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非货币性福利;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5)折旧费 企业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算提取
的折旧费用。 (6)利息净支出 企业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借入款项的利息支出
按生产工艺不同分为: 简单生产、复杂生产 按生产组织特点分为: 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
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应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 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大批大量简单生产,可采用品种法; 单件小批生产,可采用分批法; 配合定额管理要求,可采用定额法; 适应科学分类管理要求,可采用分类法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基本生产是指为完成企业主要生产任务而进 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是用来归集企业从事 基本生产活动的生产单位所发生的各项直接 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生产费用,正 确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账户。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该账户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 对象设置明细账,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 专栏。
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 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 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 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的意义
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可以正确反映产品成本的 构成情况;有助于考核各项费用消耗定额和计划 的执行情况;分析成本计划升降的原因,以便积 极采取有效措施,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
是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 本核算、分析消耗定额和成本计划执行情 况的重要依据。 要求: a.统一规定原始凭证的格式、内容、填制 方法 b.按照内控要求制定原始记录的传递程序
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续3)
(4)严格计量制度,完善各种计量检测 设施。
成本核算必须以实物计量为基础,只有严 格执行对各种财产物资的计量制度,才能 准确计算成本。而要准确进行实物计量, 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计量手段和检测设施。
不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照经济用途 进一步划分:
(1)销售费用 (2)管理费用 (3)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 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 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 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 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 点、售后服务网点)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 旧费等经营费用。
不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也叫期间费用,它直 接计入当期损益。
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照经济用途进一步 划分的结果,称为产品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 (3)燃料及动力 (4)制造费用 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
本项目做适当调整。
按经济用途分类
变动费用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 范围内,其费用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 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费用。
变动费用模型
成本费用 y
y-成本费用 x-业务量 b-单位变动费用
0
业务量x
固定费用
固定费用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 围内,不受业务量的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 变的成本费用。
如:差旅费、租赁费、保险费、广告费、 劳动保护费、办公费、管理人员工资、按 直线法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成本费用的界限 (三)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 (四)正确划分各种产品应负担的费用界限 (五)正确划分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产品
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 价值结转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
(2)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有关外购材料、外 购燃料以及支付职工薪酬的情况,为企业核定材 料储备定额、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和劳动工资计划 提供依据。
(3)为计算工业净产值和国民收入提供资料。
返回
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生产费用按照经济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 (1)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也叫产品成本费用。 (2)不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返回
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
(1)直接计入费用 直接计入费用是为生产某种产品耗用,并能
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2)间接计入费用 间接计入费用是指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不
能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计入,必须按照一定 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
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的意义
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的分类, 有助于分析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成本管 理水平,以便改变构成产品成本的费 用结构,降低一般费用在单位产品成 本中的比重。
返回
费用按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
费用按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不同, 可分为: (1)变动费用 (2)固定费用
变动费用
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续4)
(5)制订和修订厂内计划价格 在规模较大、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中,
应对原材料、半成品、厂内各车间相互 提供的劳务制订厂内计划价格,作为企 业内部结算和考核的依据,以便分清内 部各个单位的经济责任。
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 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组织不同, 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不同。
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的不同, 可以分为基本费用和一般费用。
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
基本费用:是指直接发生于工艺技术过程 的费用,如,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 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等。
一般费用:是指与生产工艺过程无关的用 于管理和组织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如,车 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差旅费、办公费等。
要求: 国家有统一规定的,应采用统一的方法 简便、合理、相对稳定
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1)做好各项消耗定额的制订和修订工作; (2)建立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
报废、清查盘点制度; (3)建立和健全各项原始记录; (4)严格计量制度,完善各种计量检测设施; (5)制订和修订厂内计划价格。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 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 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 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 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 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 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 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 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 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 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 费用。
(2)建立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 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 报废、清查盘点制度
成本核算虽然是以价值形式为主的, 但离不开各项财产物资的实物计量。
要求: a.填制相关的原始凭证 b.办理审批手续 c.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盘点
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续2)
(3)建立和健全各项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
企业应计入到其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的职 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 相关规定: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 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 出。
职工薪酬的内容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
未完工的在产品实际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 部门和其他部门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 劳务供应。
“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是用来归集企业从 事辅助生产活动的生产单位所发生的直接 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生产费用, 计算产品和劳务成本的账户。
计算产品成本。
