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戏曲改革与民众动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227期‘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戏曲改革与民众动员
郑立柱
[收稿日期]㊀2021-08-27
[作者简介]㊀郑立柱(1971 ),男,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㊂[基金项目]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7BZS082) 晋察冀边区戏剧与民众动员之关系研究㊂[摘㊀要]㊀全面抗战初期,由于与民族战争的形势格格不入,被称为 旧戏 的传统戏曲曾一度受到排斥㊂但在抗战动员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文艺界逐渐认识到戏曲在民众动员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价值,由此开始了对传统戏曲的利用㊁改革与创新,抗战戏曲开始出现㊂最初的抗战戏曲,多采用 旧瓶装新酒 的方式,采用旧的形式而渗入新的内容,虽满足了抗战动员的需求,但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为解决形式与内容的矛盾,边区戏剧界开始整理传统剧目㊁新编历史剧㊁创作现代戏,抗战戏曲进入 新瓶装新酒 阶段㊂抗战戏曲在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配合与推动了各项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民众的思想教育与政治动员㊂在抗战戏曲蓬勃发展㊁影响日渐深远的同时,传统戏曲依然在民众中有一定影响,二者在晋察冀边区的博弈也是随处可见的㊂
[关键词]㊀晋察冀边区;戏曲改革;民众动员
[中图分类号]㊀K207㊀㊀[文章编号]㊀1002-3054(2022)03-0066-12[文献标识码]㊀A
[DOI ]㊀10.13262/j.bjsshkxy.bjshkx.220307
㊀㊀一㊁引言
㊀㊀在文盲㊁半文盲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晋察冀边区,戏剧是动员和引导民众最有效的手段之一㊂
除话剧㊁歌剧等蓬勃发展的革命新剧以外,晋察冀边区戏剧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是历史悠久的被称为 旧戏 的传统戏曲㊂边区各界普遍认识到革命新剧在民众动员中的优势和作用,但对于传统戏曲在抗战中有无作用以及如何服务于抗战等问题,则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㊂现有研究
对晋察冀边区传统戏曲已有关注①,但以往研究多把革命新剧与传统戏曲混在一起,以革命新剧为主,传统戏曲往往一带而过,对抗战动员如何影响党及其领导下的文艺界对传统戏曲的态度与政策㊁传统戏曲如何改造为抗战戏曲㊁抗战戏曲如何调适以亲近民众等问题,关注较少㊂本文拟从革命史与社会史相融合的研究路径出发,对晋察冀边区戏曲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全面呈现晋察冀边区戏剧的丰富面相,从一个方面丰富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相关内容㊂
66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戏曲改革与民众动员
㊀㊀二、对旧戏态度的转变
