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州四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科学中的对称
对称既然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地位,哲学家和科学家很自然会想广泛地加以运用。

1595年的时候,天文学家开普勒就曾经想用一些几何的对称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直径的比例。

他希望在一个球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三角体,希望用这些正多面体的大小比例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大小比例。

我们知道许多早期用到科学上的对称原理,并没有很大的成果,可是它们说明了科学家很早就对对称发生兴趣了。

对称在科学界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始于19世纪。

发展到近代,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观念是晶体学、分子学、原子学、原子核物理学、化学、粒子物理学等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

近年来,对称更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

(所谓相互作用,是物理学的一个术语,意思就是力量,质点跟质点之间的力量。


我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是对称观念对20世纪物理学的作用。

我准备分下列几节来讨论:①、②、“群”与对称、守恒定律与对称、宇称守恒与左右对称、规范对称。

最后,我想跟大家谈一下未来的发展。


1871年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题为《物理量的数学分类》的文章。


克斯韦以及比他更早的一个数学家兼物理学家哈密顿,了解到物理里面所讲的量不止一种,有的叫作标量,有的叫作向量。

标量没有方向,向量除了大小外,还有方向。

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因为今天物理学常用的一些观念,这篇文章已经非常清楚地用一些几何图像表示了出来。

比如麦克斯韦称为“内向”的观念,今天我们常把这个量叫作“散度”(即向外发散的程度),这是一个重要观念。

另一个重要的观念叫作“旋度”。

这些观念的引进都有赖哈密顿跟麦克斯韦的努力。

在另外一篇文章里,麦克斯韦把电学跟磁学的基本公式写了下来。

这是19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工作,麦克斯韦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对于向量的观念虽然已经非常了解,却没有引进向量的符号。

他所写的方程式的数目非常多,因为他把每一向量的不同分量都写了出来,一共写了20个方程式。

这些方程式,今天我们用向量的方法可以简化。

麦克斯韦方程式之重要,是没有方法在这里完全讲清楚的。

今天一切关于电学、磁学和光学的了解,今天我们所看得见的关于电学、磁学的运用,包括发电机,包括无线电、电视、计算机,包括家里所用的一切电器,这一切,都是后来的物理学家根据麦克斯韦公式渐渐发展出来的。

麦克斯韦公式可以说是对称原理在物理学里面第一个重要的贡献。

为什么说是对称原理呢?因为对称原理与方向和向量的关系非常密切,而我们所以能够把那20个方程式写成4个方程式,就是因为这20个方程式含有对称性,把这个对称性很根本地写到方程式里面去,就可以写出精而简的方程式。

通过方程式的精简化、我们才可以把电
磁学发展到更基本、更深入的程度。


在物理学里面对称的第二个重要的用途与晶体的构造有关。

晶体的对称是非常明显的:一块很大的晶体,把它移动一个晶格的话,整个结构并不改变。

这在艺术上也是一个很普通的观念。

许多晶体大家都可能在艺术品上见过。

事实上,今天我们家里浴室的地板都是这一类结构拼起来的。

晶体的结构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就是不变元的观念。

我们把整个结构向右边移动一个格,图案不改变,这个不改变晶体的移动就叫作一个不变元。

一个晶格通常有很多不变元。

对称与不变元有密切的关系。

在19世纪经过长期研究以后,物理学家渐渐了解到下面这句话:晶体的许多性质,只决定于它的不变元的结构。

了解清楚所有的不变元就可以了解晶体的很多性质。

同时,两个化学成分完全不一样的晶体,假若它们的不变元完全一样的话,那么它们很多性质都是一样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

对每一个三度空间的不变元结构,就有一种结晶。

从19世纪末这项发现(即结晶一共有230种)发展出空间群的观念。

空间群的观念,是从1830年到1893年的60多年间,经过许多重要的科学家的努力提炼出来的。

在1890年左右,好几位科学家差不多。

同时断定有230种不同的三维的晶体。

这可以说是对称对于物理学的第二个重大贡献。

跟刚才所讲的有关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近代贡献。

1955年克里克和沃森研究病毒结构的时候,理论上推测说有些病毒的蛋白质构造是一个正二十面体或者正十二面体。

他们的这个推理极妙,因为十几年后,
克鲁格跟他的一些合作者果然发现,某些病毒的构造正是相当完整的二十面。

(摘自杨振宁《对称与20世纪物理学》)
图1:羊角纹双耳尊图2: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因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很早就对对称原理产生了兴趣,但当时将之应用于科学中时,并没有取得很大成果。

