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名词解释
有机化学名词解释
(1)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键能—形成共价键的过程中体系释放出的能量,或共价键断裂过程中体系所吸收的能量。
(3)极性键—由不相原子形成的键,由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其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使电负性较强原子的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大,具有部分负电荷,而另一端则电子云密度较小,具有部分正电荷,这种键具有极性,称为极性键。
云对称地分布在两个成键原子之间,这种键没有极性,称为极性键。
(4)官能团—分子中比较活泼而容易发生反应的原子或基团,它常常决定着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反映化合物的主要特征。
(5)实验式—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原子最简整数比的化学式。
(6)构造式—表示分子构造的化学式。
(7)均裂—成键的一对电子平均分给两个成键原子或基团,这种断裂称均裂。
(8)异裂—成键的一对电子完全为成键原子中的一个原子或基团所占有,形成正、负离子,这种断裂称异裂。
(9)sp2杂化—2s轨道和两个2p轨道杂化。
(10)诱导效应—由于分子内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引起分子中电子云密度分布不平均,且这种影响沿分子链静电诱导地传递下去,这种分子内原子间相互影响的电子效应,称为诱导效应。
(11)氢键—当氢原子与电负性很强且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如N,O,F等原子)相连时,电子云偏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使氢原子变成近乎氢正离子状态,此时若与另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相遇,则发生静电吸引作用,使氢原子在两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形成桥梁,这样形成的键,称为氢键。
(12)Lewis酸—能够接受未共用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
名词解释有机化学2017-04-10 06:06 | #2楼
构造异构:指分子式相同而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相互连接的顺序和方式不同引起的异构顺反异构:指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布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异构体
对映异构:指两种立体结构之间存在实物与镜像的关系,相互对应而不能重叠的立体异构体手性分子:不能与其镜像重叠的分子手性碳原子: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分子互相作用,生成一个加成产物的反应称为加成反应
马氏规则: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发生亲电加成反应,hx中的氢原子主要加成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而亲电试剂的其余部分则加成到另一个双键碳原子上。
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受到某类试剂的进攻,致使分子中一个基(或原子)被这个试剂所取代的反应。
消除反应从分子内消去一个简单分子,形成不饱和烃的反应称为消除反应
扎依采夫规则当有不同的消除取向时,形成的烯烃是氢从含氢较少的碳上消除
碘仿反应:用i2的naoh溶液作为反应试剂的卤仿反应称为碘仿反应。
酯化反应:是醇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酰化反应在有机物分子中的氧、氮、碳、硫等原子上引入酰基的反应称为酰化反应脱羧反应羧酸分子中失去羧基放出二氧化碳的反应叫做脱羧反应
康尼查罗反应在浓碱的作用下不含α-h的醛可以发生两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一份子醛被氧化为羧酸盐,另一分子醛被还原为醇,称为歧化反应或康你查罗反应醇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中碳原子上的氢被羟基取代的化合物
酚芳烃环上的.氢被羟基取代的化合物
醛羰基与一个氢原子和一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酮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羧酸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羧酸
取代羧酸羟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羧基取代的衍生物叫取代羧酸
羧酸衍生物指羧酸的羟基被其他基团取代的有机化合物
胺氨分子中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重氮化合物由烷基与重氮基相连接而生成的有机化合物
偶氮化合物偶氮基─n=n─与两个烃基相连接而生成的化合物
变旋光现象糖的结晶在水中比旋光度自行转变为定值的现象。
还原糖具有还原性的糖
非还原糖不具有还原性的糖
差向异构体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的立体异构体中,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不同,其余的构型都相同的非对映体叫差向异构体杂环化合物分子中含有杂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构成环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至少含有一个杂原子。
杂原子包括氧、硫、氮等肽:指胺分子中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异戊二烯规律: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可看作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异戊二烯首尾相连或互相聚合而成,这种结构特点称为异戊二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