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导言部分】
1、什么是旅游业?(记忆)
旅游业是联系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带,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他们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长夜,它不经能满足现代人的旅游
需求,而且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函起着促进和带动作用。

旅游业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条件并提供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xx,旅游业是旅游(地理)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产业模式(经济)。

2、“现代旅游业”的主要特点
①综合性;②服务性;③涉外性;④带动性;⑤脆弱性。

3、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记忆)
第一节现代旅游极其发展
一、旅游的发展(记忆)
划分年代
历史阶

旅游
需求
产业
特征
旅游
目的
旅游
空间1841年以

古代旅游
个体需求,如古代君王巡游、文
人漫游等等。

前产业化阶段,为出
现旅游公司
事务性出游占绝
大多数
出游距离较

1841年
~1950年
近代旅游
群体需求,消费者数量和普及程
度大大提高
初级产业化阶
段,旅游公司出现
娱乐性、享受性旅
游明显增多
出行距离延

1950年以

现代旅

大众需求,
旅游已成为普通大众的消
费行为
高度产业化阶
段,形成完成产
业结构
休闲性旅游占
绝大多数
旅游空间
扩大化二、旅游的定义与判定(记忆|应用)
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人们以
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暂时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

判定方法与技巧:
1、旅游活动以“活动空间”的“异地性”区别于“其他休闲活动”;
2、旅游活动以“活动目的”的“娱乐性”区别于“其他经济活动”;
3、旅游活动以“活动时间”的“临时性”区别于“人口迁移”;
4、旅游活动以“消费活动的高层次性”区别于“一般的消费活
动”。

5、旅游活动一定要和消费结合起来。

三、旅游的基本类型(xx,黑体的重要)
特别提示:科技革命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交通条件改善,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四“现代旅游”的特点
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5、旅游产业增长持续化。

五、现代旅游的六要素
现代旅游由食、xx、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①食:这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所以,一定要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干净。

②xx:不用住xx的饭店,因为出来主要是为了旅游,而不是睡觉,所以干净、舒适即可。

③行:选择游览目的地,一定要注意该处进得去,也出得来。

④游:一定要同导游配合好,才可领略更多乐趣和学到更多知识。

⑤购:在异地购买些物品,既有纪念意义,又是乐趣之一。

⑥娱乐乃人之常情。

特别提示:a、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绝大多数旅游者必须借助交通工具,才能实现旅游的愿望;b、“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览活动主要依托旅游景区开展;c、“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主要途径;d、“xx”和“食”是人们的基本要求,也是旅游业必须满足的条件。

六、旅游者必须具备的三方面条件
①金钱;②闲暇时间;③旅游动机。

P6 思考题:
1、xx的“购物游”对旅游者最具吸引力,它全面促进了xx旅游产业
的发展。

2、①自由港的优势,对进出xx的商品不收或者少收关税,使世界顶
级商品汇聚于此,物美价廉;②便捷的交通→游客也容易抵达这里;
③服务人员素质高,服务质量高,态度好,以客为先,在这里购物
是一种“享受”。

特别提示:xx既有东方传统儒家文化,包括儒家文化的在大陆、xx、xx和xx的变种,而且有xx中世纪和现代国际的礼仪文
化,可谓,兼收并蓄。

这些得到完美的融合。

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旅游业是一种“朝阳产业”。

2、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产业之一,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3、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拉动经济发展
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在增加国家外汇收入;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自己,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特别提示:旅游业是“一业依百业,一业带百业”的行业。

(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②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③促进文化交流。

特别提示:a、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提供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
b、通过旅游活动交流,既能延续和发扬民族文化,又可以促进地方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P11思考题《xx的文化特色旅游》
1、气候宜人、风景秀美,生活着26个民族,民族文化特色鲜明,
多姿多彩。

2、xx人的侃侃而谈;xx的吃文化;xx的忠义和好爽;江南水乡
美女的温柔温婉;xx地区人们的精明强干,其他等等。

4、旅游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①旅游促进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进而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

