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经典真题题库 要点12 交往艺术新思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十二交往艺术新思维
一、选择题
1. (2009·贵港中考)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松苏吉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礼貌( )
①能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②能使人们享受彼此的关爱,为生活增添快乐
③使我们的人生道路畅通无阻④能使人们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他人的尊重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2. (2009·安溪中考)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下列同学的行为不符合交往礼仪的是()
A.小玲上学和放学回家都与父母打招呼
B.小勇得到别人的帮助后,都要对帮助他的人说一声“谢谢”
C.小宇进老师办公室之前先敲门、喊报告,经允许后才进入
D.小伟穿着拖鞋上学
答案:D
3. (2009·绵阳中考)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大家都夸他是神童。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另捡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您那个梨就给哥哥吧。

”父亲听非常高兴。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
A.礼貌待人,培养谦让美德B.遵守规则,勇于承担责任
C.严于律己,放弃合法权利D.尊重父母,掌握交往技巧。

【解析】选 A.本题考查礼貌待人的知识。

“孔融让梨”的故事说明我们要礼貌待人、谦让他人。

B、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观点错误;故选A项。

4 (2009·怀化中考)北京奥运会期间,微笑是志愿者最好的名片。

志愿者主动、热情的服务,得到了与会的中外运动员、游客的一致好评。

对此认识有误的是()
A.交往中最受欢迎的是笑容,尤其是微笑
B.交往要讲究艺术,要主动、热情
C.文明礼貌在交往中显示着它的巨大力量
D.只有微笑才能使人获得好评
5. (2009·广州中考)进出电梯不礼让妇孺和老人、不主动帮助行走不便者、驾车不避让行人……时下,不少中国人这些看似小节的行为让很多外国人不解。

对此,正确的看法是()A.不拘小节有损国家和民族形象,要依法严惩
B.文明的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顺其自然
C.礼貌礼仪事关国家和民族形象,应自觉加强个人修养
D.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必在乎外国人的看法
答案:C
6. (2008·西宁中考)《晏子春秋》中说;“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
A.贵人肯定是有礼貌的人
B.讲礼貌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修养
C.没礼貌的人如同禽兽
D.讲礼貌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讲礼貌的重要性的知识。

题目中的“以有礼也”说明了我们要讲礼貌。

可见,A说法错误;B正确;C说法具有片面性;D说法绝对化。

7. (2008·北海中考)小李轻轻走过来,对我微微一笑,有礼貌地说:小刘,你的数学一向很棒,有个问题想向你请教一下……这时,我会感到()
A.小李是个虚伪的人B.小李对我的礼貌使我的自尊心得到满足
C.语言文明是礼貌交往的唯一表现D.小李善于吹捧,我的虚荣心得到满足
答案:B
8. (2008·内蒙古中考)关于礼貌、礼仪,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礼貌、礼仪是个人素养最直接的外现形式
②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
③懂礼貌、讲礼仪,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
④礼貌、礼仪不是交往的最前沿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9. (2007·盐城中考)年轻人:“喂,老头,去北村还有几里?”老者:“还有三百八十丈。

”年轻人:“路途怎么讲丈?”老者:“因为你就不讲里(礼)。

”这一情景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②要杜绝从众心理,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学会倾听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④语言文明及表达的技巧是沟通心灵的桥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怎样做到礼貌待人的知识。

在交往中要礼貌待人,注意语言文明及表达的技巧等。

材料中的情景说明语言文明及表达的技巧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因此①④正确;
②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但与本题无关。

故选B。

10. (2010·潍坊中考)某校初三一班是优秀班集体,在这个班级,同学们的竞争意识非常强烈。

但是,班内同学有最新的学习资料,不是放在自己的课桌里,而是放在“推荐窗”里;每个学科都有专人负责收集好经验、好做法并及时向大家推荐。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竞争和合作是相互依存的②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③竞争中需要合作,竞争最理想的结果是“双赢”④生活中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

竞争和合作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二者同等重要,因此第②种说法错误。

选项中凡包含②的均应排除。

11. (2010·滨州中考)央视体育频道有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词;“无兄弟,不篮球”;而姚明的“这不是我的而是我们的球队”的话同样让人深思。

