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1. (8分) (2017七上·路南期末)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2) 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
(3)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十二章》)(6) 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7)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
2. (4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达雅已经转为正式党员。
她工作非常努力,尽管个人生活非常不幸,但她并没有落在其他先进工人的后面。
工人们信任这个寡言少语的女工:她当选为工厂委员会的委员。
保尔为他的终身伴侣成为一个布尔什维克感到自豪,这减轻了他的痛苦。
有一次,巴扎诺娃因公出差,到了莫斯科,前来探望保尔。
他们谈了很久。
保尔热情地向她讲述了他所选择的道路,正是通过这条道路,他将能回到战士的行列。
以上文字节选自小说《________》,“这条道路”指的是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
3. (20分) (2019七上·庐阳期末) 综合性学习活动。
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某中学准备在2018年12月18日下午三点在校体育馆举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汇演”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你帮忙拟写一条符合要求的宣传标语。
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运用一种修辞方法;③不超过20个字。
标语:________
(2)你作为校团委会的代表,邀请社区张主任参加活动,你该这么说:________。
(3)活动主持人的主持词有两处出现问题,请你根据提示找出并修改。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发生了巨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未来,还有更多的四十年,需要我们去拼搏,去奋斗,去开拓;还有更多的宏伟蓝图,需要我们去构想,去描绘,去践行;(B)还有更多的梦想,需要我们去追逐,去憧憬,去实现。
让我们携手并肩,去开启下一个四十年的辉煌!
(A)句中存在语义重复的问题,请删去“________”。
(B)句存在语序问题,应该将“________”和“________”调换位置。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4. (17分) (2019九上·吴兴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水浒》的小孩
龙应台
讲完了一百回《西游记》之后,妈妈开始讲《水浒》。
鲁智深那胖大和尚爱喝酒、爱吃狗肉,动不动就和人打群架,乐得安安哈哈大笑。
智深睡的时候,鼾声像打雷,半夜起来,就在那佛殿上大便小便——安安捏着自己的鼻子,说:“好臭。
”可是咯咯笑个不停。
妈妈心中暗想:这书是不是要坏了我的生活教育?暂且说下去:那鲁智深哪,喝醉了酒,半夜里摇摇晃晃回到山庙,山门关了,他用拳头打门,砰砰砰砰像打鼓一样。
敲了一会儿,扭过身来,看见门边一个金刚,大骂:“你这个鸟大汉!不替我开门……”
跳上去就拆,把金刚的手折断了,拿那断手去打金刚的腿,打得扑扑扑,泥工和颜色都掉下来了……
安安圆睁着眼睛,听得入神。
妈妈在想:呀,这不是和文革小将“破四旧”一样吗?
少华山上有三个强人,带着七百个小喽罗,打家劫舍——
“什么是打架、节射?”
打家劫舍呀,就是一家一家去抢东西,强盗嘛!
安安点点头,妈妈继续:这三个强盗——嗯——三个好汉呀,一个是神机军师朱武,很聪明;第二个强盗——呃——好汉呀,是陈达;第三个好汉是用一口大杆刀的杨春。
这些好汉住在山寨中,需要钱用的时候,就下山去要买路钱,记得李忠和周通吗?他们持兵器拦在山路上,喝道:“兀!那客人,会事的留下买路钱!”一来一往斗了十几回合,把那些过路的客人杀死大半,劫走了车子财物,好汉们唱着歌慢慢地上山……
安安蹙着眉尖,一动也不动不知在想什么,妈妈则声音越来越小。
讲到宋江杀婆惜的那个晚上,妈妈就有点结结巴巴的紧张。
宋江来掀被子,婆惜死不让,抢来抢去,拽出一把刀子来,宋江就抢在手里,婆惜见刀就大叫“黑三郎杀人啦!”叫第二声时,宋江——
妈妈住了嘴,眼睛盯着书本——“左手早按住那婆娘,右手却早刀落去;去那婆惜颈子上只一勒,鲜血飞出,那妇人兀自吼哩。
宋江怕她不死,再复一刀,那颗头伶伶仃仃落在枕头上……”
“怎么样了妈妈?”
