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易错点检测卷(二)-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易错点检测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潺潺.(chán)鄙夷.(yǐ)浣.(huàn)溪沙锲.(qiè)而不舍
B.涔涔.(cén)凹.(āo)陷华.(huà)罗庚头晕目眩.(xuàn)
C.鸿.(héng)毛暂.(zàn)时追悼.(dào)会叱咤.(zhà)风云
D.刨.(páo)虫仆.(pú)役白云观.(guān)见微知著.(zhù)
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秽言木棉花难堪屏障B.露陷儿茏罩飞驰喉咙
C.熟炼军令壮骏马矛盾D.鳃帮子榜文水寨船浆
3.《红楼春趣》中“宝玉等大家都仰面看天上这几个风筝起在空中。

一时风紧,众丫鬟都用绢子垫着手放。

”句中“垫”的意思,你猜是()
A.用来铺垫东西B.铺衬,表示爱护
C.临时补充D.暂时替人付钱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春天来了,大地万象更新
....,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

B.眼前吃点亏不用太沮丧,要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C.法国的乌合之众
....在逃跑过程中不断加快逃跑速度,为了能逃到目的地而竭尽了全部力量。

D.这个罪犯嗜杀成性、十恶不赦,死得其所
....。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B.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

C.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要努力改正和认识自己的错误。

B.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

C.谁都不能否认詹天佑不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D.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二、填空题
7.根据语境写词语。

(1)屋边sǒnɡlì()着的那棵大树上,鸟窝里已经孵出了几只可爱的小鸟,tǎnɡruò()鸟妈妈在外面mìshí(),为了fánɡzhǐ()孩子们遇险,鸟爸爸总会守在巢中。

(2)为了使我们的身体更加jiàn kānɡ(),我们应该多吃水果和shūcài()。

(3)虽然是línɡchén(),街上却十分拥挤,警察叔叔仍在坚守ɡǎnɡwèi(),维持
三、语言表达
12.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了《匆匆》这一课,受到了教育。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

我担心你会渐渐忘记中国语文。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何必介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鲁滨逊用木头和帆船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生活中的语文。

班上有很多同学家里都养了小宠物,你也想有自己的小宠物,请你试着说服妈妈支持你养宠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词曲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习题。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①。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②无人能解,因风③飞过蔷薇。

注释:①[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②[啭]鸟婉转地鸣叫。

③[因风]借着风势。

因,凭借。

14.词,又称长短句,极盛于____代,“清平乐”是__名。

15.说说“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的意思___。

16.词的上阕,词中一个“___”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假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向,唤回与自己同住。

词的下阕,词中一句“____”,写出了春季已过,初夏已来。

17.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好的故事》文段,回答问题。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

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8.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凝视()陡然()昏暗()昏沉()
19.文段中的破折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

20.阅读课文,判断对错。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成功”、“惊喜”、“发现”“收获”等词语。

(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叙事清楚。

(3)450字左右,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等。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音。

A.鄙夷(yǐ)——yí。

C.鸿(héng)毛——hóng。

D.白云观(guān)——guàn。

故选B。

2.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识记和积累。

B.露陷儿——露馅儿,茏罩——笼罩;
C.熟炼——熟练,军令壮——军令状;
D.鳃帮子——腮帮子。

故选A。

3.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结合语境的含义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中“垫”的意思把绢子铺衬上去放着,所以“垫”的意思是铺衬,表示爱护。

故选B。

4.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A.万象更新:指一切事物都改变了面貌,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结合语境,本句是指春天到了,大地所有的事情都是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

使用恰当;
B.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结合语境,吃点亏看似好像是受到了损失,但是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不会也变成好事。

词语使用恰当;
C.乌合之众:原义是像乌鸦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结合语境,“乌合之众”在这里做主语,词语使用恰当;
D.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是褒义词。

罪犯嗜杀成性、十恶不赦,不能使用褒义词。

不符合句子语境。

可以改为“死有余辜”;
故选D。

5.B
【详解】考查了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

A、C正确。

B.有误,“开水”“干粮”“被子”“灯火”为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加顿号。

6.D
【详解】考查病句辨析。

A.词序错误,应为“我们要认识并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
B.成分残缺,应在句子末尾添加补语“科学家”;
C.否定词不当,应去掉第二个“不”;
故选D。

7.耸立倘若觅食防止健康蔬菜凌晨岗位
秩序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

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耸、觅、健、蔬、凌、秩”容易写错,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