这告诉我们
A.合作与竞争相伴相随
B.打篮球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
C.要想顺利完成一项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
D.树立合作意识是篮球比赛取得成功的唯一条件
【解析】选C。

本题背景材料虽然是篮球方面的广告词和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话语,但此题考查的知识却与篮球无关,所以BD选项排除。

本题强调的是合作的重要性,没有联系到竞争,故A应排除。

12. (2009·宁波中考)我们可以从右图得到的启示是()
①有了竞争对手,我们就一定能成功②竞争对手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激发我们的潜能
③竞争对我们的发展和进步有促进作用④和对手只能讲合作,不能讲竞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 C 。

本题考查学生对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的理解,竞争对我们有
压力和动力,能对我们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不一定有了竞争对手就一定能成功,①选项的说法太绝对,④而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和对手既讲合作又讲竞争,故选②③选项。

13. (2009·茂名中考)竞争最理想的结果是双赢,而要实现双赢,必须()
①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②把合作放在第一位,将竞争放在第二位
③跟自己能力相当的人进行竞争
④按照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竞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D
14. (2009·漳州中考)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
A.公平
B.道德和法律
C.发扬团队精神
D.尊重竞争对手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在生活中竞争的基本准则的知识。

在竞争中,我们必须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基本准则,双方相互激励、取长补短,都得到提高。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项是正确答案。

其余三项属于在竞争中应注意的问题,与题意不符。

故选B。

15. (2008·安溪中考)刘翔视美国田径选手约翰逊为自己的强劲对手,注意研究和分析约翰逊的动作与发挥。

刘翔在学习、研究和分析中取得成功。

这说明合理竞争( )
A.会导致唯我独尊
B.会破坏人际关系
C.使人产生忌妒心理
D.能够激发潜能
答案:D
16.(2008·嘉兴中考)在两岸关系论坛闭幕式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发表了精彩演讲。

其中引用了新“龟兔赛跑”的故事:陆地上,兔子不打瞌睡兔子赢,遇到过河,乌龟赢。

最终,比赛出了奇招,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过河时,乌龟驮着兔子游,双方共同到达终点,双赢。

回答(1)—(2)题。

(1).传统的“龟兔赛跑”结果是兔子输了,而新“龟兔赛跑”的结果是双赢,之所以能达到双赢,关键在于()
A.兔子不再打瞌睡了
B.比赛场地起了变化
C.比赛激发相互竞争
D.各自优势得到互补
答案:D
(2).新“龟兔赛跑”的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的竞争与动物不同
B.竞争别忘记互相合作
C.竞争就难免会有失败
D.竞争结果必然是双赢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合作与成功的关系”的理解。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合作团结,优势互补,凝聚大家的力量,大家的智慧,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在成功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出现困难时,竞争别忘记互相合作,需要同伴的互相支持和鼓励才能坚持走下去,否则就有可能在困难面前退缩而导致失败。

据此可作出判断第7题选D,第8题项选B。

17. (2008·常德中考) “龟兔赛跑新传”——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到了河里,乌龟驮着兔子游。

结果实现了“双赢”。

下列选项与“龟兔赛跑新传”寓意不符的是()A.竞争与合作是完全对立的
B.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
C.合作可以扬长避短
D.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
答案:A
18. (2008·临沂中考)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个精彩的竞技舞台,而且将为中国和世界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了解和互相尊重的机会。

”假如你是一名奥运健儿,你会如何看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①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实现共同进步②在道德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正当的竞争,做到竞争不忘合作③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④只要竞争,不要合作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B
19. (2007·泸州中考)初二(5)班的刘洋、王明和张浩既是好朋友,又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

进入初中后,他们互相较着劲,经历过一次次的考试,一次次的竞赛,一次次的较量,名次也不时有一些变化,但他们的学习成绩都日益提高,最终三人都考上了各自理想的高中。

这个事例说明了()
A.竞争能激发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B.竞争只会带来负面影响
C.竞争会影响朋友之间的友谊 D.生活中只需要竞争,不需要合作
答案:A
20. (2007·北海中考)我国某两大著名乳业集团在一个城市,两大集团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一个城市能够同时造就两大乳业集团,这说明了
A.竞争不忘合作才能实现双赢
B. 要竞争就不能合作
C.不合理的竞争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D .只讲合作不要竞争也能实现双赢
答案:A
13. (2009·赤峰中考)总导演张艺谋之所以成功的导演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人才。

