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半亩方塘》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与东吴生相遇韦庄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注释】泰阶:星名。

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以水上浮萍作比,形象地写出了流离失所的“十年身事”。

“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B.颔联是说年华逝去之痛和战乱流离之苦折磨诗人,以致衰老,竟不觉花之美,只好借酒浇愁。

诗意凄凉,字字酸楚C.尾联意为;趁未衰之年,暂拼一醉,破涕为笑;期望今后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这是诗人聊以自嘲,也是自许自慰。

D.全诗刻画了一位多年漂泊、年华已逝、感世伤怀而又不失美好愿望的诗人形象。

语言生动辛辣,极具讽刺性。

(2)全诗对比贯穿全篇,试赏析这种手法的运用。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①孟浩然向夕槐烟起,葱茏池馆曛。

客中无偶坐,关外惜离群。

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

永怀蓬阁②友,寂寞滞扬云③。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怀才不遇被迫离开长安时。

关,潼关。

王大校书,王昌龄,排行一,中进士后任秘书省校书郎。

②蓬阁:指秘书省。

③扬云:扬雄。

字子云,终生不得志。

(1)诗歌的前三联是怎样表现自己的孤寂之情的?情作简要赏析。

(2)有人说,末句“寂寞滞”同时说了扬雄、王昌龄和孟浩然三人,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孔巢父①赴河南军皇甫冉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②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注】①孔巢父,少时苦学,后辞官归隐,与李白、裴准等隐居徂徕山,号“竹溪六逸”。

②陈琳,归附曹操后,管记室,军国书檄多为陈琳所作。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么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小学语文上册期末阅读专项测试卷(二)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小学语文上册期末阅读专项测试卷(二)含答案

上册五年级期末阅读专项检测卷(二)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吟诗园。

(33分)(一)观书有感(其一)(13分)---------------------,------------------------------------------,---------------------1.默写全诗。

(4分)2.这首诗的作者是_ (朝代)著名的理学家_ (2分)3.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4.诗人看到这种景象,联想到了什么?(3分)-----------------------------------------------------------5.这首诗将读书后的感想化为生动隽永的形象,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一样,人需要不断地_ ,不断地汲取知识,这样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思维才能更加敏锐。

(2分)(二)示儿(20分)1.这首诗是时期_ (人名)的绝笔,诗中作者以的口吻,表达了对的无比渴望。

(8分)2.解释诗中词语的意思。

(8分)
乃∶元∶_ 无∶但∶。

3.诗中作者的遗憾是作者的嘱咐是
。

(4分)二、课内阅读我最棒。

(42分)(一)桂花雨(6分)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浸"是__ 的意思,这样写的好处。

2.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3分(二)珍珠鸟(13分)
1.《珍珠鸟》一课,作者运用了很多描写方法,按要求找出有关句子。

(9分)(1)环境描写∶。

(2)外形描写∶。

(3)活动描写∶。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4分)------------------------------------------------------------(三)落花生(11分)1.按原文填空。

新高二 语文 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高二 语文 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高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安西馆中思长安唐•岑参家在日出处,朝来喜东风;风从帝乡来,不异家信通。

绝域地欲尽,孤城天遂穷。

弥年但走马,终日随飘蓬。

寂寞不得意,辛勤方在公。

胡尘净古塞,兵气屯边空。

乡路眇天外,归期如梦中。

遥凭长房术,为缩天山东。

(1)从题材看,本诗属于________诗;从内容看,可做本诗诗眼的一个字是________。

(2)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诗歌主旨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鼓笛慢·黔守曹伯达供备生日黄庭坚早秋明月新圆,汉家戚里生飞将。

青骢宝勒,绿沉金锁,曾瞻天仗。

种德江南,宣威西夏,合宫陪享。

①况当年定计,昭陵②与子,勋劳在、诸公上。

千骑风流年少,暂淹留、莫辜清赏。

平坡驻马,虚弦落雁,思临虏帐。

遍舞摩围,递歌彭水,拂云惊浪。

看朱颜绿鬓,封侯万里,写凌烟像③。

【注】①“青骢宝勒……合宫陪享”这几句是讲曹彬(曹伯达曾祖)平定江南,其子曹玮、曹璨等屡破西羌契丹事。

②昭陵,宋仁宗葬永昭陵,宋人以昭陵代指仁宗。

③凌烟像: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功臣而建造凌烟阁,上面绘有功臣图像。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汉家戚里生飞将”一句总领上片,巧妙地夸耀了黔州太守曹伯达的高贵出身。

