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2篇【可编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2篇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2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
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一些专家学者不无夸张地说,网络文化是继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形成,以及活字印刷的发明之后,人类文化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
目前,这一新兴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国迅速普及。
网络文化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而言,都迥异于以往所有的文化,并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其来势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那么,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冲击和变化呢?日前,我对我院中文系的四个教学班做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
下发问卷170份,收回150份,有效率约88%。
此次问卷的目的,是了解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引起学校、家长和大学生本人的重视。
因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和利用网络。
并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一、正面影响
1、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
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
如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的回答:
网络的使用会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占35%,网络的使用会降低社会道德水平占10%。
这个结果表明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并且是主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2、网络对大学生智力素质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智力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
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促进学业;网络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大学生的潜力。
在网络对你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多选)问卷中A、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占47%。
B、认识很多朋友,通过与网友的交流,减轻学习或其他方面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占39%。
C、获取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占14%。
D、花费太多时间上网而使成绩下降占12%。
E、沉溺于网上娱乐,无心向学占7%。
在这项调查中,前三项占的比例大足以说明网络对大学生的智力素质是有着积极的影响的。
3、网络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人机对话的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找范文就来 WW.DONhOt.Om念;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大学生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
缓冲的空间;网络还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二、负面影响
世间的许多事物都是利弊相生,祸福相随,网络也不例外。
网络就像一条大河,挟裹着珍珠和泥沙翻腾而下,既传播文明又倾泻垃圾,既开启民智又制造蒙昧盲目。
就其与大学生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交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另一方面,网络本身存在着一定缺陷,网络环境往往较为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十分成熟,有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等信息缺乏甄别过滤功能。
因此,在当前学校教育侧重于学业成绩,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业和就业压力比较重的情况下,网络极易成为某些大学生躲避负担和压力的防空洞,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因此,少数学生沉溺于网上娱乐而无心向学,有的学生上网造成道德水平下降,这在调查结果中都有显示,在上面的举例中已提到。
对于网络世界存在的三大危害:
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泛滥色情的观点都表示认同,网恋现象时有发生。
在对大学生对网恋的看法调查中,只有49%人反对网恋,可以尝试网恋的占到了51%。
个别同学还有网恋经历。
网络的这些不利因素,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因此,对大学生的上网必须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和适时地指导。
三、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上网应适当指导。
有39%的学生认为上网是大势所趋,59%的学生认为大学生上网应适当指导,2%的学生认为严
格控制上网,3%的学生认为上网太浪费时间。
而在你的网络知识从何获得?这一项中,只有8%的学生是从学校获得,而5
7.2%的学生是从同学中获得,35%是自学获得。
而在哪里上网这一项中,84%是在网吧,只有4%的同学是在学校里上网。
这几项调查结果表明,学院对大学生上网问题并没有给予关注,学院没有为学生上网提供应有条件,没有提供应有的指导。
先进的网络技术、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和对网络认识的滞后及网络化环境的缺失构成尖锐的矛盾。
一切都在有待改善之中。
网络上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大学生们对此都很少关注。
调查问卷中,你认为网络上的教育资源:
比较缺乏,种类太少,质量不高的占5%。
还可以,有些教育站点不错占2
8.5%。
教学信息丰富,更新及时,交互性强占14%。
不太了解,很少关注这方面内容占50%。
学生对网上资料最感兴趣的项依次是文学艺术、情感交流、聊天、社会科学、教育、游戏。
学生上网做些什么?多选题中,学生选的最多的是音乐,娱乐占47%,其次是查学习资料占36%,再次是玩游戏占24%,再次是聊天占16%,剩下的是交网友占10%。
做作业的占9%,收发电子邮件的占8%。
在回答上网的主要目的时,6
8.6%的同学回答是娱乐,回答学习的还不到10%。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和消遣,当然这和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有关,也与在网吧上网的环境有关。
但关键是学校没有给学生制造利用网络学习的氛围,教师没有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兴趣。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把大学生引到网络学习中去,学院必须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把微机室、电子阅览室完全向学生开放,并加以有效地管理。
教师要向学生健康的教育、学习网站。