这一事实说明()
①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②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任何人要想成功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
③合作会使个人的发展受到限制④合作能够是个人和集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14. (2009·巴彦淖尔中考)当刘翔第一次夺得110米栏世锦赛冠军时,他的赛后感言是:“我要感谢我的对手。

”他的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竞争,不需要合作②正是由于竞争对手的激励,人们才会不断进取,奋发向上③竞争能使人进步并发展得更快④要正确对待竞争,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答案:D
15.(2010·聊城中考)人类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做大自然的朋友。

但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确确实实给大自然造成了失衡。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也是充满竞争的。

但是,“竞争不忘合作”。

下面符合这一命题的是( )
①美国要在本世纪前15年实现其“世纪梦”,维持其“一超独霸”的地位;俄罗斯、日本、欧盟、印度也各有自己的重振或崛起计划,以求在国际社会占居更好的位次;
②242个国家和地区参展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呈现最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
③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就“减排”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9年12月5日-7日在北京举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了合作的表现。

②③两项体现了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和环保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符合题意;①项体现的是世界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主题不符;④项属于我国经济工作会议,与题意不符。

16.(2010威海中考)当今在众多的招聘中,用工单位几乎都把“具有合作意识”列为应聘者必备的素质之一。

这是因为————。

①.合作是一种力量,能够帮助我们战胜一切困难
②.良好的合作能够创造竞争中的双赢
③.具有合作意识能使合作者各司其职,取长补短,有利于进步与发展
④.当今社会知识信息量大,社会分工细,善于合作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了合作的意义。

②③④各项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合作的意义;①项观点夸大了合作的作用,“战胜一切困难”的说法是错误的。

17.(2010·嘉兴中考)近年来,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屡创佳绩。

主教练给队员王濛的评价是“激烈的比赛氛围,总能使她滑出好成绩。

”这一评价蕴含的道理是( )
A. 竞争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B. 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目标
C. 竞争有利于开发个人潜能
D. 良好的合作能创造双赢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竞争积极作用的理解。

从题干材料中“激烈的比赛氛围”指的是竞争,“总能使她滑出好成绩”说明了竞争能激发潜能,C项正确;A、B、D三项虽然表述正确,但题干材料未体现。

故选C。

18.(2010·杭州中考)上海世博会与金融危机不期而遇,但参展的国家有192个,国际组织有50个,这在世博会诞生近160年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各国都希望把参与上海世博会作为摆脱危机,振兴本国经济的机会。

这说明( )
①世界各国利益趋同,矛盾消除
②要发展本国经济,离不开国际合作
③各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④目前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发展科技,振兴经济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D。

从题干材料中“各国都希望把参与上海世博会作为摆脱危机,振兴本国经济的机会”说明了各国之间既存在竞争又有合作,通过合作来振兴经济,②③④正确;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消除,①错误。

故选D。

19. (2010·福州中考)如果为右边的漫画起个标题,最贴切的是()
A.与人为善
B.宽以待人
C.诚信危机
D.互相尊重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分析和理解。

从漫画中消费者和经营者面对商品和钱币发出的“是真的吗”说明了人们之间互不信任,产生了信任危机,故选C。

20. (2009·苏州中考)我国是礼仪之邦,历来崇尚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以下对诚实与守信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
B.孔明接受托孤为一“诚”,曾子杀猪为一“信”
C.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应该从点滴小事做起
D.为人处世,以诚为本,以实为要。

答案:A
21. (2009·江西中考)汶川地震发生后,刘德云被压在废墟下。

不知过了多久。

他有些绝望了。

此时,他用还能活动的右手,掏出随身携带的圆珠笔,在左手腕上写下“我欠王老大3000元”的特殊遗嘱。

刘德云,一个身处绝境中100小时的普通工人,将_______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A.自尊
B.自信
C.奉献
D.诚信
【解析】选D。

