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第二课时)(导学案)(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归纳材料中的现象,能够说明温度和重力参与调节植物多项生命活动。

2.通过模式图分析,能够理解“淀粉——平衡石假说”如何解释了重力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3.通过类比,能够设计实验证明根尖感受重力的部位在根冠。

4.通过归纳概括与模型构建,能够掌握植物基因、激素和外界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整体调控。

【课前学习】
一、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其他环境因素
1.温度:(1)生命活动的节奏随__________。

(2)昼夜温差,影响植物__________。

(3)植物的所有生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__________内进行。

(4)决定植物分布的__________。

2.重力:(1)具体表现:根的__________和茎的背地生长。

(2)影响机制:植物的根、茎中有感知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以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__________的信号,造成__________不均衡,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

二、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
1.调控机制: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__________调节共同构成的调控网络。

2.具体表现:(1)基因表达调控: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都处在基因适时__________的调控之下。

(2)激素调节:①激素作为__________,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②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__________调控的结果。

(3)环境因素:影响激素的产生、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1.(1)季节变化(2)代谢(3)温度范围(4)地域性 2.(1)向地生长生长素生长素分布
二、1.环境因素2(1)选择性表达(2)信息分子基因表达(3)分布
【课上学习】
任务一:温度参与调节多种植物生命活动
1.解释年轮与季节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2.有的植物需要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其适应意义是什么?
3.思考、回忆,举例说出其他温度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实例。

任务二:重力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1.结合本章第1节相关内容,解释根向地性(或茎背地性)的形成与重力的关系。

2.利用“淀粉——平衡石”假说解释重力引起植物根向地性的详细机制。

3.设计实验证明平衡石细胞和感受重力的部位在根冠,根冠感受了重力方向后,通过运输物质(生长素)的量影响根尖生长方向。

对比达尔文实验和自己的实验思路之间的差异。

任务三: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网络
总结归纳植物基因、激素和外界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控作用,找出其中的联系,通过模式图、概念图的形式直观表示以上调控网络。

【课后练习】
1.下列植物感应活动,不是由环境因素的单向剌激引起的是()
A.根向着地心方向生长
B.茎背着地心方向生长
C.含羞草的小叶合拢
D.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2.植物生长过程中会对重力这一外界刺激产生反应,表现出向地性或背地性,这一现象称为重力反应。

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引起重力反应的激素是生长素
B.在c、d中,激素含量最多的是c
C.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只有b、c
D.重力反应都体现了激素作用的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3.一夜狂风暴雨导致成片的玉米倒伏,灾害过后,部分倒伏的玉米又逐渐恢复到直立状态。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分别是()
A.重力作用和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
B.茎的向光性与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
C.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与均匀光照
D.茎的背地性与根的向地性
4.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既有协同作用,也有相反作用
B.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生命活动还受到环境等信息调节
C.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只通过改变植物激素的作用来影响生命活动
D.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根本上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5.下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赤霉素、生长素、乙烯
B.植物生长发育从根本上来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C.a浓度的激素抑制细胞伸长、b浓度的激素促进细胞伸长,激素的作用因浓度而异
D.除了激素的作用外,阳光、温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6.根横放时,淀粉体下沉在细胞近地侧的内质网上,诱导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基质,Ca2+与调钙蛋白结合后活化Ca2+泵和IAA泵(均为A TP驱动泵),使根近地侧积累较多的Ca2+和IAA,导致根的近地侧和背地侧生长速度不一样。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淀粉体能导致IAA分布不均
B.重力能导致根的向地生长
C.Ca2+和IAA运输到近地侧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根的向地性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7.下列有关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温带地区树木形成规则的年轮主要与光周期有关
B.黄河流域播种的冬小麦一定要有低温诱导才能开花
C.温度几乎影响植物的所有生命活动
D.高山植被从山顶到山脚分布植物类群的差异主要受温度影响
8.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受重力影响
B.根茎中分布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
C.重力信号可以转化成生长素合成的信号影响其含量
D.重力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
9.近来,我国西南几省的大旱,极大地影响了冬小麦、油菜等的生长。

请回答有关问题。

(1)许多植物在遭受干旱等非致死性逆境袭击时,细胞内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含量有明显提高,从而提高细胞______能力,增强对逆境的适应性。

(2)人们发现一些抗旱植物的原产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

从生物进化角度看,抗旱类型的形成是长期______的结果。

(3)用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冬小麦必须经过春化作用才能抽穗开花。

但高温、缺氧和缺水等均可以解除春化,下表是对冬小麦进行春化处理的研究结果,请回答:
①春化作用产生的物质是否是基因突变所造成?。

春化过程的实质是使植物体内某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稳定性差异,该过程称为____。

②科学家发现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冬小麦,可以使冬小麦不经过低温处理也可以抽穗开花。

为了确定赤霉素对冬小麦进行“春化作用”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未经春化的冬小麦幼苗为材料,用A、B两种浓度(A浓度>B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分别处理冬小麦幼苗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没有抽穗开花。

为达到预期目的,你认为进一步的探索需配制的赤霉素溶液的浓度应为______。

(4)小麦开花时,因干旱影响传粉受精,有人建议对小麦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以减少损失。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请指出这种做法不可行的理由是______。

【参考答案】
1.C
2.A在c、d中,由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d中生长素含量更多,B错误;a、b、c均具有促进作用,C错误;a、b两处都处于促进茎生长的浓度,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高浓度抑制,D错误。

3.A
4.C
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分布等,进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无法改变植物激素的作用;光照、温度还可以通过影响基因表达调节植物生命活动,C错误。

5.B 植物生长发育从根本上来讲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错误。

6.D 根向地性是由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近地侧生长受抑制,远地侧生长被促进,能体现出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7.A温带地区树木形成规则的年轮主要是冬夏温度差异造成的,A错误;冬小麦一定要有低温诱导的春化作用才能开花,B正确;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等,几乎影响植物的所有生命活
动,C正确;高山从山顶到山脚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导致温度差异明显,影响植物分布,D正确。

8.C 绿色植物倒伏后茎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是受重力影响,称为背地生长,A正确;重力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根茎中分布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感受重力信号后转化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B、D正确,C 错误。

9.【答案】(1)渗透吸水(2)自然选择(3)①不是细胞分化②大于A浓度、小于B浓度、A和B浓度之间(4)生长素主要促进子房的发育,而收获小麦的主要是其种子。

【解析】(3)①据表可知,低温处理后出现的特殊蛋白质在干旱处理时会消失,说明该蛋白质的产生不是基因突变所造成的,只是环境因素影响了相关基因的表达。

②实验结果说明两个浓度均不适宜,为达到预期目的,需配制的三种赤霉素溶液的浓度应分别为大于A浓度、小于B浓度、A和B浓度之间。

(4)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发育,用于获得无籽果实(无种子),而种植小麦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小麦的种子,因此对小麦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不能减少干旱影响传粉、受精带来的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