B.上片回顾往事,写曹伯达家族功勋卓著,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忠心报国的高远志向。

C.下片“暂淹留、莫辜清赏”表达出词人对曹伯达的勉励,希望他不要辜负朝廷恩遇。

D.下片承接上片铺陈的手法,“虚弦落雁”“拂云惊浪”等句极力赞扬曹伯达年少有为。

(2)本词结尾“看朱颜绿鬓,封侯万里,写凌烟像”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愤王令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①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②却太平。

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①蜺:同“霓”,虹的一种。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过关题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过关题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过关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练习。

观书有感(其一)观书有感(其二)半亩方塘一鉴开,昨夜江边春水生,天光云影共徘徊。

蒙冲巨舰一毛轻。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两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

这两首诗描绘其“______”的感受,借助生活中的现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第一首诗借助_____________的现象,比喻_________________,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助______________,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

2.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中“绿”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下列词语。

之:_______ 故人:______尽:_______ 唯:______[2]这首送别诗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_____,送别的时间_______,故友人要去的目的地_______。

[3]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解释诗歌后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读古诗词,完成练习。

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专项试题(十)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专项试题(十)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专项训练习题(十)(一)清塘荷韵(节选)季羡林①楼前有清塘数亩。

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

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②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

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

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亮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

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

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③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

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

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

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

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

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

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④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

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

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⑤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

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

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的快。

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

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20年小升初语文综合模拟卷(一)(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20年小升初语文综合模拟卷(一)(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2020 年小升初综合模拟卷一 语文一、基础1. 看拼音写词语。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称.职 (ch èn ) 模.样 (m ò) 惩恶.扬善 (è)B . 鸟瞰. (ɡǎn )积攒.(z ǎn ) 满载.而归 ( z ài ) C . 修葺. (q ì) 屏.蔽(p ín ɡ) 杞.人忧天 (j ǐ) D.褴.褛(l án ) 赈.灾( zh èn ) 贻.笑大方( y í)3.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侥.幸(r ǎo ) 诤.友( zh èng ) 毗.邻(b ì) 好.高骛远(h ǎo) B. 谛.听(t ì) 修缮.(sh àn ) 偃.卧( y ǎn ) 提纲挈.领(q ì) C. 开拓.(tu ò)粗犷.( gu ǎng ) 扉.页(f ēi ) 不无裨.益 (b ì) D. 誊.写(t éng ) 畸.形(q ī)隽.妙(j ùn )茅塞.顿开(s āi )4. 读下面四组词语,注意字形及带粗字的音、义,其中全对的一组是( )A. 鸟 喙(hu ì) 汗流夹背 言简意 赅 (齐备、完备)B. 衣 冠(gu à n) 金碧辉煌 芳草如 茵 (草地)C. 惬 (qi è) 意 老生常谈 理直 (正确、充分)气壮D. 蜷 (qu á n)曲 桀骜不训要 (简要)言不烦5.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 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 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ch ō ngj ǐ ng chu ǎi m óy án j ùny ǎ zh ìzh à ngd ānch ìr è ān y ì ch én j ìn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综合练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综合练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综合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和“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兴奋B.振兴C.高兴D.兴盛[2]解释下列字词。

耘田:_______ 绩麻:_______ 解:_______供:_______ 傍:_______ 阴:_______[3]“村庄儿女各当家”中“儿女”的意思是()。

A.子女B.指青年男女C.哥哥和姐姐D.儿子和女儿[4]“童孙未解供耕织”中“耕”和上句诗中的“_____”相对应,“织”和上句诗中的“________”相对应,通过所填的这两个词语,我们体会到农家人(_____)的特点。

