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英文中的“friend”和中文的“朋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38
-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
漫谈英文中的“friend”和中文的“朋友”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韩莹莹
【摘要】本文探究了英文单词friend的词源、内涵和词形的历史变迁以及friend的外延即其相关涵义;本文还介绍了有关“朋友”成语、俗语和随着时代发展衍生的,特别是网络时代与“朋友”有关的新词。

透过这个词例说明,语言是有生命力的,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也是时代创新的产物。

【关键词】英文 friend 朋友
如所周知,语言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19世纪初期的事。

历史比较法的产生与运用成果,对此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比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

本文简要将朋友这个词中英文发展演变作历史的纵向比较,把它们的起源,根据时间的变化词形词意的变迁举例说明它们的用法变化。

一、“friend”的来源以及演变
英文单词f r i e n d从词源学(e t i m o l o g i c a l l y)上讲是“爱”(loving)的意思。

与friend同属日耳曼语系的亲缘关系的词有:德语(German)中的freund、荷兰语(Dutch)中的vriend、瑞典语(Swedish)中的frände等等。

史前,德语动词frijōjan 是love(爱)的现在分词。

历史上,德语中,“爱”的现在分词就是以“-nd”结尾的,在现代德语中则以“-end”结尾;然而英文当中以“-ng”替代。

Frijōjan这个词本身是由形容词frijaz 发展而来,在现代英语中有free(自由的)的意思,但它最初的意思是“ dear,beloved (亲爱的)”的意思。

在古英语中,名词friend拼作freond意思是互为相互尊重喜欢(regard and preference)的那个人。

从1200年以来,friend 偶尔也用作动词;在1670s,有”a Quaker”的意思,即“a member of the Society of Friends”(教友派信徒),这也是当时宗教盛行甚至统治英国社会的现实的反映。

在2005年,有人在Facebook中发现,并佐证了friend作为动词的用法,但用作名词还是它的通常用法。

常见的关于“friend”的俗语有“A friend is easier lost than found.”、“A 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d.”、“A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a life without a sun.”等,在现代英语中,“friend”的意思更加宽泛,使用的场合也更多,更随意(特别是在流行美语中)。

在网络时代它也跳出了书面语,在口语和网络语言中应用起来,这也说明了英语作为世界普通话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说明现代社会的宽容,网络时代的自由。

像“a boyfriend or girlfriend”、“a friend of a friend”等。

二、“朋友”的来源以及演变
“朋友”这个词,最早起源于《易》经:“君子以朋友讲习”,但此时的“朋友”和我们现在说的朋友不大一样,是两个概念。

按照古人的解释,“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是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人,所以,“朋”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同学;所谓“同志”,是指志趣相投、能合得来的人,所以这个“友”,就是我们现在的“朋友”的概念。

也就是说,《易》经上说的“朋友”,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同学和朋友”这两个意思。

古人造的“朋”字与“鹏”相通,“鹏”自在古代意思是“神鸟”。

说这种神鸟一飞就有万鸟相随。

可见“朋”字展现了多么团结友好的关系了;最古老的“友”字像两只手,左手和右手的关系。

自然是谁也离不开谁的,我们的祖先就是根据这样的意思,把“朋”和“友”连在一起,作为结交的称呼。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目前多数语文教师将其翻译为“朋友从远方来,非常的高兴。

”但实际上,此时的“朋”代表的是“同学”的意思;《说文解字》说,同志为友。

何为同志?同志就是兄弟。

在古代,部落间的人都有亲缘关系,这种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是牢不可破的,只有一个部落,一个家族之间的成员才能互相信任,围绕一个目标去做事,因此,只有兄弟才能成为友。

友经过演化,外延开始扩大,志同道合的人也可以成为友了。

最早在《诗经•关雎》里,出现了“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句子。

而常见的与朋友相关的成语有“刎颈之交”、“八拜之交”、“良师益友”、“契若金兰”;与朋友相关的诗句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朋友是除了父母亲人之外,人一生中最亲近的人。

三、二者之间的联系
大多数人最初接触到“friend”这个单词,是在小学时期学习英语时。

那个时候我们说“My best friend is...”(我最好的朋友是……),之后,我们再加以引申,用“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来表示“患难见真交”、“A bosom friend afar brings distant land near.”来表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A near friend is better than a far-dwelling kinsman.”来表示“远亲不如近邻”、“Friendship cannot stand always on one side. ”来表示“来而不往非礼也”等。

这就说明“friend”在进入中国之后,随着其传播并广泛融入传统文化,被赋予了一些全新的含义,所以我我们说语言、文字是有生命力的。

“friend”最初只是被翻译为“朋友”,但最后,被应用于各种谚语、俗语之中,这些都可以很好地说明语言是有生命力的,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也是时代创新的产物。

参考文献:
[1]郑述谱.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到对比语言学[J].外语学刊,2001 (2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