㊀㊀在近代中国,戏曲备受正统文人轻视, 士大夫每以经世致用为己任,目戏曲为雅玩遣与小道而已㊂ [1]剧作家欧阳予倩编演旧戏之初,就曾受到朋友的斥责: 搞新戏嘛,还可以说是社会教育,搞旧戏这算什么呢! [2]全面抗战爆发后,戏曲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妨害了抗战动员,因而遭到了文艺界的猛烈抨击㊂焦菊隐在‘从旧 雁门关⓪谈到新的 雁门关⓪“中批评戏曲 在日常生活㊁风花雪月㊁神仙道化这些狭(小)范围中兜圈子 , 国家民族之存亡问题,遂全被忽略 [3]㊂刘念渠在‘战时旧型戏剧论“中批判当时的戏曲演出 与抗战不发生一点关系 ,引导观众 迷醉于声色歌舞之中 ,而且 其所含的浓厚的封建思想竟是妨碍抗战的 [4]㊂欧阳予倩则抨击当时的戏曲无原则地宣扬 各为其主 得人钱财,与人消灾 思想,实为产生无耻汉奸的最好的胎盘㊂[5]上述对戏曲的批评或抨击,虽有偏颇之处,但戏曲无益于抗战确也是抗战之初大多数人的共识㊂
由于不能满足时代与现实的需求,戏曲被视为落伍㊁腐朽,自然在抗日根据地受到排斥㊂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陆定一批评传统戏曲, 大多是毫无一点抗日的内容,而且还有许多诲淫诲盗的成分,以及迷信的说教 [6],不但无益于抗日救亡宣传,往往还背道而驰㊂在不少文艺工作者眼中,戏曲与革命关系不大㊂ 京剧与革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㊂ [7] 宣传革命,京剧拿不出来,只有话剧还可以㊂ [8]孙犁还进一步批评了戏曲对中共革命的干扰: 劳动群众,被宁武关㊁双吊孝㊁走雪山等戏支配着,这些情节,深印在他们的心里,甚至使他们感动,这成了他们人生观的一部分 如此,就达到了支配阶级的最大目的,然而对于任何的革命行动,都是有很大的抵抗力的㊂ [9]梁斌就任冀中区文建会文艺部长后,接到的第一个指示就是 停演封建旧戏 [10]㊂冀中军区火线剧社的冯超,流露出不愿演京剧的情绪,认为演京戏低人一等㊂[11]在冀中第七军分区前进剧社, 有些同志有抵触情绪,认为剧社社员都成了戏子,觉得降低了身价,不大光彩 [12]㊂上述情形,生动而真实地呈现了抗日根据地开辟之初社会各界特别是文艺界对戏曲的认识和态度㊂
尽管被视为无益于抗战而受到猛烈抨击和排斥,但戏曲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力,一些传统戏曲剧目依然在不少地方上演㊂1938年八路军某部在晋察冀边区长治镇驻扎两天, 每天晚上都有文艺活动,主要演山西梆子㊁晋戏 [13]㊂1939年春节时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各地都大唱其戏曲 [6]㊂八路军将领陈伯钧看了旧戏‘坐宫“‘女起解“‘捉放曹“后称赞: 除‘女起解“差一点外,其余都还不错㊂特别是‘坐宫“和‘捉放曹“的生角更为出色㊂ [14]戏曲在军民中的影响力,也为越来越多的戏剧工作者所认知㊂西北战地服务团的戈矛感叹: 向来不被人注意的民间俚俗的艺术,细细想来,它也自有它的历史发展的根源,决不会因了少数人的唾弃而毁灭湮没了的㊂ [15]延安平剧研究院的‘致全国文艺界书“,更是极为形象地呈现了中共抗日根据地戏剧工作者对戏曲影响力的认知: 在人民大众的心目中,在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里,在抗战部队革命干部的观感上,都没有把平剧否定掉㊂相反的,直到今天,广大群众对平剧的要求,非常强烈,革命干部,对平剧的兴趣,尤为浓厚㊂ [16]实践出真知,正是在抗日宣传的实践中,戏剧工作者逐渐认识到戏曲的群众性及其影响力,从而扭转了排斥戏曲的态度㊂
中共抗日根据地的戏剧工作者,也逐渐认识到了传统戏曲虽有许多毒素,但也不乏值得肯定的㊁积极的成分,不应全盘抛弃㊂ 传统剧目里边,并不是只有封建的东西,除了有封建东西外,也还有民主的东西㊂ [8] ‘王佐断臂“和‘亡宋鉴“弘扬的是爱国抗敌精神;‘打渔杀家“和‘苏州城“表现的是反霸㊁反官府的抗暴斗争;
76
‘北京社会科学“㊀2022年第3期
而‘群英会“和‘空城计“对于提高干部敢于斗争㊁
善于斗争和正确运用策略争取胜利重要性的认识
都是有启发㊁有帮助的㊂ [17]一些戏剧工作者也开始对旧戏产生兴趣,并从中获益㊂冀中军区火
线剧社的刘燕瑾就曾在日记中写道: 旧剧团演
旧剧,引起很大兴趣,因为我真的在旧剧中学得
了东西㊂ [18]由全面否定和排斥旧戏到全面客观地评价旧戏,是抗日根据地戏剧工作者对戏曲态
度发生转变的重要标志㊂
即便是从事新剧创作与演出的戏剧工作者,
