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三高中生物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三高中生物专题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

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B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C.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到原来位置
D.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
2.将六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去皮之后,分别置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其重量,增减的重量与蔗糖溶液的浓度关系如右图。

据图判断,马铃薯细胞液浓度与下列哪项最为接近()。

A.0.4B.0.8C.1.0D.1.6
3.用一片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制成临时装片,滴加有适量红墨水的0.3 g/mL蔗糖溶液,用低倍镜观察装片中的苔藓细胞,如图所示状态,①②处的颜色分别是()
A.绿色、红色B.绿色、无色
C.红色、无色D.红色、红色
4.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光镜下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浅变深
②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深变浅
③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形成球形小团
④细胞膜、液泡膜结构明显
⑤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是蔗糖溶液。

A.①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③⑤
5.图1表示物质扩散的图解,图2是设计证明图1物质扩散成立的实验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水柱a 将持续上升
B .图甲中水柱a 将先上升后下降
C .图乙中水柱b 将持续上升
D .图乙中水柱b 将先上升后下降
6.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甲所示,A 代表清水,B 、C 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乙所示,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 1、h 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B 的浓度一定大于C 的浓度
B. 图乙中B 的浓度一定等于C 的浓度
C. 图甲中A 中水分子扩散到B 的速率大于A 中水分子扩散到C 的速率
D. 图乙中A 中水分子扩散到B 的速率等于B 中水分扩散到A 的速率
二、综合题
1.
请你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与气孔开闭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用具:显微镜,镊子,刀片,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3 g/mL 的蔗糖溶液,蚕豆叶片。

(3)实验步骤
①取载玻片2片,分别在中央滴加蒸馏水和蔗糖溶液各一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小组确定研究课题: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

该小组选用水生植物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并作出实验假设:如果将其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加。

该小组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A .配制10%、20%、30%的蔗糖溶液,分别盛于培养皿中。

B .从黑藻茎上取下叶片,用吸水纸吸干叶片上的水分,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10分钟。

C .取出叶片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选取5个细胞测量并记录其如图所示的A 、B 值,计算和记录B/A(%)值。

在此基础上,请你参与设计、分析与讨论。

(1)图中A 、B 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作曲线如图。

请你就该结果作出分析并得出结论。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说明上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于相应浓度的外界溶液引起,而非细胞本身的原因,则应该进行的实验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想进一步了解“生长在盐碱地上的植物与水生植物的细胞溶液是否有差别”,请根据题干完成下面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①取盐碱地上的植物与黑藻植物叶片若干,用吸水纸吸干水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两种叶片制成装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若盐碱地植物的B/A值小,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高三高中生物专题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

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B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C.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到原来位置
D.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
【答案】D
【解析】由于BC段随时间延长,细胞液浓度上升,其原因应该是吸收了农药残留。

2.将六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去皮之后,分别置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其重量,增减的重量与蔗
糖溶液的浓度关系如右图。

据图判断,马铃薯细胞液浓度与下列哪项最为接近()。

A.0.4B.0.8C.1.0D.1.6
【答案】C
【解析】当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时,水分的进出达到平衡,此时马铃薯的重量变化为0,故答案为C。

3.用一片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制成临时装片,滴加有适量红墨水的0.3 g/mL蔗糖溶液,用低倍镜观察装片中的苔藓细胞,如图所示状态,①②处的颜色分别是()
A.绿色、红色B.绿色、无色
C.红色、无色D.红色、红色
【答案】A
【解析】由于细胞液浓度低于0.3 g/mL蔗糖溶液,因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又由于植物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红墨水不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因此在①原生质层、②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空隙处的颜色分别是绿色、红色。

4.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光镜下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浅变深
②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深变浅
③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形成球形小团
④细胞膜、液泡膜结构明显
⑤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是蔗糖溶液。

A.①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③⑤
【答案】A
【解析】因外界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洋葱表皮细胞将不断失水,使得液泡变小,而细胞液中色素不能随水透过原生质层,因此颜色加深。