A.勤劳能干 B.悠闲自在 C.艰苦朴素 D.勤俭节约2. 课内外对比阅读。

桑茶坑①道中[宋]杨万里晴明②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③,一牛吃过柳阴④西。

(注释)①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

②晴明:晴朗,明澈。

③眠正着:正睡得酣甜。

④柳阴:柳下的阴影。

[1]选一选。

(1)这首诗所写的时间是(____)季节。

A.初春 B.初夏 C.初秋(2)当时的天气情况是(____)。

A.小雨 B.晴朗 C.雨后初晴[2]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桑茶坑道所见的______情景,描绘了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

诗中描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字写出了小溪涨水、堤上花儿草儿繁盛的样子,“___________”一句描绘出牧童正悠闲地躺在柳阴下酣睡,任他的牛随意吃草的画面。

[3]给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1)草满花堤水满溪。

(____)A.草遮住了花儿,水涨满了小溪。

B.小溪里的流水涨满河槽,岸边野草繁茂,野花肆意开放。

六年级语文积累运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语文积累运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语文积累运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按文字提示填写内容。

(10分)⑴有句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我们不能被失败打败,正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所说的一句话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⑵很多人为了争权夺利,不惜用尽一切手段。

正如曹植的遭遇一样,受到了哥哥的迫害写出了“,”的句子。

后来就用“”这个词语来比喻手足相残。

⑶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指的是《》,其中“,”将他的喜悦描绘得活灵活现。

⑷人固有一死,或,或。

⑸,种德者必养其心。

【答案】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⑵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室操戈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⑷重于泰山轻于鸿毛⑸种树者必培其根【解析】思路分析: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和掌握,需要对学过的知识做到及时积累和完全掌握。

名师详解:⑴题中答案要结合《老人与海》中的一句话来回答,结合前面所说的“我们不能被失败打败”可知答案为“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这句话;⑵这道题需要我们有丰富的文学积累,曹植受到曹丕迫害之后写下的正是《七步诗》,名句就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由这引申出的成语就是“同室操戈”,意为自家人动刀枪,指兄弟争吵,泛指内部斗争;⑶根据积累可知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指的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写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喜悦的句子就是“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两句。

第⑷小题出自司马迁的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第⑸小题出自《传习录》: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易错提示:不能对所学的文学常识做到及时积累,准确掌握。

2.根据要求,填写相关的古诗句。

(10分)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因此,古人常常要面临分别。

同样是送别,不同的时间、地点和送别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离别之情,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

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汪伦送李白则载歌载舞,“李白乘舟将欲行,_____________”。

【精品】部编版五年级语文课外类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 (独家)

【精品】部编版五年级语文课外类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 (独家)

二〇二〇年秋语文统编版课外阅读强化训练多种文章体裁阅读训练,巩固基础知识,强化解题思维,开拓阅读领域,提升阅读品质。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妈祖妈祖是我国福建、广东、台湾一带以及东南亚和海外华人崇拜的航海女神。

相传,她是闽南地区一个姓林的姑娘,从小水性就很好。

按照当地的习惯,只有家里的男人才能出海,林姑娘的四个兄弟经常出海捕(pǔ bǔ)鱼。

一天,海上刮起了百年未遇的大风暴,海浪足有几百尺高。

岸上的人们胆(战站)心惊,牵挂着出海的亲人。

正在家中焦急地等待兄弟们的林姑娘突然脸色苍白,双眼紧闭,倒在床上不省(xǐng shěng)人事。

父母急坏了,又推又摇,终于把她弄醒了。

林姑娘睁开眼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又伤心又怨恨地望着父母。

不久,风暴停下来了。

几天后,林家兄弟回来了,但独独不见了老四。

他们一边哭,一边向父母诉说那个可怕的夜晚的遭遇:大风把他们的船刮进了大海深处,巨浪掀翻了他们的船,正当四兄弟陷入危急之时,一个姑娘踏浪而来,(涉陟)波涛如平地。

大哥、二哥、三哥都被救出来了,但在救四弟时,那姑娘却突然不见了。

四弟被海浪吞没了。

林家父母明白了,那天女儿不是发病,她的魂魄出体,去救援海上的亲人了。

他们悔恨极了,要是不叫醒女儿,最小的儿子就不会死了。

林姑娘一生未曾嫁人,她经常乘船渡海,来往于岛屿之间。

她凭着一颗菩萨心肠和一身好水性,多次在海上救护遇难的渔民和商人,被当地人称为神女、龙女、妈祖。

后来,林姑娘升天做了神仙,专门保佑航海人的平安。

人们为她修了庙,叫“妈祖庙”。

(1)选出文中括号内的正确读音和词语。

捕________(pǔbǔ)鱼胆________(战站)心惊不省________(xǐng shěng)人事(涉陟)________波涛(2)选词填空。

A.不省人事B.胆战心惊①面对着狂风暴雨,他似乎有些害怕,________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②那位老人得了重病以后,躺在床上________。

