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脱模机构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推出机构产生的原因
由于特殊形状或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在一次脱模动作完成后,仍难于从 型腔中取出或不能自动脱落。
有时为避免一次脱模塑件受力过大,也采用二次脱模推出, 以保证塑件质量。
2013年7月14日
1.弹簧式二级推出机构
这种方法结构简单,装 配后所占面积小,缺点 是动作不可靠,弹簧容 易失效,需要及时更换。
2013年7月14日
2.斜楔滑块式二次推出机构
8-14斜楔滑块式二次推出机构 1- 动模座板 2-推板 3-弹簧 4-滑块 5-销钉 6-斜楔; 7-推件板 8-推杆 9-型芯 10-中心推杆 11-复位杆
2013年7月14日
3.三角滑块式二级推出机构
图8-15 三角滑块式二次推出机构 1- 一次推板 2- 三角滑块 3- 二次推板 4-推杆固定板 5-斜楔杆 6-推杆 7-动模型腔板 8-型芯 9-推杆
2013年7月14日
1.推杆推出机构
(1)推出机构组成: 推杆、拉料杆、复位杆、推杆固定板、推杆垫板、
推杆导柱、推杆导套、限位钉。
2013年7月14日
(2)推杆的设计
• • 适用范围:脱模阻力小的简单塑件 特点:简单、灵活,但与塑件接触面积小,易将 塑件顶变形或损坏。
推杆的形状及尺寸 推杆的固定及装配 推杆推出位置的选择
(四)螺纹塑件推出机构
手动脱螺纹机构
模内手动脱螺纹机构 齿轮齿条脱螺纹机构 直角式注射机脱螺纹机构 推杆轴承旋转式脱出机构
2013年7月14日
1.手动脱螺纹机构
2013年7月14日
手动脱螺纹机构
2013年7月14日
手动脱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机构
2013年7月14日
2.模内手动脱螺纹机构
2013年7月14日

• •
2013年7月14日
推杆的复位与导向
• 其 顶 面 与 分 型 面 平 齐 。 使 推 出 机 构 复 位 的 杆 件 , 复 位 时 复 位 杆 复 位 : 借 助 模 具 闭 合 动 作 复位杆一般对称设置在推板的四周,每 副模具设置4根复位杆,以便推出机构在 合模时能平稳复位。
2013年7月14日
2013年7月14日
推 杆 推 出 机 构 应 用
2013年7月14日
2
推 管 推 出 机 构
2013年7月14日
推管的设计
• • • • 适用范围:特别适合中心有孔的圆筒形或局部是圆筒形的塑件 特点:动作均衡可靠、无推出痕迹; 不适用于软塑料或薄壁深筒形件的推出。 (壁厚小于1.5mm的塑件,由于推管加工困难且易变形,不易采用 推管推出。)
第十讲 脱模机构设计
• 脱模机构定义:把塑件及浇注系统从 型腔中或型芯上脱出来的机构;
目的与要求:
要求了解脱模机构的各种类型,看懂原理结构图。
重点:脱模机构的各种类型 难点:结构分析
2013年7月14日
一、脱模力的计算
1. 脱模力定义 指将塑件从型芯上脱出时所需克服的阻力。 • 成型收缩的包紧力 • 不带通孔的壳体类塑件的大气压力 • 机构运动的摩擦力 • 塑件对模具的粘附力 影响脱模力的因素 • 型芯成型部分的表面积及其形状 • 收缩率及摩擦系数 • 塑件壁厚和包紧型芯的数量 • 型芯表面粗糙度 • 成型工艺:P注、t冷 脱模力分类 • 初始脱模力:开始脱模瞬间所需克服的力。 • 相继脱模力 初始脱模力最大,故计算的就是初始脱模力
1.
2.
2013年7月14日
4.脱模力的计算公式
受力分析: ∑F =0 X
F摩cosα-F脱-F正sinα=0 F脱= F摩cosα-F正sinα
F摩=f F正 ; F正=pA f: 摩擦系数(0.15~1.0)
p: 因塑件收缩对型芯产生的单位正压力(12~20MP)
A:塑件包紧型芯的侧面积(cm2)
• •
2013年7月14日
推管内径与型芯配合,外径与模板配合,H8/f8 (H8/f7) 推管壁厚一般不小于1.5mm
3) 推 件 板 推 出 机 构
2013年7月14日
推件板的设计
• • • 适用范围:薄壁容器、壳体零件。 特点:推出力大且均匀、无推出痕迹; 但非圆形件推件板与型芯配合部分的加 工较麻烦(线切割)
图8-30 遥控器后盖
(2)脱模力计算 根据软件测算出塑件对主型芯包紧面积为4989.75mm2,小型芯包紧面积为 551.8mm2。塑件为ABS材料,塑料与钢的摩擦系数f取0.2~0.3;脱模斜度α取2 0;塑件在模内冷却,p=(0.8 ~ 1.2)× 107Pa=(8~ 12)M Pa。
根据公式 F脱= pA(fcosα-sinα)
F脱= pA(fcosα-sinα)
对于没有通孔的壳形塑件脱模时还需克服大气压力造成的阻力 F阻=0.1A垂 (A垂 垂直于脱模方向上型芯的投影面积)
2013年7月14日
5.脱模力计算实例
(1)塑件分析 根据所给塑件形状可以看出,该塑件为形状较 简单的壳形塑料制品。壳上有一个小孔,壳较浅, 脱模力不会很大;四周边是装配边,要求平整; 壳底部为曲面。
•弹簧复位:结构简 单,不可靠,小批 量的小模具
图8-9 弹簧复位 a) 弹簧套在定位杆上 b) 弹簧套在推杆上
•推杆推出机 构导向零件
2013年7月14日
图8-10 推出机构的导向零件 a) 无导套可支承导向 b) 有导套可支承导向 c) 有导套不可支承导向
推杆推出机构技术要求
• • •
推杆固定板:45钢,调质 限位钉:数目为3~6个,T8淬火达HRC55左右 推杆与复位杆: 一般用45、T8、T10A,较细长的杆用65Mn; 推杆工作段硬度达HRC54~58,固定端达HRC40~45 复位杆顶部淬火达HRC43~46 表面粗糙度达Ra1.6左右 加工时应加长一些,在装配中配磨确定最后的长度。
2013年7月14日
推杆的固定
a) 沉头孔固定 d) 螺塞顶紧推杆
2013年7月14日
8-6 推杆固定形式 b) 垫块代替沉头孔 e) 螺钉紧固推杆
c) 螺母拉紧推杆 f)铆接法固定推杆
推杆推出位置的选择

