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绝句》
2、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时时蛙。

--宋赵师秀《存有约》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白居易《暮江吟》
5、狂风丁年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杜牧《怅诗》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
7、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黛安娜。

--米芾《中秋凭栏望月》
8、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王安石《初夏即事》
9、两只黄鹂鹤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10、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11、纷纷红紫难成尘,布谷声中夏令崭新。

--陆游《初夏绝句》
12、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丘为《题农父庐舍》
13、择善辨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春草例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16、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张籍《春别曲》
17、碧玉妆变成一树高,万条头顶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18、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19、青山看看神气,流水趣何长。

--唐钱起至《高年级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20、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21、满园浅浅色,照曝光在绿波中。

--王涯《春游曲》
22、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2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24、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李白《古风》
25、绿树阳淡夏日短,楼台倒影进池塘。

--低骈《山亭夏日》
2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
27、今夜偏知春气冷,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夜月》
2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9、一水护田将蓝拖,两山排闼送来青来。

--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30、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宋苏轼《赠刘景文》
31、春晚绿野秀,岩低白云屯。

--谢灵运《进彭蠡湖口》
32、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刘昚虚《阙题》
33、疏影斜斜水清深,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山园小梅》
34、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杜甫《春运》
35、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徐半未坯。

--杨巨源《城东早春》
36、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
暮江呤诗中描绘颜色的词语就是(瑟瑟、白)。

拓展资料: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一道残阳砌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解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一种诗体。

残阳:落山的太阳光。

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此指碧绿色。

心疼:调皮。

真珠:即珍珠。

诗中的真是真假的真,而并非珍珠的珍。

月似斧:上弦月,其弯角例如斧。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
译文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更让人羡慕的就是九月凉露上升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是粒粒珍珠通常,一弯角新月仿佛就是一张精巧的弓。

含有颜色的诗句:1)赤宿灵岩寺【唐】戴叔伦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和王郎中召看牡丹【唐】姚合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2)橙蟹【唐】唐彦谦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3)黄送僧归漳州【唐】吕温溪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偶作【唐】杜牧惊杀
东邻绣床女,错将黄晕压檀花.4)绿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新春【宋】陆游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5)青感春【唐】白居易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送程六【唐】王昌龄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脍橙荠.6)蓝秋忆江南【唐】
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思【唐】白居易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7)紫江西送友人之罗浮【唐】李白畴昔紫芳意,已过黄发期.菊【唐】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
融冶冶黄.8)红无题【唐】李商隐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山行【唐】杜牧停
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9)白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江下【唐】杜荀鹤自别家来生白发,为侵星起谒朱门.10)黑马上晚吟【唐】白居易出早
冒寒衣校薄,归迟侵黑酒全消.拟醉【唐】元稹怜君城外遥相忆,冒雨冲泥黑地来.11)多色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寄韩谏议【唐】杜甫鸿飞
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1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圆形水部张十八员外》4春潮布龙路晚来着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时时蛙。

―――宋·赵师秀《约客》6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8水光潋艳晴方不好,山色空蒙雨亦雷。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9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

――――毛熙震《清平乐》10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览胜》12两岸青山相对出来,孤帆一片日边去。

————李白《盼天门山》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就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14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15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盼洞庭》16银烛秋光冷画屏,重罗大扇挥流萤。

————杜牧《秋夕》17苏敏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8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

古诗《绝句》中描写色彩的词语有:黄、翠、白、青。

原文
《绝句》
【作者】杜甫【朝代】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不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抑扬顿挫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入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

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

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

“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

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

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

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
用绝句。

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
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
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

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
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敕勒歌诗中描绘颜色的词语就是“天苍苍,野茫茫”,天空就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
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绿色。

出自:《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

原文:
敕勒歌
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基部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蓝蓝的,原野广袤无边。

风儿吹起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地壳于草丛中的众
多牛羊。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

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
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成为“敕勒川”。

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
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

赏析: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
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
作比喻。

说道天空例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遮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去形容极目远望,天
野相连,极其壮丽的景象。

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就可以看见。

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
景图。

“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

多么形象生动地写下了这里水草美味、牛羊魁伟的景象。

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示
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雄伟图景。

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讴歌
赞美,这样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

穹庐就是游牧异议的活动居室,牛羊和牧草就是他们的衣食来源,对于这些与他们的
生活和命运有关的事物,他们有著极深较厚的感情。

所以我们说,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我们并且认为,
这首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这里。

暮江呤诗中描绘颜色的词语就是(瑟瑟、白)。

拓展资料:暮江吟作者: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解<1>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诗云,古代一种诗体。

<2>残阳:落山的太阳光。

<3>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此指碧绿色。

<4>心疼:调皮。

<5>真珠:即为珍珠。

诗中的真是真假的真,而并非珍珠的珍。

<6>月似弓:上弦月,其弯如弓。

<7>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译文一道余辉砌在江面上,在阳光的反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

江水一半呈现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殷红。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
是一张精致的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