也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了戏曲的独特优势和不可
替代的价值㊂ 从能使大众易于接受这一点看
来,(戏曲)是最有效的,从帮助改变大众的落
后心理,从促进大众使之赶快认识自己在抗战中
是如何重要这一点说来,也是最有效最必要的
了㊂ [19]1940年11月25日‘抗敌报“社论也指出: 旧的传统习惯依然还有很大势力,他们所
喜见乐闻而最易了解的还是偏重于旧形式,而非
新形式㊂因此,我们宣传方式发展方向的第三个
原则,是多多利用旧形式㊂ [20]1942年春节时,晋察冀边区号召: 为了使群众易于接受我们宣传教育的内容,应该采取民间喜闻乐见的一些形式㊂ [21]显然,正视和重视传统戏曲,充分发挥其在民众动员中的独特优势,已成为边区戏剧界的共识㊂
戏曲在抗战动员活动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不可
替代性,但戏曲必须要经过改造方能更好地服务
于抗战,也逐渐成为共识㊂ 原本(无论平剧㊁
地方剧)十有七八都是宣传封建秩序,颠倒是非黑白,其中不少还有迷信和淫荡的成分 , 如不加选择不加改造地拿到一般干部和群众中去,则不独谈不到服务于战争㊁生产㊁教育,且势必发生相反的结果㊂ [22]1941年3月23日,‘晋察冀艺术“发表声明指出: 批判地利用旧形式,无疑是创造民族新形式的一个必要的部分㊂ [23]王林在‘为冀中村剧团进一言“中提出: 旧有的东西在民间有悠久的历史,吸取民间的血液也最多,人民也熟悉,也喜闻乐见,利用这个民族遗产,再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向前发展一步,这就是创造㊂ [24]不难看出,改造和提升传统戏曲以更好地服务于民众动员,已成为边区戏剧界的共识并逐渐提上工作日程㊂
由戏曲无益于抗战,到逐渐认识到戏曲在民众动员中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价值,以及戏曲必须经过改造方能更好地服务于抗战,推动着晋察冀边区对传统戏曲的利用㊁改造与创新,晋察冀边区抗战戏曲开始出现㊂
㊀㊀三㊁ 旧瓶装新酒
㊀㊀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开辟之初,多是以 旧瓶装新酒 的方式,将传统戏曲的内容换成宣传抗日救亡㊁配合 政治任务 的内容,仍以原有模式演出㊂此种方式,是戏剧工作者利用戏曲服务于抗战的尝试㊂在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搏斗中,戏剧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尽可能利用一切戏剧形式去教育和动员民众,使其拥护㊁支持和参与各项抗日救亡工作㊂因此, 从那乡土性浓厚的山歌㊁小曲㊁金钱板㊁高台曲等,到楚㊁汉㊁湘㊁桂㊁豫㊁陕㊁川㊁滇㊁粤等各类地方戏,到那集地方戏之大成的平剧 在抗战开始后,都曾由爱国的从业人员,用来服务于抗战,从事宣传㊁慰劳㊁征募 ㊂[25]当时的情形正如毛泽东所言: 演旧戏也要注意增加表现抗敌或民族英雄的剧目,这便是今天时代的要求㊂ [26]
在抗战动员的过程中,晋察冀边区一些专业剧团相继上演 旧瓶装新酒 式抗战戏曲㊂1938年秋季七分区前进剧社演出的‘新空城计“,就是将日本侵略者从藁城出发,进攻无极县城失败的故事,套进京剧‘空城计“的框架演出的㊂1939年初,冀中军区火线剧社演出的‘大报仇“,借用的就是传统京剧‘喇叭庙“的结构㊂剧情是有户人家有老两口和俩闺女,日本鬼子闯进他家,强奸其女,老两口拿起菜刀㊁擀面杖追杀日本鬼子报了仇㊂同时还演出了延安鲁艺王震之改编的‘松花江上“,这是根据旧京剧‘打渔杀家“
86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戏曲改革与民众动员
的人物情节改写了唱词,用以表现日军对东北人民的残酷统治和压榨㊂西北战地服务团创作演出的‘三打雁门关“,化妆㊁唱白㊁插科㊁打诨㊁纯粹是旧形式的㊂然而,内容却是讲述八路军某部夺取雁门关的真实战斗故事㊂剧里主要的登场人物都是现实里的人物,如朱德㊁贺龙㊁萧克㊁坂垣等㊂