8.愚笨强迫无能为力高超浇灌惶惶不安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笨拙:笨;不聪明;不灵巧。

逼迫:紧紧地催促;用压力促使。

无可奈何:指没有一点办法,只好这样了。

《史记·周本纪》。

高明:高超;出色(指见解、议论、办法、技艺、本领等);高明的人。

灌溉:利用渠道或管道输水到农田,满足耕作及作物生长的需要。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9.落荒而逃鱼贯而入天涯海角闻所未闻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识记。

①落荒而逃: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②鱼贯而入:比喻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

形容一个接一个次序进入。

③天涯海角:也说天涯地角。

形容极偏远的地方。

④闻所未闻:听到了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

形容事情新奇。

10.夸张、比喻拟人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意思是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飞流直下三千尺”是夸张,用“银河”比作“瀑布”是比喻。

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自唐代杜甫的《春望》,意思是感伤国事,看到花开不禁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竟觉得那叫声也很揪心。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表达了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

1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位卑未敢忘忧国等闲识得东风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视死忽如归乡音无改鬓毛衰还来就菊花
【详解】(1)本题考查名人名言识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意思为不辞辛劳,贡献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

“位卑未敢忘忧国。

”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句意:地位虽然卑微,但也不敢忘记忧念国事。

位卑:地位低微。

(2)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句意: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原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句意: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原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出自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句意: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砚与远山纠缠。

一会儿我的小船突然多了一些珍珠乱串,那是雨点。

原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出自三国曹植的《白马篇》,句意: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一),句意: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出自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句意: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原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2.白雪,被阳光蒸融了。

学了《匆匆》这一课,我受到了教育。

爸爸说,他正为这件事操心。

他担心我会渐渐忘记中国语文。

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不介意。

鲁滨逊搭起帐篷。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改写句子以及修改病句。

(1)考查了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例句是比喻句,仿写时注意。

如:过去的日子如梦境,被现实打碎了,如浮云,被清风吹走了。

(2)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

成分缺失,在“受到”前面加上“我”。

即:学了《匆匆》这一课,我受到了教育。

(3)本题主要考查改为转述句。

只改变引语部分,提示语不变;标点符号要作相应改变,即把冒号、前引号变成逗号,后引号删除;引语中,人称“我”变成“他”,“你”变成“我”。

即:爸爸说,他正为这件事操心。

他担心我会渐渐忘记中国语文。

(4)本题主要考查了反问句改陈述句。

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

本句“又何必介意”改为“不介意”,去掉语气词“呢”;最后,问号变句号。

即: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不介意。

(5)本题主要考查了缩句。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去掉修饰语“用木头和帆船、一座简陋的”。

即:鲁滨逊搭起帐篷。

13.妈妈,我想和你谈件事,请您同意我在家里养一只小狗吧。

请您听一下我的理由吧。

妈妈同意了。

理由一共有4个:一,你们每天出门上班都没人陪我,现在有了狗狗,我也多了个玩伴;二,养狗陪养了我的青责任心,让我学会关爱,更让我有耐心;三,狗狗可以让我戒掉看手机的坏习惯;四,狗狗还既可以看家又可以保护我。

“那如果耽误你学习怎么办?”妈妈问道。

“绝对不会耽误我学习。

我也是节假日陪它玩。

”我解释道。

我又补充了:“我会按时给它打疫苗的,如果它咬人,我就把它拴起来,它的卫生我会解决的。

妈妈您就让我买一条狗吧。

【详解】要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条小狗,我们要让妈妈看到养狗对你甚至是对家庭好处,这样的话说服妈妈的成功率才会大。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说服妈妈:一、和妈妈讲明小狗对你的积极影响宠物对于孩子而言很多时候不仅仅只是宠物而言,而是家人、是一起陪伴的伙伴。

所以你可以和妈妈说:“你想要一条小狗了,有了小狗之后你的生活会丰富一些,帮助你摆脱孤独。

在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陪伴你的时候,有了小狗在你的生活会更有乐趣。

可以和小狗一起去户外运动,一起玩耍。

可以帮助你戒掉一些爱玩游戏、迷恋电视剧等不良的行为,培养你养成爱锻炼、爱运动的良好习惯,整个人精神状态和身心发展都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二、和妈妈讲明小狗对于你能力提升的帮助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全方面的发展,不仅仅是在学习方面,包括动手实践能力。

所以你可以和妈妈说,养一条小狗可以帮助你锻炼你的动手能力。

因为你决定养狗之后,要动手给狗狗做营养的美食,同时还要给狗狗洗澡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在这过程中可以帮助提升你的动手能力,使得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的
提升。

