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重点高中提前招生物理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重点高中提前招生物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交通提示用语与惯性无关的是()
A.遵守交规,请靠右行驶
B.车辆起步,请抓好扶手
C.注意安全,请保持车距
D.车辆转弯,请坐稳扶好
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手影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水中倒影B.水中折筷
C.小孔成像D.雨后彩虹
3.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如分别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两实心物体a和b,放在水中静止后,则
A.a漂浮,a受浮力大于b B.b漂浮,b受浮力大于a
C.a沉底,a受浮力大于b D.b沉底,b受浮力大于a
4.在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时,为了方便时间的测量,选用锥角较小的纸锥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
C.估测大气压数值时,为能用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测力,应选用较细的注射器D.在观察水的沸腾活动中,为了使水更快的沸腾,应使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5.歌词“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对于水中的“白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倒立等大的虚像B.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C.是倒立等大的实像D.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6.下列提供的信息有真有假,根据生活经验,不符合实际的一项是()
A .电风扇的额定功率
B .电动自行车的行驶速度
C .课本平放对桌面压强约为500Pa
D .两个鸡蛋的质量
7.小华在实验操作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1L 亮、2L 不亮,调节变阻器滑片P ,灯泡1L 的亮度发生变化,但灯泡2L 始终不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灯泡2L 灯丝断了
B .灯泡2L 的灯座上两接线柱直接相连
C .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D .滑动变阻器短路了
8.临近端午,小明将两枚完全相同的咸鸭蛋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咸鸭蛋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枚咸鸭蛋所受浮力大小相等
B.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小
C.乙烧杯中咸鸭蛋所受浮力小于它的重力
D.乙烧杯中咸鸭蛋排开的液体质量大
9.溧阳平桥石坝,没有使用钢筋混凝土,靠浆砌石建成,近年来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如图所示为溧阳平桥石坝的切面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右侧水面低,A和B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则()
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C>p B D.p A=p C<p B
10.用下列器材,在月球和地球上分别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测量值不发生变化的有()
A.①②B.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会消失.甲乙丙丁四幅图中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A.图甲,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
B.图乙,洗手后用电热干手器将手烘干
C.图丙,附在铁丝网上霜的
D.图丁,草叶上露珠的形成
12.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通常用来制作光纤的材料属于
A.绝缘体B.导体C.超导体D.半导体
1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灯泡L标有“6V 6W”,R0为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某一端点移动到某一位置过程中,U2与U1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分别在上述端点、上述位置时消耗的电功率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12V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7Ω
C.R在原端点时消耗的功率为7W
D.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2W
14.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电压表量程是0-3V,电流表量程是0-0.6A。