(3)林姑娘怎么会突然脸色苍白,双眼紧闭,倒在床上不省人事呢?(4)为什么林姑娘被人们推崇,为她修庙,称她为“妈祖”呢?二、课外阅读。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课后练习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课后练习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将《长相思》补充完整。

[2]《长相思》是一首__________,而不是诗。

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_____。

[3]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上阕将千里行程中看到的景物浓缩为“________”“________”二字,而重复使用“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下阕通过描写行军途中的风雪,以一句“故园无此声”收尾,更加突出了作者_________。

2. 阅读古诗,做练习。

浣溪沙·游蕲水①·清泉寺[宋]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释)①蕲(qí)水:县名,今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

②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

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号____居士。

他天资极高,学识渊博,诗文书画皆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下兰芽短浸溪(泡在水中)B. 潇潇暮雨子规啼(杜鹃花)C. 人生无再少(少年时期)D. 休将白发唱黄鸡(老年)[3]用自己的话写写下面词句描绘的画面。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词的下阕,词人迸发出使人振奋的议论,借溪水西流指出人们应该__________,体现了词人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3. 《已亥杂诗》是组诗。

将下面这首诗与本课中的进行对比,分析其感情上的异同。

已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两首诗讲的都是关于( )的问题。

半亩方塘阅读答案

半亩方塘阅读答案

半亩方塘阅读答案【篇一:江苏省常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class=txt>语文试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足球太缺少在硬仗中_______的机会,难以在必须赢下的比赛中展现出_______的气势。

世界杯预选赛留下的遗憾与失望,或许会被中国球员在亚冠赛场上的神勇表现冲淡,但中国足球在国家队层面的_______甚至倒退,将始终成为影响这个项目全面起航的短板。

a. 锻炼不可一世故步自封b. 磨炼舍我其谁故步自封c. 磨炼不可一世亦步亦趋d. 锻炼舍我其谁亦步亦趋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谈到本性,对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能略知一二,我国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开篇就提出“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

b. 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管理部门和主管领导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c. 随着许昕、樊振东以惊险的比分艰难取得双打比赛的胜利,中国男队以总比分3比0击败中国台北队跻身进入决赛。

d. 空气质量与城市竞争力高度相关,一个城市的空气是否洁净,综合反映了这个城市的环境治理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

3.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c.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4.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相对于其他后进现代化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它的保守不以压制创新为能,因此它可从传统和现代中都能得到有益的滋养。