自己也会变得更加独立,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那样就算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你也可以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起居,对提升自己独自生活的能力非常有用。

三、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换取小狗为了激励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通常在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或者在学校有优秀表现的时候,作为家长都有乐意给孩子一份礼物来奖励孩子。

所以你可以事先和妈妈说好,当你的成绩名列前茅或者在学习上有突出进步的时候,希望她可以奖励你一条小狗。

有了小狗,你可以利用每天遛狗的时间来放松你自己,做到劳逸结合既能保障学习成绩的稳步上升,同时身体又能得到充足的锻炼,避免长时间坐着写作业对颈椎不好。

总结: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条小狗,你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首先,要讲明小狗对你的积极影响可以陪伴你,避免你独自一人太过孤单。

其次,要说明小狗对你能力的提升,包括动手实践能力、独立生活起居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最后,就是要讲明小狗对你学习生活的重大帮助,可以帮助活跃身心,做到劳逸结合。

从以上这三点出来,相信妈妈就会同意你养一条小狗的。

14.宋词牌15.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16.若因风飞过蔷薇17.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解析】14.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能力。

词,又称长短句,极盛于宋代,“清平乐”是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调。

15.本题考查的是诗句翻译。

在翻译诗句时,注意先理解句子中难懂的字词,然后把字词解释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出整句词的含义,
寂寞:清静,寂静。

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因此,整句词的意思是: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

16.本题考查的是诗词内容理解。

词的上阕是: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作者将春拟人化,起句发问,既点明寻春、惜春旨意,又透出爱春、伤春情绪。

接着又以对春天的体贴关怀,写春去无痕。

“若有”两句用浪漫的笔法表达出自己的愿望,写出了对春天的依恋深情。

词的下阕是: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下阕写夏季的到来。

作者现以叹问点明春天已无踪迹,进一步表现惜春的沉痛,接着,想到黄鹂定会知道,然而,人、鸟语言不通,所以又添一层烦恼和沉痛。

结尾以“飞过蔷薇”写出寻春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蔷薇暗示了夏天已经到来。

17.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情感。

“春归何处”为这首词的起句,以诘问开头,给人以春天不知去向的感觉。

“寂寞”二字,写出了春归的无影无声。

而千呼万唤地招呼春天“归来”与人“同住”,则使春归的形象进一步得以丰满,从而深刻充分地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热烈留恋的感情。

18.注视突然黑暗暗淡19.意思转折,话题转换语意未尽,用以引发思考20.×√×21.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22.写“我”骤然惊醒,梦境中“好的故事”消失,重新回到“昏沉的夜”。

23.暗喻旧中国的黑暗,但同时也表达了另一种期盼。

【解析】18.本题考查近义词。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近义词:注视。

陡然:突然。

近义词:突然、猛然。

昏暗:光线不足。

近义词:暗淡、黑暗。

昏沉:暗淡。

近义词:暗淡、昏暗。

19.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掌握。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破折号有以下作用:①表示解释说明。

②表示声音的延长。

③表示声音的中断或停顿。

④表示意思的转折。

结合文中句子“——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破折号前面写要碎影还在,追回好的故事,破折号表示转折,后面写对美好事物的期望和向往。

省略号一般有如下作用①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②表示例举的省略。

③说话的中断。

④语意未尽,用以引发思考。

⑤重复词语的省略。

根据文中句子“在昏沉的夜……”这里表示语意未尽,用以引发思考。

20.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

(1)运用通感,将“我”在梦境中的感受形象地转化为视觉体验,生动地写出了梦的美好,表达了作者的憧憬之情。

“碎影”这正是含蓄地控诉了反动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对人民理想的扼杀,抒发了作者深沉的忧愤。

所以是个比喻句这一说法错误。

(2)作者憧憬于美的人和事,可现实是“昏暗的夜”,所以只能在梦中看见。

但作者坚信他看见了“好的故事”。

这一说法正确。

(3)“作者生活的现实是美好的,因此,好的故事也是真实的。

”与文意相反,所以这一说法错误。

通过“昏沉的夜”可以得知作者生活的现实是黑暗的,“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说明好的故事是碎影,不是真实的。

21.本题考查关键词。

通过关键词领会作者思想,“何尝有一丝碎影”中何尝表示未尝,通过句意表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期望和向往。

