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题三 试题(共14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七下第四单元测试题
班级(bānjí) 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只有一个,请选择最恰当的一个,一共22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44分〕
1.上课要有课堂纪律,宿舍要有宿舍管理规定,比赛要有比赛规那么。

这说明〔〕
A.纪律等规那么限制人们自由
B.社会生活离不开规那么
C.社会公一共生活准那么完全靠纪律约束
D.社会公一共生活不可能有一共同的准那么
2.在法律活动课模拟表演中,“德先生〞对“法博士〞说:“没有你的帮助,治理国家有时我有心无力。

〞“法博士〞答复:“没有你的支持,我有时也鞭长莫及〞。

这段话说明〔〕
①法律就是道德②道德和法律联络亲密,相辅相成③道德补充法律的缺乏,促进法律的贯彻施行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③
3.HY先生说:“法律之有效力,全持民众的拥护。

〞这句话说明〔〕
①要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②施行法律必须依靠人民群众③群众法律意识淡薄④法律缺乏效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4.法律之所以是特殊的行为标准,是因为〔〕
①法律(fǎlǜ)的制定不同于其他行为标准②法律的施行不同于其他行为标准③法律的约束力不同于其他行为标准④法律对违法犯罪分子有制裁作用,对其他公民那么不起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5.以下关于法律的特征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具有普遍的约束力②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③靠国家强迫力保证施行④法律规定公民的义务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近几年来,我国在反腐败斗争中获得了显著成绩。

一些高级指导HY,因HY受贿触犯法律,都依法受到了制裁。

这说明〔〕
①法律靠国家强迫力保证施行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③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假如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那么是
A.人们行为的最高境界 B.人们行为的底线
C.人们行为的一般境界 D.人们行为的中线
8.违法行为包括〔〕
①违背宪法行为②违背?中学生守那么?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④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А.①②③В.②③④С.①③④ D.①②④9.判断一种行为是否犯罪,首先要看这种行为〔〕
А.是否触犯(chùfàn)法律В.是否触犯刑法
С.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D.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10.中学生小强踢足球时将自己的一个“随身听〞放在球场边上,踢完球忘记带走,被同学小罗拾得。

小强得知后去找小罗索还,但小罗却以自己拾得为由回绝返还。

小罗的行为〔〕
①触犯了我国刑法的规定,是犯罪行为②是违法行为,因为他回绝履行我国民法规定的义务③是应受到行政处分的行为④是应当承当民事责任的行为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④
据?法制日报?报道:一名中学生,因承受不了学业竞争和家长的压力,用榔头打死了自己的母亲。

有两名中学生为讹诈钱财将自己的同学乱刀砍死。

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

根据材料答复11—12题。

11.材料中的中学生的行为都是〔〕
A.违宪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
12.对上述案件中的中学生判处正确的选项是〔〕
A.对家长处以罚金 B.由家长领回家进展教育
C.不能剥夺学生的政治权利 D.不能判处死刑
13.我国开展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在有关部门亲密配合和人民群众支持下,一批批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被打掉,根据刑法规定,很多成员被判刑,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

这说明〔〕
①“打黑除恶〞维护(wéihù)了社会秩序②HY机关是我国的治安保卫机关③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讯机关④我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中学生陈某,本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经常旷课。

开场时,他还有些自责,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纪律处分。

辍学后不思悔改,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HY博等,因此受到HY机关的拘留。

后来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内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据此答复14—16题。

14.你觉得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是〔〕
①交友不慎②自制力差③道德程度低④法制观念淡薄⑤交了许多好朋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5.陈某有过知耻的心理,最终还是滑向了犯罪的深渊,给你的启示是
〔〕
①慎重交友②进步自制力③进步道德程度④进步法制观念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6.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该〔〕
①自觉树立法律意识②维护法律的尊严③自觉依法自律④加强自身法律修养⑤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17.未成年人是指〔〕
A.未读完初中的人B.未读完高中的人
C.未读完大学(dàxué)的人 D.未满18 岁的人
18.以下属于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的是〔〕
①对未成年人抚养、监护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权③不得遗弃未成年人
④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9.某小学老师陈某因学生小明没有完成作业非常恼火,便拧小明的耳朵,结果将小明的左耳朵拧掉了。

对此,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赔偿小明医疗费2万余元。

这说明我国法律〔〕
①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②制止和制裁老师批评教育学生的行为③制止和制裁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④制止和制裁老师进犯学生的人身权利的行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当前,我国的网吧由于种种原因,经常有许多店主非法经营,导致许多未成年人堕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2021年9月,各地区充分重视黑网吧的整治工作。

其中大岭山镇HY、工商、文化执法大队查处“黑网吧〞4家,“黑影吧〞5家,还缴获了大批非法经营的光碟。

这表达了对未成年人的〔〕
A.保护B.家庭保护
C.HY保护D.社会保护
21.之所以要对未成年人进展特殊的保护,是因为〔〕
①未成年人自身心理、生理不成熟②未成年人缺乏经济实力,和自我保护才能③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和将来④法律规定了对未成年人进展保护的四道防线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2.HY和国家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hé fǎ quán yì)的法律是
〔〕
①?HY义务教育法?②?HY未成年人保护法?③?HY义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④?互联网上网效劳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二、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之答案。

每一小题3分,一共24分。

多项选择不得分,少选且正确的得1分〕
23.以下关于犯罪的特征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它可能开展成为犯罪行为
B.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C.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D.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以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24.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其包括〔〕
A.管制、拘役B、有期徒刑、无期徒刑C.剥夺政治权利
D、死刑
25.据有关部门调查,在我国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绝大多数在违法犯罪之前很少或者根本未接触过法律知识。

