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2)基本特征
①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根本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③内在要求: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2.科学的宏观调控
(1)含义: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

(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必要的行政手段为辅。

1.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的吗?
提示: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统一。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能够比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2.如何区分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
提示:(1)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行政手段则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2)经济手段包括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经济政策又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汇率政策、税收政策等;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行政指标、行政规章制度和条例。

(3)经济手段调节市场上经济活动主体的一切经济活动;行政手段的运用要控制在必要的范围和限度内。

(4)经济手段具有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性和间接性等特点;行政手段具有直接、快速和强制性的特点,往往能立竿见影。

3.“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

(1)“有形手”“无形手”分别指的是什么?
提示:“有形手”又叫“看得见的手”,即国家的宏观调控;“无形手”又叫“看不见的手”,即市场调节。

(2)“手拉手,向前走”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生产:国家一般通过财政和税收手段,通过对商品价格的调控,引导企业生产。

同时通过行政命令和立法,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2)分配:再分配中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增加低收入者收
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强化税收调节,防止两极分化。

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

(3)交换:货币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媒介,国家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控制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调节社会供求的关系。

(4)消费:宏观调控对个人消费的调节主要通过调整消费税,以及行政命令的形式实现。

(5)经济发展方式:科技进步,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都离不开政府宏观调控。

[典题例析]
1.(2015·高考全国卷Ⅱ)2014年8月,某市政府清理出全部涉企权力5 175项,废止了其中3 301项,对保留的涉企权力向社会全部公开,并表示将严肃查处涉企审批、收费中的违法违纪问题。

这一做法的预期成效是( )
①政府对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更有效率
②“看得见的手”受到有力的约束
③市场机制能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点:
(1)要读懂材料中政府行为的意图,该市的做法是实施简政放权的体现。

简政放权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要清楚材料中的做法是对政府的约束,而不是对企业的约束。

解析:本题给我们的信息是“政府清理并废止部分涉企权力,保留的涉企权力向社会全部公开,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这一做法
有利于规范和制约政府的权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②③是这一做法的预期效果。

材料中的做法主要是规范和制约政府的权力,①主要强调了政府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的效率,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做法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增强无关,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C
2.(2015·高考江苏卷)2014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对水泥、软件、汽车等行业开展反垄断调查。

此举旨在( )
①降低企业生产成本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③保护消费者的利益④消除市场自发性的弊端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1)如果考生理解垄断的相关知识,可以推出反垄断调查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得出答案。

(2)即使考生不理解垄断的相关知识,也可以推理出答案。

开展反垄断调查是政府行为,这与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与否没有必然联系,可排除①;市场自发性是市场调节固有的弊端,这样一个行为不可能就把这一弊端消除掉,④说法明显夸大了其作用,可排除。

答案:C
[题组冲关]
1.(2014·高考全国卷Ⅱ)近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出现了空气严重污染的雾霾天气,PM2.5(细颗粒物)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因素。

下图为某市PM2.5主要污染物来源的构成图。

为治理空气污染,该市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是(
)
A.提高燃煤企业排污标准
B.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C.增加财政投入扶持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
D.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
解析:选C。

本题以治理PM2.5为背景考查宏观调控的手段,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题眼是“该市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

提高燃煤企业的排污标准仅仅针对燃煤企业,不能全面解决空气污染问题,而且属于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A项错误;B项是法律手段,不符合题意;增加财政投入扶持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属于经济手段,C项符合题意;D项“限制”的说法错误,排除。

2.(2016·晋商四校高三联考)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中央直接定价项目比2001年减少了80%左右,已实现了将政府定价
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

缩小政府定价范围旨在( )
①降低商品价格,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②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转变政府职能
③尊重市场规律,促进市场竞争
④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A. ①②B.①④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D。

价格由市场形成,缩小政府定价范围不是为了降低商品价格,排除①;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转变政府职能不是目的,排除②。

—————————[课堂小结归纳升
华]—————————
知识建构
必背术语
1.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

2.市场秩序
(1)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规定。

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凡不符合市场准入制度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

(2)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
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3)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3.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4.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5.国家通过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