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同学们,班级准备举行“‘语’你同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下面是小丽同学在朋友圈发布的一段语文学习体会。

课本是镜头。

通过课本,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多姿多彩
....的shísǔn和
....:gāoào的白鹅、双龙洞里形状变化多瑞
石zhōng rǔ、zhuāng shì风趣的乡下人家;通过课本,我们增长了知识:了解了让我们生活变得更jiàn kāng的
nàmǐ技术,知道了琥珀的形成过程;通过课本,我们认识了很多人物:坚守gǎng wèi的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
....
的黄继光、刻苦学习的车胤、坚持不懈
....磨铁杵的老婆婆、与敌人周旋帮助李大叔逃离jiénàn的雨来;通过课本,我们获得了深刻的启迪:只有不懈奋斗,将来才不会因为虛度年华而悔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gāoào shísǔn zhōng rǔzhuāng shì
jiàn kāng nàmǐgǎng wèi jiénàn
2.文中加点词语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姿多彩B.变化多瑞C.舍己为人D.坚持不懈
3.同学们纷纷在这段文字下留言,其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语文学习,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B.在我的心中,语文课本就是一座百花园,里面色彩缤纷,生机无限。

C.我们在学习之旅中,赏沿途风光,品学习之趣。

D.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增长本领。

4.下列多音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概率.率.性而为B.占卜.胡萝卜.C.扎.营扎.实D.屏.风屏.息凝视
5.下列句中“风雨”一词,意思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A.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业。

B.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C.林县人风雨无阻、奋战多年,修成穿越崇山峻岭的红旗渠。

D.这些古代的石刻,由于风雨的侵蚀,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

6.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仰望星空冲出重围B.发现产品发明问题
C.展开想象露出脑袋D.关闭门窗改正错误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旅游季节,每天到红旗渠风景区游览的人成千上万
....。

B.白鹅踏着方步回来吃饭时,饭罐已经空空如也
....。

C.田野里,谷穗深深地弯着腰,仿佛正在彬彬有礼
....地欢迎你呢!
D.运动会上,他一路狂奔,扬长而去
....,最终获得了金牌。

8.下列句子中冒号的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小亮可真细心:他写完一篇作文,连标点符号都要检查两遍。

B.黄继光坚定地对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C.隔壁老奶奶是个热心肠:谁家有事不能去接小孩,说一声,她总能答应帮忙。

D.狗也有温柔的时候:摇着尾巴蹭你的腿,嘴里“呜呜呜”地撒着娇。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都是巴金。

B.“博学多通”的“通”是通哓,明白的意思。

C.见到做事情半途而废,打退堂鼓的人。

给他讲《铁杵成针》的故事很合适。

D.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我们鼓励他:“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10.句子训练营。

(1)照样子,描写景物,突出季节的特点。

冬天到了,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

秋天到了,银杏,枫叶。

(2)从“她舞姿很美"“他特别贪吃”中选择一项,用上把人比作动物的方法表达情感。

(3)根据下面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转述。

情境:四年级一班李老师通知大家:明天上午第一节课,班级举行“红旗渠故事我来画”创作比赛,请同学们带齐颜料、画笔、白纸。

小军请假了,李老师请你帮忙把以上通知转述给他,你见到他该怎样说呢?
转述:
1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古诗是古典文学殿堂里最美的精灵。

古诗里有美景,如“梅子金黄杏子肥,”;古诗里有动物,如“,为谁辛苦为谁甜”;古诗里有童趣,如“,飞入菜花无处寻”;古诗里有高洁的志向,如“,只留清气满乾坤”……所以,到诗之海洋里遨游吧,
因为“诗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2)冰心在《》中问大海:“哪一次我的思潮里,?”艾青在《绿》中感叹:“,到处是绿的……”现代诗歌,也能让我们这样徜徉在美的世界里,难怪朱光潜先生会说“诗和音乐一样,”我不禁也想小试牛刀,当回小诗人:秋天的果园,怎样的喜悦啊!,,。