②处理不好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会使环境恶化。

比如旅游旺季,游客爆满,风景区压力过大,环境脏乱差,降低了旅游质量。

特别提示:保护重要的旅游资源也就是对潜在的旅游业进行投资。

【讨论】1、列举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保护的措施。

答:①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②申报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等措施有利于保护旅游环境。

2距离说明旅游对环境的消极作用。

答:①由于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不当或失误,使生态环境恶化;
②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排放的各类废弃物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而造成环境污染;③由于大量游客的接触或不xx行为引起的对风景、文物的破坏等。

本章小结
第二章旅游资源
第一章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内涵(记忆、xx、掌握)
1、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资源是只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既可以是风景,也可以是风俗民情。

2 旅游资源的内涵
①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一般包括为旅游提供服务的设施;
②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
③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讲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种类举例旅游价值核心表现形势形成过程
自然
旅游
资源
地文景观路南石林
对于探险者
猎奇、游乐、
疗养等性质
的旅游具有
重要意义




具体
形式
自然
过程水域风光杭州西湖
生物景观
黄山迎客

天象与气
候景观
黄山云海
人文
旅游
资源
遗址遗迹北京故宫
表现在教育
性(知识的、
文化的)旅游
方面的意义




具体形式
和精神文
化形式
历史过程
及当代人
类活动建筑与设

苏州园林
旅游商品
景德镇陶

人文活动
傣族泼水

注意:自然旅游资源还包括宇宙类(太空、星体、天体观测、陨石
等)。

人文旅游资源还包括消闲、求知、健身类(科学教育文化设施、
疗养和社会福利设施、动物园、植物园、公园、体育中心、运动场馆、游乐场所、节日庆典活动、文艺团体以及其他消闲、求知、健身活动)。

说明:地文景观包括地貌景观(如丹霞地貌、岩溶地貌)、地质过程遗迹(如火山口、海蚀景观)等;水域风光如泉、瀑、景观河段、湿地等;生物景观xx地、草地、生物多样性景观;天象景观如日月食观测地等;气候景观如海市蜃楼、佛光发源地、避暑避寒地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思维拓展】
(一)地质旅游资源1、xx景观
xx是一种酸性的深层火成岩我过众多的名山中,有不少是由xx 构成的xx景观。

如xx、xx、xx、xx、xx、xx、xx、xx等。

2、xx景观
xx是一种基性火成岩,是演讲喷出地表冷却而成的。

在我国xx 沿海及xx、xx、xx、xx等地,分布有许多xx。

3、砂岩景观
我国很多地区发育了红色的沙砾xx层。

xx层易受风化寝室,形成地势xx、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xx、xx等期限的xx崖赤壁地貌。

这种地貌以xxxx的xx最为典型,故称“xx霞地貌”。

xx霞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xx、xx、xx、xx、xx、xx、xx等地。

xxxx有世界上罕见的xxxx大峰林、大峡谷。

注:“xx”和“赤”,都是红色的意思,“霞”
也是红。

(二)地貌旅游资源
1、xx峡谷景观
xx景观在地质构造上往往有共同的成因,多数是断层所切割而隆起的断块山。

如xx的xx、xx的xx、,都是典型的断块山。

峡谷,是指狭而深的谷底,横断面常呈“V”字形。

两坡陡峭,构成峡谷景观。

例如我国xx三峡由xx、xx、xx三段峡谷组成。

这是xx风景旅游线上最为奇秀、俊美,最为集中的山水画廊。

2;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
我国路南xx,以岩柱雄伟高大、排列密集整齐、分布地域广阔而居世界各国xx之首。

溶洞,是一种地下的岩溶形态。

如地下河、地下xxxx等。

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价值
1、美学价值
xx学价值主要针对自然景观而言。

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xx学价值。

人们到自然风景名胜区观光、度假、疗养,主要目的就是感受自然景观的xx。

各类自然景观组合而形成的自然风景区,其美学价值要高出各类自然景观单独具有的美学价值的机械累加。

例如xx、xx、溪、瀑、泉等水温景观,以山石为主的地貌景观的组合,可产生动与静、刚与柔、xx等不
同xx。

在xx风景的基础上,动植物不仅丰富了自然美的内容,而且使自然界焕发生机;变化万千的气象,以及气候上的季节变化,使自然美因时因季节而不同。

2.科学价值
科学价值主要针对自然景观而言。

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在地学上往往具有某种典型性。

例如,xx的火山,xx的大裂谷、xx的xx地貌等,都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

我国的xx、xx是形象高大的断块山;桂林山水、路南xx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xx是典型的xx地貌;长江三峡是典型的河流峡谷地貌。

