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模块测试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三模块测试4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中深刻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
2.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的竹简奏章需两个人抬进宫。

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
A.活字印刷术
B.雕版印刷术
C.造纸技术
D.制墨技术
3.史书记载:宋朝对外贸易额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导致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B.国家疆域的扩大
C.儒学的发展
D.社会秩序的稳定
4.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于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由此形成了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5.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③②
D. ②④①③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治学的第一境界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他引用的这一文学体裁兴盛于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7.明清时期兴盛的文学体裁是
A.诗歌
B.散文
C.词赋
D.小说
8.
9.“因为所产生的每一物种的个体比可能生存的多得多,遂各生物间便经常不断地发生生存斗争,所以,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纵然微小但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常变化的生活条件下,将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地被选择了。

”为上述思想引进中国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魏源
B.康有为
C.严复
D.梁启超
10.“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
贵,民不甚贱……故其致强也有由。

”这一主张应属于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顽固派
11.“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材料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
A.民主和科学
B.维新和革命人士
C.道德和科学
D.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12.“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五曰,务去滥调套语……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这里的“文学改良”主要是
A.打倒孔家店
B.倡导民主共和制
C.反对专制制度
D.提倡白话文
13.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

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

”文中的“潮流”指
A.民主革命
B.五四运动
C.社会主义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4.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曾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

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这一观点主要是针对我国成功
A.爆炸原子弹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试爆了氢弹
D.建成了核电站
15.美国《纽约时报》曾发表评论:“中国的航天计划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这一评论的对象最可能是中国成功
A.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B.完成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行
C.试射远程导弹
D.研制出大功率运载火箭
16. 20世纪50年代,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的陆定一曾强调:“我们所主张的……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这里他是在阐释
A.“双百”方针
B.阶级斗争学说
C.过渡时期总路线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7.邓小平曾说过:“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建国后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

应当肯定。

”最能证明这一看法的史实是
A.初步建立了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B.创办了一系列的工人学校
C.全面开展了“上山下乡”运动
D.初步建成了国民教育体系
18.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随着希腊社会的情况日渐复杂,哲学家们将他们的注意中心从物质世界转移到人和有关人的各种问题上。

这主要表现为
A.雅典的繁荣
B.出现智者学派
C.梭伦实施改革
D.伯利克里执政
19.下列最符合苏格拉底思想的是
A.人不能确认神的存在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D.人是城邦的动物
20.通过十个青年男女由死亡之城来到乡间别墅,象征“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的森严统治下解放出来”,并用一百个故事来寓意作者思想的文学家是
A.但丁
B.薄伽丘
C.彼特拉克
D.达·芬奇
21.马丁·路德提出:“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获得赦罪或全部免罚。

”这反应了他
A.追求灵魂升天
B.倡导人的解放
C.否定教皇权威
D.宣扬《圣经》精神
22.“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上述材料说明作者
A.提倡平等自由
B.反对君主制度
C.维护等级制度
D.宣扬绝对自由
23.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

”为防
止“滥用权力”,他提出
A.理性主义思想
B.分权制衡原则
C.民主自由思想
D.人民主权学说
24.认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提出“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思想的哲学家是
A.狄德罗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25.为了表现理想和激情,浪漫主义常常以强烈对比来强化和突现主观情感。

其中以美与丑的对比、外表与内心的巨大反差,表现了作家爱憎分明情感的文学作品是
A.《海燕》
B.《千只鹤》
C.《巴黎圣母院》
D.《老人与海》
26.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这样的文学思潮:“不满社会现状、抒发个人情感、歌颂大自然”。

产生这一文学思潮的时代背景不.包括
A.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启蒙思想的产生
D.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
27.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能代表这一风格的文学作品不.包括
A.《红与黑》
B.《人间喜剧》
C.《百年孤独》
D.《安娜·卡列尼娜》
28.表现理想、推崇英雄、充满激情是浪漫主义的重要表现手法。

下列作品属于这一表现手
的作品属于现代主义风格的是
A.库尔贝
B.莫奈
C.塞尚
D.毕加索
30.柴可夫斯基是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其主要作品有
①《天鹅湖》②《睡美人》③《胡桃夹子》④《第六(悲怆)交响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连云港市2010届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必修)
高二历史试题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可推测当时火药已经用于军事。

()32.梁启超将黄宗羲的“保国”“保天下”思想,总结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

()34.有人认为:“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这是一种为殖民扩张寻找借口的理论。

()35.当前,广泛普及的电视机,正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

《中庸》工夫密,规模大。

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
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朱子语类》材料二心之良知是为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

自然而致良知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

愚不肖者虽其弊昧之极,良知又
未尚不存也。

——《□□□全书》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论语》主要反映了谁的思想?据所学知识,简述《论语》的主要思想内容。

(3分)
(2)材料二反映了谁的思想?概述材料二的主要主张。

(3分)
(3)从学问和修养的角度,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的不同点。

据所学知识,归纳这两种主张的共同点。

(4分)
37.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哲学的困难好象在这里——从运动的现象去研究自然界的力,再从这些力去验证其他现象;书中第一、第二卷的一般命题就致力于这个目标。

在第三卷中我们阐明了世界体系,作为这方面的一个例子。

因为根据第一卷里用数学证明的命题,我们在第三卷里由天象推出把物体吸向太阳和几个行星的重力。

我们又从这些力,使用其他数学的命题,推演出
行星、彗星、月球和海水的运动。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材料二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材料涉及了哪些物理学成就?(3分)
(2)材料二中图一所示交通工具的动力是什么?图二所示的动力催生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奠定了图三历史现象的物理学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谁?(4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涉及的领域有何不同?由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科技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3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

38.20世纪以来的三大重要思想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三大理论的探究任务。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列知识结构中字母代表的历史含义。

(5分)
A:
C:
D:
E:
(2)有人认为20世纪中国三大思想理论成果间有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结合史实,简述三大理论间依次“继承”的主要表现。

邓小平是怎样运用“实事求是”的精神解决台湾和香港问
题的?(3分)
(3)20世纪以来的三大理论,反映了重大思想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D
2.C
3.A
4.A
5.D
6.C
7.D
8.A
9.C 10.B 11.A 12.D 13.C 14.B 15.B 16.A 17.D 18.B 19.C 20.B 21.C 22.A 23.B 24.D 25.C 26.C
27.C 28.C 29.D 30.D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正32.错33.正34.正35.错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1)孔子。

(1分)仁;礼;有教无类等。

(任意2点2分)
(2)王守仁。

(1分)致良知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致良知有不同的层次;良知存在于每一个人。

(任意2点2分)
(3)材料一要求苦学,阅读典籍才能求得学问;材料二则要求致良知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

(2分)理是万物的本源;注重个人修养;宣扬传统儒学思想(或重塑儒家价值理念);维护伦理纲常。

(任意2点2分)
37.(1)牛顿。

(1分)力学三定律(或运动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2分)
(2)蒸汽机。

(1分)汽车;飞机等。

(2分)法拉第。

(1分)
(3)材料一是科学理论;材料二是科学技术(或生产技术)。

(2分)理论对技术和生产的影响逐渐增强。

(1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

38.(1)A:国民大革命;B:毛泽东思想;C: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E: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5分)
(2)毛泽东思想继承新三民主义精神,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1分)邓小平理论继承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分)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1分)
(3)思想应有利于解决现实重大问题;思想具有继承与发展特征等。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