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 巩乃斯的马应用体验之旅训练 粤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设计】2019届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巩乃斯的马应用体
验之旅训练粤教版必修3
(时间:40分钟分值:47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驮.着(tuó)滑稽.(jī)
倏.忽(shū) 丑陋畸.形(jī)
B.歉疚.(jiù) 牝.马(pìn)
后裔.(yì) 龇.牙大鸣(cī)
C.马驹.(jū) 颠簸.(bǒ)
悲怆.(chuànɡ) 兵马俑.(yǒnɡ)
D.穹.庐(qiónɡ) 毡.房(zhān)
唿.哨(hū) 熊熊篝.火(ɡōu)
解析:B项,龇zī。
答案: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婉惜弥补丑陋畸形东倒西歪
B.奔驰马厮热泪盈眶争先恐后
C.脖颈颠簸马踏飞燕淋漓尽致
D.尤物携裹无与论比我行我素
解析:A项,婉惜—惋惜;B项,马厮—马嘶;D项,无与论比—无与伦比。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我眼里,牛总是有点落后的象征的意思,一副安贫知命
....的样子,这大概是由于过分提倡“老黄牛”精神引起的反感。
B.它是马群的灵魂,作为这群马的首领当之无愧,因为它的确是无与伦比
....的强壮和美丽。
C.在巩乃斯草原度过的那些日子里,我与世界隔断
..,生活单调。
D.强度的体力劳动并不能打击我对生活的热爱,精神上的压抑却有可能摧毁
..我的信念。
解析:C项,“隔断”的意思是“阻隔,使断绝”;应改为“隔绝”。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专家提出:许多国家在调整退休年龄时都要预先若干年向社会公告,对不同群体采
取差别政策,并以“小步慢走”实施,以减少负面影响。
B.绿草如茵的平原、枝繁叶茂的大树、蜿蜒流淌的清泉、乡间小屋用花草精心装饰、时隐时现的丛林……阴霾的清晨,达西先生走出自己美丽的庄园,走向伊丽莎白的家。
C.台湾地区25日就钓鱼岛事件发表看法,认为相关各方应搁置争议,基于平等互惠原则,共同开发、享用资源,以维护该地区的和平稳定。
D.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老师介绍说,厦门大学在新学期准备开设“爬树课”,是借鉴了美国、新加坡、台湾部分大学经验开设的生存训练课;爬树,意在锻炼学生的体能。
解析:A项,“并以‘小步慢走’”后缺少中心语“的方式”;B项,并列短语结构应一致,“乡间小屋用花草精心装饰”应改为“用花草精心装饰的乡间小屋”;D项,主语缺失,“是借鉴了”前应加上“这门课程”。
答案:C
5.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至于毛驴,顶多是个黑色幽默派的小丑,难当大用。
②它们的特性和模样,都清清楚楚地写着人类对动物的征服,生命对强者的屈服,所以我不喜欢。
③骆驼却是沙漠的怪胎,为了适应严酷的环境,把自己改造得那么丑陋畸形。
④在我眼里,牛总是有点落后的象征的意思,一副安贫知命的样子,这大概是由于过分提倡“老黄牛”精神引起的反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解析:②是总结句,应放在最后;前三句排列时注意“却”“至于”等词的衔接作用。
答案:D
二、阅读鉴赏(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明月文
周涛
①那一轮月亮果然是越来越圆了,它的圆满就像一个句号,结束了四季中最好的时光。
春之蓬勃,夏之绚丽,秋之烂漫,至此宣告结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随之,将面对暮秋的肃杀和寒冬的凛冽。
②月亮的提醒当然非常重要,人们不能无视这一天的存在。
从古到今,中国人对月亮的变化都十分敏感,而这敏感又渐渐培养了独特的心理,这心理是细的、柔的、感伤的、内敛的,中国人选择了这一天像蚕吐丝一样,把轻易不肯吐露的心思,拉得很长很长——“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轻轻一问,看似漫不经心,却一下把思想的触角伸向
了远古洪荒,一下就追问到了人类的源头。
陈子昂在白天想到过这些
..,他意识到自己的短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也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他甚至想纵身而起“欲上青天揽明月”。
③这些唐代的中国人在千余年前就想到了这么远、这么深,既是瑰丽的想象,又是科学的命题,这说明中国人对现实生存的超越性自古而然。
④因此.,中国人过中秋节便顺情合理。
可以说,中秋节是一个全民族的诗的节日,“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世界上哪里还有如此凝聚人的心思的节日呢?别的节日都热闹,惟有中秋节,静远。
约定俗成,中秋节是不能放鞭炮的,别的节日放鞭炮是造气氛,中秋节放鞭炮是煞风景。
⑤那一轮月亮确实是越来越圆了。
因其圆满,反而倒惹出些人的伤感。
这时候,伤感是一种难得的、美好的情绪,是思念,是怀旧,是静下心来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和总结。
这些美好的情绪都天然地带有感伤的情调。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是感怀;“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是伤感;“月出惊山鸟”是静;“露似真珠月似弓”是巧喻。
只有李白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毫无伤感之意,一出手,写月亮也是万里横空出世的气魄!
