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籍三国名人:献县三人,任丘市四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沧州市籍三国名人:献县三人,任丘市四人
沧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在汉末三国时期分属于冀州刺史部和幽州刺史部。
据不安全统计,籍贯为该市的三国名人共有七位。
其中,沧州市下辖的献县三人,沧州市代管的任丘市四人。
第一位献县籍名人名叫沐并,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廉吏。
沐并早年丧父,生活艰辛。
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袁绍夺取冀州后,沐并步入仕途,在冀州任职。
在此期间,沐并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深得百姓爱戴,廉吏的美名慢慢传开。
此后,沐并又加入了曹操集团,并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进入曹操丞相府担任军谋掾一职。
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沐并担任成皋县县令时,校事刘肇向县吏索要谷物。
当时,成皋正遭受严重的蝗灾和旱灾,谷物歉收,县吏拿不出谷物。
刘肇大怒,公然冲进沐并府第大骂。
沐并气愤不已,持刀冲出欲将刘肇逮捕。
刘肇见势不妙,仓皇而逃。
回到京城后,刘肇在魏文帝曹丕面前诬陷沐并,不明真相的曹丕下诏将沐并逮捕。
虽然此事后来得到平反,沐并官复原职,但沐并在随后十余年间的仕途陷入停滞。
直到曹魏正始年间,沐并才得到魏帝曹芳的提拔,先后担任长史、济阴郡太守、议郎等职。
数年后,沐并病逝。
第二位献县籍名人是名叫董承,是汉献帝刘协的岳父。
董承原本是董卓女婿牛辅麾下的将领,后随李傕、郭汜等人一起攻克长安。
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汉献帝东归洛阳,时任安集将军的董承跟随左右,负责保护汉献帝及朝臣的安全。
在此期间,董承多次与李傕、郭汜爆发激战,直到第二年年初才将汉献帝护送至洛阳,董承也因此被汉献帝晋升为卫将军之职。
曹操控制朝政后,董承又被任命为车骑将军。
董承对曹操的专权非常不满,秘密与王子服、吴兰、刘备等人结盟,企图诛杀曹操。
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董承的密谋泄露,最终被曹操所杀。
第三位献县籍名人是董承的女儿董贵人。
董贵人成为汉献帝嫔妃的具体时间不详。
汉献帝被迁至许县时,董贵人不离左右。
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父亲董承遭曹操处死,怀有身孕的董贵人遭到株连,被曹操处死。
任丘市籍三国名人出自两大家族。
首先要介绍的是邢氏家族的一对父子,父亲名叫邢颙,儿子名为邢友。
邢颙,字子昂,早年被推荐为孝廉,得到了司徒府的征召,但邢颙并没有因此步入仕途,而是更名换姓来到了右北平,与好友田畴隐居于徐无山。
献帝建安十二年
(公元207年),邢颙投靠曹操,被任命为冀州从事一职。
此后,邢颙又历任广宗县县长、丞相门下督、左冯翊、东曹掾等职,因其品德高尚、为官清廉被誉为“德行堂堂邢子昂”。
曹操晚年时,曾在立嗣一事上犹豫不决。
他曾向邢颙问策。
邢颙直言不讳,认为废长立幼不利于稳定。
最终,邢颙的这一建议也得到了曹操的采纳,曹丕成了曹操的继承人。
曹魏帝国建立后,邢颙历任侍中、尚书仆射、司隶校尉、太常等职,是魏文帝曹丕的心腹。
曹魏黄初四年(公元223年),邢颙病逝。
邢颙的儿子名叫邢友,继承了父亲关内侯的爵位,继续为曹魏效力,但具体事迹不详。
任丘市籍的另外两位三国名人出自张氏家族,也是一对父子,父亲名叫张郃,儿子名为张雄。
张郃,字儁乂,早年在冀州牧韩馥属下效力,官拜军司马一职。
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袁绍夺取冀州,将张郃晋升为校尉,数年后又将其任命为宁国中郎将。
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张郃跟随袁绍进入战场。
曹操火烧乌巢期间,张郃提出以主力增援乌巢的建议,遭到袁绍的拒绝,最终导致袁军粮草物资被曹操烧毁。
事后,张郃又遭到了谋士郭图的诬陷,不得已离开袁绍投降曹操,被曹操任命为偏将军之职。
至此,张郃正式成为曹操集团的一员。
在长达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张郃战功赫赫,是曹军著名的“五子良将”之一。
刘备、诸葛亮对张郃的军事指挥能力忌惮不已。
曹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一出祁山”之战。
张郃率数万铁骑赶往西北战场,在街亭一役中重创诸葛亮爱将马谡,令诸葛亮的首次北伐以惨败告终。
在随后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张郃多次获胜,成为令诸葛亮最为头疼的对手。
不过,在曹魏太和五年(公元231年)的木门道一役中,张郃却意外阵亡。
张雄,是张郃的儿子。
张郃阵亡后,张雄继承了父亲的爵位,继续为曹魏帝国效力,具体事迹不详。
参考书籍:《三国志》、《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