除专业剧团外,一些村剧团也相继上演 旧瓶装新酒 式抗战戏曲㊂如灵寿慈峪村剧团改旧词为新词,如改‘骂毛延寿“为‘骂汪精卫“,改
‘小放牛“‘小上坟“‘下四川“旧词为抗日新内容等,都是 旧瓶装新酒 ㊂[27]
旧瓶装新酒 式戏曲的上演,多源于抗战动员的现实需要㊂ 新的还没有成长起来,旧的倒有一套,我们就利用旧的工具,完成新的任务㊂ [28]很多文艺工作者,对当时的情形都有描述㊂阿甲写道: 作为宣传用的新内容旧形式的演剧,这种做法,固然别扭,可是更好的东西暂时还拿不出,怎么办?那么,前线各个地方旧剧,这样搞法,还是对的㊂ [29]王镇武也强调: 哪怕它 非牛非马 但能和斗争紧紧配合一起,忠心服务于政治的反映,这样利用旧形式,在现阶段的游击战争中,应为我们所提倡㊂ [30]
旧瓶装新酒 式抗战戏曲,在教育和动员民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㊂一方面, 旧瓶装新酒 式抗战戏曲,虽然内容与形式不统一,在抗战初期却颇为群众所欢迎, 以旧剧的形式装的抗日的新酒,确为广大的观众所了解㊁所喜悦㊂ [31] 一般人的情感是那样激动,要求抗日现实在舞台上出现是非常迫切的,并不感到什么谐调不谐调,尤其是士兵与民众㊂ [32]另一方面, 旧瓶装新酒 式抗战戏曲,在抗战动员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㊂ 老百姓兵士看你的戏,即使使游击队有梁山好汉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妨害你打日本鬼子的内容的;日本鬼子血的政策,是老百姓亲身经历的,那老百姓纵然有旧英雄的观念,可是在这血海的民族仇恨下,它同样有直接激发抗日杀敌之功㊂ [33]当时的情形,正如当年的一位戏剧工作者所言: 对于新的艺术认识还不够,旧的又不完全适合于中国的抗战现实,结果显出了新旧不调和的现象,甚至旧的全套搬出或走至文明戏的两个极端道路上去 但是这样并不会影响他所起的作用㊂ [34]
旧瓶装新酒 式抗战戏曲,虽起到了教育和娱乐作用,但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影响了观赏的审美效果㊂ 旧形式和新内容做了极不调和的勉强的结合,逗引起人的滑稽之感㊂ [35]唐县大众剧团利用戏曲的套路编了‘平型关大战“的剧本,演出中闹了不少笑话㊂一场锣鼓之后,把林彪扮成酷似罗成的武将,白马银枪出场,念开场诗道: 日本鬼子太猖狂,板垣小儿犯我邦,平型关前摆战场,定叫日寇一命亡㊂ 接着板垣出场,大花脸,青面獠牙,一副骄横的模样㊂二人一场大战,最后林彪一枪将板垣刺死,剧终㊂[36]有的剧中还出现日本人使用令箭㊁帅旗传达命令,八路军行下跪㊁作揖礼等现象㊂针对当时的情形,后来的研究者作出了较为中肯的评述: 由于对旧形式的利用缺乏明确的认识,往往无条件地接受,或仅仅当作一种宣传抗日的应急手段,并非从文艺大众化的根本方向上来进行创作实践;加上对旧形式本身的生疏,因此,不少通俗文艺作品中出现了生搬硬套㊁概念化和公式化,甚至无聊庸俗的现象㊂ [37]
旧瓶装新酒 式抗战戏曲引发的问题,也引发了戏剧工作者对抗战戏曲未来走向的思考㊂少川认为: 必须能扬弃不合理㊁要不得的旧形式,才是真正能够利用旧形式装新内容的㊂要能够把许多旧形式加以改造,集纳许多好的旧形式,创出真正新形式新内容的东西来㊂ [38]丁玲提出: 不特要放进新的内容,而且要逐渐改变它的形式,使更适合于新的内容,更接近于近代艺术㊂ [39]周扬强调: 一方面要认识旧形式为大众所接近的这个特点,以及它所含有且能发展的艺术的成分,另一方面也要估量它的被利用的限度,在利用它的时候一刻也不要忘了用批判的
96
‘北京社会科学“㊀2022年第3期
态度来审察和考验它,把它加以改造㊂ [40]不难看出,尽管表述不尽一致,但戏剧工作者已普遍认识到不能简单地用旧形式套用新内容,必须对旧形式进行创新以解决内容与形式相矛盾的问题,如此方能推动抗战戏曲的繁荣和发展,方能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民众动员之需要㊂
旧瓶装新酒 式抗战戏曲引发的问题以及戏剧工作者的相关思考,推动着 旧瓶装新酒 式抗战戏曲向 新瓶装新酒 式抗战戏曲的转变㊂㊀㊀四㊁ 新瓶装新酒