“哦——嗯——嗯——宋江一生气就把婆惜给杀了。
”妈妈说,匆匆掩起书,然后,官府要抓宋江,所以宋江就逃到梁山泊去了。
晚安!睡觉了。
“妈妈,宋江也是个好汉吗?”灯关了之后,黑幽幽里安安发问。
妈妈将他被角扎好,亲了下他额头,轻声说;“他不是好汉,好汉不杀人的。
睡吧!”
“可是梁山泊上一百零八个都是好汉呀?!”安安不甘心地踢着被子。
“拜托——”妈妈拉长了声音,“明天再说好不好?”
明天,明天真是一眨眼就到;妈妈坐在儿子床头,眼睛盯着新的一段发呆。
“那妇人见头势不好,却待要叫,被武松揪倒来,两只脚踏住她两只胳膊,扯开胸膊衣裳。
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
后来,妈妈喝了一口水,说,因为潘金莲害死了武大,所以武松为哥哥报仇,杀死了潘金莲,也上山做强盗——呃——好汉去了。
我们跳到第廿八回好吗?
武松被关着的时候,有个管营,就是管牢房的啦,天天给他送酒送肉来。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管营在快活林开个酒肉店,利用牢房里的囚犯当保镖、打手,过路的人都要先得到他的许可才能去做生意,“那许多去处,每朝每日都有闲钱,月终也有两三百两银子……”
妈妈顿了一下,心想,这不就是地痞流氓黑手党在索取保护费吗?
管营的生意坏了,因为有个傻大个儿,外号叫蒋门神的,功夫比他还好,酒肉店的生意都被他抢去了。
所以武松非帮忙不可。
安安带着期待的兴奋,问:“那武松去打了吗?打了吗?”
武松就喝了很多酒,醉醺醺地闯到蒋家酒店,把蒋门神的酒店打个稀烂,把蒋门神打个半死……
“不行!”妈妈突然“叭”一声盖上书,神情坚决,站了起来,“安安,这武松简直就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地痞流氓,他根本不是英雄,《水浒传》我们不读了,换换换!换书!”
安安苦苦哀求,做妈妈的不为所动,不知道在对谁生气似地关了灯,走出了房门。
借口还在找书,妈妈有好几个晚上没说书。
有一天下午,妈妈坐在二楼书房里写什么东西,耳里忽有忽无地听着窗下孩子们嬉闹的声音。
重复几回之后,妈妈实在好奇了。
她趴在窗上,伸出半个身子往下看。
六岁的安安和对门五岁的弗瑞第,各人手里挥舞着用竹竿和破布扎起的旗子,站在人行道的两边。
一个提着菜篮的老妇人蹒跚而来,两个小男孩拦在她面前,把旗子交叉,挡着路,安安用清脆的德语说:“嘿!过路的客人,留下买路钱!我们兄弟们需要点盘缠!”
老妇人呵呵呵笑起来,说:“哎呀!光天化日之下碰到强盗!我没有钱,可是有巧克力,行不行?求求你们!”
两条好汉睁着晶亮的眼睛,看着老妇人枯槁的手臂伸进菜篮子里。
“好,放行!”安安威武地施发口令;两支旗子撤回,让出路来。
这条街的一端是个老人院,另一端是个超级市场;安安显然专找老人下手。
在两个强盗尚未来得及逮到下一个老人之前,妈妈已经离开了窗口,赤脚飞奔下楼,夺门而出气急败坏地,正要破口大骂,安安兴高采烈地迎上来,一边挥舞着旗子,一边大声说:
“妈妈妈妈——你看你看,我们打家劫舍了好多巧克力;弗瑞第也有功劳……”
(1)请结合本文内容,把下面的结构图补充完整。
(2)请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品析语言。
①这三个强盗——嗯——三个好汉呀,一个是神机军师朱武,很聪明;第二个强盗——呃——好汉呀,是陈达。
(请分析句中的破折号的丰富内涵。
)
②“好,放行!”安安威武地施发口令;两支旗子撤回,让出路来。
(请赏析划线字的表达效果。
)
(3)文中的“妈妈”就是作者龙应台本人,这是她用了8年时间写成的母子生活随笔。
但文章并没有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写,而是用了第三人称“妈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种写法的作用。
【链接材料】母亲和我最大的歧异在于,我只在乎好玩,她却很在意什么是我将来需要的才能或者品格。
母亲以一种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把我教育成一个“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
——安安(写于19岁)
(4)散文是一种饱含情感的文学自述。
你从龙应台真挚地述说中感受到了什么?请结合文章及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请结合《水浒传》原著具体情节补全对话(上文已涉及到的情节除外)。
男:“妈妈”说武松是“地痞流氓”“根本不是英雄”,你怎么看?