由于液泡和原生质层的不断收缩,可看见③现象的出现。

光镜下既看不清膜结构又辨不清蔗糖的成分。

5.图1表示物质扩散的图解,图2是设计证明图1物质扩散成立的实验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
B.图甲中水柱a将先上升后下降
C.图乙中水柱b将持续上升
D.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D
【解析】由图分析知淀粉不能通过半透膜,葡萄糖可以通过半透膜,因此图甲中水柱a会上升一段时间后保持不变,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

6.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甲所示,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乙所示,
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 1、h 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B 的浓度一定大于C 的浓度
B. 图乙中B 的浓度一定等于C 的浓度
C. 图甲中A 中水分子扩散到B 的速率大于A 中水分子扩散到C 的速率
D. 图乙中A 中水分子扩散到B 的速率等于B 中水分扩散到A 的速率
【答案】B
【解析】图乙中A 和B 的浓度大小比较还要考虑液体压力的作用,液体压力的作用与浓度差的作用达到平衡状态,所以B 与清水的浓度差要大于C 与清水的浓度差,因此B 的浓度一定大于C 的浓度,B 项错误。

二、综合题
1.
请你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与气孔开闭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用具:显微镜,镊子,刀片,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3 g/mL 的蔗糖溶液,蚕豆叶片。

(3)实验步骤
①取载玻片2片,分别在中央滴加蒸馏水和蔗糖溶液各一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活细胞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会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
(3)②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下表皮两块,分别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液滴中,盖上盖玻片
③将装片分别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4)①如果蒸馏水中气孔开放,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说明失水使气孔关闭,吸水使气孔开放
②如果蒸馏水中气孔关闭,蔗糖溶液中气孔开放,说明失水使气孔开放,吸水使气孔关闭
【解析】该题利用活细胞渗透吸水或失水的原理,考查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此实验中应分析两种状态:一是在低浓度的溶液中细胞吸水时气孔的开闭情况;二是在高浓度的溶液中细胞失水时气孔的开闭情况。

对比两种状态便可得出相应的结论。

2.某小组确定研究课题: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

该小组选用水生植物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并作出实验假设:如果将其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加。

该小组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A .配制10%、20%、30%的蔗糖溶液,分别盛于培养皿中。

B .从黑藻茎上取下叶片,用吸水纸吸干叶片上的水分,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10分钟。

C .取出叶片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选取5个细胞测量并记录其如图所示的A 、B 值,计算和记录B/A(%)值。

在此基础上,请你参与设计、分析与讨论。

(1)图中A 、B 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作曲线如图。

请你就该结果作出分析并得出结论。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说明上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于相应浓度的外界溶液引起,而非细胞本身的原因,则应该进行的实验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想进一步了解“生长在盐碱地上的植物与水生植物的细胞溶液是否有差别”,请根据题干完成下面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①取盐碱地上的植物与黑藻植物叶片若干,用吸水纸吸干水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两种叶片制成装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若盐碱地植物的B/A值小,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细胞的长度和原生质体的长度
(2)分析:①B/A值越小,说明质壁分离程度越大;②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B/A值下降,说明质壁分离程度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结论: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3)设置清水对照组,观察清水中的黑藻细胞,确认细胞形态正常,无质壁分离现象
(4)实现步骤:
②配制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将两种叶片浸泡10分钟
③观察、比较两者B/A值的大小
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说明盐碱地植物其细胞液浓度较低
②若黑藻叶片的B/A值小,则说明水生植物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③若盐碱地植物的B/A值与黑藻叶片的B/A值基本相等,则说明盐碱地植物与水生植物的细胞液浓度差别不大【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A为细胞的长度,B为原生质体的长度。

(2)本实验探究的是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

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是自变量,实验过程中设置10%、20%、30%的蔗糖溶液相互对照;质壁分离程度是因变量,测量其A、B值并计算B/A(%)值,将B/A(%)值作为衡量质壁分离程度的指标。

根据曲线图分析,注意B/A值与质壁分离程度的关系,B/A值的变化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根据这两个关系进而判断出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

(3)设置对照组:黑藻细胞置于清水中,测量其A、B值,B/A值不变说明未发生质壁分离,实验中的质壁分离现象是由外界溶液引起的。

(4)实验目的是判断两种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因此可以将其放在相同的外界溶液中,通过比较B/A值进行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