B.从19世纪到近代,对称从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

C.将对称性很根本地写进方程式里面,就可以写出精而简的方程式,继而推动某些学科发展。

D.两个化学成分完全不一样的晶体,若它们的不变元完全一样的话,它们很多性质也都一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量是物理中所讲的一种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向量的方法可以用来简化一些方程式。

B.从麦克斯韦公式到晶体构造的研究成果,对称理论在物理学中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重要贡献。

C.物理学中晶体的对称研究辐射了生物学,科学家理论推测且实践证明了病毒由蛋白质构成。

D.杨振宁、李政道先生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与20世纪对称理论
对物理学的作用相关。

(3)下列选项不符合“对称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地位”观点的一项是
A.雪花独特漂亮的六角对称结构。

B.商周器皿上绘制的羊犄角图案。

C.老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中轴线。

D.流传至今的中国独特文体骈文。

(4)核心概念是学术文章的关键组元,请围绕文中核心概念给第二节、第三节各拟一个小标题。

(每处不超过8个字)


本文是杨振宁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一次演讲,讲的是物理学中的对称问题。

请结合材料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在一定时间内,让大多数不一定具有专业背景知识的听众,了解“对称观念及其与20世纪物理学的关系”的呢?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红孩
我没有到过那个叫作上岸的村庄。

在我心里,有无数个村庄,都叫作上岸。

这就如同,你问我渡口在哪里,我不知道你要去哪里,怎么告诉你渡口的位置。

前些天,女儿约同学去京西门头沟。

京西门头沟我去过几次,但都是
搭朋友的车。

我问女儿,你们怎么去,具体到什么地方女儿说,我们坐地铁,要去的是个叫上岸的地方。

听罢,我连忙上网查,发现上岸是一个村名,位于门头沟永定河旁的永定镇。

这个村历史悠久,在明代叫上安村,到了清代,由于当地年年发大水,人们都扶老携幼到对岸去,后来就一直叫上岸。

上岸,多有意思的名字。

自从这里通了地铁,每年高考、考研前后,总会有大批的学生前来打卡,希望能心想事成。

我不想说孩子们迷信,就把它当成游戏,一次出行的借口吧。

生活中,我们到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有某种目的,可是去了,也未必就真的要实现那个目的。

儿时,我住的村庄中有一条河,没有名字。

遇到河水暴涨,也有五六十米宽。

那样的日子,大人是不允许我们到河边玩的。

可是,戏水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往往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溜到河里去捕鱼捉虾,有胆大的还光着屁股到河中心游泳。

我也曾游过几回,根本不懂得蛙泳、仰泳等专业泳姿,就是瞎扑腾。

我和小伙伴也暗地里较过劲儿,比谁游的来回多,比谁的头扎进水里憋的时间长,还比谁捉的鱼虾多。

给我记忆最深的最后怕的便是比谁爬柳树更高,然后喊上一句口号便扑通一声跳入水里。

就大多数孩子而言,这确实不是什么惊险的一幕。

但对于我,却有过命悬一线的后怕。

记得为了证明自己更英雄更伟大,我专门找了一棵高大的柳树,大约距水面有三米多高,准备好姿势,对着下面的伙伴们喊了一句口号,随之,大头朝下就栽了下去。

本以为,我可以像别人那样以头部轻松入水,哪想到,我两眼一闭,跳下时竟是肚子平平
地扣面上,霎时我感到肚子一阵疼痛,头也像被重重地捶了一下,瞬间失去了知觉。

好在那地方离岸边不太远,我被几个伙伴连拉带拽地拖上岸,在太阳底下足足缓了七八分钟,才一点点醒过神来。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玩上树跳水的游戏了,甚至多年后看跳水比赛都心有余悸。

