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高三语文练习:审对题意,借助“我看”切题合体
2020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浙浙浙浙浙浙浙浙浙浙浙浙浙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历经千年沧桑,觥(gō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北方的季节径(jī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
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
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
【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
【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
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
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生水起B.短小精悍C.然而D.激荡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也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短板,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浙江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1拿到试卷:熟悉试卷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一般来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
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虽然考卷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3答题策略答题策略一共有三点: 1.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先做简单的、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
2. 先小后大。
先做容易拿分的小题,再做耗时又复杂的大题。
3. 先局部后整体。
把疑难问题划分成一系列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解决,每解决一步就能得到一步的分数。
4学会分段得分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书写规范、语言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
不会做的题目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
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
如果题目有多个问题,也可以跳步作答,先回答自己会的问题。
5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考试时,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多数学生很难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6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性成功在答卷时,要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性成功。
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
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
7要学会“挤”分考试试题大多分步给分,所以理科要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文科尽量把要点写清晰,作文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
[精选]2020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浙江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6小题,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历经千年沧桑,觥.(gō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北方的季节径.(jī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
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
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
【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
【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
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
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风生水起B.短小精悍C.然而D.激荡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有答案和解析)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有答案和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历经千年沧桑,觥.(gō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北方的季节泾.(jī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5分)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
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
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
【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
【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
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
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而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生水起B.短小精悍C.然而D.激荡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也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短板,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精品】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模拟真题含答案(浙江卷)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前模拟真题(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 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 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 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 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
【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络绎不绝B.跃然纸上 C.关于 D.观照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2020届浙江省丽水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有答案)
丽水市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卷本试题卷共6页,四部分,26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卷上。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清楚。
一、语言文字运用。
(2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树杈.(chāi)傧.相(bīn)跫.音(qiónɡ)便.宜行事(biàn)B.圭臬.(niè)噱.头(xué)僭.越(jiàn)靡.坚不摧(mǐ)C.偌.大(ruò)巨擘.(bò)掮.客(qián)蔫.头耷脑(yān)D.烘焙.(bèi)藩.篱(fān)趿.拉(jí)酩.酊大醉(mǐnɡ)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乔布斯说,推诿责任就是你人生走向贬值的开始。
一个人的成长应该从学会承担责任、消灭借口开始,承担责任就是在创造你的个人品牌。
B.从实施效果来看,溶断机制并没有带来股市的稳定。