本题结合身处绝境的刘德云仍不忘欠债的事例,旨在考查诚信的品质。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题中事例可以看出这是诚信的优良品质。

故选D。

22. (2009·眉山中考) 右侧图画中的广告词对我们做人有什么启示?( )
①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②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测
③就个人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
④我们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23. (2009·綦江中考)医生往往不把实情告诉患有重病的人,安慰说:“你的病并不重,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治好。

”医生对患有重病的人隐瞒病情的行为是()
A.善意的“谎言” B.诚实的人不说“谎”
C.缺乏医德的表现 D.不讲诚信的表现
答案:A
24. (2008·安徽中考)右图的寓意是()
A.诚信只是成年人的品质 B.诚信是人立身处事之本
C.诚信要从自身利益出发 D.诚信就是要听成人之言
答案:B
25. (2008·泰州中考) “小信诚则大信立。

”这句古语启示我们()
A.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B.诚实就应该无所顾忌地说出一切
C.诚实不需要“善意的谎言”
D.大事要讲诚信,小事可以撒点谎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诚信的理解能力。

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在本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B、C、D三项本身说法上就存在着错误。

故答案为A。

26. (2008·海南中考)据报道,某市一位7岁女孩乘公交车时,身高已达到购票标准,但母亲没为其买票。

女孩得知后,第二天早晨找到乘务员,将一元钱投入票款箱。

说明这位女孩()
A.诚实守信 B.自尊心强 C.多此一举 D.胆小怕事
答案:A
27 .(2008·云南中考)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下列行为,不违背诚信要求的是 ( )
A.小芬与同学约好早上8:00见面,却让同学多等了半小时
B.小奎的爷爷身患癌症,但家人没把真实病情告诉他爷爷
C.小江平时学习不认真,经常抄袭同学的作业,考试时作弊
D.小强告诉母亲要与同学一起复习功课,却进了营业性网吧
答案:B
28. (2007·淮安中考)今年5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宣布,教育考试机构将建立考生诚信档案,记录作弊考生信息,接受社会查询并向招生单位提供。

这说明()
①不讲诚信难以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②不讲诚信会影响个人的前途和事业
③诚信是每个人应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④讲诚信一定使自己吃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29. (2007·绵阳中考)在我国,明星属高收入人群,有的明星仅代言广告就有上千万的收入,但主动申报纳税的明星却寥寥无几。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明星受惠于社会,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依法纳税②有的明星不主动纳税,是不计较个人得失③明星不主动纳税会使他们的形象受损,失去观众信任④明星依法纳税,有利于获得观众的信任和喜爱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明星主动申报纳税是诚信的表现,有利于获得观众的信任和喜爱,也是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否则会失去观众的信任。

因此,
①③④项正确;②的说法错误。

故选B。

30. (2009·绵阳中考)“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下列说法中与其含义相近的是()A.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近朱则赤,近墨则黑
【解析】选 C.本题考查学生对俗语的理解能力。

“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强调的是诚信的重要性,A项指人与人之间要友好交往;B项是指要承担责任;D项指环境对人的影响;C项指诚信,符合题意,故选C项。

二、非选题
31. (2009·德州中考)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

半路上遇到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儿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一直没有见到叫张村的地方。

年轻人停下来想了想,似乎悟出了什么。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年轻人悟出了什么?
(2)如果你是那个问路的年轻人,你会怎么问?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无礼”说明年轻人不讲文明,不懂礼貌。

而非真的是五里路。

(1)题年轻人悟出:与人交往要讲文明,有礼貌。

(2)第一问只要是有礼貌的问法即可,而第二问要回答出讲文明,有礼貌的重要性
答案:(1)与人交往要讲文明、有礼貌。

(如从其他角度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视为正确答案。


(2)①问法:“请问老大爷,从这儿到张村还有多远?”老人回答后,我会说:“谢谢!”
②理由: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
准则。

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谦虚恭敬的言行举止是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增进友谊、提高自身吸引力的必要条件;而傲慢粗鲁的言行则会导致敌意、妨碍沟通、恶化关系、降低自身的吸引力。

