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杯子变热了青岛版五年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杯子变热了青岛版(五年制)
一、由生活场景导入,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
师:家里来客人时,我们常常要给客人沏茶,今天我们来给自己沏一杯茶,倒水前,先用手摸一摸杯壁,倒入热水后,再摸杯壁,看看有什么变化?倒热水时大家一定要小心别烫手,以小组为单位开始。
师:倒入热水后杯子有什么变化?
生1:杯子变热了。
生2:我觉得杯子下面最热,中间比较热,上面不太热。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
对,我们发现杯子变热了。
板书:杯子变热了。
师:你有问题要问吗?
生:杯子为什么变热?
生:热在杯子中是怎样传递的?
师:对,热在像杯子这样的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定向探究)
二、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
猜想:
1. 我们先来猜一猜,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呢?给你一分钟时间思考一下。
生:先热内壁,再传外边。
生:下面的杯先热,然后又传到了上边。
生:我觉得里边可能有某种物质在传
师:你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真棒。
师:这只是同学们的猜测,能看见吗?
生:不能。
师:怎样才能“看到”呢?大家知道,当风吹过的时候,我们只能感觉到,但如果借助其他物体,例如当旗子飘动的时候,当水面泛起波纹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风从那里经过了。
要看到热在物体中怎么传过去,我们也可以借助其他物体。
根据生活经验,你们认为可以借助什么材料?
生:借助水。
师:怎么借?
生:水遇到热会蒸发。
师:很好,能借助前面的知识解决问题。
生:蜡烛融化变成蜡油。
师:刚才同学们都动脑思考了,老师这儿为每个小组准备了这样的材料,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是凡士林,它的特点是有粘性,可以粘住轻小物体,遇热会熔化。
蜡烛、铝棒固定在支架上、酒精灯、火柴、铝片、试管夹、铜棒)
三、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利用这些材料我们怎样来设计实验,比较直观地看到热是怎样传递的呢?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哪个小组说说你的方法?
生:铜棒粘上火柴,看哪个先掉。
师:为什么用三根?
生:想看看热是怎样传递的?
师:加热铜棒的哪个位置?
(生演示)
生:蜡烛油抹铝片,用夹子夹住。
师:蜡烛融化说明什么?
生:热传到这里。
师:加热铝片什么地方?
生:夹一角或中心。
师:多么善于思考的孩子。
师: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交流)
师:对于这个实验,老师也有几点小提示,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温馨提示)
1.用酒精灯要规范操作,加热时,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用完后用灯帽盖灭。
坚决不能用嘴吹灭。
2.给物体加热时,注意加热的时间不要过长,观察到现象后就可以结束加热,加热时物体不要来回晃动,要固定到一点加热,以免发生危险。
3.物体加热完毕后,温度较高,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摸,以免烫伤。
可以先放在铁盘中,等物体冷却后再进行处理。
4.小组分工合作,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及时填写好记录单。
四、实验活动
师:大家清楚了吗?好,开始。
师:好,刚才同学们就像个小科学家一样,研究得可真投入,我们一起来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看看谁最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生:铝片蜡烛油从中间开始融化。
生:铝片加热一角,向四面八方融化。
师:从什么地方开始传?
生:热沿着铝片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
师:你汇报很详细。
生:加热铜棒,从外向里传热。
师:你怎么知道?
生:火柴从外依次掉下。
师:还有哪个小组也做了这个实验,有不同吗?
师: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从温度高传向温度低的地方传。
师: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这种方式叫传导。
师:再看杯子,能解释杯子为什么变热吗?
生:热水温度高,杯壁低。
生: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五、验证物体的传热能力
师:铜铝都是金属,其他物体传热本领一样吗?
师:木、铝、玻璃、塑料、热水、烧杯,你能利用这些材料比较传热本领吗?
生:都放烧杯里。
师:对,做一做才能知道。
师:哪种容易传递?哪种不容易传递。
生:铝容易传递热,木头、塑料不容易传递热。
师:各种物体传热本领不同,像铜、铝容易传热叫做热的良导体,木头、塑料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课件)
六、应用与拓展
师:热传导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无处不在。
它对人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所以人们有时候利用热传导,有时候阻止热传导。
当需要传热的时候,就用热的良导体材料,不需要传热和防止热量散发的时候,就用热的不良导体材料。
在现实生活中哪里用到热的良导体,哪里用到热的不良导体?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师:我们来看:(教师课件出示锅、电熨斗、电暖器等物品)
师:锅把为什么是塑料的?
生:应用热的不良导体,不烫手。
七、小结
师:这一节课我们认识了热传导现象,了解不同物体传导热的能力是不同的等知识。
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我们的生活,你愿意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个不烫手的、便于携带的杯子吗?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完成。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