二、阅读与理解
阅读以下四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16时29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材料三:相比以往乘组,神十六乘组有3个特点:一是“全”: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型;二是“新”: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次飞行;三是“多”:航天员景海鹏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将是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新人”入选飞行乘组,接续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材料四:虽然航天那些事儿对普通人来说高深莫测,但中国航天领域一些重要科技成果或任务的命名,却形神兼备、通俗易懂。

我国的航天器名字,大多数都是取自神话故事,比如神舟、嫦娥、玉兔、祝融、天宫……我们的文化自信和中国式浪漫都被航天人融进了这些大国重器之中。

12.仔细阅读上面的材料,填空。

①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点火发射。

②相比以往乘组,神十六乘组有3个特点:一是、二是、三是。

13.请你给前三则材料各拟一个小标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4.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老爷爷常常兴奋地说:“我国将成为世界航天技术的()。

A.老黄牛B.百灵鸟C.领头羊D.千里马
15.请根据文化根源将下而航天器的名字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墨子号天宫祝融嫦娥一号北斗
命名文化根源
中国航天领域重要科
技成果或任务
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①中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神话。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②《墨经》记载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第一次对
光直线传播进行了科学解释。

中国载人空间站③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中国自主建造的卫星
导航系统
④北斗七星是古人用来判断季节、方向的重要参照。

中国第一辆火星车⑤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乡村的黄昏
①黄昏时的小河是那样的安逸,血红的夕阳把河水染得通红。

在晚风的抚摸下,河水荡起无数的涟漪,犹如一条条红绸子引以为傲地轻轻流动着。

几片落叶在水中悠悠地飘向远方,几位老人正在河边垂钓。

②乡村的小路上,别有一番情趣。

孩子们正沐浴着夕阳的余晖,驱赶着一群群牛羊,走在回家的路上。

几个淘气的孩子正骑在牛背上,哼着小调。

歌声、“哞哞、咩咩”的叫声组成了一首动听的“牧歌”,与夕阳、晚霞一起撒在这弥漫着乡村气息的小路上。

③田野里,升腾着柔和的晚霞,红红的霞光像彩缎一样披散开来,抹在云天,铺在地面。

劳动了一天的人们笑脸更加红润了,他们望着那黄澄澄、金灿灿的田野,一天的疲劳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④夕阳余韵,透过浓密的树林洒在这红砖青瓦的房舍上,给它抹上了一层光灿灿的颜色。

烟囱冒着缕缕炊烟。

当最后一缕晚霞隐去时,整个村庄晚霞缭绕,万家灯火微微闪烁,忽明忽暗,烘托出美丽而又安静的夜,人们沉浸在这恬静的气氛中。

⑤乡村的黄昏,美丽而温暖。

16.请你认真阅读短文,想象画而、并填写下友。

我想到的画面我最喜欢的画面
①我最喜欢④图,因为
⑤。



夕阳炊烟图
17.读到文中“烟囱冒着缕缕炊烟”,你联想到的成语是,再写两个描写田园风光的成
语、。

18.下列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文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B.短文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气的乡村黄昏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第4段主要写出了乡村黄昏时恬静的特点。

D.乡村的男女老少不停地忙碌着,疲惫不堪。

19.选文最后一段的作用是()
A.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B.提出问题,总起作用。

C.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0.你喜欢文中哪个句子?工整地抄写下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21.习作。

网络上流行的“夸夸群",就是夸夸自己的朋友,夸夸自己的生活。

同学们,你们又想夸夸什么呢?可以是某一处迷人的景色,或者是你身边的某一个人,也可以是你自己……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将夸的内容写清楚;③做到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35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高傲;石笋;钟乳;装饰;健康;纳米;岗位;劫难
2.B
3.A
【解析】【点评】(1)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在中间四周留白,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2)首先让学生能正确识别这些字,把字音读准确,并能辨析字形;其次理解字的意思,在具体的语素环境中,能读出字的正确读音;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要求在自己掌握的词汇量中迅速找出正确的词语。

(3)病句类型有六种: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修改病句需要遵循“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的顺序,即先读通句子,确定病症,对症下药,最后检查是否修改得当。

