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逃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2期2020年3月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Vol.33No.2
Mar.2020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逃离》
喻天琦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爱;丝•门罗?女性作家敏锐而F特的眼光,通过透视女性O前和O后在家庭O姻中的遭遇,将女主人公在父性权威压抑下的困顿和焦虑浓缩在“逃离”这一具体的实际行为当中%《逃离》女主人公卡拉的两次“逃离”反映了她在不同时期产生的两种心理状态,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关键词:女性主义;压”;生存困境;《逃离》
中图分类号:1711.074文献标识码:A
自从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以来,共有一百多位优秀作家获此殊荣,然而其中女性作家所占的比例仅为10%左右$而爱丽丝•门罗便是其中的一位$身为当代的女性作家,女性主人公一直是门罗深入刻画的对象,她的小说文本中具有鲜明的性别意识特征。

陈为:“性别,文学
作中是的,无论在视角、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方面,都会因女作家和男作家在经验和性别认同上的而有不同的表现$”E1F*151)过去,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她们不是“天使”,就是“妖妇”。

但是爱丽丝•门罗的卡拉却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这就意味着她既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完性期的、、的,有
、和的$
一、解脱或妥协:卡拉人生中的两次“逃离”
在文本的时间限度之内,卡拉经历了两次“逃”$一的女期,的
是的女,她人的和,对于自己的怀抱罗曼蒂克的幻想。

她刚刚中学毕业,父母要求她继续上大学,期间,卡拉在一马棚里干活遇见了克拉克,他是一故早熟的人,有学业就进入社谋并且从事过许许多多的职业,他没有任何家庭观念,甚至认为“家庭根本就是一人血液中的毒素”,些人生阅克克身上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流浪气文章编号:1672-9161(2020)02-0107-03
息,他的出现在卡拉原本平静规矩的生命里激起了阵阵涟漪,这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深深地吸引$然而卡拉的父母却反对他们在一起,她的继父更是充满鄙夷,指责克克只是“失败者”和“盲流游民”,卡拉为此同他争辩,继父拒绝回应的冷淡态激了她出走的决,卜,是卡拉毫地自的家庭$中,从来有地来的活是的,有有可能会比以往更糟糕,她与所有沉浸在爱情梦幻里的少女们别无二致,盲目地将自己一生的幸福托付给克拉克,并且“他看作二人未来生活的设计师,她自为,她的从是所然的是的”$
一的并有为来想中的生活。

她必须为自己年少的冲动付出代价,再一次的意念地一$
一期,克克原意的意见,以此为来布他人的小家庭$是景不长,克拉克“专制暴君”的面目来,只要他自情,家里的气为低沉。

显而见,他并没有担负起“师”的责任,反而为身的绝对者$要克克对她的神,而且要应而的家$此,有一更为直的起想的斗志:克
收稿日期:2019-05-23
作者简介:喻天琦(1994-),女,云南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比较文学与8界文学
—107—
克强迫卡拉以曾经遭受邻居贾米森先生的性骚扰为由,去勒索他的遗孀西尔维娅。

卡拉为了贴补家用去邻居贾米森家做一些零碎的活计,而这件事就起源于她突发奇想地告诉克拉克自己被贾米森先生调戏,却意外地引发了克拉克强烈的兴趣,于是卡拉不惜杜撰出丰富的情节来取悦克拉克,自己也因此而感到兴奋,这了情感的润滑剂。

其实,真情况远非如此龌龊:贾米森先生已经被疾
,卡拉是贾米森
者值班护士忘记关门的时候瞥见过他,“她离他从未这一些”。

以克拉克卡拉去西尔维娅,她也这做,
为此,却生,于是就了一:卡拉贾米森
来,,“是她呀”。

卡拉克拉克意去贾米森家,一以来情于发,西维娅
,她克拉克,前往多伦多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不幸的是,尽管外界的枷锁容易挣脱,内心的牢笼却始终难以打破,卡拉还是屈了对于未来的恐惧,“”途返克拉克身边。

这一,她没解脱而是选择了妥协。

二、“逃离”背后的现实基础
卡拉原因,除了上文提到过的直接动机之外,还不得不考虑潜藏在表象之下那更为深刻的现实基础。

原生家庭关系中,卡拉始终受到男性的压迫,他们挤占了她生存空间,并将她作为一个异类排斥夕卜。

当继父表明对于克拉克轻蔑和不屑时,面对卡拉反驳他却回答“我想跟你争辩”,这反映继父隐含专横,上来,卡拉作为去父,而此刻她却这么做了,自然就引起了继父的不满和愤怒&同时,由于他们之间是亲生父女关系,继父根本就
有把卡拉当作是自己的家人,他乎卡拉幸福与否。

对这一节的刻画,不难推测出卡拉曾经遭受
,而作为卡拉了
地。

是在卡拉与克拉克之后,父母对她是达到了前:“他们不喜欢卡拉,连她是死是活想知道”。

如此,卡拉的“对她也情,他是
低”,是他们共同将卡拉一排了家庭的边缘地。

人有着趋向爱和温暖的本能,家庭原本应该是这一切的源泉,但是对于卡拉来说,这里不是她的归属,“她看不起自己的父,了他们的房子、他们、他们的相册、他们、他们
路子、他们(’、他们(去人’,还有他们为地”。