暂停实施该项机制可稳定市场预期,有利于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和抑制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C.上海交大毕业的工科博士李宏烨,为满足创新的欲望,进入了一个与自己所学看似八杆子都打不着的相声行当,这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D.“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将继续加大美丽乡村的建设力度,统畴规划推进城乡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当今这个“看脸”的时代,人心未免..浮躁与浮夸,我们更需要沉淀情感,涵养精神,修炼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能创造新物质的学科,它无所不为....,在现代科学的发展历程中,滋养出大批新兴的延伸性学科。
C.少年棋王柯洁独行其是....,赛前那句“李世石的传奇也该提早落幕了”的惊人之语,让本届“梦百合杯”决赛备受民众关注。
2020年新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ɡ)徉在江南美景中。
B.历经千年沧桑,觥.(ɡōnɡ)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北方的季节泾.(jīnɡ)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答案 D解析A项“徜”读chánɡ。
B项篇—翩。
C项“挞”读t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
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
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
[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
[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
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
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而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生水起B.短小精悍C.然而D.激荡答案 A解析A项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有答案)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照许慎的解释,“器”字四个“口”代表围栏四角的木桩,彼此之间系以藤条葛.(gě)蔓,中间的“犬”字说明围栏内的驯化、豢.(huàn)养已使狼变狗。
B. 太阳在衰老膨涨,将吞噬.(shì)整个太阳系,为了自救,人类提出“流浪地球”计划,刘培强毅然前往国际空间站,跟国际同侪.(chái)肩负起领航重任。
C. 父亲点了一支烟,用抹布擦了擦挡风玻璃,再次启动引擎,挂好驱动挡,揣(chuāi)着无限憧憬与些许惶惑,一头扎(zhā)进了驶往北方的茫茫白雾中。
D. 瑞士库尔小镇位于阿尔卑斯山东麓,其历史可追溯.(sù)到1.1万年前,堪与中东耶律哥城相媲美,徜徉在蜿.(wǎn)蜒盘桓的鹅卵石小径,惬意悠然。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最新俄罗斯智能手机零售商提供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今年6月华为手机在俄罗斯市场份额达到24.6%,超过三星的23.2%和苹果的11.8%,升至首位。
B. 前途与“钱途”的双轮驱动,让不少公众号进入到“春天里”,很多文章也竭尽所能赚流量、博眼球,但“谋出位”的过程需要公众号有良知,有担当。
C. 长生问题疫苗案件表明,要提高违法成本,那些利欲熏心、无视规则的不法企业,那些敢于挑战人类道德底线的人,要依法严惩,终生禁业,决不姑息。
D. 由于早年有为杂志撰写政治评论和当新闻记者的经历,奈保尔对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透视,始终保持着他深刻的批判性和丰富的视角着实令人惊叹。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3.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______ 。
______ ,于我如浮云。
(《论语》)爱其子,______ ,于其身也,______ ,惑矣!(韩愈《师说》)不见复关,______ 。
(浙江卷)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浙江卷)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摭.(zhí)拾哄.(hōng)笑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B、屏.(bǐng)息包扎.(zhā) 夹.(jiā)克衫言之凿.(záo)凿C、孱.(càn)弱牌坊.(fāng) 干.(ɡàn)细胞铩.(shā)羽而归D、吟哦.(é) 皲.(jūn)裂胳.(ɡā)肢窝蜚.(fēi)声中外答案B。
2.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答案B。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答案:A。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解析(浙江卷)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解析(浙江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历经千年沧桑,觥(gō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北方的季节径(jī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
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
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
【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
【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
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
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生水起 B.短小精悍 C.然而 D.激荡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也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短板,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浙江卷)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浙江卷)作者:来源:《读写月报(高中版)》2020年第12期本期贈卷参考答案:一、1. D(A项,“徜徉”一词“徜(táng)”注音有误,应为“cháng”。
B项,“浮想联篇”应为“浮想联翩”。
C项,“鞭挞”一词“挞(dá)”注音有误,应为“tà”。
)2.A(A项,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
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
语境中说“剧情”,应当用“跌宕起伏”才贴切,这样也能与后文的“扣人心弦”呼应,用“风生水起”则不够恰当。
)3.B(乙处,省略号和“等”不可连用。
)4.C(A项,“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一句谓语残缺,与开头第一个小句“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无法关联,应在“推进”的前面加上“凸显了”。
B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自从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的主语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此句没有说完,后面又说“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
可将“自从”调整到句子最前面,让“自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做全句的时间状语。
D项,“就可以看到大银幕上清晰稳定的图像和车内收音机上接收的电影原声”一句中,“看到……电影原声”搭配不当,可将“和”改为“,听到”。
)5.①是借助了比目鱼独特的身体构造②比目鱼生存的环境也不一样了③自然选择(或自身演化)的结果提示: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应注重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和横线前后语意的连贯性。
这个语段说明的是比目鱼的眼睛为什么会移动到身体的同一侧。
第一空,前面介绍比目鱼出生20天左右眼睛开始“搬家”,“之所以能这样”要求解释眼睛“搬家”的原因。
结合后面的信息“除了身体的构造发生改变”等,说明第一位的原因应当与比目鱼独特的身体构造有关。
第二空,根据前面的“除了……”,说明还有另一个原因;再根据后文推断出第二个原因是比目鱼生活环境的改变。
第三空是全段的结论句,依据上文“两只眼睛长在一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及“比目鱼发育过程中的改变”等语句,总结比目鱼的眼睛“搬家”的原因,应概括为“自然选择或自身演化的结果”。
2020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真题(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规,不畏挫.(cuō)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标,赴汤蹈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juàn)介不羁之气是多么一致。