在村里,蹬过河水到对面,人们从来不说上岸去,也不会说到对岸去。

我们常说的是上坡。

这条无名河,新中国成立前还是一条黄土大道。

它东南方向的终端是大运河北上终点通州张家湾漕运码头,它西部的终点则是北京城东端的广渠门。

这样一说,你就会知道,在大运河漕运的年代,这条旱路是非常重要的补充。

等到从通州到北京城区的公路、铁路正式开通后,漕运也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而我们村中央的黄土大道,因没有纳入正式的道路规划,就逐渐变成了排污泄洪的水道。

岸,是相对于河流而言的。

既然没有被确定是一条河流,哪里有资格用岸来形容她的身躯呢想来这条无名河是卑微的,卑微到连个名字都没有。

每当我想到艾青写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我就会想到家门前的那一条河,虽然至今不知怎么称呼她,可我却始终无法忘记她。

我对于岸的记忆是某年冬天。

那时,父亲带着村里几十名精壮小伙子到百里外的温榆河修水利。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带着农用车具,举着红旗,要在燕山南侧的华北平原上进行一场热火朝天的大会战。

按照指挥部的要求,每个村庄要负责一段几千米的河堤,也就是大坝的修整。

首先,要把河里的污泥挖出来,然后把堤坝修整好,坡面既要有
一定的斜度,岸上的大道也要有一定的宽度和硬度。

整个工程下来,至少两个多月。

那是一场真正的抛弃小家、利国利民的行动。

不得不说,当劳动干出了人生的境界,它的生产动力一定超出了生命本身!与其说那是革命思想的召唤,倒不如说是舍己为人,是人与大自然斗争的精神上岸!不幸的是,父亲在劳动中被坍塌的土方砸伤了腰,当他被村里的马车拉回家的时候,着实把母亲吓坏了。

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家里的男人腰出了问题,那可是天大的事。

还好,我们村外不远的地方,住着一位非常有名的正骨大师——双桥老太太。

父母平日和老太太多有来往。

见我父亲腰被砸了,老太太耐心治疗,母亲则每天用药水涂抹三次,半月后,父亲便痊愈了。

转眼,这件事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可在我心里一直难以忘却。

我父亲那个时代的人,他们全都是上岸的人。

很显然,位于京西门头沟永定镇那个叫作上岸的村庄,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会连年兴修水利,也会有无数门头沟的乡亲们在永定河两岸会战。

那些与父亲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如今也该七八十岁了。

他们也都属于上岸的人群。

现在,我的女儿也要去上岸了,她们内心想的上岸和她的爷爷当年选择的上岸,性质不太一样。

作为父亲,我当然希望女儿能够考研成功,那是她们步入成年后的第一次上岸。

而我要告诉女儿的是,这个上岸,只是一种自我或者说是利己的上岸,那么未来呢还有更高远更无限的上岸。

我希望孩子能够更早领悟到:这个世界终究是众人的世界。

(选自2024年2月20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认为女儿去上岸村,不是为了祈愿考研成功,而是出行的借口。

B.从黄土大道到排污泄洪的水道,无名河的变化折射出社会历史的变迁。

C.父亲腰伤很快痊愈,得益于双桥老太太的耐心救治和母亲的精心照料。

D.文末通过设问,希望女儿不要只局囿于个体的成功,还应有更高追求。

7.关于文中“跳水事故”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找大树”“准备好姿势”“喊口号”等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我”跳水之前的自信。

B.从想象和现实两个角度描写入水动作,以对比形成鲜明反差,突出了“我”的紧张慌乱。

C.“足足”“才”“一点点”等词,凸显了恢复意识的不易,写出跳水“命悬一线”的后果。

D.这次失败的经历,不仅没有满足“我”的虚荣心,还给“我”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文章为何说“可我却始终无法忘记她” (4分)
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择“上岸”还是“上岸的人”为什
么 (6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公讳崇字元之,烈考长沙文献公,树勋王室。