或许令卡拉真正厌恶是这些物象本身,而是它们承载冰冷忆。

因此,卡拉
留给他们的字条:“我一需要过一种更为真生活&”这是对去生活的彻底否决。

在当卡拉心目,那种“更为真实的生活”也就是能够作为一个“”,或者说是作为一个“人”明确自己价值和作用,即去做她一以来真正想做是“住乡动物打交”,一段关系拥有自己独特的地位,而不是像在原生家庭中那样被忽略和遗忘&
表面上看,卡拉当初的设想基本实现了:和丈夫居住于乡间,马匹及山羊为伍&可悲的是,在夫系中,卡拉的境况却上的改善&她深克拉克,但是这种爱却处在一种失衡的状,“如系中缺乏使他们本质上平等同理想,那么男性专等级系就了婚姻的实质”即㈣,去的日子里,卡拉和克拉克一起构筑了只属于他们的小王国,克拉克是高上君主,而卡拉是他附品甘情地被驱使和奴役。

此后,当恋激情随着时光逐渐消弭,需要同面对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生活琐事,他们赖以维持生计的跑马经,生活难如意使克拉克发,卡拉作为自己情发对象:“他
她发&就像是她似。

她不管做是做对,不管说什么都是说错&”
争执之,每当卡拉想要寻求解,他却永远
一副高高在上,,他为,火爆才上是男子汉,这是男性象征&是在婚前还是婚后,卡拉都处于男性的绝对之下,她来就真正主自己的生活,因此,即便是面对自由她也自己,对于男性性赖卡拉丧失了&同,卡拉克拉克是由于性意,她
是地自己被重,对前
,而父 对她排
上使克拉克成为一的寄托,卡拉歇斯底里地恳求克拉克把她接回家,是因为她根本就没有觉察到自己遭受迫是正&卡拉原生家庭存在感,她之意识不到自己
—108—
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地位和作用,克拉克就算再怎么虚伪、狭隘、自私自利,但是对卡拉来说,他可以为她提供陪伴和支撑,令她不再孤独漂泊,而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归宿#卡拉的懦弱使得她缺乏持续斗争的勇气,注定不能完成对自身的解放$
三、通过“逃离”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思
在卡拉出走的时代,妇女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一旦脱离丈夫就等于失的,离对于她们来说是不的,否则就只有落为妓女。

二十世纪以来规模的妇女解放运动在争取与等的出的为代女提供
坚实的,,卡拉在一的时就打算“在一是这一类地来,上一个作”。

无论是是在,相在经济,女在和
丈夫,就是对不的她来
不离的理由$卡拉不$
就曾经卡拉:“以不走仅仅是因为(”她出了肯定的,可是在得到
的和资金支持之后,卡拉还是丢盔弃甲选择回来,从侧反映出了卡拉不走根本就不是的题,而是她并非真心地想要离克拉克,卡拉因为害怕影响场的而拒绝投奔妇女恰好可以佐证这一点$尽管卡拉的逃离是当时处境唯一能够保全自己尊严同时也是最为明智的做法,然而她在前往多伦的大巴上反复思虑的却是如果没有了克拉克,那么怎样才能证明自己是活着,又该用什么来代他的位置$她甚至
法想象自己在没有克拉克的地应该如何生活,这令她手足无措$第二次逃离与其说是对丈夫的反抗,毋宁说在她的潜意识里是想要借此重新唤醒丈夫对自己的关注和,事证明在这一点上卡拉确实成功了,至少换来了克拉克某一段时期内的和体贴。

尽管如此,克拉克的心深处还是瞧不卡拉$他卡拉走的归,是为了借自己对于卡拉的所有,在谈对话中,他以一种得意洋洋的口吻反复强调“我的”,警不要再他的活$出于对卡拉的同,提醒克拉克,卡拉不是他的,是一个人,他的反应却着莫可的:“我的天,是样的吗?我的是一个人?是吗?”这是对是对卡拉的,女
作为的思想在克拉克身经根,他卡拉作是自己不可的私人,
地卡拉的尊严,对她的置$激进女为:“对妇女的在和对受害者造成了最的痛苦;尽管这种痛没有识到;这是为的偏见存在于和受害的头脑里。

”即⑺卡拉的回归是种$卡拉的不是个人的,而是个女的$女的活重心是着丈夫和,她有,因而往往不会考虑自己的利,时至,仍然有一女脱种$来成的的,其解要经一个其漫长和的过程,尽管智上人们都清楚应该反对这些陈规陋习,但是是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它,甚至是遭的女本身,她是受害而不自知,有的还成为帮凶,去荼毒其他女;就是说,她既是压迫者又是害$女有彻底实现经济、情感上以及的全位的独立,才可能获得真的解脱和自由$
四、结语
卡拉的两次逃离都仅仅只是发生了地理空间的;<,却没有从本脱对于的,不
人处在陌生环境之中反而能够从熙攘喧嚣的世俗生活中短暂抽离,以旁观者的身份冷静审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自空间的追寻和建构中重新权衡生命的意义。

她终于清醒地认识到,逃离无法永久地解决问题,人只要复归生活,就不可能不受生活琐碎的磨$有论者说:“从她(爱丽丝•门罗)的笔
,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绪,一成不变的琐碎使人的心承受着重复的压力和困惑,忘了最的追求喜悦,于是想要逃离,可是逃离才发现那只是另一种重复的开始卡拉之所以离却又来,许作的用在于:避是没有的,其陷入种生活的漩涡之中反复循环着同样的事件,倒不如坦坦荡荡地去面对生活的真相,成为掌握主的一方而不是永远的催逼着向前$
参考文献:
[1]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桑德拉#莎莉.从女人到人——娜拉的转变[J].文艺研究, 1999(2).
⑶程锡麟,方亚中.什么是女性主义批评[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2011.
[4]董星•艾丽丝#门罗小说集《逃离》中女性形象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5).
—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