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联考
高二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课内基础知识(共8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及所有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搠.倒(shuò)出岫.(xiù)憎.恶(zēng) 轻鸢.剪掠 (yuān)
B.央浼.(měi)当.真(dàng) 遐.日(xiǎ)乍暖还.寒(hái)
C.尺椟.(dú)懿.范(yì) 贾.人(gǔ) 逸兴遄.飞(chuán)
D.坍.缩(dān)逋.慢(bū) 斜睨.(nì) 锱珠.必较(zī)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知来者之可追.追:追赶不矜.名节矜:自夸,夸耀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以:介词,因为
都督阎公之.雅望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抢.榆枋而止抢:碰,触形影相吊.吊:安慰
D.后乃今将图南.南:向南日薄.西山薄:迫近
3. 下列文言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杨意不逢②农人告余以春及③唯利是图④蚓无爪牙之利⑤宾主尽东南之美⑥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⑦既自以心为形役⑧大王来何操⑨宇文新州之懿范⑩不拘于时
A. ①③/②⑥/④⑨/⑤⑧/⑦⑩
B. ①③⑧/②⑥/④⑨/⑤/⑦⑩
C.①③⑧/②⑥⑩/④/⑤/⑦/⑨
D. ①③/②⑥⑩/④/⑤/⑦/⑧⑨
4. 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卒廷.见相如②谨拜表以闻.③襟.三江而带五湖④四美.具⑤烟光凝而暮山紫.⑥吾从而师.之⑦沛公军.霸上⑧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⑨善.万物之得时⑩园日.涉以成趣
A. ①⑩/②⑧/③⑥/④/⑤/⑦⑨
B.①⑩/②⑤⑧/③⑥/④/⑦⑨
C. ①⑩/②⑤⑧/③⑥/⑦/④⑨
D.①⑩/②⑧/③⑥/④/⑤⑦/⑨
二、古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王济,字.巨川。
其先真定人,父恕,后唐时童子
..中,知秀州。
会盗起,城陷,为盗所杀,将并害
..及第,开宝
济。
济伏枢号恸,谓贼曰:“吾父已死,吾安用生为?但恨力不能杀汝,以报父仇尔!”贼义之,舍去。
济携父骨匿山谷间。
既而官军大集,济脱身谒其帅朱乙,陈讨贼之计。
乙嘉之,遗以束帛,奏假驿置遣归。
再调胙城尉,徙临河主簿。
转运使王嗣宗被诏举法官,以济名闻。
迁.光禄寺丞、权大理丞,改刑部详覆官、通判镇州。
牧守多勋旧武臣,倨贵陵下,济未尝挠屈,戍卒颇恣暴不法,夜或焚民舍为盗。
一夕,报有火,济部壮士数十潜往侦伺,果得数辈并所盗物,即斩之。
驰奏其事,太宗大悦。
召判登闻鼓院,拜监察御史。
上疏陈统天下之术、节民物之道,大者有十。
其言切于时,词多不载。
景德初,徙知河中府。
三年,判司农寺。
时周伯星【注】见,济乘间言曰:“昔唐太宗以丰年为上瑞。
臣愿陛下日慎一日,居安虑危,则天下幸甚。
”受诏与刘综改定茶法,颇易旧制,由是忤丁谓、林特、刘承规辈,因
与王钦若迭诋訾之。
四年,拜本曹郎中,出知杭州。
郡城西有钱塘湖,岁久湮塞。
济命工浚治,增置斗门,以备溃溢之患,民颇利之。
大中祥符三年,徙知洪州,兼江南西路安抚使。
属岁旱民饥,躬督官吏为糜粥,日亲尝而给之;录饥民为州兵,全活甚众。
是岁卒,年五十九,遗奏大旨以进贤退谀佞、罢土木不急之费为言。
济颇涉经史,好读《春秋左传》,性刚直,无所畏避。
少时,深州刺史念金锁一见器之,且托后于济。
金锁没,济抚其孤,授置禄仕。
素与内臣裴愈有隙愈坐事上怒甚命宪府鞫之济适知杂事力为辨理遂获轻典。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三》)
【注】周伯星,星名,有象征祥瑞和灾凶两种说法,此处象征祥瑞。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素与内臣裴愈有隙/愈坐事/上怒甚/命宪府鞫之济/适知杂事/力为辨理/遂获轻典。
B.素与内臣裴愈有隙/愈坐事/上怒/甚命宪府鞫之/济适知杂事/力为辨/理遂/获轻典。
C.素与内臣裴愈有隙/愈坐事上怒甚/命宪府鞫之/济适知/杂事力为辨/理遂/获轻典。
D.素与内臣裴愈有隙/愈坐事/上怒甚/命宪府鞫之/济适知杂事/力为辨理/遂获轻典。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童子”,童生是文童的别称。
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B.“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原职叫迁复。
C.“开宝”是宋代的一个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可以表示年份,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D.“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或尊敬。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济不畏强权,在做镇州通判时,一些旧臣武将十分傲慢,他们手下为非作歹,王济毫不屈服,抓住机会狠狠打击,受到了皇上的肯定。
B.王济正直有为,受到朝廷赏识,被朝廷召判登闻鼓院,授予监察御史的重要职务。
王济曾上疏陈述统一天下、节省百姓财力的十点决策,言辞切合时政。
C.王济颇有政绩,在杭州任职时,兴修水利,百姓获利很多;在洪州任职时,遇到旱灾,亲自为百姓煮粥,录用灾民做州兵,许多人得以度过饥荒。
D.王济重视承诺。
年轻时,他曾深受深州刺史念金锁的器重,在念金锁死后,王济完成当年念金锁的嘱托抚养他的后代,并帮助他的后代走上了仕途。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会盗起,城陷,为盗所杀,将并害济(5分)
(2)济命工浚治,增置斗门,以备溃溢之患,民颇利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9〜10题。
拟古(其七)
陶渊明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是一首仿拟同类题材的古诗而创作的诗歌,本诗承袭了从屈原到《古洋十九首》, 再到曹植所形成的借“美人”来抒写自己情感的文学传统。
B.开头两句写春天日暮时分的景象,天空明净澄澈,春风轻柔温和,构画出一幅自然春意融融、人物心旷神怡的沐春图,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C.在这美好的淸夜,一位佳人一边饮酒一边唱歌,直到天明。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并具,写足了“信可乐也”的情绪,也为后篇的抒情蓄势。