①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仍旧保持了其历史文化的连续性②对于古今之变淡然处之,不走极端正是英国文化的一大长处③英国比较成功地减弱了现代化所带来的巨大颠簸和震荡④它的创新不以踢开传统开路⑤也就是英国之为英国的国家特性a. ①⑤③②④b. ②④①③⑤c. ③①②⑤④d. ③①⑤②④5. 下列各句中,引用的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 三十多年前的池塘,在我记忆里还保留着绿叶红花的碎影,时移事迁,池塘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荷叶荷花了。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句子与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A.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B.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C.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D.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一字千金”是很明显的夸张手法A.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是对自己人生导师的话的肯定也是夸张手法B.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是类比和对偶C.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是对仗D.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是借喻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爸爸的一席开导立马将他的满腔委屈和不满undersetcdot化undersetcdot为undersetcdot乌undersetcdot有B. 芳芳收敛了自己的玩心开始undersetcdot弄undersetcdot巧undersetcdot成undersetcdot拙、脚踏实地地学习起来C.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解散团队那不就undersetcdot前undersetcdot功undersetcdot尽undersetcdot弃了吗?D. 他俩虽然是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双胞胎但是性格undersetcdot迥undersetcdot然undersetcdot不undersetcdot同【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及运用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多注意遇到不懂的词语就要去查字典并且把字词含义写在课本上或者笔记本里A正确化为乌有意思是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B错误弄巧成拙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与语境不符C正确前功尽弃意思是指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组是()A. “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万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 四面都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桥C. 面对疫情举国上下心系武汉各地人民踊跃捐贈谱写了一曲“青山一道同云雨”的壮歌【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AC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桥》课文主要写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断地指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村民们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桥表现了他无私无畏、无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原文“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而不是“四面都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桥”说法错误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包袱师傅桅竿海鸥B. 停泊哗笑街接轻蔑C. 丝绒骏马搔痒秽物D. 轰然荫凉蹦带拳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所选词语均是生活中常用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是同音字和形似字A.有误“桅竿”的“竿”应为“杆”B.有误“街接”的“街”应为“衔”C.全部正确D.有误“蹦带”的“蹦”应为“绷”5.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A. 对偶引用夸张B. 引用对偶夸张C. 引用拟人比喻D. 对偶比喻拟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1)运用了引用的修辞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本题引用了“禽有禽言兽有兽语”这句谚语指飞禽走兽之类的低级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交流方式(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句中通过“怨”一词可知将“羌笛吹奏的杨柳曲”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本题是将船头和船崩向上翘起的形状比喻成挂在天边的新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6.(1)居高声自远 ________6.(2)________ 夜半钟声到客船6.(3)________ 穿尽红丝几万条6.(4)九州生气恃风雷 ________6.(5)青箬笠绿蓑衣 ________6.(6)盛年不重来 ________6.(7)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6.(8)________ 不弃功于寸阴6.(9)风一更雪一更 ________ ________6.(10)________ 学而不厌 ________【答案】(1)非是藉秋风【解析】(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本句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原文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答案】(2)姑苏城外寒山寺【解析】(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本句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原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答案】(3)家家乞巧望秋月【解析】(3)“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本句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原文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答案】(4)万马齐暗究可哀【解析】(4)“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本句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原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答案】(5)斜风细雨不须归【解析】(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本句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原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答案】(6)一日难再晨【解析】(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本句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陶渊明的《杂诗·人生无根蒂》原文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答案】(7)问渠那得清如许【解析】(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句出自于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答案】(8)不饱食以终日【解析】(8)“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本句出自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勖学》意思是不要整天吃饱喝足没啥正事不要因为懒惰而浪费时间温水煮青蛙一般败得很惨时间不多了赶紧珍惜吧【答案】(9)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解析】(9)“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本句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原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答案】(10)默而识之, 诲人不倦【解析】(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句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7.