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实验室工作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病实验室工作制度
篇一:性病实验室制度
实验室人员任务
(1)明确国家规定的性病报告病种,掌握国家规定的性病检测方法。

(2)根据国家性病诊断标准、检测规范与相关要求,开展常规性病检测项目,包括: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如 RPR、TRUST等)定性与定量检测、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如TPPA、TPHA、TP-ELISA 等);淋球菌革兰染色涂片检查、淋球菌培养;衣原体抗原检测等。

要求检测方法符合要求,检测试剂为国家批批检合格试剂。

(3)按照性病检测方法的 SOP 要求,使用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如开展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需要使用梅毒水平旋转仪,开展 TPPA 检测使用微量振荡仪等),开展性病检测工作,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经常对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校准。

(4)对所有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登记,填写检测记录表,不得漏项。

实验室检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送检临床医生。

(5)保持与临床医生沟通,将所采用的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及时通知临床医生。

(6)积极参加医疗机构或性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举办的性病实验室检测培训班,确保掌握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和工作程序。

(7)积极参加国家或地方组织的性病实验室室间质控,不断提高实验室检测和操作水平。

(8)协助和配合性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所开展的性病实验室相关调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改进。

(9)对患者的检验信息严格保密。

实验室检测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1)从事性病实验室检测的技术人员必须参加性病检测专业培训和复训。

(2)应按国家要求开设性病检测项目,所采用的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必须符合要求。

不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不使用不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性病检测方法,如使用检测血清抗体的方法来检测淋球菌感染、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和 HPV感染等。

(3)采用的检测试剂必须为国家批批检检定合格的试剂。

采购试剂时,必须核对其生产批准文号。

试剂保存条件必须符合要求,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自行配制的试剂必须符合要求。

(4)采用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必须符合检测方法的要求。

按要求对检测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保修,对运转功能进行监控。

(5)制定每种性病实验室检测的SOP,并严格按 SOP 要求操作。

(6)实验室检测标本的取材、运输和保存必须符合要求。

必要时,对检测标本进行备份管理。

检测的标本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检测完成。

(7)在进行实验室操作时,应严格按实验室功能分区开展。

(8)每次检测时必须按要求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对内部质量控制中发现的问题必须积极寻找原因,及时改进。

(9)配合和参加国家或当地组织的室间质量控制,对室间质量控制发现的问题及时改进。

(10)实验室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安全事故和职业暴露的发生。

上岗培训、复训与考核制度
(1)对新上岗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参加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举办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经培训合格的实验室技术人员上岗后,每 2-3 年要进行复训。

(3)上岗培训合格后,发给培训合格证书。

(4)上岗培训或复训考核不合格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学习,直至培训合格;否则,不得上岗。

(5)医疗机构应建立培训档案,由本单位医务科或预防保健科,联合本单位继续教育委员会(或相应科室)具体落实。

上岗培训与复训的考核成绩纳入继续医学教育和在职、在岗培训管理。

上岗培训和复训与技术职务评聘、晋升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并作为科室年度工作绩效和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

篇二:性病门诊管理规章制度
性病门诊管理规章制度
水磨沟区人民医院
水磨沟区人民医院性病门诊工作制度
1、遵守医疗职业道德,廉洁自律,文明行医。

2、接诊患者要仔细询问发病经过,了解临床症状和体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注意为患者保密。

3、认真填写门诊病历,按规范要求注意内容完整性,提高首诊符合率和及时率。

4、采集标本操作应规范化,使用正规的检查方法和药剂。

5、男医生给女病人检查和取材时,必须有女医护人员在场。

6、采用卫生部推荐的规范化治疗方案,科学合理用药,减少病人负担。

7、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联系卡。

8、保持诊室清洁,改善就诊条件,创造轻松良好的就诊环境。

水磨沟区人民医院性病门诊消毒制度
1、所有诊查应在诊疗室进行,诊疗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应按消毒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每天应定时用紫外线灯消毒房间,并做好记录。

2、诊疗室内不得吸烟、喝水及吃东西,在给病人做检查时应戴上一次性乳胶手套和口罩,工作完后及时洗手。

防止污染和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

3、工作前、后:工作台要用适宜的消毒液(1%漂白粉或
H2O2,或按特殊要求)消毒和擦干净。

4、在作可疑感染标本实验时一定要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带了手套后不要去接触其它物品,不要在实验室内喝水、进食或抽烟。

