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产业基地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车间为钢结构。 (3)钢筋混凝土框架厂房围护材料选用轻质保温填充墙,装饰面层
选用陶土砖或仿铝板涂料。钢筋混凝土屋面,其上做防水保温 层,钢结构厂房围护材料选用彩色涂层复合保温压型钢板墙面
以及屋面。 (4)抗震设防烈度按八度设计 3. 层高配置 3 号厂房一层 6m,二~四层为 4.5m,室内外高差 300m;4 号厂房, 厂房部分檐口高 12.6m,脂粉车间地坪距一层地面高差为 3.5m,室内 外高差 300mm,综合楼首层 5.7m,二~四层 4.5m,室内外高差 600mm。 4. 建筑立面处理 考虑到与原有建筑协调同时又有创新。立面造型简洁大方,注重建筑 的体量感,对南侧 3 号厂房 C 座及 4 号的综合楼立面造型做了重点 处理,分别采用金属夹芯保温板,面板式仿铝板涂料及中空玻璃及不 锈钢装饰材料等。 六、 消防、环保及节能 1. 防火消防设计 3 号、4 号厂房、生产车间按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属于丁类, 耐火等级为二级。厂区设置环形消防通道。 2. 环保、节能 (1)设集中的水暖系统,分部计量 (2)局部厂房按工艺要求采用集中空调系统,其他根据需要设置立
本建筑群的最高日用水量为 14m3/d,最大时用水量为 2.72rn3/h, 地块内生活的用水点经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后输送至用水 点。 2)①自市政给水阀门井至消防水池/增压稳流给水设备,管道埋深为 1m;②自增压稳流给水设备出水管至厂区各用水点的管网,管道埋 深为 lm,管网设置室外消火栓、洒水栓。 3)管材及附件。 ①管径≤DN50,采用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并采用同材质管件;
水接驳井,卫生间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车间 内不能直接排放的污水在车间内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室外污水 管网。 室外管道采用平口钢筋混凝土管,180o 通基;
(6)室外雨水管网。屋面雨水由雨水斗收集,经雨水立管接至地面 后散排,地面径流经雨水口收集,由室外雨水管道向北排入开 发区市政雨水接驳井。
3. 3 号厂房(A 座、B 座、C 座)结构说明
项目 座次
A座 B座
C座
长度 (m)
54 54
108
宽度 (m)
54 36
15
柱距 (m)
12 9
12
总高度 (m)
12.6 9.6
层数 (层)
2
4
层高(m) 一层 二层 三层 四层
备注
6 45
内设 5t 吊车
3 种柱距,中 6 4.5 4.5 4.5
(2)4 号厂房。位于用地东侧,总长 93m,宽 76m。 北侧为生产车间,按工艺要求布置有热等静压工段,热处理工段, 机加工工段,制粉车间及配套空调机房、水泵房、变电室等,其中制 粉车间空调及变电室为二层,厂房采用钢结构。制粉车间标高 3.5m 设钢筋混凝土楼板生产平台,车间为封闭厂房,中央空调控制供风回 风系统设于二层,二层制粉车间为清洁厂房。厂区设置 4 部吊车,其 中热处理工段,设置梁式吊车,其余均为梁氏悬挂吊车。 4 号厂房南侧为厂区综合楼,共 4 层,与生产车间距离 7m,两 侧设过街楼与生产车间连接,首层为入口接待大厅、职工餐厅(400 人规模)、操作间、女浴室、锅炉房等。二~四层为实验室、研发室、 办公室、休息厅、职工休息室、会议室及男浴室等房间,其中二层西 侧在锅炉间上方布置备用间、水处理间。 2. 结构选型、选材和柱网 (1)地基为天然地基 (2)3 号厂房、4 号厂房及综合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4 号厂房
(2)业主所提供资料及荷载要求
(3)附近工程已有的地质报告
(4)国家设计规范
2. 一般说明
(1)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2)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 1.0
(3)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类
(4)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