选词填空真心真切真实真诚真挚1.我对祖国有着最为(________)的感情2.他这个人待人处事一直都是很(________)的3.我(________)地盼望祖国能够早日统一4.愿祖国早日实现“中国梦” 这是我对祖国(________)的祝福5.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历史是(________)存在的【答案】真挚, 真诚, 真心, 真切, 真实【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真心真实的心意真切清楚确实真诚恳切真实跟客观事实相符合不假真诚真实诚恳真挚真诚恳切(多指感情)8.(1)卖火柴的小女孩 ________次擦然火柴分别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奶奶、飞走了8.(2)一粒种子也有自己的梦想长成一棵________ 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3)蟋蟀可以在________【答案】五, 烤鹅, 火炉, 圣诞树【解析】出自《卖火柴的小女孩》【答案】大树, 手推车, 椅子, 木地板【解析】出自《那一定会很好》【答案】这平台上弹琴【解析】出自《蟋蟀的住宅》9.(1)《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我们可以由此联想到梅兰竹菊等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________)9.(2)高尔基的《童年》是一部有关成长的小说主人公是小茨冈(________)9.(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表现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________)9.(4)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进行演讲可以引用名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来增强说服力(________)【答案】(1)v【解析】【答案】(2)×【答案】(3)v【解析】【答案】(4)v【解析】10.(1)船上满\underset\cdot载着银光闪闪的鱼(________)10.(2)爸爸在北京工作一年半\underset\cdot载才回一次家(________)10.(3)大家\underset\cdot载歌\underset\cdot载舞沉浸在欢庆的海洋里(________)2.闹①发泄(感情)②不安静③干弄搞④发生(灾害或不好的事情)(1)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underset\cdot闹起来(________)(2)他的家乡\underset\cdot闹水灾很多庄家都被淹死了(________)(3)她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又\underset\cdot闹情绪了?(________)3.闻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③出名④用鼻子嗅气味(1)晚上爸爸准时收看新\underset\cdot闻联播(________)(2)你\underset\cdot闻一\underset\cdot闻这是什么味道?(________)(3)百\underset\cdot闻不如一见西湖的景色真令人陶醉(________)【答案】(1)③【解析】(1)略【答案】(2)④【解析】【答案】(3)②, ②, ④, ①, ②, ④, ①【解析】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1)“尽平生之力”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____来形容11.(2)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提按扒揪11.(3)“铁锤”在选段中指什么?这样比喻的好处是什么?________11.(4)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1.(5)从选段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武松________的特点【答案】(1)竭尽全力【解析】【答案】(2)扒按揪提【解析】【答案】(3)指武松的拳头写出了武松的拳头坚硬有力【解析】【答案】D【解析】【答案】(5)勇武、机敏【解析】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2.听短文《故乡的芦苇》完成练习故乡的芦苇!因为你给过“我”不少______的欢乐所以“我直对你怀有一种特殊的______之感每当想起你“我”就会沉浸在童年美好的回忆之中……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1)“我”的故乡在长江口外东海之滨(________)(2)“我”喜爱故乡的芦苇是因为它特别的名贵(________)(3)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季“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________)【答案】童年亲切【解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听力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时注意一定要先把每一道题提供的关键信息记住然后注意听听力内容根据题目提供信息进行填空即可1.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能力可以从最后一段找到答案2.此题考查对短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我”喜爱故乡的芦苇并不是它特别的名贵而是因为芦苇给过不少童年的欢乐13.(1)“杏花酒”是我国的名酒之一其名字的由来和古诗《清明》中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13.(2)杜甫的《绝句》中以动静结合的手法来表现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13.(3)这事不用发愁 ________ ________到时候自有对付的办法13.(4)赵州桥坚固赵州桥美观(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13.(5)雯雯完成了老师所有布置的作业(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13.(6)枣核说“大家不用怕我有办法”(改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13.(7)大熊猫怎么不是我国的国宝呢?(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________________【答案】(1)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解析】(1)考查古诗的识记及掌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唐代杜牧《清明》全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答案】(2)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解析】(2)考查古诗的识记和默写《绝句》作者是杜甫全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其中“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意思是“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答案】(3)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解析】(3)考查对成语的识记掌握“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意思是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答案】(4)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解析】(4)考查运用关联词合并句子要注意了解分句之间的关系本题可以运用关联词““不仅……而且” 表示递进关系【答案】(5)雯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解析】(5)考查修改病句本题属于语序有误将“布置的”和“所有”调换位置【解析】(6)考查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①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B人称的变化 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②陈述转转述句要将冒号和双引号去除主观人物的主语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本题先将冒号改为逗号接着去掉引号然后将人称“我”改为“他”【答案】(7)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解析】(7)考查改写句子所给句子是反问句可以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2022年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