D.五、六两句乐极悲来,写佳人唱完歌后发出长长的叹息,善感的心中涌出种种复杂的思绪:如此的美丽春夜又能存在几时?自己的芳华又能保持多久?
E.这首诗具有隐喻的意味,结尾处佳人发出的对世间美好事物难以恒常的感喟,其实也是作者的心声,显见归隐田园的陶渊明仍然难忘世事,内心并不旷达超脱。
10.“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两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___________________。
《陈情表》
(2)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在无穷无尽的空间遨游,从而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4)庄子说“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表达出要顺应自然,乐天知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体现同样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把战斗场面描绘得大气磅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滕王阁序》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琴者,情也。
”抚琴吹箫和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
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
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相反,人们也常用“对牛弹琴”、“焚琴煮鹤”来感叹某些人对琴的无知。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
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
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
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
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
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
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
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古琴艺术之所以能独树一帜而备受推崇,除“琴德最优”外,更由于其音乐的特质能顺乎自然,耐人寻味,符合中华传统文化追求意境、崇尚内在和寓意含蓄的特征,它含藏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而成为人格培养和精神升华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高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琴道更是让有素养的文人士大夫为之一生追求。
在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今日,亟需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安住沉静,回归内心自性里丰富的精神世界。
1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琴因其独特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傲然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居于首位。
B.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绘的以古琴为伴,饱读诗书的简朴生活,表现了他淡泊高雅的情怀。
C. 弹琴者如果将外在环境与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就可以达到琴曲中追求的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D.古琴备受推崇因其音乐的特质顺乎自然、耐人寻味,更因其琴德最优,含藏着中华民族道德的内核。
1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以孔子、伯牙和子期、嵇康等人为例,说明古代很多文人士大夫对古琴的情有独钟。
B.文章第三段引用陶渊明和白居易的话以及成语,说明琴乐听来平淡,需遇知音方可领会其情趣。
C.文章第四段举伯牙用功勤奋学琴终成鼓琴高手的故事,说明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道理。
D.文章先交代了古琴的重要地位,然后分析了如何达到琴曲的高雅境界,最后分析琴乐的作用。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不会弹奏古琴的人,如果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是可以听得出琴曲中的一些“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的。
B.我们得意时可以用琴曲平静心中的躁乱,遭遇挫折打击时可以用琴曲安抚内心的伤痛,琴曲还可以消解我们内心的怨念。
C. 古琴之音醇和淡雅,温柔敦厚,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沉静,回归内心世界,这和儒家入世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
D. 古琴、古筝、琵琶、笙箫、笛、埙等中华传统乐器都是各具特色的,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多去了解这些音乐艺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4题,19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5-18题
小人物契诃夫
“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文官涅维拉齐莫夫在起草一封贺信,“祝您在这个复活节及未来的岁月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并祝阖府安康……”
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
桌子上,在涅维拉济莫夫写字的那只手旁边,一只迷途的蟑螂在慌张地跑来跑去。
“还得给他,那个混蛋,再写点什么呢?”涅维拉济莫夫这样思忖着,抬眼望着熏黑的天花板。
这值班室让他感到像沙漠般荒凉,他不仅可怜起自己来,也可怜起那只蟑螂了……
“我值完班还能离开这里,可它却要一辈子在这里值班,”他伸着懒腰想道,“苦闷啊!”