公纨绮而孤,克广前业,激昂成学,荣问日流。

弱冠补孝敬挽郎,又制举高第,历佐濮郑,并有声华。

入为司刑丞,天授①之际,狱吏峻密,公持法无颇,全活者众。

进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

朝廷曰能,遂掌军国。

公性仁恕,行简易。

虚怀泛爱,而泾渭不杂;真率径尽,而应变无穷。

言不厉而教成,政不威而事理。

既登邦政,卒乘辑睦。

初太夫人在堂,公授职西掖,颇限扃禁,求侍晨昏。

优诏既许,寻令还职。

公固请以泣,其后剖符江表,敦谕起复。

君子曰:忠不忘亲,仁也;哀不违事,义也;让功辞邑,礼也;济代全名,智也。

仁以长人,义以和下,礼以安上,智以周身。

宜其光辅四帝,轩冕三纪。

池台琴筑,优游暮齿。

享年七十有一。

(摘编自张说《姚文贞公神道碑奉敕撰》)
材料二:
上欲以姚元之为相,张说疾之,使御史大夫赵彦昭弹之,上不纳。

又使殿中监姜皎言于上曰:“陛下常欲择河东总管而难其人,臣今得之矣。

”问为谁,皎曰:“元之文武全才,真其人也。

”上曰:“此张说之意,汝何得面欺!”皎叩头首服,即召元之诣行在,拜以为相。

上励精为治,每事访之,元之应答如响,同僚唯诺而已。

元之尝奏请序进郎吏,上仰视殿屋,再言之,终不应;元之惧,趋出。

罢朝,高力士谏曰:“陛下新总万几宰臣奏事当面加可否奈何一不省察!”上曰:“朕任元之以庶政,大事当奏闻共议之;郎吏卑秩,乃以烦朕邪!”闻者皆服上识人君之体。

张九龄以元之有重望,为上所信任,奏记劝其远谄躁,进纯厚,元之纳其言。

新兴王晋坐太平公主逆党伏诛,僚吏皆奔散,惟司功李捴步从,不失在官之礼,仍哭其尸。

元之曰:“栾布②之俦也。

”擢为尚书郎。

元之避开元尊号,复名崇。

崇既为相,张说惧,乃潜诣岐王申款。

他日崇对于便殿,行微蹇。

上问:“有足疾乎”对曰:“臣有腹心之疾,非足疾也。

”上问其故。

对曰:“岐王陛下爱弟,张说为辅臣,而密乘车入王家,恐为所误,故忧之。

”遂左迁说为相州刺史。

(摘编自吴乘权《纲鉴易知录》卷四十八)
[注]①天授:武周朝年号。

②栾布:西汉将领,曾为彭越下属,彭越伏诛后,栾布哭祭,刘邦释其罪。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陛下新总A万几B宰臣C奏事D当面E加可否F奈何G一不省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考,多指去世的父亲,与《离骚》“朕皇考曰伯庸”的“考”意思
相同。

B.“公固请以泣”的“以”与《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的“以”意思不同。

C.难,认为……很难,与《答司马谏议书》“难壬人”的“难”用法相同。

D.响,回声,与《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的“响”意思相同,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帝想任命姚崇为宰相,张说妒贤嫉能,屡次唆使别人在皇帝面前说对姚崇不利的话,但皇帝信任姚崇,始终不为所动,最终任命姚崇为相。

B.姚崇在世时,张说与他关系颇为紧张,甚至一度担心他会针对自己,但在姚崇去世后,张说奉皇帝之命撰写姚崇的碑文,却极尽赞美之能事。

C.姚崇竭忠尽智为朝廷效力,面对皇帝的垂询能对答如流,上书言事得体,从未让皇帝失望,可以印证张说所撰碑文中“朝廷曰能”这一记载。

D.姚崇治理有方,仕途顺利;他品格高尚,仁义礼智兼备,张说认为这是他能够长期在朝廷担任要职,先后辅佐多位皇帝的重要原因。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天授之际,狱吏峻密,公持法无颇,全活者众。

(2)崇既为相,张说惧,乃潜诣岐王申款。

14.张说评价姚崇“言不厉而教成”,材料二中有哪些事实能反映姚崇的这种风格请简要概括。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庭前桃韦庄
曾向桃源烂漫游,也同渔父泛仙舟。

皆言洞里千株好,未胜庭前一树幽。

带露似垂湘女泪,无言如伴息妫①愁。

五陵公子饶春恨,莫引香风上酒楼。

【注】①息妫(guī):春秋四大美女之一,又称桃花夫人.因美貌被逼入楚,嫁给楚王,入楚后一直保持沉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曾经同渔父一起泛舟畅游桃源,闲笔不闲,自然地引出桃树这一话题。