⑥最令人费解的是,以大唐国力之盛、疆域之广,唐诗里竟无一首写太阳的、歌颂太阳的,似乎太阳就根本不存在,“月上柳梢头”才是人间最美好的时刻。
⑦“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真可谓秋之伤情处,不过还有更伤情的,那一番“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更将人生的落寞凄凉、心无系处突兀地暴露在典型情态之下。
唐以后,宋朝明月愈转华美凄清,这一脉相传的明月情结,已经明白无误地揭示出中国文化中的柔性倾向,即便豪放如苏东坡,高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也还是问的明月而不是红日。
⑧那一轮月亮此刻正高悬夜空,如同宇宙间惟一的一盏华美的路灯。
谁也不觉得那光明是反射太阳的,只觉得那清光是它自身独有的;它不炽烈,不耀目,使人可以沐浴那光明,直视那月轮,月之光明,亲近可人。
“月光如水”,那是无声的低语,是母亲慈爱的目光,是打乱了星星的诗行后醒目的句号,是云朵的和声伴唱下突出的主题曲。
⑨设想一下,那些终生仰望明月,看着它盈缩变化,产生过无限遐想悠思然后死去的人,肉身寂灭,灵魂是否可以奔月?或者虽不能奔月却化作一缕云影环绕在月之旁也好?因此,不能不羡慕那些留下优美诗句的人,他说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他虽然早就死了,但谁敢说他真的就完全死了呢?
⑩不朽的诗传诵了千年,已化为月光中的一缕,因而那诗人的心思,千年以后,还鲜活着。
到这里,突然明白了:那轮月亮,那轮“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月亮,正是一颗高悬碧空、心迹朗朗的中国心。
中国人的风韵,中国人的审美,中国人的情态,全在那轮月亮的涵盖里,一句话,中国的古老文化是月亮文化。
⑪“月亮代表我的心”,我的心是中国心。
6.作者在第②段中说“陈子昂在白天想到过这些
..,他意识到自己的短暂”,“这些”指什么?作者在第④段中说“因此.,中国人过中秋节便顺情合理”,“此”指什么?(4分)
(1)“这些”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思想的触角伸向远古洪荒,追问人类的源头”和在悠远时空中对短暂人生的意义的思索。
(2)从古到今,中国人敏感于月亮的变化,而中秋月亮的圆满宣告了四季中最好时光的结束,引起了人们深沉、悠远的感伤和思索。
7.阅读文章第③段,回答问题。
(4分)
(1)作者为什么说“既是瑰丽的想象,又是科学的命题”?(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说明中国人对现实生存的超越性自古而然”的含意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因为唐人想到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初照人”“天地悠悠”和“欲上青天揽明月”等,想象神奇、浪漫,所以“是瑰丽的想象”;又因为他们思考月亮何时始有、明了天地恒久而人生短暂是自然之道,所以“是科学的命题”。
(2)唐人由月而引发的关于宇宙、生死、人类源头的想象和思考具有超越现实功利得失的特性,并延续至今。
8.具体评点第⑧段中“‘月光如水’,那是无声的低语,是母亲慈爱的目光,是打乱了星星的诗行后醒目的句号,是云朵的和声伴唱下突出的主题曲”一句的修辞手法。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句运用博喻。
“月光如水”,写出了沐浴清光的美好感受;“是无声的低语”,
写出了月光亲近可人、惹人情思的特点;“是母亲慈爱的目光”,表明了圆满的月亮牵扯了人们细柔的、思念的、怀旧的感伤情调和抚慰人心的特点;“醒目的句号”宣告了“春之蓬勃,夏之绚丽,秋之烂漫”的结束,引起人们关于宇宙人生的思考;“主题曲”则体现明亮圆满的月亮是中国人情结所系。
本句设喻新颖奇巧,以诗化的表达(或:生动形象而富于情韵地)传情达意,耐人寻味,意味无穷。
(若答排比等可酌情给分)
9.作者说“中国的古老文化是月亮文化”。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同意。
中国自古以来的大量关于月亮的诗文表明了中华民族的月亮情结,月亮寄托了中国人细柔、感伤的人生情调和超越性的人生思考,涵盖了“中国人的风韵,中国人的审美,中国人的情态”,表明“中国的古老文化是月亮文化”。
不同意。
中国诗文题裁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生的种种体验,而并非只有咏月之作。
月亮文化的柔性倾向不能代表中国古老文化的全部特质,中国古代文化更多地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品格。
(观点明确恰当,理由充分即可给满分)
三、表达交流(12分)
10.下面几个话语情境分别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
(6分)
情境一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
”
情境二某杂志上的一条请柬:“我明白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
情境三记者连载报道:“滨河游园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
……”
情境四电台新闻广播稿:“5日以来的多场豪雨,造成阿里山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笑纳”改为“收下”。
(2)“乔迁新居”改为“搬新家”,或者把“府上”改为“家中”。
(3)“光顾”改为“游览”。
(4)“可望”改为“有望”(广播不能出现
谐音)。
11.下面是一幅名为“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的漫画,请简要概括漫画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6分)
画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画面内容:)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吃着草。
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的马横卧在地面上。
(寓意:)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