在修改时需要注意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

1.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左右结构:钟、乳、饰、纳、位、劫、难、健。

左右写完后两半部分的中间要能够刚好放得下一条竖线(不能靠太密也不能分太开,刚好即可)。

上下结构:笋、装、岗。

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时,主要注意重心相聚和比例得当两个方面。

独体字结构:石、米。

书写独字体时要注意主次分明。

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

半包围结构:康。

书写时注意先外后里。

故答案为:高傲;石笋;钟乳;装饰;健康;纳米;岗位;劫难
2.考查字形易错字。

ACD正确。

B.变化多瑞——变化多端:端:头绪,方面。

形容变化很多、很大,没有头绪。

故答案为:B。

3.考查修改病句。

BCD正确。

A.缺少主语,删掉“通过”或“让”。

故答案选:A。

4.【答案】C
【解析】【分析】A.率:表示两个相关数量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

读“lǜ”。

表示带领;遵循;顺着;榜样;考虑不周密;不仔细慎重;直爽;坦诚。

读“shuài”。

故“概率”的“率”读“lǜ”,“率性而为”的“率”读“shuài”。

读音不同。

B..卜:表示占卜。

古代用龟甲等预测吉凶,后来泛指各种预测吉凶的活动。

读“bǔ”。

表示萝卜。

读“bo”。

指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即濮;同“仆”。

见“卜人”。

读“pú”。

故“占卜”的“卜”读“bǔ”,“胡萝卜”的“卜”读“bo”。

读音不同。

C.扎:表示1.刺;戳。

2.钻进;插入。

3.驻扎。

读“zhā”。

表示1.捆绑;缠束。

2.挽;卷。

3.量词。

用于某些捆缠的东西。

读“zā”。

表示1.[挣(zhēnɡ)扎]勉强支持。

读“zhá”。

扎营中的“扎”读“zhā”,扎实的“扎”读“zhā”。

读音相同。

D.屏:表示1.〔屏营〕惶恐;惶惑不知所措。

《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夙夜屏营,未知所立。

”。

读“bīng”。

表示1.遮挡。

2.指屏风。

3.像画屏的东西。

4.字画的条幅。

读“píng”。

表示1.排除;放弃。

2.抑止(呼吸)。

读“bǐng”。

屏风的“屏”读“píng”。

屏息凝视的“屏”读“bǐng”。

读音不同。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多音字的掌握。

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其读音、用法和词性各有区别。

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积累,识记字音字义。

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要注重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5.【答案】B
【解析】【分析】“A、C、D中“风雨”都是指自然界的刮风和下雨。

B.“风雨”指生活中的困难、委屈、挫折等。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多义词。

多义词”也就是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了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

首先要理解给出的原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然后选择合适的解释。

6.【答案】B
【解析】【分析】A、C、D正确。

B.“发现产品”“发明问题”搭配不当,可改为“发现问题”“发明产品”。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搭配。

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词的词义。

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呢?还是表示动作或形状、颜色的呢?然后想一想,这个词和哪个词搭配。

7.【答案】D
【解析】【分析】A.成千上万:数以千计、万计。

形容非常多。

词语使用恰当。

B.空空如也:空空:空空洞洞。

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也:助词,无实义。

形容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词语使用恰当。

C.彬彬有礼:彬彬:文雅的样子。

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词语使用恰当。

D.扬长而去:扬长:大模大样的样子。

丢下别人不管,大模大样地离去。

词语使用不恰当。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词语理解。

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

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8.【答案】B
【解析】【分析】A、C、D中的冒号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B.中的冒号表示提起下文。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标点符号冒号的作用。

冒号是一种标点符号。

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9.【答案】A
【解析】【分析】A.《海上日出》的作者是巴金,《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叶圣陶。

说法不正确。

B.“博学多通”的意思是意思是知识广博、学问精通通:通晓,明白。

说法正确。

C.《铁杵成针》的故事源于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好学、贪玩,经常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

有一天,他来到一条小溪边,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婆婆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李白被老妇人的精神感动,从此刻苦学习、仔细观察,最终成为中国的大诗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说法正确。