(5)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 50 年 (6)基本风压 0.45kN/ m2,基本雪压 0.4kN/ m2,地面粗糙度 B 类
C 座厂房位于 A、B 座厂房南侧,中间留有 6m 宽通道,C 座厂 房长 108m,宽 15m,一层和二层为生产车间,三层、四层为研发用 房,层高配置上,一层为 6m,二~四层为 4.5m,主入口设于中部, 各层设置接待厅、电梯间(2 部客货梯)、卫生间、楼梯间、开水间
及休息平台等。在厂房东、西侧设置辅助出入口,厂房柱网与北侧 A、 B 座厂房取得协调,便于以后一、二层与其连通,扩大车间面积。3 号厂房职工总人数约 300~350 人。
房四周设置绿化,种植耐寒耐旱灌木。 I-6 号地块总体绿地率大于 30%,地块北侧用地绿地率 10%,绿地面 积 2580 m2。 (4)建筑形象与城市景观。在建筑群体布局上,最大限度发掘用地 潜力,南侧布置办公、厂区综合楼、北侧为厂房。在建筑总体形象上, 突出体量感,建筑造型方正规矩。与一期 1 号厂房及规划绿地有机结 合,使产业基地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建筑风格的有机整体。 五、 建筑设计 1. 建筑功能布局 本次规划建筑主要有 3 号与 4 号厂房组成 (1)3 号厂房。位于用地西侧,总体尺寸为 108m,宽 75m,由 A 座、 B 座、C 座 3 个部分组成,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水泵房;部分区域设有吊车}由于跨度较大,厂房采用轻钢结构。 轴线 C、F 之间采用多跨门式钢架结构,吊车粱采用钢制吊车梁。 二层 3.500m 采用组合楼板,采用压型钢板作模板,可加快施工进 度。墙皮及屋面采用轻型板材,檩条采用冷弯内卷边槽钢(C 型钢), 采用保温压型钢板墙板和屋面。4 号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柱 基。 5. 综合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长 93m,宽 2lm,高 4 层。根据使用功能及温度伸缩的要求,在轴线 6 处设伸缩缝,梁、板及基础采用 C30 级混凝土,柱采用 C40 级混凝 土。综合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及在底层墙下设基础粱。 6. 根据现有附近地质报告,拟采用天然地基作基础持力层。对承载 力较大的独立基础厂房可改用复合地基。 八、 建筑设备 1. 给排水专业 (1)概述 1) 本文为××研究总院××产业基地给水排水说明;
部设伸缩缝
3 号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面梁及屋面采用井字梁布置。 A 座、B 座、C 座第二层按业主要求,楼面活荷载按 6kN/ m2 考虑。 A 座、B 座屋面考虑未来加层之要求。其楼面活荷载采用 2.5kN/ m2。 施工图设计时,对 A 座、B 座的结构设计计算时考虑加层,进行整体 分析,进行整体分析,基础设计中,考虑加层部分的荷载。 4. 4 号厂房长 93m,宽 48m,跨度分别为:18m 和 15m,局部有地下
室内冷水给水系统、热水给水系统、中水给水系统、废水系统、 污水系统及雨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灭火器配置。 (3)室外生活—生产给水管网 1)水源接自红线外市政给水管网(一期已接入红线内),接至消防水池 和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进水管,并在厂地内形成环状网。本 厂计算人数按 350 人计,建筑物性质按工业企业建筑考虑 40L/ (人·班),用水时间为 9h,时变化系数 1.75。
暴雨强度:q5=4.01(L/s·100m2),H=145mm/h。 重现期:2 年。
柜式、分体式空调系统 (3)合理布置各种管线,便于生产管理 (4)建筑将选用智能、节能、绿色照明,充分利用自然光
(5)卫生间选用节能设备
(6)外门窗选用隔点,建设前期充分利用 1 号厂房设备
雨量,减少投资
七、 结构设计说明
1. 设计依据
(1)建筑专业设计方案