B.“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dān)云密布,朔.(shuò)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历史”并非噱(xué)头,而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依托,一旦历史印记被急功近利的行为粗暴抹.(mǒ)去,“文化”气息将荡然无存,“名城”必然岌岌可危。
D.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chéng)净都会水驻心中,即便身形赢.(l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
该节目地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
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了大量粉丝。
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
【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土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需要【丙】有导演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新高考全国Ⅰ卷)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新高考全国Ⅰ卷)解析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全国普通高考2020年浙江卷语文试题与答案解析
全国普通高考2020年浙江卷语文试题与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历经千年沧桑,觥(g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北方的季节泾(j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
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
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
【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
【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
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
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生水起B.短小精悍C.然而D.激荡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也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短板,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浙江卷)word版 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历经千年沧桑,觥.(gō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北方的季节径.(jī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
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
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
【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
【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
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
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生水起B.短小精悍C.然而D.激荡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020年浙江高考语文7月试题(含答案)
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历经千年沧桑,觥.(gō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北方的季节径.(jī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
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
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
【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
【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
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
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生水起B.短小精悍C.然而D.激荡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也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短板,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点聚焦练1 审对题意,借助“我看”切题合体
尝试用“我看”聚焦下面作文题的论述核心,并作简要分析。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建立了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与外界沟通,一方面任意展现喜悦悲伤,另一方面痛苦于信息铺天盖地、真假难辨;一方面浏览他人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了解信息,随意做出评价,另一方面又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微博、微信朋友圈的评价。
这是可喜的时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媒体,时时都可表达,个个都能发声;这也是可悲的时代,每个人面对海量信息,时时都被淹没,人人都很脆弱。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评说。
聚集指导:如果作这样的聚焦,可能只顾及了材料的某一部分:①我看任意展现的悲喜,②我看随意评价和在意评价,③我看时代的可喜与可悲,④我看表达与发声的便利,⑤我看被淹没被评价的痛苦。
比较综合中,可以作这样的聚焦:我看新媒体带来的沟通便利与困境。
2.读下面的材料作文。
当一切都朝一个方向前进时,选择紧跟潮流似乎太盲从,执意逆向而行又可能太愚顽。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聚集指导:材料中有一个核心词是“潮流”,而“潮流”有不同的性质和类别,人们对待潮流的态度虽由个人而定,但也应视潮流的性质而定。
应充分考虑“紧跟”“执意”和“似乎太”“可能太”这类词语背后的意味。
可以考虑由相对概括到具体的聚焦:①我看对待潮流的态度,②我看选择紧跟与执意逆向,③我看选择紧跟与执意逆向的
利弊。
3.(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
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聚集指导:根据材料第一段和第二段结尾句,可以作这样的聚焦:我看“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的关系”,这一题目隐含了两种及更多种的关系,作文时可以集中表达自己所持的看法。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盆栽养不好快死了怎么办?微信群里有人这样问。
大家纷纷出主意。
一个人说,要先看怎么不好,叶片发黄了还是植株弯了,先找到问题再说;另一个人说,可能是浇水太勤了,不要管它,过段时间再看,也许就好了;还有人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扔了,买新的。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联系现实,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聚集指导:题目要求“联系现实”,看来不能就盆栽说盆栽,而要由此联系到个人、社会和人生中出现问题之后该如何处理的情况。
这样看
来,“我看盆栽养不好怎么办”,似乎只是就盆栽问题写一点说明性的解决方案;“我看微信群里问主意”似乎有一定道理,意思是要说说问的途径和方法是否恰当,但这不是材料的核心;“我看问题解决之道”,已较切近,但材料主体呈现了三种对待问题的态度,所以还是用“我看对问题的不同处理态度”更好。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旅客要在每一个人生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聚集指导:材料是诗句,形象而含蓄,一时找不到聚焦点。
可以尝试对一些关键词作聚焦,如,①我看“近和远”。
②我看“简与艰”。
③我看“旅客敲到家门”?④我看“人走到内殿”。
由③④进而概括为:我看“实现目标”。
若揣摩“家门”“内殿”隐含的意味,综合①②,可以再次作出聚焦:我看“如何实现看似并不遥远的目标”。
6.(2017·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我看
聚集指导:可以先对关键词作一定的联想和挖掘,然后确定一定的角
度与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如一带一路——富强,广场舞——和谐,
大熊猫——和谐,空气污染——富强的代价,美丽乡村——富强、和谐,食品安全——法制、诚信,中华美食、长城、京剧——传统文化,共享单车、高铁、移动支付——创新精神。
据此,可以聚焦为:我看中国的“富强与创新”;我看“中华传统”;
我看“中华传统与创新”;我看“和谐与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