D.“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意思是学习不怕基础差,只要开始努力学习就不算晚。

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字词解释、名言警句的应用。

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10.【答案】(1)用它的黄色外套紧紧裹着青草;把所有的树枝染成了红色。

(2)舞台上的她像一只优雅的白天鹅,跳着优美的舞蹈。

(3)小军,李老师让我通知你,明天上午第一节课,班级举行“红旗渠故事我来画”创作比赛,让你带齐颜料、画笔、白纸。

【解析】【分析】(1)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运用拟人修辞写写其他季节。

(2)考查了想象写话。

用上把人比作动物的方法表达情感。

(3)改为转述句。

一找人称;二去冒、引改为逗;三看句前谁对谁;四改人称你我他。

故答案为:(1)用它的黄色外套紧紧裹着青草;把所有的树枝染成了红色。

(2)舞台上的她像一只优雅的白天鹅,跳着优美的舞蹈。

(3)小军,李老师让我通知你,明天上午第一节课,班级举行“红旗渠故事我来画”创作比赛,让你带齐颜料、画笔、白纸。

【点评】(1)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的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该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的要求。

(3)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

11.【答案】(1)麦花雪白菜花稀;采得百花成蜜后;儿童急走追黄蝶;不要人夸好颜色;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
(2)繁星;没有你波涛的清响;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生命全在节奏;丰硕的果实;淡淡的果香;忙碌的果农
【解析】【分析】(1)考查古诗的默写。

根据题干“梅子金黄杏子肥”可知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梅子金黄杏子肥”的下一句是“麦花雪白菜花稀”。

根据题干“为谁辛苦为谁甜”可知出自出自唐代罗隐的《蜂》,“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上一句是“采得百花成蜜后”。

根据题干“飞入菜花无处寻”可知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飞入菜花无处寻”的上一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

根据题干“只留清气满乾坤”可知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上一句是“不要人夸颜色好”。

根据“诗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这句话是艾青说的。

意思是:“诗”是作者通过生活细节鼓舞自己不断前行的动力,在历史的不断转变中,“诗”也通过不同形式鼓舞着不同时代的人群。

原文: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2)考查课文内容填空及理解。

出自冰心的《繁星•春水》根据原文“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进行填空。

出自艾青的《绿》根据原文“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进行填空。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意思是诗句要有鲜明的停顿及抑扬的节拍感,亦如音乐必需的节拍和旋律感。

说明了诗的节奏的重要性。

考查补充句子。

根据秋天的特点进行补充,一是果实;二是果香:三是果农。

故答案为:(1)麦花雪白菜花稀;采得百花成蜜后;儿童急走追黄蝶;不要人夸好颜色;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2)繁星;没有你波涛的清响;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生命全在节奏;丰硕的果实;淡淡的果香;忙碌的果农
【点评】解答本题,需回顾诗歌和课文内容,然后结合日常积累的知识填空。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相关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答案】12.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全;新;多
13.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特点
14.C
15.嫦娥一号;墨子号;天宫;北斗;祝融
【解析】【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12.考查找关键句子。

根据材料一中“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可知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根据材料三中“相比以往乘组,神十六乘组有3个特点:一是“全”: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型;二是“新”: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次飞行;三是“多”:航天员景海鹏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将是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可知3
个特点是“一是全、二是新、三是多”。

13.考查加小标题。

根据材料一中“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小标题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根据材料二中“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16时29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小标题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

根据材料三中“相比以往乘组,神十六乘组有3个特点:一是“全”: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型;二是“新”: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次飞行;三是“多”:航天员景海鹏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将是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新人”入选飞行乘组,接续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小标题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特点。

14.考查词语的意思。

A.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B.百灵鸟:是指声音好听,嗓子清脆,唱歌好听,性格活泼可爱,声音甜美的人,也可以比喻能说会道,口才好的人。

