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肃然起敬的戈壁母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秀英老人给地里拾棉花的人送饭
让人肃然起敬的戈壁母亲
撰文·摄影/韩栓柱
您看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30集电视连续剧《戈壁母亲》吗?相信剧中的人物会给您留下难忘的印象。
日前,我到兵团33团参加第二届胡杨节摄影大赛揭幕仪式,两次深入到基层连队拍摄时,巧遇两位戈壁母亲,言谈话语之中感觉她们不仅令人肃然起敬,而且各自的故事也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内心……
146
147
戈壁母亲——王秀英
王秀英老人今年67岁,老家在四川,丈夫是残疾人,两个儿子目前都已成家立业,是33团梨园1连农垦职工。
眼下正是棉花、香梨丰收的时节,儿子承包的棉花地和3个梨园要采摘,家里要照顾,羊、鹅要喂养,房子要搬家,地里要送饭……上上下下的,把王秀英老人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是在路边与王秀英老人遇到的,当时她怕她家养的狗咬我们,
就这样我们搭话、认识,到她家里。
王秀英的丈夫和小儿媳妇及邻里都在地里摘棉花,她要负责送饭。
她一刻都不得闲,一边忙着炒菜、做饭,一边和我们唠嗑。
城里人到了王秀英老人这把年
纪,早已经退休,在家含饴弄孙,享受天伦,安度晚年了。
可王秀英不行,她要帮衬两个儿子,什么心都要操,她甚至还在花甲之年偷偷学会了开手扶拖拉机。
这不,中午要到地里给家人送饭,王秀英老人麻利地把饭菜、水等搬到手扶拖拉机上,开着手扶拖拉机便往地里走。
我们一群摄影师跟在她后面抓拍,她开车的技术倍儿棒!
到了地头停好拖拉机,王秀英喊小儿媳妇和邻里过来吃饭。
小儿媳妇也是个戈壁母亲的
“后备力量”,在她身上能看见勤劳吃苦的影子,有这样的儿媳妇,王秀英老人也是打心眼里喜欢。
王秀英老人一边给小儿媳和邻里盛饭,一边还惦记着残疾的丈夫还在棉花地的另外一头干
活,虽然她心里也挺心疼丈夫的,但是也觉得帮孩子们干点活是应该的。
我们劝王秀英老人赶快吃饭,别凉了。
她只是匆匆扒了几口,看样子还惦记着没有吃饭的丈夫呢……
看着这个画面,我心里很不是个滋味,她身体目前还算硬朗,假如有一天干不动了,孩子们能像她这样付出,去善待老人吗?
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孩子面前只有付出,付出;劳作,劳作……从没有想过要哪怕一点点的回报。
这就是骆驼一样的母亲,在戈壁上留下足迹;这就是耕牛一样的母亲,在棉田里记下艰辛。
我急忙转过身去,因为此时泪水已经模糊
了视线。
148
戈壁母亲——刘大妈
刘大妈家也住33团3连,今年76岁,家有4个孩子,四世同堂,老家是四川的,说话风趣幽默,思路清晰。
她一生没有清闲下来的时候,这把年纪还在不停地干活。
走进刘大妈家的院子,就看见
老人一直在忙活,她把一大堆南瓜切成碎块,给家里饲养的鸡、鸭、兔子、绵羊吃。
老人自己打理的农家小院,鸡羊成群,瓜枣丰收。
成堆的南瓜,晾晒着的红枣,这些丰收果里都有76岁老母亲的一份很大功劳!
我突然想起一位作者描写戈壁
母亲的一段话:啊,戈壁母亲,这里的每寸土地都流淌着您的汗水;绿洲的每个冬夏记载了您的耕耘;你的博爱,你的慈祥,永远向着明天延伸……此时我想把这段话献给眼前的刘大妈。
看到老人忙忙碌碌辛苦的样子,我们想帮她,她说啥也不肯。
只是艰难劳作的样子让我们很心
149
疼,很感慨,那深躬的驼背让我们看着便顿生敬意。
刘大妈驼背用擦子擦南瓜丝的这一幕,让我有了爱比天高的视觉震撼。
这就是天底下的母亲,这就是兵团人的楷模,她们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兵团人精神,在塔河流域树起了一座巍
巍的丰碑!背驼了,那是戈壁母亲岁月蹉跎的印记,望着刘大妈那双操持家务的手,辛勤劳作的手,她们以自己的方式,生动地诠释了兵团精神。
从戈壁母亲身上,我深深感受到:母爱是人间最圣洁、最崇高、最无私的爱。
母爱是一条长路,无论孩子
走到哪里,那悠悠的牵挂,那谆谆的叮咛都会护你一路走好;母爱是一座高山,无论你仰望与否,那伟岸的身躯,始终会为你遮风挡雨。
戈壁母亲,你把爱洒给了春露,洒给了秋霜;你留在了兵团,留在了这片熟悉的土地,而唯独
忘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