让大学生上网是为了或浏览大型的图书网站,或利用网络下载学习资料,或写博客,或在论坛里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果大学生能把上网的目的放在这些方面,那么网络也就能真正地发挥了它的传播作用,大学生的学习也将是轻松加愉快的学习了。
网络像是无边的森林,里面藏着非常丰富的宝藏,但愿大学生们,都能找到通向宝藏的路径,而不是陷在泥潭里。
在当今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网络已经成为当今这个社会上最繁忙、最富有挑战性、最具活力地改变着教育理念。
毫无疑问,网络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已紧密联系在一起。
那么,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冲击和变化呢?针对这一情况,我通过访谈法、观察法对管理系同学做了调查。
该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使同学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网络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从而趋利避害。
一.正面影响
有利于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的共享性使文化作为无形的资产扩散到各地,使每个网民受益,达到文化增值的作用,也显示了文化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大学生创新知识和探究未知的信心。
网络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新的思维方式。
网络时代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取代了传统思维所找范文就来 d o n h o t . o m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他们正确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开阔大学生的视野,节约学习时间。
网络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的资源,大学生一旦进入网络世界,即能在知识海洋中尽情遨游。
网络受知识的滞后现象,降低了学习成本,节约了时间。
因此大学生为获得知识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
钱、也被减到最小,这是任何媒体都无法比拟的。
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越来越认为,虽然他们在不断地接受教育,但却是依靠征服信息获得教育和知识的,而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就会成为一种趋势,表现在自主选课、自主参
加考试、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等,更有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
网络是巨大的资料库和信息服务中心。
大学生们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最快的查找学习资料,学会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从信
息中获取养料,完善知识结构。
同时,网络又为学生提供角色实践的
舞台,在这里可以大胆尝试,不断开拓。
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更具有实效性。
网络的出现拆掉了学校学社会之间的围墙,把大学生带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过网络,
大学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种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在一个比
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顺利参与社会生活。
二.负面影响
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症是随着网络电脑不断地深入到千家万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心理疾病。
据一项权威调查结果显示,有很多学生迷恋于网上恋爱,网上聊天,网络游戏。
这对于身心发展均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网络成瘾不仅影响学习,还会影响个性形成、价值取向等深层次的东西,从而改变大学生的人生之路。
信息污染。
网络是一个宝库,同时也是信息的垃圾场,有骗子、小偷,泛滥着色情、盗窃、诈骗等。
大学生若沉湎于这些黄色的信息垃圾中,给其心身健康造成极大伤害,轻者耽误学习,重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网络犯罪的手段多种多样,非法盗取国家机密情报、散步谣言或恶意诽谤等。
目前,有些大学生利用电子邮件敲诈香港富豪的事件以见报端。
防范信息污染已成为国家乃至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人际淡化。
网络文化把世界联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整体,个体只要进入网络,就进入了人机人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得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
特别是对于大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沉溺于虚拟空间,与亲属、邻居、同学之间的感情联络就会淡化,与现实中的生活也产生了距离感。
他们从网络走出来的时候,面对不理想的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极易导致情绪紧张、孤僻、冷漠以及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互联网使用人数的迅速攀升,网络成瘾症的危害性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网络问题对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影响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没有良好的情绪情感和健康的体质是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
沉溺于网上游戏或聊天以后,大学生将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甚至不可利用的时间上网。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从这一点来看,他们不可能再给以往的业余爱好让路。
迷恋于互联网以后,他们对现实的各种活动,如打球、下棋、看电影以及班级里的各种活动都不感兴趣,认为这些活动没有什么意义,网络已成为能够代替一切活动的一种新的嗜好。
表1告诉我们,大学生因为上网的关系,平时休闲活动减少了的有492人,占1
9.5%。
根据不同的影响,对社会各个部门提以下建议:
大学生应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少去网吧,浏览不健康网页,应将精力多用于网上学习、网上交流等。
国家加强立法,严厉打击非法网吧,以及未成年人上网行为。
尽量减少在学校附近的网吧。
采取具体的技术措施进行信息选择,挡住信息垃圾。
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过管理资料下载网滤信息垃圾的目的。
当前,最常用的技术是安装信息过滤软件,主要包括黑名单、白名单和PICS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方便,更安全、更快捷的过滤软件会不断出现。
到那时,信息垃圾就不会这么泛滥了。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和消遣。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学校注意把微机室、电子阅览室完全向学生开放,并加以有效地管理。
而作为教师,要及时向学生健康网站,倡
导学生下载学习资料,浏览大型图书网站,或在论坛里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信所有的同学,只要约束自我行为,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都回步入成功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