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小桥梁设计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小桥梁设计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建筑》,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小小桥梁设计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种类以及功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和种类,知道桥梁的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桥梁的设计与制作。
重点: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种类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桥梁模型、图片、视频等。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桥梁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桥梁的特点,引导幼儿思考桥梁的作用。
2. 教学活动(10分钟)
(1)教师讲解桥梁的基本结构、种类和作用。
(2)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座桥梁,并介绍设计思路。
3. 例题讲解(5分钟)
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桥梁设计案例,讲解设计步骤和制作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
幼儿根据所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制作一座桥梁。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
各小组展示制作的桥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
1. 桥梁的基本结构:桥面、桥墩、桥台。
2. 桥梁的种类: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
3. 桥梁的作用:连接两岸、便于通行、承受重量等。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设计一座独特的桥梁,并画出设计图。
2. 答案要求:桥梁设计图需包含桥面、桥墩、桥台等基本结构,标注桥梁种类和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中,幼儿对桥梁的基本结构、种类和作用有了初步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对桥梁设计缺乏创新,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桥梁,实地了解桥梁的结构和作用,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鼓励幼儿尝试使用不同材料制作桥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桥梁的设计与制作。
2. 教学过程: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桥梁设计图的绘制和答案要求。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实地参观桥梁和提高幼儿创新意识。
一、教学难点解析:桥梁的设计与制作
1. 设计环节:
(1)引导幼儿观察和分析桥梁的图片,了解不同桥梁的结构特点,为设计提供灵感。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尝试设计独特的桥梁,培养创新意识。
(3)强调桥梁的实用性,让幼儿在设计过程中关注桥梁的承重能力、稳定性等因素。
2. 制作环节:
(1)提供丰富的学具,如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让幼儿根
据自己的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
(2)教师演示桥梁制作的基本步骤,提醒幼儿注意细节,如桥墩
的稳定性、桥面的平整度等。
(3)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相互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过程解析: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1. 例题讲解:
(1)选取一个简单易懂的桥梁设计案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
给幼儿。
(2)详细讲解设计步骤,包括测量、剪裁、折叠、粘贴等,让幼
儿明确制作过程。
(3)强调安全事项,如正确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避免受伤。
2. 随堂练习:
(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设计并制作一座桥梁。
(2)鼓励幼儿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协
作精神。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
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作业设计解析:桥梁设计图的绘制和答案要求
1. 绘制设计图:
(1)要求幼儿在设计图中明确标注桥面、桥墩、桥台等基本结构,以展示对桥梁结构的理解。
(2)鼓励幼儿创新,设计独特的桥梁外观和功能。
(3)指导幼儿注意设计图的整洁、美观,培养审美观念。
2. 答案要求:
(1)桥梁设计图需包含基本结构、种类和作用,以检验幼儿对课
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2)评价标准包括:设计创意、桥梁结构合理性、绘图整洁美观等。
四、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解析:实地参观桥梁和提高幼儿创新意
识
1. 实地参观桥梁:
(1)组织幼儿参观当地著名的桥梁,让幼儿亲身感受桥梁的宏伟
和实用性。
(2)引导幼儿观察桥梁的细节,如建筑材料、结构特点等,加深
对桥梁知识的理解。
(3)与桥梁设计师或工程师交流,让幼儿了解桥梁设计的过程和
挑战。
2. 提高幼儿创新意识:
(1)鼓励幼儿尝试使用不同材料制作桥梁,如纸杯、吸管、积木等,激发创新思维。
(2)组织桥梁设计比赛,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3)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彰,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和持续兴趣。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 在关键知识点处适当提高语调,强调重点。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确保充分激发幼儿兴趣。
2. 教学活动:10分钟,讲解清晰,确保幼儿理解。
3. 例题讲解:5分钟,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给予幼儿充足的操作时间。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充分展示幼儿成果。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具有启发性,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
2.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注意提问的难易程度,兼顾全体幼儿的水平。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营造有趣的学习氛围。
2.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感受到桥梁的实用性。
3. 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丰富,涵盖了桥梁的基本结构、种类和
作用。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对桥梁设计仍存在困难,今后需加
强对设计环节的引导。
2. 教学方法:采用了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
幼儿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但课堂提问环节,部分幼儿表现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3. 教学评价:通过展示与评价,让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增
强了自信心。
但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公正、客观,给予每个幼儿充
分的肯定。
4. 课后拓展:组织实地参观桥梁,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桥梁知识。
但需注意安全事项,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
5. 整体改进: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
能在课堂上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