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诊断性测试(一模)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诊断性测试(一模)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
第(1)题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装置安装好后,用手提住纸带上端,先接通电源,电源的频率为50Hz,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让纸带由静止开始下落,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

把纸带上清晰的一个点标记为0,每隔一个点选做一个计数点,依次标记为1、2、3、4,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下计数点2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
B.打下计数点2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
C.重物下落过程中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D.重物下落过程中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第(2)题
声波能绕过某一建筑物传播而光波却不能绕过该建筑物,这是因为
A.声波是纵波,光波是横波B.声波振幅大,光波振幅小
C.声波波长较长,光波波长很短D.声波波速较小,光波波速很大
第(3)题
如图所示,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演示了水球光学实验,在失重环境下,往大水球中央注入空气,形成了一个空气泡,气泡看起来很明亮,其主要原因是( )
A.气泡表面有折射没有全反射
B.光射入气泡衍射形成“亮斑”
C.气泡表面有折射和全反射
D.光射入气泡干涉形成“亮纹”
第(4)题
自热米饭因其便于加热和携带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

自热米饭盒内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大量热能,不需要明火,温度可超过100,盖上盒盖便能在10~15分钟内迅速加热食品。

自热米饭的盖子上有一个透气孔,如果透气孔堵塞,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容易造成小型爆炸(在极短时间内气体急剧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热米饭盒爆炸,是盒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斥力急剧增大的结果
B.自热米饭盒爆炸前的加热过程,盒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自热米饭盒爆炸的过程中,盒内气体内能减少
D.自热米饭盒爆炸前,盒内气体温度升高,标志着每一个气体分子速率都增大了
第(5)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经过两个完整的半衰期后,将完全衰变殆尽
B.一个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最多可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在光电效应实验中,若仅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第(6)题
如图是位于锦江乐园的摩天轮,高度为108 m,直径是98 m.一质量为50 kg的游客乘坐该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旋转一圈需25 min.如果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则他到达最高处时的(取g=10 m/s2)( )
A.重力势能为5.4×104J,角速度为0.2 rad/s
B.重力势能为4.9×104J,角速度为0.2 rad/s
C.重力势能为5.4×104J,角速度为4.2×10-3rad/s
D.重力势能为4.9×104J,角速度为4.2×10-3rad/s
第(7)题
下列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外力
B.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质量越大,下落越快
C.“重的物体下落得快”是伽利略自由落体运动的结论
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8)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10kg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上用一条不计质量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当小球受到一水平恒力作用并相对小车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取g=10m/s2,sin37°=0.6,cos37°=0.8)( )
A.0.6m/s2B.0.75m/s2
C.0.8m/s2D.1m/s2
评卷人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所示是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可以判定( )
A.从到时间内系统的动能不断增大,势能不断减小
B.从到时间内振幅不断增大
C.t3时刻振子处于平衡位置处,动能最大
D.时刻振子的动能、速度都相同
第(2)题
无风的情况下,在离地面高为H处,将质量为m的球以速度v0水平抛出,球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大小f=kv,v是球的速度,k是已知的常数,阻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并且球在着地前已经竖直向下做匀速运动。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球刚抛出时加速大小为a=+g
B .球着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
C.球从抛出到着地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W=
D.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球从同一地点由静止释放,则两种情况下球在空中运动时间相同
第(3)题
电子透镜两极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中间的一条电场线为直线,其他电场线对称分布。

一电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以某一初速度从O点沿直线运动到A点。

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速度增大B.电子的加速度增大
C.电子的动能增大D.电子的电势能增大
第(4)题
在生产玻璃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空气进入玻璃,形成空气泡。

如图,一边长为4R的方形玻璃元件的中心处有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空气泡。

用一束与AB边夹角为45°光从E点射入玻璃。

AE=d,玻璃折射率,光在空气中传播速率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0<d<2R,光都能经过内圆
B.若d=2R,光从BC边射出
C.若,射入光线与射出光线平行
D.若,光通过内圆时间为
评卷人得分
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16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共2题)第(1)题
如图为“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每次从___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释放摆锤,摆锤释放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测得B点机械能明显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
A.摆锤释放前,摆线处于松弛状态
B.光电门的光电孔在B点水平线下方
C.摆锤释放时,摆锤释放器在A位置上方
D.标尺盘水平刻度线未保持水平,且右端偏高
(3)若以摆锤速度的平方为纵坐标,以摆锤距离零势能D点的高度为横坐标,作出的直线斜率为a,截距为b,则当地重力加速度g可表示为___________,摆锤初始高度可表示为___________。

第(2)题
某同学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计数点3污损,只测得以下数据,,,,。

图中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利用所测数据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

(2)打点计时器在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_________m/s。

(3)如果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工作电压的频率变小了,但该同学不知道,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评卷人得分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6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2m/s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右端固定着一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面轨道,并与弧面下端相切,一物体自圆弧面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滑下,圆弧轨道的半径R=0.45m,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不计物体滑过圆弧面与传送带交接处时的能量损失,传送带足够长,g=10m/s2。

求:
(1)物体滑上传送带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
(2)物体第一次从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所经历的时间;
(3)物体再次滑上圆弧曲面轨道后,能到达的最高点与圆弧最高点的竖直高度。

(4)最终物体能否停下来?若能,请说明物体停下的位置。

若不能,物块如何运动?
第(2)题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小球,小球的质量m=1.0kg,小球初始位置a点距桌子右边缘处A点的距离x=0.5m;在桌子右侧竖直面内有一光滑不完整圆轨道,其圆心O和水平桌面在同一水平线上,且AO C在同一直线上,C点是水平线AO延长线与轨道的交点,B为轨道的一个端口,OB与竖直线夹角为37°,A点与B点的高度差为h=0.2m,现用恒力F水平向右拉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小球运动到桌子边缘处A点时撤去F,此后小球恰好从B点无任何碰撞进入圆轨道,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求:(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1)小球进入B点时速度大小。

(2)水平拉力F的大小。

(3)小球在C点对轨道的压力。

第(3)题
航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风洞试验,其简化模型如图a所示。

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停放相距x0=8m的甲、乙两车,其中乙车是风力驱动车。

弹射装置使甲车获得v0=30m/s的瞬时速度,向乙车运动的同时,乙车的风洞开始工作,将风吹向固定在甲车上的挡风板,从而使乙车获得了速度,测绘装置得到了甲、乙两车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设两车始终未相撞。

求:
(1)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2)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