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铜镜制造历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铜镜制造历程
宋代铜镜制造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五代宋初:这一阶段的铜镜在形制和纹饰上基本保持了唐末的遗风,铜镜质地较厚,图纹线条粗犷,流行旋转式布局。
此时的铜镜大部分为黄铜质,含锡量明显减少,而含铅量大增,这样的合金成分成为鉴别宋代乃至以后各朝代铜镜的重要依据。
2. 北宋中晚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比较发达,铸镜工艺有了一个短暂的发展期。
图案题材多为缠枝花草、花卉,仿唐镜比较常见。
此时,铜镜的铸造技术有所创新,但由于透光镜等复杂精密的制造工艺掌握的工匠稀少,到宋代完全失传。
3. 南宋时期:这一时期铸镜工艺再度衰落,素地铸制商标字号铭的铜镜流行,铜镜的风格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了中国古代铜镜重实用而不尚图纹的阶段。
这也说明当时人们对镜子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
宋镜的形制以多样化而著称,除唐时颇为流行的圆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在宋代依旧比较常见以外,亚字形镜显著增多,又创新了带柄形、长方形、鸡心形、盾形、钟形、鼎形等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