B.颔联运用衬托,突出了庭前这株桃树清幽的特点,表达了对洞里桃树的厌恶。

C.末句以“莫引”二字鲜明表达了诗人对五陵公子排遣富贵闲愁方式的不认同。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的鲜明个性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颈联是如何对庭前桃进行描写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

(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所谓心理韧性,就是面对困境时个体所具备的心理适应、调节和“反弹”的能力。

其中“反弹力”的大小,尤能反映一个人心理韧性的强弱。

巴顿将军曾说过,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峰顶的高度,( 甲 )。

①心理韧性关乎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不断提升心理韧性,③你就能成为生活的强者,④从而满足创造美好生活的梦想。

乐观向上,是心理韧性强的鲜明特征。

人的生命之旅的一个又一个站台,无不是悲欢相续、忧乐交融的。

具有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生命中快乐的时光会逐渐增加,忧伤悲哀的阴影会逐步消散,前进的路上会闪烁希望。

乐观,源于内心的知足。

坦然于人生的不完美,满足于生活中的小确幸,不在得与失的纠缠中蹉跎岁月,不在进与退的纠结中浪费时光,就可以把每天的日子过得充盈而快乐。

拥有“成长思维”,是心理韧性强的重要标志。

相对于“固定思维”,拥有“成长思维”的人,不回避人生的挑战,直面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坦然地与压力共存,积极地应对环境变化,从而使人在抗挫与解困中获得更快的成长。

在生活的海洋中,有汹涌波涛,有湍急水流,还有危礁险滩, A _是不可能的。

有了直面挫折的成长思维,就会对成败得失看得透、想得开、放得下,在收放自如中与自己和谐相处。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快乐、满足、郁闷、烦躁的时候,这些积极的、消极的情绪,每天都会产生,( 乙 )。

发泄情绪是一种本能,管理好情绪则是一种本事。

过度的情绪反应会害己伤人,而适度的情
绪表达则有益于身心健康。

一句看似粗鲁的“滚一边去,坏心情”,可以让你很快释怀。

心理韧性不强的人,遇到失利、挫折和逆境时,习惯归因于非自身因素、 B _,喜欢与他人比较和计较,十分在意别人的眼色和评价,自我纠结、焦虑不安,消耗了自己的心智资源。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分)
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
20.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4分)
21.原文第五段划线句“一句看似粗鲁的‘滚一边去,坏心情’,可以让你很好释怀”,有人觉得应该删去,有人则表示反对。

你怎么看请阐述理由。

(3分)
步入高三的小刚同学,觉得自己很难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有点颓废。

请你结合材料,就提升心理韧性,用三个动宾关系短语,给他提三点建议。

(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的同学写作时喜欢引用古诗文,如以“大风泱泱,大潮滂滂”铺排开篇,以“君不见”引出事例,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鼓励创新,用“追风填进赶月莫停留,平荒尽处是春山”激励奋进……这样写有时能为作文增添文采,那么,多引用古诗文是否能让作文更好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B “对称从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错误,“发展到近代,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观念是晶体学、分子学、原子学、原子核物理学、化学、粒子物理学等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

近年来,对称更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可知,对称先是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近年来更是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二者是并列关系,而不是“从中心观念变成了中心思想”。

C “科学家理论推测且实践证明了病毒由蛋白质构成”错误,材料中只是说“克里克和沃森研究病毒结构的时候,理论上推测说有些病毒的蛋白质构造是一个正二十面体或者正十二面体……某些病毒的构造正是相当完整的二十面”,这里在讲蛋白质的构造面体,而不是病毒由蛋白质构成。

D A.雪花独特漂亮的六角对称结构体现了自然中的对称。

B.历史久远的商周器皿上绘制的羊犄角图案体现了艺术品中的对称。

C.老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中轴线体现了建筑规划中的对称。

D.骈文是一种文学体裁,虽然是一种对仗工整的文体,但它主要体现的是文学形式,不是对称的具体应用,与“对称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地位”无关。

①向量与对称②晶体的对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