家高新技术园区的定位,在满足生产工艺和生活、企业管理的 前提下,建筑布局、建筑形象现代、简洁又不是深沉,在总体 规划上与一期建成的 1 号厂房和道路系统相结合,形成统一的 整体。 (2)以“经济、适用、美观”为原则,力争在功能布局、结构方案、 设备专业、配套管网布置等方面进行优化、降低造价。 (3)在总体建筑形态上与周边环境中已有建筑相协调,又有自己鲜 明的特点。 四、 总平面规划 I-6 号地块位于 XX 科技 XX 产业化基地的 C 区,用地南侧为 XX 科 技产业化基地的 I-24、I-19、I-12 地块,本规划用地位于 I-6 地块北侧, 用地面积约为 25800 m2,规划总建筑面积 31000 m2,建筑控制高度 控制在 24m 以内 (1)建筑与四周关系。建筑物南侧、西侧退红线约 15m,北侧退红 线约 10m,东侧退红线 13m。 (2)道路交通组织。人流、车流主要从南侧出入口进出,东侧为物 流出入口,场地周边形成环形消防和交通通道,建筑物四周均可供消 防车通行。 本次规划地块范围内,停车位 110 个,研发办公楼停车位设置指 标为 65 辆/万 m2,生产车间按照 25 辆/ 万 m2 指标设计。 (3)厂区绿化。I-6 号地块东南侧现阶段规划为厂区集中绿地,规划 地面景观,乔灌木,种植草坪,用地四边临红线为 3m 宽绿化带,厂
厂房西侧 6m 边跨布置办公、辅助用房,其余为生产车间,厂房 配置货梯一部,主入口设于西侧,东侧为副主入口。
B 座厂房,西侧为单层厂房,配置梁氏悬挂吊车一台,东侧为三 层,层高 4m,配置小型货梯一部,主要出入口设于东侧、北侧。
A、B 两座厂房间留 18m 宽通道,布置绿化,同时两座厂房在结 构设计上考虑后期增加楼板与屋面,使之与 A、B 两座厂房连成整体。
XX 产业基地规划方案 设计说明
一、 项目概述 某研究总院 XX 产业基地二期建设项目位于 XX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I-6 地块北半部,用地规模约为 255800m2,地块四至为:北临 XX 中 路(原北五街),西临永丰永腾北路(原西滨河路),东临永丰永城北 路(原西王街),在该地块南侧的 1 号厂房已建成投产。2 号厂房暂 按绿地考虑。本次规划设计内容为:3 号厂房和 4 号厂房。总体规划 面积 3.1 万 m2,其中包括 3 号、4 号厂房及东侧门卫接待室、大门等。 二、 规划设计依据 (1) 《XX 研究总院 XX 产业基地二期新建工程建筑设计方案招标 书》XXXX 年 XX 月 XX 日 (2) 《XX 研究总院 XX 产业基地二期新建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工艺 要求要点》XXXX 年 XX 月 XX 日 (3) 《XX 研究总院 XX 产业基地规划控制指标的指导意见》市规 发【2004】1601 号 (4) 《XX 研究总院 XX 产业基地二期工程测量成果单》XXXX 年 XX 月 (5) 《I-6 地块建设规划要求》XXXX 年 XX 月 (6) 国家及北京市相关规范、法规 三、 规划设计理念 (1)充分体现研究总院高科技企业的形象,符合中关村科技园区国
②管径>DN50,采用给水铸铁管,推人式梯唇形胶圈接口,并采 用同材质管件;
③阀门≤DN50 时采用全铜截止阎,直径大于 50 时,采用闸阀。 (4)室外消防给水管网。 1)基地面积<100ha,无附属居住区,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按一次考虑。
①建筑物室外的消火栓用水量。 3 号厂房;体积为 73872m3,一次灭火用水量为 20L/s; 4 号厂房:体积为 110372m3,一次灭火用水量为 20L/s; ②室内消火栓用水量。 建筑物高度 24m,体积为 10000 m3,消火栓用水量为 10L/s; 消防水池容积按消防用水量最大建筑物一次火灾用水量确定。 消防水箱设置于地块内最高建筑物顶部,水箱间内设稳压装置。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加压泵设在办公楼内消防水泵房。 2)管网。自消防水泵房接出消防水管,接至各厂房室内消火栓给水 系统,管道埋深为 1m。 3)管材及附件。管道采用给水铸铁管,推人式梯唇形胶圈接口,并 采用同材质管件;管网阀门采用闸阀 (5)室外污水管网。污水管网收集并输送厂区污水向北排至市政污
2)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高科技产业基地,地块外东侧有××西 五街路,西侧有××西滨河路,南侧有××北四街路,北侧有 ××北五街路。
3) 设计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其他专业提供的相关资 料;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规程等。