许多名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则是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风景名山对研究xx气候、山地垂直自然带、云雾的成因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3、历史文化价值
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是针对人文景观而言。

如古代建筑、xx石刻、书画题记,以及名人活动的遗迹和旧址等。

4、经济价值
所有旅游资源的开发,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5、康体娱乐价值
利用旅游资源开发xx、野营、xx、xx、狩猎、xx、水上运动等旅游项目,能满足旅游者康体娱乐的需要。

6、社会文化价值和环境价值
一般来说,艺术和美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功能主要表现在观光方面,文化和科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

根据某一旅游资源功能,就可确定其所在地的开发方向。

二、地理位置和交通
1、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

2、位置和交通是凭借xx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

3、交通条件决定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和旅游资源开发的
难易程度。

4、很多地方,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增强了吸引力。

如位于经度和时间起点的英国皇家xx、位于赤道上的厄瓜多尔的加拉xx镇、位于xx极昼极夜起点的xx斯德哥尔摩等地均为世界旅游热点地。

三、市场
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并不一定与其他旅游价值呈正比,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客源市场。

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

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主要有客源地、游客数量、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

其中,客源地、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是两个最基本的指标。

1、客源地
客源地是指游客的来源地。

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当前国际上客源地多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xx、xx、xx。

一般情况下,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社会经济越发达,开发能力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

2、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
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讲,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旅游资源所在地与客源所在地距离越远,旅游资源吸引力越小,客源数量相应减少。

四、基础设施
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服务设施(如交通、水电、电信、食宿)条件也会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的顺序和规模
五、其他条件(要求较低)
其他开发条件包括资金条件、施工条件、现有的开发条件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等。

首先,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持续支持。

其次,旅游资源的开发项目必须考虑工程量的大小和难易程度。

【补充】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了解)
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是对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环境容量状况、环境污染状况、社会经济环境等三方面进行评价。

1.环境容量指单位时间内,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旅
游资源所在地xx旅游者数量的能力。

2、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空气、水质等受到污染,噪声过大,就
会影响到环境质量。

3、社会经济环境是评价旅游资源特别好似人文旅游资源的一
项重要指标。

P25思考题:对xx景区开发条件的评价(xx、应用)
1.资源价值
(1)美学价值
xx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其中xx自然风光独树一帜,以秀水、奇峰、幽谷等诸多风景享有声誉。

(2)科学价值
xx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分布区,又好似世界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显著。

(3)历史文化价值
xx文化遗产丰富,包括公元前1世纪的汉代遗址和宋代思想家xx学术活动的书院遗址等。

此外,山上还有许多寺院、道观、亭台等古代建筑和历代名人的xx石刻。

(4)经济价值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高,游客数量多,旅游业发达,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2、地理位置和交通
xx游览区位于我国xx西北部,临近xx;对外交通便捷,有公路、铁路、航空线通往全国各地,已成为xx内对外旅游交通的中心。

3、客源市场
xx的国内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而且与xx的距离较近。

我国的北方、华北地区距离xx 较远,客源市场还处于初步开发阶段。


国外客源市场主要分布在以xx、xx为主的xx,而xx和xx因距离较远,客源市场还处于初步开发阶段,前景广阔。

4、基础设施
xx景区基础设施完善,拥有多家宾馆、酒店,有较强的接待能力。

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
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的原因
(1)、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的
我国地域辽阔,五种地形类型xx案,地貌、气候复杂多样,生物种类繁多,多名山大川,形成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2)、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和著名的古代建筑工程,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2、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
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xx风光最为重要。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三分之二的大陆国土都是山地或者地xx)。