C.领头羊:羊群中领头的羊,借指带领大家前进的领头人或单位。

D.千里马:指优良的马。

比喻有才干的人。

根据材料四“虽然航天那些事儿对普通人来说高深莫测,但中国航天领域一些重要科技成果或任务的命名,却形神兼备、通俗易懂。

我国的航天器名字,大多数都是取自神话故事,比如神舟、嫦娥、玉兔、祝融、天宫……我们的文化自信和中国式浪漫都被航天人融进了这些大国重器之中。

”词语领头羊符合。

故答案选:C。

15.考查了对航天器名字的文化根源。

根据图中“文化根源”的关键信息。

根据“中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神话。

”可知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命名“嫦娥一号”。

根据“《墨经》记载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第一次对光直线传播进行了科学解释。

可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命名“墨子号”。

根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可知中国载人空间站命名“天宫”。

根据“北斗七星是古人用来判断季节、方向的重要参照。

”可知中国自主建造的卫星导航系统命名“北斗”。

根据“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

”可知“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命名“祝融”。

【答案】16.小河垂钓图;小路牛羊图;田野笑颜图;夕阳炊烟;有一股浓浓的的烟火气息,有家的温暖17.炊烟袅袅;青山绿水;沃野千里
18.D
19.A
20.乡村的黄昏,美丽而温暖。

我从中体会到了作者对乡村的黄昏喜爱之情。

【解析】【点评】本文主要描绘了四幅画面——小河垂钓图、小路牛羊图、田野笑颜图、夕阳炊烟图,写出了作
者对乡村的黄昏的喜爱之情。

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16.本题考查用小标题概括画面和发表观点的能力。

抓住地点和主要的画面进行概括。

根据文中第①段中“几片落叶在水中悠悠地飘向远方,几位老人正在河边垂钓。

”可知出现的是“小河垂钓图”。

根据文中第②段中“子们正沐浴着夕阳的余晖,驱赶着一群群牛羊,走在回家的路上。

几个淘气的孩子正骑在牛背上,哼着小调。

歌声、“哞哞、咩咩”的叫声组成了一首动听的“牧歌”,与夕阳、晚霞一起撒在这弥漫着乡村气息的小路上。

”可知是一幅“小路牛羊图”。

根据文中第③段中“田野里,升腾着柔和的晚霞,红红的霞光像彩缎一样披散开来,抹在云天,铺在地面。

劳动了一天的人们笑脸更加红润了,他们望着那黄澄澄、金灿灿的田野,一天的疲劳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知是一幅“田野笑颜图”。

根据文中第④段“夕阳余韵,透过浓密的树林洒在这红砖青瓦的房舍上,给它抹上了一层光灿灿的颜色。

烟囱冒着缕缕炊烟。

当最后一缕晚霞隐去时,整个村庄晚霞缭绕,万家灯火微微闪烁,忽明忽暗,烘托出美丽而又安静的夜,人们沉浸在这恬静的气氛中。

”可知是一幅“夕阳炊烟图”。

最喜欢夕阳炊烟图,有一股浓浓的的烟火气息,有家的温暖。

17.本题考查根据要求写词语。

炊烟袅袅:1.古时人们做饭时徐徐轻烟回旋上升,随风而逝的景象。

2..轻盈纤美貌。

3.摇曳貌;飘动貌;吹拂貌;缭绕貌。

4.形容香气散发。

5.悠扬婉转。

由“烟囱冒着缕缕炊烟”可以联想到词语“炊烟袅袅”。

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语还有“青山绿水、沃野千里”等。

1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根据文中第③段“劳动了一天的人们笑脸更加红润了,他们望着那黄澄澄、金灿灿的田野,一天的疲劳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说法错误。

故答案选:D。

19.考查段落的作用。

文章①到④段分别描绘了小河、小路、田野、夕阳下的四幅画面,最后一段起总结作用,点明中心。

故答案选:A。

20.本题考查关键句和作者情感。

文章①到④段分别描绘了小河、小路、田野、夕阳下的四幅画面,最后一段是总结,因此关键句是“乡村的黄昏,美丽而温暖”。

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乡村的黄昏喜爱之情。

21.【答案】夸夸我的老师我的语文老师是邓老师,我特别敬爱她,就让我来夸夸她吧。

她戴着一副眼镜,留着短的头发,有时很亲切,有时很严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