(2)设计范围。室外生活一生产给水管网、消防给水管网、污水管 网和雨水管网。
选用陶土砖或仿铝板涂料。钢筋混凝土屋面,其上做防水保温 层,钢结构厂房围护材料选用彩色涂层复合保温压型钢板墙面
以及屋面。 (4)抗震设防烈度按八度设计 3. 层高配置 3 号厂房一层 6m,二~四层为 4.5m,室内外高差 300m;4 号厂房, 厂房部分檐口高 12.6m,脂粉车间地坪距一层地面高差为 3.5m,室内 外高差 300mm,综合楼首层 5.7m,二~四层 4.5m,室内外高差 600mm。 4. 建筑立面处理 考虑到与原有建筑协调同时又有创新。立面造型简洁大方,注重建筑 的体量感,对南侧 3 号厂房 C 座及 4 号的综合楼立面造型做了重点 处理,分别采用金属夹芯保温板,面板式仿铝板涂料及中空玻璃及不 锈钢装饰材料等。 六、 消防、环保及节能 1. 防火消防设计 3 号、4 号厂房、生产车间按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属于丁类, 耐火等级为二级。厂区设置环形消防通道。 2. 环保、节能 (1)设集中的水暖系统,分部计量 (2)局部厂房按工艺要求采用集中空调系统,其他根据需要设置立
本建筑群的最高日用水量为 14m3/d,最大时用水量为 2.72rn3/h, 地块内生活的用水点经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后输送至用水 点。 2)①自市政给水阀门井至消防水池/增压稳流给水设备,管道埋深为 1m;②自增压稳流给水设备出水管至厂区各用水点的管网,管道埋 深为 lm,管网设置室外消火栓、洒水栓。 3)管材及附件。 ①管径≤DN50,采用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并采用同材质管件;
水接驳井,卫生间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车间 内不能直接排放的污水在车间内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室外污水 管网。 室外管道采用平口钢筋混凝土管,180o 通基;
(6)室外雨水管网。屋面雨水由雨水斗收集,经雨水立管接至地面 后散排,地面径流经雨水口收集,由室外雨水管道向北排入开 发区市政雨水接驳井。
3. 3 号厂房(A 座、B 座、C 座)结构说明
项目 座次
A座 B座
C座
长度 (m)
54 54
108
宽度 (m)
54 36
15
柱距 (m)
12 9
12
总高度 (m)
12.6 9.6
层数 (层)
2
4
层高(m) 一层 二层 三层 四层
备注
6 45
内设 5t 吊车
3 种柱距,中 6 4.5 4.5 4.5
(2)4 号厂房。位于用地东侧,总长 93m,宽 76m。 北侧为生产车间,按工艺要求布置有热等静压工段,热处理工段, 机加工工段,制粉车间及配套空调机房、水泵房、变电室等,其中制 粉车间空调及变电室为二层,厂房采用钢结构。制粉车间标高 3.5m 设钢筋混凝土楼板生产平台,车间为封闭厂房,中央空调控制供风回 风系统设于二层,二层制粉车间为清洁厂房。厂区设置 4 部吊车,其 中热处理工段,设置梁式吊车,其余均为梁氏悬挂吊车。 4 号厂房南侧为厂区综合楼,共 4 层,与生产车间距离 7m,两 侧设过街楼与生产车间连接,首层为入口接待大厅、职工餐厅(400 人规模)、操作间、女浴室、锅炉房等。二~四层为实验室、研发室、 办公室、休息厅、职工休息室、会议室及男浴室等房间,其中二层西 侧在锅炉间上方布置备用间、水处理间。 2. 结构选型、选材和柱网 (1)地基为天然地基 (2)3 号厂房、4 号厂房及综合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4 号厂房
(2)业主所提供资料及荷载要求
(3)附近工程已有的地质报告
(4)国家设计规范
2. 一般说明
(1)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2)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 1.0
(3)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类
(4)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
(5)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 50 年 (6)基本风压 0.45kN/ m2,基本雪压 0.4kN/ m2,地面粗糙度 B 类
