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调节》第一课时典题例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植物激素调节
第一课时
【例1】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与花的发育有关
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基因突变
解析: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拟南芥,出现类P基因突变体的性状,可推测出要么是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A),要么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之有关(B,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C)。
而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故特定的因素不可能诱发特定的基因突变,故D选项错误。
答案:D
【例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解析: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生长素的特性有关,与光照方向无关;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并不受到抑制;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和乙烯等多种激素有关;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不是主动运输,在植物体内才是。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作用特点的知识,难度不大。
答案:B
【例3】在菜豆的幼根处作上标记如右图,置于适宜条件下,几天后,能正确表示该根生长情况的是()
解析:考察的是生长素的两重性的特点,高浓度是抑制生长,低浓度的时候是促进生长的,对于根来说具有向重力性,茎有负重力
性。
答案:B
规律总结:
一、燕麦胚芽鞘系列实验分析
以上实验均可设计相应对照实验,具体有:
(1)图①②表明:光并未抑制胚芽鞘的生长(光未抑制促进生长的物质的合成)。
(2)图①③表明:光照不均匀(单侧光照)会引起胚芽鞘生长不均匀,即造成向光弯曲。
(3)图③④对比分析可得出结论: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有了尖端的缘故。
(4)图①②③④表明:胚芽鞘生长和弯曲与尖端有关。
(5)图⑤⑥对比分析表明:胚芽鞘生长与否和琼脂块本身
无关,而是与处理过的琼脂块中的某种物质有关。
(6)图⑥⑦对比分析表明:该物质能向下运输则胚芽鞘生长,反之,则胚芽鞘不生长。
(7)图⑤⑥⑦对比分析表明: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使胚芽鞘生长。
(8)图③⑥⑧对比分析表明:该物质分布不均匀,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根本原因,而单侧光照仅仅是影响该物质分布不均匀的原因而已。
(9)图③⑨⑩对比分析表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发生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部。
(10)比较图⑪和⑫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即感光部位。
[归纳小结]——针对燕麦胚芽鞘的系列实验应明确下列结论
a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b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c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d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
e弯曲生长的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f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单侧光照、地心引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