只闭合S、S1,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从最右端向左滑至a点的过程中,灯泡和R1的I-U图像分别如图乙所示,滑片在a点时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75W
B.只闭合S、S1时,电路的最大功率为2.25W
C.只闭合S、S2,R1的滑片在a点,调节R2,R1的最大功率是2.16W
D.只闭合S、S2,R1的滑片在a点,R2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是15Ω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6.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A.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3s
B.教室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约为1000W
C.5月份苏州地区的平均气温约为20℃
D.一个中学生体重约为5000N
17.如图所示,以下器具,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筷子
B.夹子
C.钳子
D.镊子
18.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m P<m Q)的两个木块,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力F1、F2、F3、F4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丙图中速度是1m/s,丁图中速度是2m/s,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F1>F2B.F2>F3C.F3<F4D.F3=F4
19.关于图所示的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16℃
B.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像中bc段,内能不变
C.丙图中,秋天早晨草叶上的露水,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丁图中,烈日下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
2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少
D.存在温度差的两个物体接触会发生热传递,与内能多少无关
21.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t1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
B.t2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
C.t2到t3时间内,小球的动能不断增加
D.t2到t3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小于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
22.如图所示,是运动员撑杆跳高的过程,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C.撑杆起跳上升过程中,撑杆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运动员越过横杆时动能最大
23.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中考实心球的质量约为50g B.苏州市6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28℃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220V D.家用节能灯的功率约为1kW
24.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足球具有惯性,静止的足球没有惯性
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C.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抛出去的铅球最终会落回地面,是因为铅球受到重力
25.如图所示是小明在练习测量电流时连接的电路,电路的连接存在错误,下列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
A.撤掉导线a,电流表测量的是电路的总电流
B.撤掉导线a,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1的电流
C.撤掉导线b,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2的电流
D.撤掉导线c,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2的电流
二、实验题
26.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灯泡L额定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40Ω 1A”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3A.当S闭合时,移动滑片P,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总电阻
的1
4
时,灯泡L正常发光.灯泡U—I的图像如图所示.求:
(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和电源电压;
(2)用定值电阻R0替换此灯泡,保证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都会出现4V.求R0的取值范围.
27.在“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提供如下实验器材:
A.待测小灯泡(2.5V 0.7W) B.电源(电压恒为3V)
C.电流表(量程0~0.6A或0~3A) D.电压表(量程0~3V或0~15V)
E.滑动变阻器(20Ω 1A) F.开关、导线
(1)小明同学连接线路后闭合开关,将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变暗,而电压表的示数增大.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下图甲中的实物电路按小明的连接方式连接完整.
(2)电路连接好后,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小灯泡将正常发光.
(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突然,电路发生故障,小灯泡熄灭,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大,则故障的原因是.
(4)利用上述实验器材,不能完成下述实验中的(选填选项前的字母)B
A.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B.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C.探究小灯泡的亮度与消耗功率的关系 D.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5)小红同学想利用上述器材测量一未知电阻R(定值)的阻值,但实验过程中不慎将电流表损坏,在不另外添加器材的情况下:
①为了测出R的阻值,请你在图乙的虚线框中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②闭合开关后,测得你所设计的电路图中电压表的示数为U,则R= .
28.王柯在超市买了一箱果汁,他想知道果汁的密度是多少,他在学校实验室借来了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等所需要的器材,并和同桌周宏一起进行测量:
(1)将天平放置在______桌面上。

游码归零后,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则调节平衡螺母前,中央分度盘的指针偏______(选填“左”或“右”);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玻璃杯和适量果汁的总质量为144.4g。

将玻璃杯中的果汁倒出一部分到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甲所示。

则量筒中果汁的体积为______cm3;用天平测出剩下果汁和玻璃杯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果汁的质量为______g,果汁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梦所测果汁的密度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4)同桌周宏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果汁的密度,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并用刻度尺测出水的深度h1;
②倒掉水,用纸巾将烧杯擦干,向烧杯中加入果汁,使______,用刻度尺测出果汁的深度h2;
③请写出周宏同学测量方案的果汁密度的表达式为:ρ果汁=______(水的密度为ρ水)。

29.小明想测量小木块的密度,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

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______;
(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需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3)调节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木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4)若测得小木块的体积为14cm3,则小木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5)同桌的小华仅用量筒、水和体积为V1的铁块也测出了小木块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2;②将铁块和小木块拴在一起,浸没在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3;③从量筒中取出铁块,小木块漂浮水面,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
的刻度为V4;则小木块的密度为______(用字母表示)。

30.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

根据图中数据可知:杯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g,牛奶的体积为_____cm3;牛奶密度为______kg/m3;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

31.某小组同学发现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一部分光线反射回水中,另一部分光线折射进入空气中,如图(a)所示。

他们保持入射点O位置不变,将入射光线转过一定角度,观察到反射和折射光线如图(b)所示。

(1)由图(a)或(b)可以发现______在同一平面内。

图(c)为图13(a)、(b)重合后的示意图,请猜想:两个平面相交的线MN是___________ 。

(2)他们确定了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并分别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了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表二:光从玻璃斜射空气中
实验序号入射角
(度)
反射角
(度)
折射角
(度)
实验
序号
入射角
(度)
反射角
(度)
折射角
(度)
11010137101015 22020278202031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的第2列和第3列,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7~10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 _____________。