5、诊疗用品用完后要放入1%含氯消毒液杀菌,仪器如不能用1%含氯消毒液,要改用70%酒精消毒。

6、为防止污染物危害他人或自己,不要用可能污染的戴手套的手开启和触摸门把手等办公用品,如已触摸,要立即消毒。

水磨沟区人民医院性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1、医院指定专人负责性病报告卡的收集、登记、汇总和上报工作。

2、建立规范的性病疫情登记簿,门诊工作日志和性病病历。

3、妥善保管性病疫情登记簿,不得擅自修改和销毁。

4、按规定时限及时将性病疫情通过网报、邮寄报告卡或送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慎防延误或丢失。

5、严守保密制度,未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不得向外泄露疫情信息。

6、性病疫情负责人应按照要求随时对门诊工作日志和性病报告卡的填写质量进行检查,保证各项目的填写真实、完整、准确,若发现报告卡有漏项应及时核实弥补。

7、性病疫情负责人应每季度开展一次漏报自查,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按照要求如实记录,填写登记表,并存档备查。

8、主动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及性病防治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与考核工作。

9、将性病疫情报告工作与相关人员的业务考核和奖惩紧密结合。

水磨沟区人民医院实验室消毒工作制度
1、所有试验应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室内各岗位产生的污染物除应按消毒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每天应随时用紫外线灯消毒房间和操作箱。

并做好记录。

2、进行病人标本处理时应在相应的操作箱内进行。

不得将标本随意放置以免丢失标本或污染环境。

实验完后应及时消毒操作箱将其他废弃物放入相应的容器内统一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工作完后应及时洗手。

3、实验室内不得吸烟、喝水及吃东西,在无菌操作时以及处理标本时应戴上手套和口罩,工作完后及时洗手。

防止污染和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

4、工作前、后:工作台要用适宜的消毒液(1%漂白粉或
H2O2,或按特殊要求)消毒和擦干净。

5、在作可疑感染标本实验时一定要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带了手套后不要去接触其它物品,不要在实验室内喝水、进食或抽烟。

6、标本、实验用品用完后要放入1%漂白粉杀菌,仪器如不能用1%漂白粉,要用70%酒精消毒。

7、为防止污染物危害他人或自己,不要用可能污染的戴手套得手开启和触摸门、冰箱、温箱把手,如已触摸,请立即消毒。

篇三:性病实验室操作手册
第一章
淋病的实验
淋病(gonorrhea)是指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道的化脓性感染,如尿道炎、宫颈炎和直肠炎等。

如不及时治疗,淋球
菌可侵入泌尿生殖器的其他部位,引起附睾、前列腺、输卵管及盆腔等器官的炎症,甚至可经血液传播到全身其他部位,形成淋菌性关节炎、腱鞘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合并症。

但另一方面,也有5%-20%的男性和60%的女性病人呈现无症状经过。

淋球菌好侵犯人类泌尿生殖道的柱状上皮细胞,凭借特异的结构和粘膜表面与之相匹配的部位粘附。

继而侵入细胞内增殖,使粘膜上皮破坏,形成炎症,出现一系列症状。

一、淋病诊断步骤
人类尿道上皮尤其是柱状上皮细胞对淋球菌相当敏感。

在感染淋球菌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平均3天~5天)。

由于细菌和毒素的作用,粘膜坏死、脱落、神经末梢暴露、炎症浸润、组织液渗出,病人会出现尿急、尿痛和尿道流脓等急性尿道炎症状。

淋球菌感染男性病人,常会出现尿痛和尿道流脓等临床症状。

这时取尿道分泌物作涂片,经革兰染色后,如见到有符合淋球菌形态特征的革兰阴性细胞内双球菌,则初步诊断阳性,可对病人进行治疗;如涂片查菌阴性,应从尿道取标本进行淋球菌培养。