32. (2009·枣庄中考)一位知名企业的总经理登了一则广告,要雇一名助理。

一时间,应征者云集,最后他却选中了一个毫无经验的年轻人。

他的一位朋友问到:“你为何选中他?他既没有介绍信,也没人推荐,而且毫无经验。

”“你错了。

”总经理告诉他的朋友,他带来很多‘介绍信’:他在门口蹭掉脚下的土,随手关上了门;当看到那位前来应聘的残疾青年时,他立即起身让座;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时干脆果断;其他人都从我放在地板上的那本书上迈过去,而他却拾起那本书并放回桌子上;和他交谈时,我发现他衣着整洁,头发整齐,指甲干净。

难道你不认为这些细节是极好的介绍信吗?如果一个人连这些修养都不具备,那么有再多的经验和介绍信又有什么意义!
⑴总经理说的“介绍信”是指什么?
⑵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如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⑶今后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答案:⑴年轻人讲文明、有礼貌、讲礼仪、有教养的言行举止。

⑵如:语言不文明,出口伤人,给同学起绰号;对人不礼貌,傲慢粗鲁,盛气凌人;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损坏公物等。

只要从语言、态度和行为三方面回答且符合题意即可。

⑶①养成将文明、有礼貌的良好习惯,做到语言文明、举止端庄、态度亲和。

②掌握交往礼仪的三原则,做到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

③学会交往的艺术,做到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等。

33. (2008·云南中考)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交往逐步增多,学会交往、礼貌待人,是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1)为什么要礼貌待人?
(2)礼貌待人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案:(1)礼貌是尊重和文明的体现,是通往友好交往的道德桥梁。

一个人是否文明礼貌,关系到个人、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2)礼貌待人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等(或答真诚坦率、谦逊宽容、彬彬有礼、热情开朗、乐观幽默等)。

34. (2008·咸宁中考)材料一: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自古就有“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的古训。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礼仪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更加彰
显,已成为现代人的处世艺术,成功者的潜在资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

和睦家庭、和美生活、和谐社会需要礼仪、呼唤礼仪。

材料二: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召开,我国制作了大型公益广告“礼仪传天下,北京欢迎你”,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礼仪风范古国,唤醒同胞们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更加积极向上地“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关礼仪、礼貌的知识,以《迎奥运话文明》为题,写一篇政治小论文。

要求:(1)紧扣材料;(2)观点正确;(3)联系实际;(4)语句通顺;(5)字数在300字以内。

【解析】讲文明、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也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集体,甚至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形象,因此,在交往中我们一定要讲文明、讲礼仪。

本题以奥运会为载体,结合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来写一篇政治小论文。

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如本题的要求:紧扣材料、观点正确、联系实际、语句通顺、字数在300字以内。

其次要广泛搜集有关讲文明、讲礼仪材料,最后根据要求,联系自身实际或社会实际,在一定创新的基础上,写出一篇观点正确的文章即可。

答案示例:今天距奥运只有××天了,多年的梦想,就要成为现实,在奥运即将到来之际,愿每一个中国人,都来当好东道主,热情迎嘉宾,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

人们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往往见诸于细节琐事。

“成大始于细小”,从具体而微的身边小事做起,就是最好的参与、最实在的奉献。

平时或在奥运期间,要特别注意自身的素质修养,遇到陌生人问路时热情指引,乘车、入场时排队礼让,开车不随意并线超车、乱停乱放,乘滚梯时靠右站立,不在禁烟区吸烟,不随地吐痰,看比赛、看节目时提前入场、关掉手机,赛场奏别国国歌时起立肃静,观赛时为双方文明助威、不喝倒彩,赛毕有序退场……这些小事,人人皆可做到,而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每天增加点滴的文明成分,就会使整个社会文明风尚蔚然而成。

35. (2007·襄樊中考)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人们相互见面或接打电话都有一些表示谦虚、恭敬、友好的礼貌用语。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学见到老师时扭头就走;有的受人帮助时无动于衷;有的分手告别时无话可说;有的接听电话时大声大气。

请问:在这四种情形之下你应该怎么说?
答案:见到老师时应当说:您(你)好,早上好,晚上好等。

受人帮助时应当说:谢谢您(你),让你(您)费心了,麻烦您(你)了,拜托您(你)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