C 座厂房位于 A、B 座厂房南侧,中间留有 6m 宽通道,C 座厂 房长 108m,宽 15m,一层和二层为生产车间,三层、四层为研发用 房,层高配置上,一层为 6m,二~四层为 4.5m,主入口设于中部, 各层设置接待厅、电梯间(2 部客货梯)、卫生间、楼梯间、开水间
及休息平台等。在厂房东、西侧设置辅助出入口,厂房柱网与北侧 A、 B 座厂房取得协调,便于以后一、二层与其连通,扩大车间面积。3 号厂房职工总人数约 300~350 人。
房四周设置绿化,种植耐寒耐旱灌木。 I-6 号地块总体绿地率大于 30%,地块北侧用地绿地率 10%,绿地面 积 2580 m2。 (4)建筑形象与城市景观。在建筑群体布局上,最大限度发掘用地 潜力,南侧布置办公、厂区综合楼、北侧为厂房。在建筑总体形象上, 突出体量感,建筑造型方正规矩。与一期 1 号厂房及规划绿地有机结 合,使产业基地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建筑风格的有机整体。 五、 建筑设计 1. 建筑功能布局 本次规划建筑主要有 3 号与 4 号厂房组成 (1)3 号厂房。位于用地西侧,总体尺寸为 108m,宽 75m,由 A 座、 B 座、C 座 3 个部分组成,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水泵房;部分区域设有吊车}由于跨度较大,厂房采用轻钢结构。 轴线 C、F 之间采用多跨门式钢架结构,吊车粱采用钢制吊车梁。 二层 3.500m 采用组合楼板,采用压型钢板作模板,可加快施工进 度。墙皮及屋面采用轻型板材,檩条采用冷弯内卷边槽钢(C 型钢), 采用保温压型钢板墙板和屋面。4 号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柱 基。 5. 综合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长 93m,宽 2lm,高 4 层。根据使用功能及温度伸缩的要求,在轴线 6 处设伸缩缝,梁、板及基础采用 C30 级混凝土,柱采用 C40 级混凝 土。综合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及在底层墙下设基础粱。 6. 根据现有附近地质报告,拟采用天然地基作基础持力层。对承载 力较大的独立基础厂房可改用复合地基。 八、 建筑设备 1. 给排水专业 (1)概述 1) 本文为××研究总院××产业基地给水排水说明;
部设伸缩缝
3 号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面梁及屋面采用井字梁布置。 A 座、B 座、C 座第二层按业主要求,楼面活荷载按 6kN/ m2 考虑。 A 座、B 座屋面考虑未来加层之要求。其楼面活荷载采用 2.5kN/ m2。 施工图设计时,对 A 座、B 座的结构设计计算时考虑加层,进行整体 分析,进行整体分析,基础设计中,考虑加层部分的荷载。 4. 4 号厂房长 93m,宽 48m,跨度分别为:18m 和 15m,局部有地下
室内冷水给水系统、热水给水系统、中水给水系统、废水系统、 污水系统及雨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灭火器配置。 (3)室外生活—生产给水管网 1)水源接自红线外市政给水管网(一期已接入红线内),接至消防水池 和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进水管,并在厂地内形成环状网。本 厂计算人数按 350 人计,建筑物性质按工业企业建筑考虑 40L/ (人·班),用水时间为 9h,时变化系数 1.75。
暴雨强度:q5=4.01(L/s·100m2),H=145mm/h。 重现期:2 年。
柜式、分体式空调系统 (3)合理布置各种管线,便于生产管理 (4)建筑将选用智能、节能、绿色照明,充分利用自然光
(5)卫生间选用节能设备
(6)外门窗选用隔点,建设前期充分利用 1 号厂房设备
雨量,减少投资
七、 结构设计说明
1. 设计依据
(1)建筑专业设计方案