推杆应设在塑件不易变形、阻力大的地方; 如凸台、加强筋、靠近型芯处等。
推杆应将塑件推至高出型芯顶面10mm左 右。 避开冷却通道的位置 不要刮伤型芯
利用推板切断点浇口凝料 利用推板切断浇口凝料 利用差动式推杆切断浇口凝料
2013年7月14日
1.利用推板切断点浇口凝料
2013年7月14日
2.利用推板切断浇口凝料
2013年7月14日
3.差动式推杆切断浇口凝料
2013年7月14日
作业

计算肥皂盒需要的脱模力 选择相应的推出机构并说明理由
2013年7月14日
4.
2013年7月14日
三、脱模机构分类
按驱动方式分:

• • •
手动推出机构
机动推出机构 液压推出机构 气动推出机构
按模具结构分:
• • • • •
2013年7月14日
简单推出机构 二级推出机构 双推出机构 带螺纹塑件的推出机构 浇注系统自动切断推出机构
(一)简单脱模(推出)机构
推杆推出机构
推管推出机构 推件板推出机构 推块推出机构 联合推出机构
2013年7月14日
4.摆杆拉钩式二级推出机构
2013年7月14日
5.摆钩双推板二级推出机构
2013年7月14日
(三 )双推出机构
双推板二次推出机构是在模具中设置两组推板,它们分别带动一 组推出零件实现塑件二次脱模的推出动作。
2013年7月14日
双推出机构
2013年7月14日
双推出机构
2013年7月14日
3.齿轮齿条脱螺纹机构
2013年7月14日
4.直角式注射机脱螺纹机构
2013年7月14日
5.推杆轴承旋转式脱出机构
2013年7月14日
(五)浇注系统凝料自动切断推出机构


直接浇口与侧浇口常采用浇注系统与塑件一 起脱出,经二次加工在模外分离. 点浇口和潜伏式浇口的浇注系统与塑件在模 内分离,再由推出机构分别脱出.
当脱模角度小于50时,可以 不考虑脱模角度的影响。
公式变成: F脱= pAf
F脱=12× (50+5.5)×0.3 =12 ×55.5×0.3 =199.8N=0.2KN
2013年7月14日
二、脱模机构设计原则
1. 2. 3. 结构可靠 保证塑件外观良好 保证塑件推出时不变形不损坏 • 脱模力作用位置靠近型芯 • 脱模力应作用于塑件刚度及强度最大的部位 • 作用力面积尽可能大 • 一般而言:塑件收缩率大、壁厚、大而复杂的型 芯、深度大、脱模斜度小、成型零件表面粗糙时 脱模力大。 尽量使塑件留于动模一侧 • 塑件留于动模则推出机构简单,否则要设计定模 推出机构。
推杆的复位与导向
技术要求
2013年7月14日
推杆的形状及尺寸
• • •
圆形推杆:应用最广,有标准件可选。 成型推杆:除推出塑件外还直接参与塑件成型。 常用推杆形状:等截面圆形推杆、阶梯形推杆、组合结构推杆
2013年7月14日

锥面推杆:注射成型时无间隙、推出时无摩擦。
• •
推杆的直径: 根据压杆稳定公式与强度公式校核,一般取 φ1.25~12mm
为减少运动过程的摩擦,推件板与型芯间留有间隙,且配合面带锥度。
• •
推件板与塑件接触部位要有一定的硬度与表面粗糙度。 对于大批量的高精度塑件成型,常将推件板设计成局部镶嵌的组合结构
2013年7月14日
4
推 块 与 联 合 推 出 机 构
2013年7月14日
(二) 二级推出机构
• 是一种在动模实现先后两次推出动作,且这两 次动作在时间上有特定顺序的推出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