坚持成本核算 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成本核算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成 本核算应该从满足加强企业管理的要求出 发,做到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为 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服务。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一)要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二)要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费用和不应计入
减去利息收入后的余额。
(7)税金 应计入企业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
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8)其他支出 不属于以上各要素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
间费用的支出,如差旅费、租赁费等。
费用按经济性质分类的意义
(1)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生的生产费用的 总水平及其构成情况。
和法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 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等。 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 材料成本差异率可以采用个别差异率、分类差异率、
综合差异率等。
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 价值结转方法
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各种劳动的 耗费过程。在各种劳动耗费中,财产物资的 耗费占有相当比重。因此,这些财产物资的 计价方法和价值结转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 响到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借方登记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各项费用,包 括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 工,以及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制造费用。
贷方登记完工验收入库产品的生产成本。 期末如有余额,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尚未完
工的在产品的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
借方
贷方
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料工费 )
完工产品实际成本 转入“库存商品”账户
(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二)账户的设置与账务处理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对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 在各种产品之间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 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
成本核算应设置和运用的账户
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 待摊费用 预提费用
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运用的主要账户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坚持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
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1)做好各项消耗定额的制订和修订工作 产品消耗定额的作用: 是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 是审核和控制成本的标准 是分析和考核成本水平的依据 是分配各项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 应随着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
断修订产品消耗定额。
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续1)
企业为了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 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 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
企业为了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 进的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
(3)外购动力
企业为了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 进的各种动力。
(4)职工薪酬
固定费用模型
成本费用 y y= a
y-成本费用 x-业务量 a-固定费用
0
业务量x
费用按其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的意义
费用按其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有助于企业依 据产品产量的变动控制各项费用水平,促使企业 在不增加固定费用的前提下,增加产品产量,提 高生产能力的利用水平。
返回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和运用的主要账户
返回
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
(1)费用按经济性质分类 (2)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3)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 (4)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 (5)费用按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
费用按经济性质分类
费用要素
外购材料 外购燃料 外购动力 职工薪酬 折旧费 利息净支出 税金 其他支出
(1)外购材料
(5)折旧费 企业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算提取
的折旧费用。 (6)利息净支出 企业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借入款项的利息支出
按生产工艺不同分为: 简单生产、复杂生产 按生产组织特点分为: 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
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应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 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大批大量简单生产,可采用品种法; 单件小批生产,可采用分批法; 配合定额管理要求,可采用定额法; 适应科学分类管理要求,可采用分类法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基本生产是指为完成企业主要生产任务而进 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是用来归集企业从事 基本生产活动的生产单位所发生的各项直接 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生产费用,正 确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账户。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该账户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 对象设置明细账,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 专栏。
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 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 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 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的意义
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可以正确反映产品成本的 构成情况;有助于考核各项费用消耗定额和计划 的执行情况;分析成本计划升降的原因,以便积 极采取有效措施,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
是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 本核算、分析消耗定额和成本计划执行情 况的重要依据。 要求: a.统一规定原始凭证的格式、内容、填制 方法 b.按照内控要求制定原始记录的传递程序
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续3)
(4)严格计量制度,完善各种计量检测 设施。
成本核算必须以实物计量为基础,只有严 格执行对各种财产物资的计量制度,才能 准确计算成本。而要准确进行实物计量, 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计量手段和检测设施。
不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照经济用途 进一步划分:
(1)销售费用 (2)管理费用 (3)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 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 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 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 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 点、售后服务网点)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 旧费等经营费用。
不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也叫期间费用,它直 接计入当期损益。
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照经济用途进一步 划分的结果,称为产品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 (3)燃料及动力 (4)制造费用 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
本项目做适当调整。
按经济用途分类
变动费用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 范围内,其费用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 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费用。
变动费用模型
成本费用 y
y-成本费用 x-业务量 b-单位变动费用
0
业务量x
固定费用
固定费用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 围内,不受业务量的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 变的成本费用。
如:差旅费、租赁费、保险费、广告费、 劳动保护费、办公费、管理人员工资、按 直线法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成本费用的界限 (三)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 (四)正确划分各种产品应负担的费用界限 (五)正确划分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产品
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 价值结转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
(2)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有关外购材料、外 购燃料以及支付职工薪酬的情况,为企业核定材 料储备定额、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和劳动工资计划 提供依据。
(3)为计算工业净产值和国民收入提供资料。
返回
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生产费用按照经济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 (1)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也叫产品成本费用。 (2)不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返回
