间下固化成型。

2 、树脂传递模塑(RTM)
该工艺是将纤维经预成型,预编织处理,纤维铺放可设计,制品受力合理。

预成型纤维体预先铺放在模具型腔内,合模后通过设备用压力将树脂注入模腔,浸润纤维,固化成型,闭模操作,不污染环境,采用多模,多工位机械注射模式,生产效率高。

需要树脂灌注设备及多套模具,适于中等至大批量生产方式,制品双面光,尺寸精度高,可做结构复杂零件及镶件。

3、真空灌注/ 固化炉(Infusion)
在该工艺中,树脂在真空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入型腔,浸润纤维,比手糊树脂用量可减少20%,可精确控制制品的含胶量,产品性能得到改善, 如无气泡, 孔隙率降低,力学性能得到保证, 厚度均匀,重量轻等。

均匀施压, 产品性能一致,加快积层速率, 提高生产效率,特别适于制作底盘,顶板,门板,发罩等部件。

产品在封闭状态下成型, 减少挥发物对人体的伤害,降低劳动量及劳动强度。

手工制作的大概步骤:
1 •翻模。

将原装品拆下,绕开连接件,在漆面上打薄车蜡,用玻璃纤维覆盖,以聚酯树脂刷匀,第一层要格外的当心赶走所有气泡确保张贴紧密,边缘的地方要谨慎处理成直角,否则无法脱模,然后进行多层覆盖,一般来说玻璃纤维布
3 层就够,玻璃短切纤维保证3 毫米左右厚度。

放在户外避阴处等待干燥。

2 •修模。

36小时干燥后轻轻敲打揭开,用橡皮铲、橡皮锤谨慎分离。

分离后对模具内表面进行抛光,边角用树脂对缺陷进行修型。

3・制模。

边角处理,用角磨机等设备将边缘内卷的部分谨慎磨成直角,为了便于成品脱模。

模具有较大气泡、缺陷的地方用补土找齐,抛光。

要成品上开孔的地方,用手工制作成型的木模翻制树脂“ Dumm”y ,就是用木头渣和树脂混合而成的东西另外制作一个模具,粘贴在模具上。

要注意在这个步骤,今后成品的连接件结合部位要制作出来。

4•制作。

固定模具,模具内表面用脱模剂喷涂3次,或用脱模蜡薄打。

用碳纤维布覆盖在模具内表面,然后快速用聚酯树脂刷均匀,并赶走所有气泡,用橡皮滚子、金属滚子反复压挤。

3小时后树脂层形成胶状后,覆盖上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继续刷树脂。

厚度达到要求后,放在户外避阴处晒干。

5•脱模。

脱模后,成品表面用抛光机3次抛光,用切割装置将预开孔位置进行手工开孔切割,并对切口用800号砂纸磨光。

将成品与原装品进行尺寸比对,稍有差异,模具和成品即告报废。

6•后期制作。

将金属连接件、固定件、螺栓等零件结合到成品上,成功。

需要注意的地方:
1. 人必须全程带口罩和眼镜,穿工作服。

2. 树脂不能用高温固化的环氧树脂,要用常温固化的聚酯树脂,此材料易燃,但不需要高温固化设备。

环氧树脂的种类很多,性能对模型的要求都够了,但固化剂须斟酌,特性相差较大,另外要配上稀释剂用,不然粘稠度太大,刷在碳纤维上会带出很多毛刺,甚至跟你的刷子和成团。

另外一次配树脂不要太多,不然树脂固化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加速自身固化。

3. 脱模剂有毒,当心。

4. 碳纤维布一般最宽1 米,制作大型材料时,注意接缝纹理。

5. 干燥不宜在太阳下直晒,否则固化后尺寸会有变化。

6. 滚压碳纤布必须从一端向另一端滚压,不宜在一个部位反复滚压揉搓,滚压中让胶渗透纤维布,做到浸润饱满。

碳纤维布需要搭接时,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 100mm
7. 按设计规定尺寸剪裁碳纤布,切记必须满足设计尺寸,严禁斜切碳纤布,并防出现拉丝现象。

8. 多层粘贴时,应在碳纤维织物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的粘贴。

如超过40分钟,则应等1 2小时后,再行涂刷粘结剂粘贴下一层。

制作实例:图看碳纤维材料扰流器制作过程(说简单点就是织布)
第一,在模具上面刷质量上乘的进口胶衣(图以树脂纤维模具为例)
第二,铺进口碳纤布。

第三,薄刷进口优质树脂。

第四.刷进口表面粘。

第五•铺进口纤维粘,并刷进口树脂粘紧。

第六,等待晾干,并经过脱模,合模,最终成型车尾扰流器雏形。

第七,细心剔除包围内的瑕疵。

第八,精细打磨抛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