(1)名山——地貌景观
我国的名山通常可分为xx、佛教名山、道教名山、和其他名山等几类。

①xx:东岳泰山、西岳华山、xxxx、xxxx、xxxx。

②四大佛教名山:xxxx、xxxx、xxxx、xxxx。

③其他名山:xxxx、xxxx、xxxx、xxxx。

(2)水景——水域景观
xxxx、长江三峡、xxxx、xxxxxx、xxxx、xx的xxxx、xx的xx湖等。

3、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
(1)文物古迹与古代建筑
万里长城、京杭运河、北京故宫、xx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苏州园林建筑、xx壁画。

(2)风土民情
汉代的春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xx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3)其他
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各具特色的小镇风光,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工艺品,神奇的中医和养生之道,名扬世界的菜肴等。

二、我国的世界遗产
1、概况
我国于1985年加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到2005年底已经有31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xx的31处世界遗产
(1)世界文化遗产
①xx;②明清皇宫;③xx;④秦始皇陵矶兵马俑坑;⑤周口店xx人遗址;⑥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⑦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区;
⑧xxxxxxxx;⑨xx古建筑群;⑩xx国家公园;平遥xx;xxxx园林;xxxx;xx皇家祭坛(天坛); xx皇家园林(xx);大足石刻;xxxx;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xx、xx、xx、明十xx、xxxx;龙门石窟;xx——xx;云冈石窟;xxxxxxxx及贵族墓葬;xx历史城区;xx殷墟。

(2)世界自然遗产
①xx风景名胜区;②xx风景名胜区;③xx风景名胜区;④xxxx并流保护区;⑤思创大熊猫栖息地。

(3)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①xx;②xx;③xx——xx大佛;④xx。

此外,xx和xx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三、xx世界遗产的价值
1、世界遗产的重要性(了解即可)
xx的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认识和研究它的价值十分重要。

一方面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和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2、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1)保护世界遗产的原因
①世界遗产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顶级品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源;
②世界遗产中任何一种毁坏、灭绝或者消失,都无法再造,不容替代。

(2)保护世界遗产的措施
对世界遗产的态度,可概括为“三个负责”:第一,对历史负责,对创造人类高度价值和xx的xx负责;第二,对当代人负责,不仅是xx人,也包括全世界人民;第三,对未来负责,要把它完整的交给子孙后代。

申报世界遗产不是为了能获得多少经济利益,而是因为它具有历史艺术价值,要使它的价值能够延续下去。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
本章目标:
1、了解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2、学会旅游景观的欣赏的主要方法;
3、举例说明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征,并从地理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1、自然美
自然景观的xx,主要包括形象xx、色彩xx、动态xx、听觉xx 朦胧xx。

其中,形象xx是最显著的xx特征。

(1)形象xx
地貌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不同的地貌形态,展示出的形象和xx有所不同。

自然景观的形象xx分为雄、奇、险、秀、幽等特征,有xx天下雄、xx天下奇、xx天下险、峨嵋天下秀、xx天下幽、洞庭天下xx说。

(2)色彩xx;(3)动态xx;(4)朦胧xx;
(5)听觉(声音)xx
听觉美是审美客体有节奏的音响表现出来的形式美。

听觉美是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赋予有人以听觉之美。

总结:形象xx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xx;色彩xx是指自然景观的色彩xx感和色彩变化;动态xx是指自然景观富有动感的xx;朦胧xx是指烟、雨、xx、雾,以及晨曦、暮霭使自然景观呈现出的一种若隐若现、烟雨迷蒙之xx。

“无边落木xx下,不尽xx滚滚来”强调的是一种动感的xx,属于动态xxxx。

2.人工xx
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今古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
事物所呈现的审美状态。

(1)xx园林之美
xx园林主要有山、睡、花木、建筑(桥、亭、廊)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性艺术品。

(2)xxxx
xx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利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方面,这些形式美的因素决定了xx的审美特征。

(3)人造景物xx
增加一些人造景物(人工xx),如亭台楼阁、桥梁、寺庙等,它们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彩的风景xx。