2022年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

2022年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意象中可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折杨柳①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②,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

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

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内精彩回放。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的心情。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

(______)(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

(______)(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______)[3]下列对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一个“喜”字。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宿牛群头①胡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茁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②供晚厨。

(注释)①牛群头:地名。

②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1]诗中“茁”“满”二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与理解。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选择相应的字义,填上序号。

鉴:①镜子②照③仔细看;审察④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1)水清可鉴( ) 铜鉴( )引以为鉴( ) 鉴别( )活:①生存,有生命②在活的状态下③活动,灵活④生动活泼;不死板⑤工作⑥产品(2)活捉( ) 活水( ) 活跃( )重活( ) 活人( ) 出活儿( )[2]这首诗借景喻理,以作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流进,人要想变得更加睿智,就要。

[3]请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关于读书、做学问,有许多精辟的名言佳句给我们以启发。

请试着写出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结合你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内阅读。

语文《半亩方塘》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半亩方塘》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半亩方塘》阅读练习题及答案语文《半亩方塘》阅读练习题及答案①有田的地方,就会有塘。

往往蓄了半塘的水,摇曳着几柄荷叶,散着清香。

像一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

鸟从田野的上空飞过,它就照出鸟的影子,牛在塘堤上啃草,它就照出牛的模样。

鸟从空中望见了自己俊巧的身影,斜斜地飞下来,掠过水面,用飞翔的微风轻轻地扇出几道涟漪,算是一番谢意;而那走上堤来的牛,并没有领会塘的美意,只是低了头一味地啃食着草,不停地甩转着尾,驱赶身上的蚊蝇。

塘知道,还有更多的田等着吃了草的牛去耕耘。

鸟从上空飞走了,水中仍是一方蓝天白云;牛从堤坝走过去了,。

一片落叶飘舞而下,像一只蝴蝶扑浮在水面上,那是告诉她春夏的逝去,秋冬的来临。

③正是这一塘的清水,浇灌了一亩又一亩的庄稼。

春天到了,。

清亮的塘水就会一路歌声顺着沟渠流进田野,一块块水田就如一方方明镜,照映着人们一年之计的春耘。

在干旱的日子里,天空中无一丝雨,禾苗枯焦,农人的心一如那枯卷的草帽,塘也不惜流尽自己最后一滴水。

从干裂的塘底里流着的最后一脉水,就像她的血。

④她不知道灌溉了多少庄稼,也不知养活了多少人,她只记得那挑了一担谷的人在塘边洗过几次脸,耕田的人来洗过几次脚,如果人们在冬天为她挖一次淤泥,她更会感激不尽,春天那淤泥会催青一堤的青草,夏天塘里会长出美味的菱角,冬天也会奉献出玉臂似的藕。

⑤只有这半亩方塘,有着日的光亮,月的清阴。

在那如梦的星辰里,晚风送来的蛙声是它为疲惫的人们准备的夜眠曲似的唱吟。

⑥只要有田野,就会有塘,长着几朵青青的荷叶,映着一片明净的光影。

如果有人路过,不可随意举一块泥土丢进方塘,因为那是田野的一颗明亮的心。

阅读题:1文中两处内依次选填句子恰当的一项是:()①塘堤上是一处处踩跨的蹄痕②一处处踩跨的蹄痕在塘堤上③人们就会抽取她一年的积蓄④她就让人们抽取一年的积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注意对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简要分析每组两个句子间的关系(1)①像一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

高中语文《观书有感》诗歌鉴赏练习题

高中语文《观书有感》诗歌鉴赏练习题

高中语文《观书有感》诗歌鉴赏练习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对这首诗词语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鉴”是镜子的意思,这里用来比喻水面光洁明净。

B.“徘徊”是犹豫不决的意思,借物抒发忧伤的情感。

C.“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

D.“为”是连词,“因为”。

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所以“方塘”的水“深”而且“清”。

2.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B.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C.方塘为何而清,因为有源头活水。

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是方塘“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先决条件。

要想保持实力,就必须充电、
学习,终身学习。

D.从题目看,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

但作者写的却是写景诗,因为先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然后再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六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六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六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鹿柴》中的“柴”应读(______)。

[2]这首诗描绘的是(______)时分的幽静景色。

[3]诗的三四句由声响转到夕阳返照深林,更突出了深林的(____)[4]诗人王维是个才子,苏轼曾经赞他(__________________),他与孟浩然合称(______)。

2. 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这首诗作者是代诗人。

[2]《清明》一诗描写的是_____(节日)时的景象。

[3]这首诗中哪一句描写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人们()的情景。

A.踏青时十分喜悦B.扫墓时凄凉、忧伤C.喝酒时逍遥3. 日积月累。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联系诗句解释下列词语。

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下面对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是()A.终日不成章——章:文章B.泣涕零如雨——零:零散C.相去复几许——去:距离D.脉脉不得语——得:得到[2]这首诗中用了很多叠词,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2021年六年级语文秋季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课后练习

2021年六年级语文秋季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课后练习

2021年六年级语文秋季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短文。

十五夜望月中庭 / 地白 / 树栖(xī qī)鸦,冷露无声 / 湿桂花。

今夜 / 月明 / 人尽(jìn jìng)望,不知 / 秋思/ 落谁家。

[1]字正腔圆读古诗。

(将错误的读音画去)[2]“十五夜”指的是_______节的夜晚,中国历代有_______的习俗。

[3]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__________这些景物。

“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天的景物。

[5]“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可以看出。

“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前两句诗是诗人所____,短短的十个字,现在看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后两句是诗人所(想),要想看到最远方,就得登上更高一层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