女:不完美的英雄才更生动,武松当然有确定,但称得上是英雄,理由是①________。
男:可是《水浒传》有些情节确实太血腥了,也许《水浒传》真不适合我们看。
女:那时民不聊生,也就是客观生存状态,读书要去租存精,《水浒传》在人物塑造、谋篇布局、思想内涵、语言特色等方面都有精彩之处,你没发现吗?
男:是啊,我发现它在②________方面很精彩,例如③________。
5. (25分) (2017九上·临沭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
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
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
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
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
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
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
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
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
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
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
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
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
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
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
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
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
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
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
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1)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3)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五、对比阅读 (共1题;共12分)
6. (12分) (2017八上·成都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嘉定之曲江里有孝子李维煌,字裕光。
父岩士,生孝子十年殁,家无旨畜① ,母针衽以供孝子出就外塾。
泣曰:“养亲,儿职也。
儿不养母,乃藉母养儿,儿心何安!”遂弃书史,勤耕作,市珍怪之食,进之母,而己甘食淡焉。
母病喉,勺饮,喀喀②不下者三昼夜矣。
孝子呼天求救,母梦神人刺以针曰:“哀而子之孝也。
”觉,一汗而愈。
雍正七年秋,海风起,城中生波涛,孝子居故穿漏,夜半屋摇摇然,孝子趋负母,伏几下。
俄而前后庐舍崩,所避处独完。
孝子父亡逾年,大父③亦亡。
及其莽也,时届严寒,体故赢,手炭土,僵大雪中。
治冢匠数人,蕴火覆之,沦以汤,乃苏,年五十五卒。
卒时抱母大恸,嘱其孤某善事大母。
相传其幼时,居父丧,寝苫块中,哀号三年,每出入,邻人指曰:小孝子,小孝子。
盖其天性然也。
乾隆三十年,大吏闻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
论曰:《孝经》一书,圣人所以为人子训者至矣。
然世人方读书以求孝,而李孝氏子独因孝以废书,何耶?中庸曰:“率性④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古之人能率其性者,无俟于教也。
不然,慈乌反哺,羔羊跪乳,使彼所读何书哉?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卷二十七》,有删节)
【注】①旨畜:贮藏的美好食品。
②喀喀(kā):呕吐声。
③大父:祖父。
④率性:遵循本性。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市珍怪之食市:买
B . 母病喉,勺饮勺:用勺子
C . 嘱其孤某善事大母事:侍奉,伺候
D . 大吏闻于朝闻:听到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儿不养母,乃藉母养儿,儿心何安!
②古之人能率其性者,无俟于教也。
(3)请概括文中能体现孝子“孝”的事例。
六、作文 (共1题;共1分)
7. (1分) (2019七上·新昌期中) 按要求作文
每个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悲、惰性、粗心、娇气……
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以“我终于战胜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在记叙中可插入适当的描写和抒情;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
2-1、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
3-1、
3-2、
3-3、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4-1、
4-2、
4-3、
4-4、
4-5、
5-1、
5-2、
5-3、
5-4、
五、对比阅读 (共1题;共12分)
6-1、
6-2、
6-3、
六、作文 (共1题;共1分)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