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非遗保护年历程及其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水非遗保护年历程及其思考
丽水地处浙江省西南部,素有“山明水秀”的美称,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文化传承对丽水非遗文化的发展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丽水非遗保护年历程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丽水非遗保护的历程
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始受到重视。

2006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正式生效,我国成为其中的签约国家。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丽水地区积极开展了非遗文化保护的工作。

2008年,丽水市掀起了非遗保护的第一波热潮。

当时,丽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非遗调查,筛选出了八个传承较为完整、代表性强的非遗项目,包括丽水民间剪纸、泸溪汉印、灵峰松雕等。

此后,丽水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012年,浙江省文化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非遗项目的普查和申报工作,丽水市的9个非遗项目被列入了省级非遗名录。

2017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方案(2017-2020年)》,明确了加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

同年,丽水市承办了第十三届全国非遗展览暨投资合作交易会,推动当地的非遗文化向海内外宣传和交流。

二、丽水非遗保护的思考
从丽水非遗保护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一起推动、参与非遗保护,是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关键。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非遗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

今天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快节奏、信息嘈杂的环境中,他们对传统文化更多的是浅尝辄止而非深入了解。

如何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兴趣,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有效对接,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

2、市场与非遗文化的平衡
金钱与非遗文化的传承之间的矛盾,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经济利益的驱使和非遗文化的传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必须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在丽水的非遗保护实践中,全国非遗展览暨投资合作交易会的举办,将非遗文化与市场需求有效结合,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教育与非遗文化的普及
非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的支持和普及。

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将非遗文化进行普及和传播,将非遗非遗文化传承融入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尝试。

可以通过在学校开设非遗文化课程,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和传播非遗文化等方式,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感受和传承非遗文化。

总之,丽水非遗保护的历程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宝贵的借鉴。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非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非遗保护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