请你写出其他的激励人们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草(宋)刘敞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柴。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或行楷抄写本诗的第三句[2]“水边原上乱抽柴”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四两句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与理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考题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考题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考题人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古诗赏析。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诗阅读。

观书有感文/〔唐〕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半亩方塘一鉴开”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2]“渠”在本诗中指什么?渠水非常清澈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外阅读。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①向日金鳞开②。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③易水,霜重鼓寒④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⑤为君死。

(注释)①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

②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

③临:逼近,到,临近。

④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⑤玉龙:宝剑的代称。

[1]解释加点字。

(1)黑云压城城欲摧。

(_____)(2)甲光向日金鳞开。

(_____)(3)霜重鼓寒声不起。

(_____)[2]用原句填空。

(1)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_________。

(2)表现誓死也要忠心报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

“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______________的《易水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半亩方塘》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半亩方塘》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①有田的地方,就会有塘。

往往蓄了半塘的水,摇曳着几柄荷叶,散着清香。

像一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

鸟从田
野的上空飞过,它就照出鸟的影子,牛在塘堤上啃草,它就照出牛
的模样。

鸟从空中望见了自己俊巧的身影,斜斜地飞下来,掠过水面,用飞翔的微风轻轻地扇出几道涟漪,算是一番谢意;而那走上
堤来的牛,并没有领会塘的美意,只是低了头一味地啃食着草,不
停地甩转着尾,驱赶身上的蚊蝇。

塘知道,还有更多的田等着吃了
草的牛去耕耘。

鸟从上空飞走了,水中仍是一方蓝天白云;牛从堤
坝走过去了,。

一片落叶飘舞而下,像一只蝴蝶扑浮在水面上,那
是告诉她春夏的逝去,秋冬的来临。

③正是这一塘的清水,浇灌了一亩又一亩的庄稼。

春天到了,。

清亮的塘水就会一路歌声顺着沟渠流进田野,一块块水田就如一方
方明镜,照映着人们一年之计的春耘。

在干旱的日子里,天空中无
一丝雨,禾苗枯焦,农人的心一如那枯卷的草帽,塘也不惜流尽自
己最后一滴水。

从干裂的塘底里流着的最后一脉水,就像她的血。

④她不知道灌溉了多少庄稼,也不知养活了多少人,她只记得那挑了一担谷的人在塘边洗过几次脸,耕田的人来洗过几次脚,如果
人们在冬天为她挖一次淤泥,她更会感激不尽,春天那淤泥会催青
一堤的青草,夏天塘里会长出美味的菱角,冬天也会奉献出玉臂似
的藕。

⑤只有这半亩方塘,有着日的光亮,月的清阴。

在那如梦的星辰里,晚风送来的蛙声是它为疲惫的人们准备的夜眠曲似的唱吟。

⑥只要有田野,就会有塘,长着几朵青青的荷叶,映着一片明净的光影。

如果有人路过,不可随意举一块泥土丢进方塘,因为那是
田野的一颗明亮的心。

阅读题:
1文中两处内依次选填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①塘堤上是一处处踩跨的蹄痕
②一处处踩跨的蹄痕在塘堤上
③人们就会抽取她一年的积蓄
④她就让人们抽取一年的积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注意对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简要分析每组两个句子
间的关系
(1)①像一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

②一块块水田就如一方方明镜,照映着人们一年之计的春耘。

(2)①从干裂的塘底里流着的最后一脉水,就像她的血。

②不可随意举一块泥土丢进方塘,因为那是田野的一颗明亮的心。

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夏天,
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阴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

作者在第二段中说"她将污泥埋进心底,而将明净奉献田原",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

(100字左右,10分)
参考答案:
1C
2(1)要点:"一方方明镜"是"一面镜子"奉献的结果,是方塘由惠及自然而造福人类。

(2)要点:方塘是田野的"心",塘底里的最后一脉水便是她的"心血",为人类她确实做到了呕"心"沥"血",竭尽全力。

3要点:要求于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甚多。

4理解要点:宽容,奉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