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音六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6课两岸情深-《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聆听老师翻唱
师:请大家一边看歌谱一边思考,歌曲是在赞美什么呢?
赞美:阿里山的风景美如画,姑娘美如水,少年壮如山,阿里山的景美人更美。
问:哪一个乐句最能表达赞美之情?
课件出示歌谱,重点练唱这一句。
唱旋律,提示附点节奏。
唱歌词。带着赞美、自豪之情来演唱。
(四)再听一遍歌曲,赞美的这一乐句出现了几次,有与它相似的旋律吗?
重点练唱第三次出现这一乐句,提示结束音有7拍,并练唱。
(五)师生合作演唱,生唱色块部分,同时思考老师唱的部分有什么特点(提示从音乐符号上去区别)
有圆滑线的语句连贯优美,没有连线的乐句轻快、活泼。唱一唱有连线的乐句,并处理第二房子的结束句,提示唱好装饰音。
总结: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既轻快活泼又抒情优美。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歌曲、律动体验感受歌曲轻快的节奏和流畅婉转的旋律,运用歌唱技能唱好歌曲。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对音乐的理解更深刻了,但是他们也比较害羞腼腆,在唱歌中需要激励孩子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注意运用歌唱技能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打棒、碰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题
《阿里山的姑娘》
教学总目标
1、通过聆听、歌舞律动、节奏律动等活动感受高山族音的音乐风格,体会歌曲优美、轻快地情绪,了解高山族人民热情、淳朴的风土人情。
2、能用优美、清脆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识谱演唱主题旋律。
3、能用适合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边歌编舞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通过律动、听唱、模唱法学唱歌曲,随音乐边唱边跳,感受高山族歌舞风情
(二)再听歌曲,节奏律动
示范敲击打棒,模仿杵舞的节奏:
X X X X
请生用碰钟敲击节奏:
X - - -
用完成节奏律动
①打棒 X X X X
②碰钟X———
③摇铃0 0 X X
师:让我们用清脆的打击乐器模仿杵舞的节奏跟着音乐来感受高山族人民快乐的心情吧。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导入
播放阿里山的风光视频,从感受阿里山之美导入课题《阿里山的姑娘》
聆听竹笛演奏:让学生猜猜这是来自哪儿的一首歌曲?
师:介绍高山族
师在台湾阿里山住着淳朴的高山族人民,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能歌善舞,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吧。(出示图片)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在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他们能歌善舞舞、喜欢手牵着手围着跳舞,也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甩发舞。
完整演唱:请大家带着愉快的心情,完整地唱一唱吧。生随琴演唱,师指导。
(六)跟随歌曲,用优美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表达愉快的心情。
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欣赏杵舞,了解民族特色。
用动作模仿杵舞的节奏感受音乐,感受歌曲轻快的节奏,熟悉曲调。
聆听老师范唱,分析旋律。
三、拓展
1、小组合作为歌曲伴奏并演唱
2、全班合作,老师分工,一起表演唱歌曲,感受热情、欢快的歌曲氛围。
四、小结
欣赏宋祖英台北音乐会《阿里山的姑娘》
板书设计
用高山族风情视频导入,熟悉歌曲曲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高山族民族文化,为后面学习歌曲,感受情绪情感作铺垫。
二、新课
(一)初听歌曲
问:聆听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带给你什么感受?
情绪:愉悦、快乐等等。
1、介绍杵舞
杵舞也成杵乐,是高山族民间舞蹈,游行于台湾日月潭地区。杵由木头制成,一人多高,女子三五成群,环绕石臼,双手抱持一根长著,在石臼上作轻匀而有节奏的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有点饿还边歌边舞,表演高山族妇女在石臼中捣谷等劳动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