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高考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

1.(2014届内蒙古包头一中暑假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以下2题。

(10分)
小园
黎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①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①寒花:菊花。

(1)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5分)
答: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5分)
答:
2.(2014届广东汕头金山中学开学摸底)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清平乐
刘弇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

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
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

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
【注】本词是作者在京任职期间为感爱妾之逝而作,为悼亡词。

(1)后人评价该词中“搓”字用得独特,奇妙,试结合词意加以分析。

(3分)
答: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加以分析。

(4分)
答:
3.(2014届广西桂林十八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4.(2014届广东“十校”联考一)阅读下列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注释】芰:菱角。

飐:因风而颤动、飘扬。

(1)此小令的前五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
(2)请赏析此小令在写景上的表现手法。

(4分)
答:
5.(2014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起点考试)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野步野步
(宋)周密(清)赵翼
麦垅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峭寒催换木棉裘,
倚杖郊原作近游。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4分)
答:
(2)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4分)
答:
6.(2014届安徽江南十校摸底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2题。

(8分)
望海楼①
米芾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

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口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1)结合诗句,分析首联表现了望海楼怎样的特点?(4分)
答:
(2)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对比写景,请具体结合诗歌说明。

(4分)
答:
7.(2014届四川成都外国语8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秋兴
程馞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

山翁招我坐桥边。

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

滩头流下小鱼船。

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1)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通过“山翁”的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

答:
(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简要分析。

答:
8.(2014届江西昌江一中第一次月考)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分歧桃李混芳尘。

猛然一夜芬芳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4分)
答:
(2)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9.(2014届广东六校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风触湖心一叶横”表现词中的渔父稳稳坐在小舟中垂钓,体现了悠然自得的心境,(1分)“兰棹稳”意为无论多大风浪仍稳坐钓鱼船,体现作者与世无争的人生观。

(1分)“只钓鲈鱼不钓名”表现了渔父不沽名钓誉、隐逸自适的精神境界。

(2分)
19.(1)【答案】此句一语双关,明写过了瞿塘峡这险要之处,西行之路还十分漫长;(2分)实写未来的仕宦之路,(1分)正如这瞿塘峡西面的水路一样险恶,一样漫长。

(意思对即可)【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表面意思,然后结合注释中关于作者的补充介绍理解诗句的深层含意。

(2)【答案】诗人将巨浪与“征人泪”作类比(或以巨浪比喻征人泪),征人的泪水竟如长江水一样滚滚不绝;并且以江上的如雪一般的白浪来比喻白发(或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和长江都为西风阻行而愁白了头发),更是新奇之至。

抒发了诗人在高压统
治之下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

(或突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首先要注意到诗歌最后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或拟人。

诗中情景交融,路悠悠、征人泪、巨浪、西风、白头这些意象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高压统治之下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

20.(1)最后一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不懂人事,随风飞舞,突出了自己的寂寞愁苦无人理解,无法排遣。

飞絮漫天营造了一种凄迷的景象,以景衬情,更让诗人感觉心境悲凉。

(“手法”2分,“赏析”3分。

如果考生手法答从情景关系角度答也可以。

如果考生考生写出“杨花倚风轻狂,比喻小人得志,与自己的不得志形成对比,流露出自己对世事的不满。

”可酌情给分。


(2)①奔波仕途,怀才不遇、一事无成的潦倒失意之情。

诗的前两联,诗人自嘲自己为斗粟而奔走仕途,功业无成,只能以诗抒怀,虚度人生。

②思念家乡、内心愁苦、孤独寂寞之情。

寒食时节,人在旅途,看到天上归雁,空中飞絮,耳闻杂乱莺啼,更是倍添愁苦、无限落寞。

(评分细则:感情概括准确两点4分;联系诗句分析到位得2分。


21.(1)对朋友长久的思念;(2)对朋友孤舟浮海的关切;(3)对朋友多年不见,自越而来的惊喜。

(3分。

每点1
分)(2)使用拟人手法,将春风、江月人格化(1分),融情于景(1分),表现出朋友到来的欣喜、欢悦(1分)。

(3)四海泛舟,浪迹天涯;万里来访,重视友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了无心计,物我相融。

(4分。

每点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