淋球菌感染的女病人,常仅有脓性宫颈分泌物或无症状。

对女病人不推荐用涂片法检查,而主张直接从宫颈取材进行培养。

标本经培养后,菌落形态典型、氧化酶试验阳性,菌体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则初步诊断为阳性培养物,如有某些性状不符合,则可进一步用糖发酵试验及直接免疫荧光法等作鉴定加以确诊。

二、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在取材作涂片时,应先用灭菌等渗盐水洗净尿道口,然后用手指由后向前挤出脓液,用棉拭或白金耳蘸取脓液后轻轻涂布于载玻片上。

待自然干燥后作染色。

如由男性病人前尿道取材作培养时,应用白金耳或藻酸钙拭子深入尿道2cm~4cm,取出的分泌物应略带粘膜。

从女病人的宫颈取材时,应将棉拭插入宫颈口1.5cm,稍转动并停留
10s~30s,让棉拭充分吸附分泌物。

从肛门取材时,应将棉拭插入肛门2.5cm以上,从紧靠肛环边的隐窝中取材。

检查淋菌性咽炎时从扁桃体或扁桃体窝或咽后壁取材。

淋球菌对外环境因素如干燥抵抗力很弱。

因此,为了保证培养成功,应尽量缩短标本离体时间。

在医院门诊部,从病人取材后,应立即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如取材本处离实验室较远时,可将标本置于无营养性的Stuart或Amies运送培养基或选择性生长培养墓如Trmlsgrow中运送到实验室。

标本在无营养运送培养中(在室温25℃条件下),12h对分离率无影响,在24h内分离大于90%。

如需时再应使用生长运送培养基,但即便如此,也不应超过2天。

淋病的涂片检查
【原理】
急性淋菌性尿道炎病人常有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

在有些脓细胞内可有许多淋球菌。

淋球菌革兰染色呈阴性反应,具有特殊的菌体形态。

因此,取病人尿道分泌物制成涂片后做革兰染色,检查有无典型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可作初步诊断的依据。

【方法】
1.先用灭菌等渗盐水的拭子揩洗尿道口,然后用手指由后向前挤出脓液,蘸取脓液后轻轻涂布于载玻片上。

待自然干燥后加热固定,染色,镜检。

常用革兰染色,也可用美蓝染色。

2.涂片后,待自然干燥后火焰固定,
革兰氏染色:结晶紫染色1min。

碘媒染液染色1min。

乙醇丙酮脱色1min左右。

石炭酸复红复染1min。

晾干后油镜镜检。

【结果】
在急性病人的尿道脓性分泌物革兰染色涂片中,常可见到大量红色多形核白细胞。

在有些细胞中吞噬有淋球菌。

淋球菌为革兰阴性,呈卵圆形或圆形,常成对排列,接触面扁平或稍凹。

菌体长约0.7μm,宽约0.5μm。

但两菌大小可有差异。

多数多形核细胞中并不含淋菌,但不少脓细胞中常含有一至数对,甚至20对30对淋球菌,淋球菌常存在于细胞浆内。

在病期较长的淋病病人的涂片中淋球菌比较少,有时呈单个、四联和八叠状,位于细胞外。

对有些菌有时难以下结论,需进行培养和鉴定。

【注意事项】
1.涂片时不要用力涂擦,而应将棉拭在玻片上轻轻滚动,因急性病人诊断标(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性病实验室工作制度)准为见到“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

涂擦过劲,细胞破裂或变形,菌从细胞内逸出,会造成诊断上的混淆。

2.涂片厚薄要合适。

涂片过厚,加之染色过程中脱色时间不足,革兰阴性菌也会呈现紫色。

因此,脱色时间要视涂片厚薄而定。

在大量染片时,最好用一已知的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和阴性菌(如大肠杆菌)作对照。

3.固定涂片,只要将涂片迅速通过火焰2~3次,避免加热过度使细胞变形扭曲。

当把加热的涂片放到手背上时应不感到太烫。

4.不推荐用涂片检查来诊断淋菌性直肠和咽部的感染,也不推荐用作判愈。

【临床意义】
涂片检查方法简便、有效、价格低廉且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但其特异性随着取材部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如,从男性尿道取材特异性高,而从女性宫颈取材特异性低。

因女性宫颈分泌物中杂菌很多,有的在形态上很像淋球菌。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不推荐用涂片法来检查女性病人。

