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宾满族自治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新宾满族自治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为掌握新宾满族自治县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控制和降低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2013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2013年报告法定传染病18种共计890例,年发病率为290.83/100000,报告死亡2例,死亡率0.65/100000,法定传染病发病与上年同期比下降11.44%,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

其中乙类传染病13种,共报告发病400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的44.94%,发病率130.71/100000,发病率比去年同期下降6.76%。

报告发病数居前2位的病种依次是: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

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共报告490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5.06%,发病率为160.12/100000,报告发病主要病种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

结论2013年全县传染病发病率虽有下降,但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发病较高,应加强对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监测及防治工作。

标签:传染病;发病率;疫情分析
对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服务社会和保障居民健康的目的。

为了解新宾满族自治县传染病的流行情况,现对2013年新宾满族自治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疫情数据来自《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口资料来自新宾满族自治县统计局。

1.2 方法采用2013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2013年全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全年共报告传染病18种,报告传染病病例890例,报告发病率290.83/100000,与上年同期比下降11.44%,报告死亡病例2例(疟疾、艾滋病各一例),死亡率0.65/100000。

其中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共报告发病400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的44.94%,发病率130.71/100000,发病率比去年同期下降6.76%。

报告发病数居前2位的病种依次是: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4.50%。

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出血性结膜炎),共报告490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5.06%,发病率为160.12/100000,报告发病主要病种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1.63%。

2.2 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2.2.1 呼吸道传染病报告发病4种,分别为肺结核(178例),猩红热(15
例),麻疹、甲型H1N1流感(各1例),共计发病195例,占总报告发病数的48.75%,发病率为63.72/100000,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病率下降3.08%。

2.2.2 肠道传染病报告发病4种,分别为细菌性痢疾(14例),甲肝(2例),戊肝(2例),肝炎(未分型)(2例),共计发病20例,占总报告发病数的5.0%,发病率为6.54/100000,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病率下降90.00%。

2.2.3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报告发病5种,分别为梅毒38例、乙肝36例、淋病28例、丙肝15例、艾滋病4例,共计发病121例,占总报告发病数的30.25%,发病率39.54/100000,与去年同期比发病率下降9.09%。

2.2.4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报告发病流行性出血热40例、布病20例、疟疾4例,共计64例,占总报告发病数的16.00%,发病率2.09/100000,与去年同期比上升22.89%。

2.3 主要传染病发病情况
2.3.1 肺结核全年报告178例,报告发病率为58.17/100000,发病数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4.5%,较去年同期上升3.93%,位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的首位。

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发病季节不明显;发病年龄以20~69岁居多,共141例,占肺结核发病总数的79.21%;其次为70~89岁,共27例,占肺结核发病总数的15.17%。

男性123例,女性55例,男女比例2.24:1;职业构成中,农民(103例)、家务及待业(40例)居多,共143例,占80.33%。

2.3.2 流行性出血热全年报告40例,报告发病率为13.07/100000,发病数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10%,较去年同期上升2.5%,位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的第二位。

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发病秋冬季节高发,发病月份11~12月高发,共22例,占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总数55%;发病年龄以24~65岁居多,39例例,占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总数的97.5%。

男33例,女7例,男女比例4.71:1;职业构成中,农民居多,共39例,占97.5%。

2.3.3 手足口病全年报告276例,发病率90.19/100000,发病数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6.33%,位居丙类传染病发病的首位。

全年均有病例发生,6~8月份发病数较多,共发病241例,占手足口病发病总数的87.32%;发病年龄以0~5岁为主,发,225例,占手足口病发病总数的81.52%;男172例,女104例,男女比例1.65:1;发病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共246例,占手足口病发病总数的89.13%。

病例以轻型为主,没有发现重症病例。

3 讨论
2013年新宾满族自治县共报告18种法定传染病,报告传染病病例890例,报告发病率290.83/100000,报告死亡病例2例(疟疾、艾滋病各1例),死亡率0.65/100000,与上年同期比发病率下降11.44%,上年无死亡病例。

低于2013年全国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201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473.87/100000,
死亡率为1.23/100000)。

近几年来,肺结核一直位居新宾满族自治县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首位,发病以青壮年和中老年为主,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群众因病致贫,发病原因群众缺乏肺结核防治知识,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抗体免疫抑制剂的滥用,结核杆菌耐药菌株增多,患者病情迁延,传染源在社会上停留时间过长。

流动人口过密,增加了易感人群的患病机会。

防控措施主要是,加强防病知识宣传,切实做好肺结核患者管治管治。

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县常年均有病例发生,是我县重点防治传染病之一,发病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我县是流行性出血热老疫区,鼠密度较高,人群免疫力低,农村环境卫生较差及农民卫生防护意识较低。

防治措施,组织群众开展灭鼠工作,对重点人群尤以16~65岁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预防接种,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加大对农民流行性出血热预防知识的宣传。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散居和托幼儿童,传染途径较为复杂,容易导致疫情扩散;须引起高度重视。

防范措施主要加强防病宣传,严密监测疫情,防止聚集性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旋.2012年东台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13,10(5):17-18.
[2]王恒,兰海杰. 结核病发病率上升十大因素分析[J].医药前沿,2013,11(32):374-3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