22.本题考查概括文段主要内容。

通读文段,理清线索,梳理情节,组织语言。

通过“骤然一惊”“美好的故事”“昏沉的夜”用简洁的语言组织通顺即可得出答案“我”骤然惊醒,梦境中“好的故事”消失,重新回到“昏沉的夜”。

23.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

“在昏沉的夜……”位于文段末尾,字面意思暗指黑暗的现实社会,联系前文“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表示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向往。

24.惊奇激励明朗25.《爱的教育》26.B27.既然木子喜欢吹口琴,我可以让她来配合我一起参加教职员工的文娱会演,给木子上台表演的机会,这样是不是有可能改变木子的性格,让木子能够更加自信呢28.“陶木子眼睛里闪过一丝亮色,他望着姚老师,没有说话,但他的眼神仿佛在说,我能帮什么忙?”这句话使用了心理、神态描写,写出了木子的惊讶,她怎么也没想到老师竟然会找她伴奏。

“陶木子惊讶地望着老师,眼神有些慌乱,小声地说道:‘我能伴奏好吗?’”这句话使用了语言、神态描写,写出了木子的不自信和犹豫。

“木子点点头,看得出,他的自信心在一点点增加。

”这句话使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木子在老师的鼓励下,自信心一点点增加,也变得更加开朗了。

“听到同学们的议论,木子激动不已,他感觉这是他最幸福的一天。

”这句话使用了心理描写,写出了木子听到同学们的赞美后愉悦、激动的心情。

【解析】24.此题考查近义词辨析。

惊讶:觉得很意外,很奇怪,惊异。

故近义词为“惊奇”。

鼓励:激发,勉励的意思。

故近义词为“激励”。

明亮:光线充足,亮堂的意思。

故近义词为“明朗”。

25.此题考查给文章加标题。

根据上下文可知:姚老师对木子同学的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

因此可以加标题为《爱的教育》。

26.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文章第⑮段“姚老师惊喜地发现,木子有了变化。

他经常教同学吹口琴,许多同学也喜欢上了吹口琴。

他还组织了一支口琴小乐队,班上的文娱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而且,木子的文化课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可知,在陶木子同学的影响下,许多同学都喜欢上了口琴。

但并没有说同学们都不爱上文化课。

因此选项B理解有误。

故选B。

27.此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语言表达。

从文章第②段“姚老师发现,陶木子同学性格十分内向,说话腼腆……她若有所思……”可以看出姚老师是一位善于观察,善良、耐心、细心的老师,她想让木子同学变得乐观、信心一些,
她可能会想:既然木子这么喜欢吹口琴,有需要培养他的自信心,就可以给他舞台,让他有上台表演的机会,逐渐培养他的自信,改变他的现状。

28.此题考查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5种,分别是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1.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通过对寻求颂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2.动作描写:也叫行动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如与别人交谈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5.神态描写:与外貌描写是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也许是第一次给老师伴奏,木子心里很紧张,或快或慢,好几次没有吹在节拍上。


是对木子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木子第一次给老师伴奏的紧张和不自信。

“陶木子眼睛里闪过一丝亮色,他望着姚老师,没有说话,但他的眼神仿佛在说,我能帮什么忙?”这是对木子的神态描写,写出了木子面对老师的邀请既兴奋又疑惑。

“听到同学们的议论,木子激动不已,他感觉这是他最幸福的一天。

”这是对木子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木子听到同学们的赞美后愉悦、激动的心情。

29.例文:
意外的收获
终于放寒假咯,我盼望已久的时刻来了!我们一家可以到妈妈的老家去,因为每次去都会有意外的惊喜,所以每次我都满怀期待!周六早晨,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地起床,迎着初升的太阳,怀着喜悦的心情,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来到妈妈的老家。

哇!这里的空气颗真清新啊!我一下车就觉得心旷神怡。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们开始了今天的任务−−大扫除,我负责整理东西。

于是我一边整理一边寻宝。

爸爸、妈妈、阿姨忙得热火朝天,抬的抬、扫的扫、擦的擦,不一会儿功夫,他们个个都汗流浃背了!就在这时,妈妈拿出了外公的百宝箱。

我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有许多外公珍藏的宝贝,有党章、毛主席的徽章、6枚铜钱……我急忙拿着铜钱去找爸爸。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这些全都是清朝的铜钱,有些是康熙年间的,有些是光绪年间的,有些是咸丰年间的,还有些是乾隆年间的。

”原来,这些铜钱都是清代发行的,相当于我们现在在用的人名币。

妈妈告诉我,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货币,最早的时候用的是贝壳,称为贝币,后来又有铜币、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