家高新技术园区的定位,在满足生产工艺和生活、企业管理的 前提下,建筑布局、建筑形象现代、简洁又不是深沉,在总体 规划上与一期建成的 1 号厂房和道路系统相结合,形成统一的 整体。 (2)以“经济、适用、美观”为原则,力争在功能布局、结构方案、 设备专业、配套管网布置等方面进行优化、降低造价。 (3)在总体建筑形态上与周边环境中已有建筑相协调,又有自己鲜 明的特点。 四、 总平面规划 I-6 号地块位于 XX 科技 XX 产业化基地的 C 区,用地南侧为 XX 科 技产业化基地的 I-24、I-19、I-12 地块,本规划用地位于 I-6 地块北侧, 用地面积约为 25800 m2,规划总建筑面积 31000 m2,建筑控制高度 控制在 24m 以内 (1)建筑与四周关系。建筑物南侧、西侧退红线约 15m,北侧退红 线约 10m,东侧退红线 13m。 (2)道路交通组织。人流、车流主要从南侧出入口进出,东侧为物 流出入口,场地周边形成环形消防和交通通道,建筑物四周均可供消 防车通行。 本次规划地块范围内,停车位 110 个,研发办公楼停车位设置指 标为 65 辆/万 m2,生产车间按照 25 辆/ 万 m2 指标设计。 (3)厂区绿化。I-6 号地块东南侧现阶段规划为厂区集中绿地,规划 地面景观,乔灌木,种植草坪,用地四边临红线为 3m 宽绿化带,厂
厂房西侧 6m 边跨布置办公、辅助用房,其余为生产车间,厂房 配置货梯一部,主入口设于西侧,东侧为副主入口。
B 座厂房,西侧为单层厂房,配置梁氏悬挂吊车一台,东侧为三 层,层高 4m,配置小型货梯一部,主要出入口设于东侧、北侧。
A、B 两座厂房间留 18m 宽通道,布置绿化,同时两座厂房在结 构设计上考虑后期增加楼板与屋面,使之与 A、B 两座厂房连成整体。
XX 产业基地规划方案 设计说明
一、 项目概述 某研究总院 XX 产业基地二期建设项目位于 XX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I-6 地块北半部,用地规模约为 255800m2,地块四至为:北临 XX 中 路(原北五街),西临永丰永腾北路(原西滨河路),东临永丰永城北 路(原西王街),在该地块南侧的 1 号厂房已建成投产。2 号厂房暂 按绿地考虑。本次规划设计内容为:3 号厂房和 4 号厂房。总体规划 面积 3.1 万 m2,其中包括 3 号、4 号厂房及东侧门卫接待室、大门等。 二、 规划设计依据 (1) 《XX 研究总院 XX 产业基地二期新建工程建筑设计方案招标 书》XXXX 年 XX 月 XX 日 (2) 《XX 研究总院 XX 产业基地二期新建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工艺 要求要点》XXXX 年 XX 月 XX 日 (3) 《XX 研究总院 XX 产业基地规划控制指标的指导意见》市规 发【2004】1601 号 (4) 《XX 研究总院 XX 产业基地二期工程测量成果单》XXXX 年 XX 月 (5) 《I-6 地块建设规划要求》XXXX 年 XX 月 (6) 国家及北京市相关规范、法规 三、 规划设计理念 (1)充分体现研究总院高科技企业的形象,符合中关村科技园区国
②管径>DN50,采用给水铸铁管,推人式梯唇形胶圈接口,并采 用同材质管件;
③阀门≤DN50 时采用全铜截止阎,直径大于 50 时,采用闸阀。 (4)室外消防给水管网。 1)基地面积<100ha,无附属居住区,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按一次考虑。
①建筑物室外的消火栓用水量。 3 号厂房;体积为 73872m3,一次灭火用水量为 20L/s; 4 号厂房:体积为 110372m3,一次灭火用水量为 20L/s; ②室内消火栓用水量。 建筑物高度 24m,体积为 10000 m3,消火栓用水量为 10L/s; 消防水池容积按消防用水量最大建筑物一次火灾用水量确定。 消防水箱设置于地块内最高建筑物顶部,水箱间内设稳压装置。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加压泵设在办公楼内消防水泵房。 2)管网。自消防水泵房接出消防水管,接至各厂房室内消火栓给水 系统,管道埋深为 1m。 3)管材及附件。管道采用给水铸铁管,推人式梯唇形胶圈接口,并 采用同材质管件;管网阀门采用闸阀 (5)室外污水管网。污水管网收集并输送厂区污水向北排至市政污
2)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高科技产业基地,地块外东侧有××西 五街路,西侧有××西滨河路,南侧有××北四街路,北侧有 ××北五街路。
3) 设计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其他专业提供的相关资 料;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规程等。
(2)设计范围。室外生活一生产给水管网、消防给水管网、污水管 网和雨水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