他们视法律为儿戏,在作案时不知道或者根本没想到这是违法犯罪行为,也不知道或者很少知道这种行为要承当法律责任。

这说明〔〕
A.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淡薄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B.对未成年人必须进展及时的普法教育
C.法制不完备(wánbèi)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
D.青少年学习法律常识是自身安康成长的需要
26.近年来,有些家长认为读书不如HY,只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要未成年人子女弃学从商、打工,出现了一些小保姆、小个体户、童工等。

对此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А.这违背了家庭保护的相关规定
В.这些未成年人的受教育的权益受到了损害
С.这些家长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D.这样做有利于未成年人早日成才
27.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损害时,可以寻求社会团体的支持。

以下属于社会团体的有〔〕
A.人民政府B.消费者协会C.妇女结合会D.残疾人结合会
28.打官司指的是诉讼。

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A.最正规B.最权威C.最一般D.最有效29.八年级学生洋洋的母亲早逝,去年父亲因为车祸也离他而去。

父亲留下遗产10万元,房子一套。

父亲去世后,多年不来往的叔叔坚决要求分割遗产。

无奈之下,洋洋将叔叔告上法庭,经过法院判决,洋洋继承父亲的全部遗产。

洋洋将叔叔告上法庭的行为〔〕
A.属于民事诉讼
B.是采取非诉讼手段解决纠纷
C.是为了获得财产而采取正当(zhèngdāng)的做法
D.是采用诉讼手段维护了自己合法的权益
30.教育部公布的新?中小学生守那么?,将原来的“遇到坏人坏事要及时报告,要敢于斗争〞中的“要敢于斗争〞予以删除。

这一做法〔〕
A.违背了法律,是无效的
B.说明与违法犯罪作斗争不再是青少年的义务
C.表达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D.要求青少年更应擅长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三、辨析题〔本小题14分〕
31.材料:有位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在我看来,好学生、好孩子是不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的〞。

请对这位老师的观点进展辨析。

四、材料分析题〔本小题 18分〕
32.材料:2005年10月20日晚上21:00左右,在某镇,一名老师在和她的朋友逛街。

在经过一条较为安静的的时候,后面突然窜出来两名歹徒。

他们用钝器猛敲该老师的头部,导致该老师当场昏迷不醒,歹徒同时抢去了该老师的项链和钱包、手机等值钱物品。

她的朋友吓得躲在一边,不敢动弹。

也许是歹
徒做贼心虚,来不及对她的朋友下手,他们很快就逃离了现场。

后来,在医生和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该老师已完全康复。

阅读(yuèdú)上述材料,结合课本和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1〕假如你刚好路过,看到歹徒正在抢劫,你会怎么做?〔6分〕
〔2〕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危害?〔4分〕
〔3〕从这段材料中,你得到(dé dào)了哪些启示?〔8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只有一个,请选择最恰当的一个,一共22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B
A
C
A
A
B
C
C
D
C
题号(tí hào)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D
C
A
B
A
D
C
C
D
C
B
二、多项选择题〔每个题目有两个(liǎnɡɡè)或者两个以上之答案。

每一小题3分,一共24分。

多项选择不得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
题号
23
24
25
26
答案
BCD
ABD
ABD
ABC
题号(tí hào)
27
28
29
30
答案
BCD
ABD
ACD
CD
三、辨析题〔本小题14分〕
31.答:〔1〕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1分〕
〔2〕道德程度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者少犯错误、行为上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道德程度低、法制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兴趣,难免犯违背纪律的错误,开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沼。

材料中的老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是错误的。

〔6分〕
〔3〕好学生、好孩子并不代表道德程度高,法制观念强。

好孩子假如不加强自我防范,也可能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加强自我防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①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

②重视道德修养,加强修养,践行道德。

③要从小事做起。

“勿以恶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防微杜渐,防止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6分〕
〔4〕因此(yīncǐ),不能片面地认为好学生、好孩子的道德程度一定就高,法制观念一定就很强。

〔1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小题 18分〕
32.答:〔1〕①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HY行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分〕
②我们在与其斗争时,既要英勇,又要机智,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

〔2分〕
③在面对歹徒时,有效的方法应该是: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HY 。

〔2分〕
〔2〕〔2〕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会造成以下四个方面的危害:
①对自己而言,他们会葬送了自己的将来,并且最终受到法律的惩罚。

〔1分〕
②对家人而言,他们辜负了父母的希望,可能使得家庭关系紧张,甚至造成家庭破裂等。

〔1分〕
③对别人而言,他们进犯了别人的财产权和人身平安,对别人的财物和生命造成了危害。

〔1分〕
④对社会而言,他们扰乱了治安秩序,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1分〕
〔3〕略〔8分〕
加分说明:
1.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假如学生从另外(lìnɡ wài)的角度,谈得较为深化的,可以适当加2-3分,但主观题局部所得分数不得超过32分。

3.假如学生可以充分结合材料,并且结合课本知识,将两者巧妙地交融在一起,可以适当加2-3分,但主观题局部所得分数不得超过32分。

内容总结
(1)思想品德七下第四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只有一个,请选择最恰当的一个,一共22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44分〕
1.上课要有课堂纪律,宿舍要有宿舍管理规定,比赛要有比赛规那么(2)报道:一名中学生,因承受不了学业竞争和家长的压力,用榔头打死了自己的母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