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6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目录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4.[2012·福建卷] 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 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 是双脱氧核苷酸,则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则子链延伸继续。在人 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序列为GTACATACATG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 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 A.2种 B.3种 C .4 种 D.5种
返回目录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本专题的内容是高考的常考点,其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是重点,常以选择 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本专题是遗传和变异的基础,学生在复习时应侧重物理 模型的构建,弄清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返回目录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点一 探究遗传物质成分的实验 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最新人教版必修+选修+复习课件
高中生物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1.[2013·浙江卷] 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3-6-1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 )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 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图3-6-1 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返回目录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也可和单链模板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进行 配对,但子链延伸终止。在该模板上共有4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这样,可能在第1、2、 3、4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位点上发生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与单链模板上的腺嘌呤脱 氧核苷酸进行配对,也可形成不含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的子链,所以总共有5种不同 长度的子链。
返回目录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3)仅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上层的上清液中有较 弱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 ①侵染时间过短会有许多噬菌体没来得及侵入细菌; ②侵染时间过长会有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 ③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99%的磷元素存在于DNA分子中, 可能是另外1%的磷元素使上清液显示出很弱的放射性。 (4)仅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下层的沉淀物中也有 较弱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搅拌不彻底。
返回目录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3.[2013·课标全国卷Ⅱ]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返回目录
专题六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实验思 路 相同 点 实验原 则
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直接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作用
都遵循对照的原则
实验结 论
两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返回目录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处理方 式 不 同 点 实验结 论
直接分离:分离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 同位素标记:根据DNA和蛋白 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肺炎双球菌 质所含的特殊元素,分别用32P、 35S进行标记 混合培养
பைடு நூலகம்
①DNA是遗传物质 ②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DNA是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 间保持连续性
返回目录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特别提醒]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 不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 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通过35S、32P标记细菌进而去标记噬菌体。由于噬菌体 专性寄生在细菌体内,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噬菌体在标记的 细菌体内繁殖产生子代噬菌体,从而被相应的同位素标记, 然后再侵染未标记的细菌,通过观察放射性进行分析判断。
返回目录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例1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 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 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一 致性
遗传的分子基础
[答案] C [解析]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过 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推测出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 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 验表明DNA是遗传物质;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的X光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双螺旋 结构。综上所述,C项正确。
返回目录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
2.[2013·课标全国卷Ⅰ] 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返回目录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答案] D [解析] 一种tRNA仅携带一种氨基酸;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 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反密码子是tRNA上与mRNA上密码子配对的3个碱基,所以A、B、C 项错误;线粒体中含有少量DNA,可以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项正确。
返回目录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答案] C [解析]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采用直接分离法, 即分离S型细菌的DNA、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细菌 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 标记DNA和蛋白质的特殊元素(32P和35S)。艾弗里等人的肺 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 同点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及多糖分开,单独地、直接地 去观察DNA、蛋白质、多糖各自的作用,从而科学地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
返回目录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答案] A [解析] 在进行转录时,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使DNA片段的双 螺旋解开,A项正确;图示DNA上的碱基A应与RNA上的碱基U配对,B项错误;图示一个 mRNA分子上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工作,同时进行多条多肽链的合成,C项错误;图 示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但在真核细胞中,转录在细胞核内进行,翻译在细胞质中的核 糖体上进行,具有时空界限,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