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精神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对于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 想新战略,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专业建设发展
“塞罕坝”
蒙汉合璧语,意为 “美丽的高岭”,辽、 金时期,被称作“千 里松林”,清朝在此 设立“木兰围场”。 随着清王朝历史的变 迁,森林植被遭受到 破坏,原始森林荡然 无存。
“塞罕坝”
1962年,我国决定 在木兰围场建大型机 械化林场。55年来, 老中青三代塞罕坝人 造起了112万亩的世 界最大人工林,浩瀚 森林已经恢复当年的 活力,为京津构筑起 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
自1962年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
人伏冰卧雪、艰苦奋斗,在极其
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
成了
,
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
的绿色奇迹。目前,林场内林地
面积达到112万亩,林木蓄积量
达到。
目前,林场内林地面积达到112 万亩,林木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 方米,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1.37亿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 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 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 据评估,塞罕坝资源总价值达到
01
重建了人工林生态系统, 有效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 南侵。
02
改变了周边小气候,增强了周 边增加了森林资源,培育出 占全省国有林蓄积量35%的森 林资源。
富裕了一方百姓,为助推脱贫 攻坚和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 用。
05
涵养净化了京津水源和空气, 被誉为“华北绿肺”。
。
半个多世纪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 塞罕坝人铸就了“
” 的塞罕坝精神,印证了“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 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 经验。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对于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 想新战略,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塞罕坝林场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解放初期是“飞鸟无栖树,黄沙满天飞”的荒原沙地。 现如今,塞罕坝林场内林地面积达到112万亩,资源总价值达到202亿元。具体来说,塞 罕坝取得了以下显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