3.名人轶事和民间传说
如xxxx楼上的“八仙”塑像;xxxx的函谷关老子著《xx》处等。

技巧平台:1、利用框图记忆色彩xx
2、图示形象xx特征
3、动态xx图框记忆(超右脑记忆)
4.破解审美能力(阅读)
审美能力是审美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三个方面。

审美感受力主要依赖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的接受和判断能力。

经常观赏一些名家的绘画和摄影作品,对于提高审美感受力有重要影响。

审美理解力形成和增强的主要途径是经验和知识的积累。

审美创造力是一个高层次的话题,它主要表现在已经的开拓和创设方面。

5.一句话知识(记忆)
①我国古代建筑多木构建筑;②我国古代建筑主要以组合式的建
筑群体为特征;③我国xx园林十分注重人地协调。

④自然xx主要xx在形式,xx在千姿万态。

⑤:“留得残荷听雨声”描述的是“听觉xx”。

⑥“xxxx”之一的“xx”反映出自然景观的“朦胧xx”。

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一、知识·能力聚焦
1、选择观赏位置
(1)距离
①观赏景观时,选择适当的距离很重要。

距离不当,往往观赏不到xx;
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峰峦之雄伟俊美,惟远观可得。

③观赏瀑布,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收其形、色、声、动之美。

④远望取其姿,近看取其质。

(2)角度
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观测角度;
②观赏角度举例:正面观赏、侧面观赏、平视、仰视、俯视等。

(3)动态
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
2.把握观赏时机
①一般来讲,我国北方地区的xx风景最宜夏秋观赏,越往xx,xx 风景的观赏季节越长,至华xx地区,四季皆宜。

但是xx方地区一些千米以上的xx如xx、xx等,也适宜夏季观赏。

②特定时间出现:xx的候鸟以五月份观赏最佳,xx大潮以农历8月18左右(中秋节前后)观赏最佳。

③观赏佛光的机会是有限的,因为佛光只有在xx斜照、云雾飘飞的山谷之中才会出现,时间、地点、天气条件有一条具备都不行(xx佛光、xx佛光等)。

④赏xx、日出、xx、飞瀑、彩虹,以及观赏生物景观(比如藏羚羊大迁徙、xx角马迁徙、大象迁徙等,xx候鸟等),也必须把握住时机。

⑤清明踏春、xx登高、xx红叶、冬观腊梅。

xxxx——春季最好;xxxx观山红叶——xx最佳;“xx”xx——冬季观赏;xx、xx——夏季最宜;xx——11月前后最佳。

赛龙舟——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xx“xx大会”——每年一次,每次一至数日,多在夏、秋季牧草繁盛、xx肥壮时举行。

3、抓住景观特色
(1)做好景观观赏前的准备工作;
①查看相关资料;②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确定旅游路线;③了解景观形成的原理。

(2)游览建筑、园林景区要把握节奏
建筑、园林以及一些风景区的机构布局都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为序幕、发展、xx和结束等景区。

4、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1)和谐生美
①旅游风景区的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我国自然风景区的特色之一。

②非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
我国古代园林要求再现自然,用“虽由人作,xx天开”这一基本准则。

(2)一方水土一方情
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比如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和傣族风情、xx风光和xx风情等。

5、以情观景
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深刻感悟到自然的xx。

(1)综合感受;(2)发挥想象:①观赏地貌的酷似造型,只有与想象中的事物或者情景合二为一之时,才会顿觉天工之巧、xx绝伦。

②观赏形如xx、仙桃、猴子、八戒xx等造型的地貌景观,只有与想象中的景物一致之时,才能领会到天工造物的奇妙。

(3)移情xx,情景交融;(4)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6、品味文化内涵,洞悉文化定位:许多旅游资源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身后的文化底蕴,文化内涵构成了xx的核心。

【方法技巧】
1、xx的园林艺术(记忆)
(1)xx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xx一带,后者则以xx为代表。

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xx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

(2)我国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法有主配、层次、框景和借景。

主配即主景和配景,主景是全园的精华,配景起到烘云托月作用;层次是借有限的空间,造无限的风景;框景是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画框,把景象限制在框内,是园林中的局部特写;借景是借园外风景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远景。

2、对xx的鉴赏
(1)山的内在意蕴鉴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