(3)从表一、表二数据中,他们发现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有折射光线。

如果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恰好消失时的入射角为a,为了得到a的大小,应该在入射角为_______的范围内继续实验。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靠右行驶只是一个交通规定,与惯性无关,故A符合题意;
B.车辆起步时,人的下半身随车一起运动,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会向后倾倒,抓好扶手,以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紧急刹车,汽车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所以要保持一定车距,故C不符合题意;
D.转变时,乘客的脚和汽车一起改变了运动状态,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容易摔倒,所以车辆转弯,请坐稳扶好,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手影形成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A.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折筷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C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示可求出物体a的密度为2g/cm3,物体b的密度为0.5g/cm3,由于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会下沉,故A错误;
由于b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会漂浮,故D错
当静止时,物体a全部浸没到水中,排开水的质量大,所以所受到的浮力大,故C正确,B错误;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锥角小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减小,影响测量结果,故A错误;
B.物体成像要清晰,就必须让物体(棋子)有足够光线射向平面镜才能成像,而不是让平面镜(玻璃板)上有足够的光线,故B错误;
C.大气压变化值不变,注射器容积如果越大,拉开的力就越大,所需的测力计量程也会变大,分度值就大,这时候测量的误差就增大,所以注射器容积不必太大,故C正确;D.在观察水的沸腾活动中,为了使水更快的沸腾,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D错误。

故选C。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是因为白塔反射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里,人才能看到白塔的倒影,倒影是白塔在水中成的正立等大虚像,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BC错误、D 正确。

故选D。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教室中日光灯的额定功率一般为40W ,电风扇的功率略大于此数值。

由图知,电风扇的额定功率为50W ,故符合实际,故A 不符合题意;
B .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在18km/h 左右;电动自行车的速度略大于此数值。

由图知,电动自行车的速度是22km/h ,故符合实际,故B 不符合题意;
C .八年级物理课本重约2N ,平放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约22400cm 0.04m =,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22N 50Pa 0.04m
F G p S S =
=== 故课本平放对桌面压强约为500Pa 不符合实际,故C 符合题意;
D .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 =,所以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 左右,故符合实际,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在串联电路中,若只有一个用电器工作,则电路中不能发生断路,可能是另一个用电器发生了短路而造成的,知道接触不良也是断路的一种。

若发生断路,则整个电路都不会有电流,所有的用电器都不会工作。

【详解】
A .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1L 灯泡两端的电压,若灯泡2L 灯丝断了,则1L 也不能发光,故A 不符合题意;
B .灯泡2L 的灯座上两接线柱直接相连,则灯2L 短路了,则2L 不亮,1L 照常发光,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改变,灯泡的亮度改变,故B 符合题意;
C .若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则整个电路断路,两灯都不亮,故C 不符合题意;
D .若滑动变阻器短路了,则滑动变阻器不会引起1L 亮度的变化,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1)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咸鸭蛋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与其重力的关系,进而得出咸鸭蛋
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

(2)根据咸鸭蛋在甲、乙两杯中的状态判断两种液体与咸鸭蛋的密度关系,进而得出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或浮沉条件即可判断排开的液体质量。

【详解】
A .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两枚完全相同的咸鸭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故A 正确;
B .由图可知,两枚完全相同的咸鸭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知
ρρ甲液鸭蛋>,=ρρ乙液鸭蛋
所以
ρρ甲液乙液>
故B 错误;
C .由于乙烧杯中咸鸭蛋处于悬浮状态,咸鸭蛋所受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故C 错误;
D .两相同的鸭蛋漂浮或悬浮,排开液体的重力都等于鸭蛋的重力,则鸭蛋排开的液体质量都等于鸭蛋的质量,故D 错误。

故选A 。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找出三点的水深,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进行比较压强大小。

水的深度是指某点到水面的距离,A 和C 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A 和C 两点水深相等,C 的深度小于B 的深度,
根据p =ρgh 得,水的密度相等,所以水在A 和C 产生的压强相等,水在B 点产生的压强最大,p A =p C <p B 。

故选D 。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杆秤、天平、磅秤都是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物体和砝码的质量不变,重力都变为原来的
1
6
,杠杆还是平衡的,所以测量的质量不变,测量的结果相同。

物体从地球到月球受到的重力变为原来的
16,物体对弹簧的拉力也变为原来的1
6
,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原来的
1
6
,所以测量结果发生变化。

