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大风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孜州大风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0T06:27:10.808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1期作者:王敏李天方,刘成刚,李璐,田发蓉
[导读] 选取1991-2021年的甘孜州国家观测站逐日风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甘孜州大风天气的时间分布特征、地理分布特征以及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孜各地区年大风日数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季节分布也不均匀,春季和冬季大风偏多,夏季和秋季偏少,而夏季又以雷雨大风居多。
从年际变化趋势看,呈现出先减少后又逐渐增多的态势,2001年以前和2017年以后大风日数较多,为正距平,2001年以后大风日减少,主要为负距平,平均的年大风日数为8.7天,从日变化趋势看:
王敏(1973-),女,四川泸定,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天气预报预测服务工作。
],李天方,刘成刚,李璐,田发蓉?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气象局,四川康定,626000)
摘要:选取1991-2021年的甘孜州国家观测站逐日风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甘孜州大风天气的时间分布特征、地理分布特征以及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孜各地区年大风日数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季节分布也不均匀,春季和冬季大风偏多,夏季和秋季偏少,而夏季又以雷雨大风居多。
从年际变化趋势看,呈现出先减少后又逐渐增多的态势,2001年以前和2017年以后大风日数较多,为正距平,2001年以后大风日减少,主要为负距平,平均的年大风日数为8.7天,从日变化趋势看:午后到晚上更容易出现大风,从地理分布看,大风日数较多的地区主要在州北部地区以及东部地区的丹巴;大风日数较少的地区主要集中州南部地区及泸定、九龙等低海拔地区。
关键词:大风;时空分布;气候;特征;
引言
大风是一种大范围天气,是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通过影响天气系统的活动而造
成的。
甘孜州甘孜州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境内地形为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肖天贵,1994)。
是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和“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主体功能区[1-2]。
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南北气候呈明显差别,环境恶劣,气候复杂多变。
短时强降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是川西高原地区夏季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由于其具有破坏力大、局地性强的特点,给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
又因天气系统时空尺度小、突发性强的特点,是高原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的难点。
川西北高原是大风盛行的地区之一,大风日数多,风力强,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有很大影响[1];因此,研究该地区的大风天气规律,对防灾减灾、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风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有意义的结论[3 -12]。
李耀辉等[13]指出,大风日数分布与地形有很大关系。
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甘孜州地形复杂,风力、风向存在较大的差异,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夏季多雷雨大风,秋冬季以西北到东北大风为主,偏南大风出现概率小。
大风天气除造成干旱灾害和引发森林火灾外,还会损坏广告牌、高层建筑物、农作物以及大棚设施等,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造成国民经济的严重损失。
大风的区域性预报一直是个难点。
本文充分利用1991一2021年甘孜州1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资料资料,对甘孜州的大风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归纳出甘孜州大风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为大风天气的预报极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提供依据和参考。
以期为提高对大风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减少大风天气所造成的灾害。
1 资料和方法
利用甘孜州18个国家测站1990一2021年32年大风资料,应用统计法,分析该地区大风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
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标准,以瞬时风速>17.1 m/s作为大风标准[14]。
统计大风日数时,以20:00为气象日界,若某一次大风跨越20:00,按2个出现日、1次天气过程计算。
将1990一2021年的32a平均值作为气候平均值,其季节划分为:春季(3一5月)、夏季(6一8月)、秋季((9-10月)、冬季(11月至次年2月)。
2大风天气气候特征
2.1大风时间变化
2.1.1年代际变化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00年代、10年代,甘孜州大风日数分别为120天、52天、80天,可见近31年来,甘孜州大风日数呈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最多,是21世纪00年代的近2倍,21世纪10年代大风日数逐渐增多。
2.1.2年变化
图1统计了甘孜州1990-2021年近32 年的大风日数,共计279日,年平均大风日数为8.7日,其中2021年大风日数最多为27日,其次为1991年为25日,2000年未监测到大风,此外大风日数最少的年份是2013年,仅有1日,2009、2014、2016、2017年次之为2日;从变化趋势看,年大风总日数呈线先减少后增加的过程,2001年以前和2017年以后大风日数较多,为正距平,2001年以后大风日减少,主要为负距平,1990-2001年(共12年)大风日占总大风日数的47.6%,平均为11.1日,2018-2021年(共4年)大风日占总大风日数的28.7%,平均为20日。
图1 甘孜州1990-2021年大风年际变化
2.1.3季节变化与月变化
春季(3一5月),甘孜州出现大风日数为154站(次),占比55.2%、夏季(6一8月)为32天,占比11.5%、秋季((9 -10月)为26天只占9.3%、冬季(11月至次年2月)为67天,占比25.1%,从季节变化来看,大风天气主要出现在冬春季,其中春季居多,秋季出现大风日数最少。
图2是甘孜州1990一2021年18县(市)月平均大风日数分布图。
可以看出,32 a来各县年均大风日数主要集中在4 -5月,占全年的38.4 %,为全年大风活动的高峰期,其中4月总共出现大风天气54天,5月出现53天,8月出现大风天气概率最小。
图3 1990-2021年甘孜州大风风向玫瑰图
3结论与讨论
(1)甘孜州大风日数受地形影响显著。
北部、东部为大风多发区,甘孜年大风日数最多,西南部地区初夏大风日数为0。
(2)甘孜州大风日主要集中在春季,占全年的55.2%,,而秋季出现大风的概率较小,只占9.3%。
(3)1990一 2021年甘孜州大风日数呈先减少后逐渐增多的趋势21世纪20年代开始大风日数显著增加。
(4)甘孜州地形地貌复杂,大风的监测存在极大的盲区,使用的资料为有限的国家站和少了的区域站数据,分析的出结论可能具有片面性。
(5)在后期的工作和研究中将逐渐弥补监测盲区,使用更具有代表性的资料,对结论不断的修订和完善。
(6)在分析的过程中地形的因素考虑得不够全面,在以后的研究中将逐步把地形因素完全融入。
参考文献
[1]叶笃正,高由禧.青藏高原气象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乔全明,张雅高.青藏高原天气学[M].气象出版社,1994.
[3]潘冬梅,田忠锋.近50 a阿勒泰地区大风的环流分型及预报田[J].干旱气象,2014,32(1) :108-113.
[4]谢秀英,谢秀琴.1958-2007年福海县大风大气统计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9, 12 (6) :52-55
[5]金巍,周广胜,曲岩.1971- 2000年营口地区大风特征及其变化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 7 (4) :237-240.
[6]吴春英,孙桂双,张昱,等.1986-2005年抚顺大风特征分析及预报[J].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10 (5) :42-47.
[7]高瑞华,王式功,张孝峰,等.渤海海峡大风的气候特征分析[J].海洋预报,2008, 8 (3) : 7-15.
[8]王正旺,庞转棠,李鸿飞,等.长治市近30年大风大气变化的特征分析[J].山西气象, 2006, 3 (74) :11-13.
[9]刘和平,代佩玲.河南大风灾害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 31(增刊) :135-137.
[10]李永果,李莉,朱桂林.近20年山东省南四湖大风气候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 34 (6) :15087-15088.
[11]张润琼,陈世平,刘莉娟,等.近45a六盘水大风大气气候特征分析[J].中国沙漠,2009,7 (4) :773-776.
[12]方秀云,王文新,董延虎,等.塔额盆地大风的时hl变化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0-251, 282.
[13]李耀辉,张存杰,高学杰.西北地区大风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J].中国沙漠,2004,24(6) :715-723.
[14]《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气象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