淋球菌的分离培养
【原理】
如果标本中有淋球菌,则在合适的培养基上经培养后可长成菌落。

各种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成的菌落形态各不相同。

根据菌落的大小、表面高起或扁平、光泽、色素和边缘的情况等,作为细菌鉴定的标准。

【方法】
1.取材
培养要获得成功,取材的部位和方法要准确。

由男性病人前尿道取材时,应该用细小棉拭子或藻酸钙拭子或白金耳伸入尿道口2cm~4cm,取出的分泌物应略带粘膜。

从女病人的宫颈取材时,应先用温水湿润扩阴器(不要用液体石蜡等润滑油)。

应将棉拭插入宫颈口1.5cm处,稍转动并停留10s~30s,让棉拭充分吸附分泌物。

从直肠取材时,应将棉拭插入肛门2.5cm以上,如果棉拭碰到粪便,应换一个棉拭重取。

检查淋菌性咽炎
时,应从扁桃体及扁桃体窝取材。

为了提高阳性率,可同时取二份标本进行培养。

2.培养基
由于淋球菌的营养要求较复杂,所用的培养基中应含有动物蛋白及细菌生长所需的各种因子。

目前国内常用的是血液琼脂或巧克力琼脂。

为抑制杂菌,在培养基中可加入少量抗菌物质如多粘菌素B(25μg/ml)和万古霉素(3.3μg/ml)等。

所用血液如羊血、兔血和人血均可,浓度为8%~10%。

但避免血液中加入抗凝剂等药物。

培养基的pH值以7.4为好。

目前国外常用的培养基有Thayer-Martin(T-M)培养基、NewYork City(NYC)培养基和Martin-Lewis(ML)培养基等。

T-M培养基是在GC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血红蛋白(1%)、抗生素(万古霉素
3μg/ml、粘菌素
7.5μg/ml和制霉菌素12.5μg/ml)和淋球菌增菌剂,使绝大多数杂菌被抑制而淋球菌菌落长得较大,在乎皿中几乎呈纯培养,从而大大提高了由子宫颈、尿道,尤其是咽和直肠部位分离出淋菌的阳性率。

3.培养条件
淋球菌对外环境变化颇为敏感,对寒冷和干燥抵抗力很弱。

因此,为了保证培养有足够的成功率,取材后应立即接种,标本离体时间越短越好。

取材处离实验室距离较远时,应将标本接种于Smart或Amies运送培养基或1%葡萄糖肉浸液中,并注意在运送过程中保温。

接种的血平皿应先放在37℃温箱中预温。

培养的最适温度为35℃~36℃,超过38.5℃或低于30℃便生长不良。

因此,孵育的温度要恒定。

淋球菌为需氧菌,但最初从人体分离时,为促进生长,需用5%二氧化碳环境培养。

为保持一定的湿度,可在培养缸中放些浸水棉球。

【结果】
淋球菌在血平皿上经24h~48h的培养后,可形成圆形、凸起、湿润、光滑、半透明或灰白色菌落。

边缘呈花瓣状,直径为0.5mm ~1.0mm。

用白金耳触之有粘性。

如继续培养,菌落面积增大,表面变得粗糙,边缘出现皱缩。

若从菌落上取材作涂片,可见到菌的大小及染色的深度有差异,排列也不一致,约有25%的菌为典型的双球菌,其他75%为单球菌、四联形或八叠形。

淋球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于液体表面,或稍有轻度混浊和颗粒沉淀。

【注意事项】
1.培养要获得成功,取材是关键之一。

取材的深度一定要够,因为淋球菌好发于柱状上皮细胞而不是复层鳞状上皮细胞。

男性尿道前端包括舟状窝都为复层鳞状上皮覆盖,所以要深人到尿道内2cm~4cm处,并蘸取少量粘膜,阳性率才高。

女性病人取材时,要求将棉拭插入宫颈管,转动并停留10s~30s 也是这个道理。

有些人只在阴道口取少量分泌物作分离培养,阳性率当然会降低,因为有生活力的菌从宫颈随分泌物由阴道流出需一定时间,阴道内pH值低,又因各种杂菌的作用,到阴道口时淋菌的生活力较低,再加上培养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培养成功的机会就会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