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
(1)直接计入费用 直接计入费用是为生产某种产品耗用,并能
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2)间接计入费用 间接计入费用是指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不
能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计入,必须按照一定 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
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的意义
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的分类, 有助于分析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成本管 理水平,以便改变构成产品成本的费 用结构,降低一般费用在单位产品成 本中的比重。
返回
费用按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
费用按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不同, 可分为: (1)变动费用 (2)固定费用
变动费用
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续4)
(5)制订和修订厂内计划价格 在规模较大、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中,
应对原材料、半成品、厂内各车间相互 提供的劳务制订厂内计划价格,作为企 业内部结算和考核的依据,以便分清内 部各个单位的经济责任。
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 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组织不同, 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不同。
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的不同, 可以分为基本费用和一般费用。
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
基本费用:是指直接发生于工艺技术过程 的费用,如,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 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等。
一般费用:是指与生产工艺过程无关的用 于管理和组织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如,车 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差旅费、办公费等。
要求: 国家有统一规定的,应采用统一的方法 简便、合理、相对稳定
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1)做好各项消耗定额的制订和修订工作; (2)建立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
报废、清查盘点制度; (3)建立和健全各项原始记录; (4)严格计量制度,完善各种计量检测设施; (5)制订和修订厂内计划价格。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 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 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 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 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 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 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 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 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 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 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 费用。
(2)建立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 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 报废、清查盘点制度
成本核算虽然是以价值形式为主的, 但离不开各项财产物资的实物计量。
要求: a.填制相关的原始凭证 b.办理审批手续 c.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盘点
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续2)
(3)建立和健全各项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
企业应计入到其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的职 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 相关规定: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 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 出。
职工薪酬的内容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
未完工的在产品实际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 部门和其他部门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 劳务供应。
“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是用来归集企业从 事辅助生产活动的生产单位所发生的直接 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生产费用, 计算产品和劳务成本的账户。
计算产品成本。
坚持成本核算 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成本核算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成 本核算应该从满足加强企业管理的要求出 发,做到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为 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服务。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一)要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二)要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费用和不应计入
减去利息收入后的余额。
(7)税金 应计入企业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
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8)其他支出 不属于以上各要素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
间费用的支出,如差旅费、租赁费等。
费用按经济性质分类的意义
(1)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生的生产费用的 总水平及其构成情况。
和法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 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等。 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 材料成本差异率可以采用个别差异率、分类差异率、
综合差异率等。
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 价值结转方法
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各种劳动的 耗费过程。在各种劳动耗费中,财产物资的 耗费占有相当比重。因此,这些财产物资的 计价方法和价值结转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 响到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借方登记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各项费用,包 括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 工,以及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制造费用。
贷方登记完工验收入库产品的生产成本。 期末如有余额,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尚未完
工的在产品的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
借方
贷方
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料工费 )
完工产品实际成本 转入“库存商品”账户
(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二)账户的设置与账务处理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对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 在各种产品之间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 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
成本核算应设置和运用的账户
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 待摊费用 预提费用
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运用的主要账户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坚持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
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1)做好各项消耗定额的制订和修订工作 产品消耗定额的作用: 是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 是审核和控制成本的标准 是分析和考核成本水平的依据 是分配各项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 应随着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
断修订产品消耗定额。
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续1)
企业为了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 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 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
企业为了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 进的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
(3)外购动力
企业为了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 进的各种动力。
(4)职工薪酬
固定费用模型
成本费用 y y= a
y-成本费用 x-业务量 a-固定费用
0
业务量x
费用按其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的意义
费用按其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有助于企业依 据产品产量的变动控制各项费用水平,促使企业 在不增加固定费用的前提下,增加产品产量,提 高生产能力的利用水平。
返回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和运用的主要账户
返回
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
(1)费用按经济性质分类 (2)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3)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 (4)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 (5)费用按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
费用按经济性质分类
费用要素
外购材料 外购燃料 外购动力 职工薪酬 折旧费 利息净支出 税金 其他支出
(1)外购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