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1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会消失,这是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
A .冬天冰冻的衣服慢慢会变干,这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故A 错误;
B .洗手后用电热干手器将手烘干,液态的水加快蒸发变为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 正确;
C .冬季户外的铁丝网上会附着一层霜,这是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故C 错误;
D .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汽化现象,故D 错误。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光纤的主要部分为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玻璃,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光纤的其他部分不需要导电,故制作光纤的材料属于绝缘体.答案选A .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灯泡L 标有“6V 6W ”信息,可由功率计算公式计算出额定状态下灯泡通过的额定电流为
L 6W 1A 6V
P I U =
== 额定工作时灯泡的电阻为
22
L (6V)6Ω6W
U R P ===
闭合开关S ,两个电阻与灯泡串联,电压表V 1测量定制电阻R 0与灯泡两端电压,电压表V 2测量定制电阻R 0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阻分压特点,及U 2与U 1的变化关系图可知,当滑片P 接入电阻最大时,此时两个电压表的示数最小;滑片P 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V 1、V 2示数分别为12V 与6V ,此时小灯泡达到额定工作状态,由于灯泡、定制电阻R 0的两端电压相同,故定制电阻阻值为
0L 6ΩR R ==
当滑片P 接入电阻最大时,电压表V 1、V 2示数分别为5V 与3V ,电路电流为
2min 03V
0.5A 6Ω
U I R =
== 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分别在上述端点、上述位置时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则
2min 2L ()()U U I U U I '-=-
代入数据得
(5V)0.5A (12V)1A U U -⨯=-⨯
则电源电压为
19V U =
故A 错误;
B .当滑片P 接入电阻最大时,电压表V 1、V 2示数分别为5V 与3V ,则滑动变阻器阻值为
1min 19V 5V
28Ω0.5A
U U R I --=
== 故B 错误;
C .R 在原端点时消耗的功率为
1min ()(19V 5V)0.5A 7W P U U I =-=-⨯=
故C 正确;
D .滑片P 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V 1、V 2示数分别为12V 与6V ,此时小灯泡达到额定工作状态,此时电路允许消耗的功率最大,为
max L 19V 1A 19W P UI ==⨯=
故D 错误。

故选C 。

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只闭合S 、S 1,灯泡、变阻器R 1串联,在滑动变阻器R 1的滑片从最右端向左滑至a 点的过程中,R 1的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由此可知:图乙中,左边的曲线为灯泡的I−U 图象,则右边的曲线为R 1的I−U 图象; A .滑片在a 点时R 1的阻值最小(允许接入的最小阻值),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于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根据I−U 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1.5V ,电流为0.5A ,此时R 1两端的电压为3V ,则灯泡的额定功率
P 额=U L I 最大=1.5V ×0.5A=0.75W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电源电压
U =U L +U 1=1.5V+3V=4.5V
电路的最大功率
P 最大=UI 最大=4.5V ×0.5A=2.25W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由I =
U
R
可得,R 1的滑片在a 点时R 1的电阻 R 1=1U I 最大=3V 0.5A
=6Ω 由图可知,只闭合S 、S 2, R 1的滑片在a 点, R 1与R 2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R 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于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 最大′=0.6A ,此时R 1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
P 1最大=( I 最大′)2 R 1=(0.6A)2 6Ω=2.16W
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由于电压表采用0∼3V 量程,当电压表的示数U 2最大=3V 时,滑动变阻器R 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此时R 1两端的电压
U 1′=U −U 2最大=4.5V−3V=1.5V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I 最小='11U R =1.5V 6Ω
=0.25A
则滑动变阻器R 2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
R 2最大=
2U I 最大最小
=
3V
0.25A
=12Ω 故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故A 错误;
B .“闻其声而知其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B 错误;
C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C 正确;
D .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 错误。

故选C 。

1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中学生跑完50m的时间一般为7s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教室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约为40W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5月份苏州地区气温舒适,平均气温约为20℃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约为
==⨯=
G mg
50kg10N kg500N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省力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由题可知钳子为省力杠杆,筷子、夹子、镊子为费力杠杆。

故选C。

1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个影响因素不变,摩擦力不变。

A.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甲、乙两图中,因为m P<m Q,所以G p<G Q,所以F1<F2,故A错误;
B.乙、丙比较,表面粗糙程度相同,丙的压力大于乙,因此F3>F2,故B错误;CD.丙、丁实验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摩擦力相同,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图中,液面在0℃以下,温度计的示数为-4℃,故A错误;
B.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象中bc段,即晶体从b点开始熔化,到c点全部熔化成液态,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B错误;
C.丙图中,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C正确;
D.丁图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吸热,故D错误。

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