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储层孔隙的表征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岩储层孔隙的表征方法
页岩储层孔隙的表征是勘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应其勘探开发效果和能源储量的评估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储层孔隙构成学校中,研究表明有三处孔隙类型可以解释页岩沉积中的孔隙构成:结晶孔隙、熔入孔隙和裂缝孔隙。
结晶孔隙是源自于页岩熔融成型而形成的微小空间,其孔隙结构呈“玉米穗状、三维单斜结构”,并呈均匀分布状态。
作为页岩孔隙的主要来源,它们大多分布在页岩内部,可以容纳大量的页岩吸附气体。
熔入孔隙则指表面微波激光处理技术能够识别出的孔隙分布,它是由体腐蚀和熔融形成的。
主要分布在页岩表面,在页岩储层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孔隙度可从0.1%到20%不等。
最后是裂缝孔隙,此处的裂缝孔隙是指各类裂缝的总称,包括裂缝翼和气孔网络。
他们是页岩储层在地壳及气体层析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其孔隙度介于0.1%至5% ,孔隙度垂直分布不均匀状态,气增压作用等影响通常比水增压效果要显著。
总的来说,结晶孔隙、熔入孔隙和裂缝孔隙是影响页岩储层孔隙构造的关键因素。
因此,为了精确评价页岩储层的储量和开发可用性,必须准确表征和识别这三种页岩孔隙形式。
针对这三种形式的孔隙表征,现有的技术有传统显微观察法、
激光全流及孔隙等、气体层析成像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核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等,它们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唯一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后续应当探索新的孔隙表征方法,以更全面、准确地发现和表征页岩孔隙,为其开发和评价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