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尊重他人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出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不能以家境、身体、之恶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其实他人
5、材料链接老人与路人
问题:如何理解这位路人的行为,他为什么不直接跟老人说明情况?
6、展示观点:尊重他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展示名人警句: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问学生如何理解?
7、材料链接清洁工与小偷殊死搏斗
4、展示材料:富商与年轻书商
提问:年轻书商为什么要感谢富商。
教师可以采访学生日常生活中,得到尊重的情境以及内心感受。
5、展示观点: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拓展: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
6、探究与分享:某市图书馆规定,衣冠不整者不得进馆读书。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设置问题
7、如果衣冠不整者不被允许进馆读书,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
课题
4.1尊重他人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感受尊重带来的良好心理体验,尊重每一个人。
2、能力目标:能够列举尊重他人的实例,说明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意义;学会换位思考,欣赏他人,平等对待他人。
3、知识目标:知道尊重的含义,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知道如何尊重他人
指出尊重他人的表现。
引导学生思考并体会尊重对他人的作用,学会分析材料。
让学生从尊重他人和被别人尊重的不同角度思考,尊重对社会的作用。
过渡:如何尊重他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尊重从我做起。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体验关注和重视带给他人的心理体验。
启发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相信展开学会换位思考的具体做法。
重点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难点
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公益广告《留一盏灯温暖他人》。
2、导入语:看完这个视频,你们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如何评价视频中夫妇二人的行为?如果环卫工人知道楼上夫妇二人的行为,他们会有什么感受?
思考。
导入新课,通过视频感受尊重带来良好的心理体验。
二、尊重从我做起
1、探究与分享,课本34页
问题: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境,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2、展示观点: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展示组图:主席春节慰问换位工人、上司邀请员工吃饭、教师给学生回礼、竞争赛场上的相互鼓励。
3、材料链接;萧伯纳与小姑娘
问题:为什么萧伯纳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4、展示观点:尊重他人要平等地对待他人。
问题: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8、(1)展示观点:尊重他人要学会欣赏他人
(2)如何理解“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9、知识点归纳:如何尊重他人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平等对待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④学会欣赏他人。
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参与小组讨论
思考并回答问题。
举例说明尊重发自内心,体现一个人的内在修养
讲授新课
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1、材料,董卿在《开学第一课》上,跪地采访翻译家许渊冲先生。
提问:如何评价董卿的这一采访行为?
2、何为尊重?
尊重的含义:尊敬、重视
3、展示图片;提问:以上漫画中的人物是否做到尊重他人?
启发提问:衣冠不整者者是否有权利做公交?乡村来的同学是否有人格尊严?
过渡语:尊重他人表现为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详细展开如何欣赏他人
课堂小结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携手共创和谐社会。
总结提升
板书
4.1尊重他人
1.尊重的含义?
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3.如何尊重他人?
部编
小组讨论:你赞同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馆这一规定吗?说说你的理由。
8、展示观点: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详细展开尊重对社会的作用。
9、知识点归纳: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③尊重是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10、材料链接:周恩来的智慧
提问: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回答: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先尊重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