㊀㊀整理改编传统戏曲剧目,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全民抗战,是晋察冀边区为解决旧形式与新内容之间的矛盾,探索抗战戏曲新形式的一种尝试㊂ 去找出那完全适合我们需要的旧剧来演,这当然是必要的㊂这可是很难找到,因此有改编旧剧来演的必要㊂ [41]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军区火线剧社先后整理改编了‘苏州城“‘吴汉杀妻“‘哭祖庙“‘法门寺“等10多出京剧传统剧目㊂除火线剧社外,其他剧社如抗敌剧社㊁前进剧社等也整理改编了‘打渔杀家“‘空城计“等多出传统剧目㊂整理改编后的传统剧目,从人物到情节㊁从台词到唱腔都加强了思想性和艺术性㊂ 突出了民主性精华,剔除了封建性糟粕㊂ [42] ‘坐楼杀惜“就改动了不少㊂像那些低级㊁庸俗的东西都删掉了 ‘红鸾禧“,只演到 推江 ,未演棒打薄情郎㊂ [43]李公朴在描述晋察冀边区某剧团的创作与演出时写道: 为了更能激励民众的抗战情绪,和配合目前抗战的现实,他们常常将某一节特别夸张,甚至完全修改了㊂就是现在剧作家改编的剧作,为了更能与抗战配合得紧,常常也加以改编,例如欧阳予倩先生的‘梁红玉“,他们认为 戏的重心在汉奸的卖国,和将帅的自骄,为了给观众更深刻的印象,便把这点加重了 ㊂其次田汉先生写的‘煤山恨“,他们认为只写 杀官 一节是很不够的,为了给观众以完整的印象,便参照昆曲 铁冠图 传奇,与周信芳 明末遗恨 脚本,整理出‘借饷“‘夜景“‘撞钟“诸
节㊂ [44]整理改编后的传统剧目,是 新瓶装新酒 式抗战戏曲的形式之一㊂
整理改编后的传统剧目,与传统戏曲剧目的
最大区别在于其内容与抗战救亡的形势密切相
关㊂李公朴观看边区某剧团改编后的剧目称赞
道: 他们把原来的那种歌舞升平,或含有毒素
的内容都排到九霄云外了㊂现在,他们能够紧紧
地把握住现实,正确而严肃的使用着这一门旧形
式的崭新的抗战底新机器㊂ [45]除与现实紧密关联外,剧中人物形象的变化是整理改编后的剧目
与传统戏曲的又一区别㊂传统戏曲在舞台上总是
丑化老百姓,而整理改编后的剧目则有了根本的
不同㊂ 过去舞台上的主角,总是帝王将相㊁才
子佳人,我们则编出了许多歌颂人民群众和寓意
深刻的剧本,如‘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河伯
娶妇“‘鱼腹山“‘中山狼“‘进长安“‘红娘子“
等㊂ [46]歌颂群众力量成为改编后的剧目的重要特色㊂ 例如‘逼上梁山“,将高俅写成投降分
子,林冲代表抗金的英雄㊂由于林冲最初未能认
识群众的力量,所以一再失败㊂及至以后义民起
义,他始了解群众力量的伟大,跟随大家上山革
命㊂ [47]改编后的京剧‘宋士杰“,冲淡了宋士杰的衙门讼棍色彩,加强他抱打不平的正义感,强
化田伦㊁顾读等人贪赃枉法㊁残害人民和田氏阴
险毒辣的表演㊂
除整理改编传统戏曲剧目外,晋察冀边区更
多地是通过新编历史剧的方式,解决戏曲旧形式
与新内容的矛盾㊂新编历史剧往往与现实任务相
结合,采取相类似的题材,讲古比今,直接或间
接地为战争㊁生产㊁教育服务㊂ 将过去优秀的
革命故事,对今天有进步的教育意义的,编成新
的旧剧㊂ [48]1940年,抗敌剧社王久晨编写京剧‘陆文龙“,写了由潞安州归宋以及曹宁杀父㊁大义灭亲等情节,表彰了民族气节,配合了民族
革命战争的形式宣传㊂此后,郑红羽编写的京剧‘史可法“和崔嵬编写的‘岳飞之死“也属此类㊂上述新编历史剧,是由 旧瓶装新酒 式抗战戏
07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戏曲改革与民众动员
曲转向 新瓶装新酒 式抗战戏曲的有益尝试,
为戏曲的改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㊂
新编历史剧是 新瓶装新酒 式抗战戏曲的
主要形式,其创作和演出得到了晋察冀边区各界
的肯定和支持㊂观看抗敌剧社新编的京剧‘史可
法“后,晋察冀边区参议会议副议长于力写诗称
赞道: 荡灭虾夷恰是时,待他燕草碧如丝㊂风
传晓角元戍令,日射星门上将旗㊂世界大同真有
象,腐儒末技可无情㊂明年此月平嘉令,准定金
台展舞衣㊂ 邓拓也赋诗赞道: 风雨鸡鸣起舞
时,朔边风雨正丝丝㊂万方杀气腾山海,十月军
声壮鼓旗㊂欲饮黄龙番汉酒,愁听往史宋明诗㊂
从此无复梅花岭,莫洒英雄泪满衣㊂ 火线剧社
崔嵬组织排练演出了‘岳飞之死“等多出京剧,
也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好评㊂
边区各界的肯定与支持,为新编历史剧的繁
荣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㊂而现实的迫切需
要,则为新编历史剧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强劲动
力㊂皖南事变以后,为声讨㊁揭露蒋介石反共投
降的罪恶行径,使抗日军民提高警惕,汲取血的
教训,前进剧社创作演出了京剧‘亡宋鉴“㊂这
部戏剧塑造了岳飞精忠报国的高大形象,颂扬了
岳家军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同时也深刻揭露
和痛斥了秦桧妄图消灭岳家军叛宋降金的阴谋㊂
暗指蒋介石也是同样用毒辣手段囚禁了新四军叶
挺军长,还亲自指挥㊁制造了围击聚歼我江南新
四军的惨案㊂该剧影响很大,部队群众一致反
映,看场戏相当于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㊂[49]1944年7月,为了配合整风运动,抗敌剧社王久晨根
据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创作了新编历史京
剧‘李自成“,表现了杞县李岩起义失败锒铛入
狱,红娘子铤而走险劫狱后,投奔李自成㊂李自
成入京之后骄傲自满㊁纪律弛废,致使部将敲诈
降官㊁搜括赃款㊁严刑杀人㊂最后兵败定州㊂此
剧的演出,为迎接大反攻做了思想准备,为鉴戒
胜利后不犯骄傲错误起到积极作用㊂此后,王久
晨继续创作了新编历史京剧‘红宣娇“和‘雍正“,
依然贯穿了可供人们引为鉴戒的历史经验教训㊂
编演革命题材的现代戏是 新瓶装新酒 式抗战戏曲的另一种重要形式㊂为了能更好地反映抗战现实,晋察冀边区戏剧工作者根据现实斗争的需要,新编了一些现代剧目㊂1939年,华北联大文工团为了配合征收救国公粮的工作,排练㊁演出了由王久晨编写的京剧现代戏‘救国公粮“㊂该剧写的是一个自恃为军属的母亲,不交公粮,不久粮食全被日寇抢走的沉痛教训㊂这是华北联大文工团创作的第一个京戏,在旧形式的利用和改造方面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也是晋察冀边区编演现代戏的开端㊂同年,抗大文工团演出京剧‘黄土岭战斗“,歌颂了八路军某部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的英雄事迹㊂1941年冬,冀中七分区前进剧团排演了新编京剧‘消灭翟二狗“㊂此剧的原型大汉奸翟二狗,在无极县作恶多端,群众非常愤恨㊂分区部队㊁县大队和民兵协同作战,消灭了清剿扫荡之敌,把翟二狗也消灭了,群众异常高兴㊂前进剧团根据这一情况编了新时装京剧‘消灭翟二狗“,演出后很受群众欢迎㊂崔嵬曾于1943年编写现代京剧‘老英雄“,写的是日军 扫荡 时,一位老大爷将一女干部坚壁在自己家中,自己被日军抓去带路㊂老大爷将日军带入我民兵布下的地雷阵中,自己也触雷牺牲㊂该剧演出后很受群众欢迎㊂后来,王林㊁傅铎创作现代河北梆子戏‘骨肉亲“,由冀中火线剧社演出,效果较好㊂此外,王久晨还编写了现代梆子戏‘史家寨减租“和现代京剧‘仁义北霸天“㊂后者是写一个名号叫 北霸天 的农民,武艺超群㊂其妹被地主逼死后杀地主上山,打富济贫㊂后骄傲轻敌,兵败身死㊂该剧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㊂
晋察冀边区还排演了由其他抗日根据地创作的现代戏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由陕甘宁边区剧作家马健翎创作的‘血泪仇“㊂ ‘血泪仇“的演出效果非常好㊂它引起观众对主人公王仁厚全家的深切同情,激起观众对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反人民罪行的义愤㊂每次演出,台上台下,观众与演员眼泪一起流㊂ [50]‘血泪仇“演出的成功,对如何利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