看门人巴拉蒙已经不擦皮靴了……他一手拿着刷子,一手画着十字,站在通风小窗前听着……“打钟了,先生。
”他对涅维拉济莫夫小声说。
涅维拉济莫夫把耳朵凑到小窗口,也倾听起来。
复活节的钟声随同春天的清新空气,一齐从窗口涌进室内。
各处的教堂钟声齐鸣,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辘辘作响,“人真多啊!”涅维拉齐莫夫看了看下面的街道,叹口气说,“有多少笑声和谈话声!只有我倒霉透了,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
而且每年都是如此!”
“谁叫您拿人家的钱呢?要知道今天不该您值班,是扎斯杜波夫雇您当替身。
别人都去玩乐了,您却在这里替人值班……这是贪财啊!”
“见鬼,这怎么叫贪财呢?统共才两个卢布,外加一条领带……是贫穷,而不是贪财!要是能跟大伙儿一道去做晨祷,然后开斋,那该多好啊……喝上那么几杯,吃点冷荤菜,然后躺下睡他一觉……这时你会感到自己是个人……唉……我这一辈子算完了!你瞧,有个骗子坐着四轮马车招摇过市了,可你却不得不待在这里。
”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
上帝保佑,您也会升官晋级,日后坐上四轮马车的。
”
“我?嘿,不行,伙计,你开玩笑。
即使拼了命,我这九品文官也上不去了……我没有受过教育。
”
“我们的将军也没有受过教育,可是……”
“嘿,我们的将军,他在做将军之前,早偷盗了十万公款。
他那副派头,伙计,我可比不上……凭我这副模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连姓也糟透了:涅维拉济莫夫①!总而言之,伙计,这种处境是没有出路的。
你愿意,就活下去;你不愿意--那就去上吊……”
涅维拉济莫夫离开通风小窗,苦恼地在各个房间里转来转去。
钟声变得越来越响……
“要不要从值班室溜走?”涅维拉济莫夫想。
不过,这种逃跑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复活节这一天他过得很好,很舒服,可是往后又怎样呢?依旧是阴暗的四壁,依旧要受雇于人代人值班,依旧要写这种贺信……
他热切地想突然出现在大街上,汇入热闹的人群中,参加节日的庆典……他想起了刚才一位太太乘坐的四轮马车,想起了庶务官穿了就神气活现的那件大衣……他想起了勋章,新皮靴、暖和的床铺和袖子没有磨破的文官制服……他之所以想起这些,是因为所有这些东西他都没有……
“要不要去偷?”他又想,“据说,一些人带着赃物都逃往美洲,不过鬼知道这个美洲在什么地方!看来要能偷会盗,还得受过教育哩。
”
钟声停了。
此刻只能听到远处的马车声和巴拉蒙的咳嗽声,可是涅维拉齐莫夫的满腔愁苦和愤恨,却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忍受。
“写告密信呢,普罗什金一次告密,日后就步步高升……”涅维拉济莫夫坐在自己桌前,陷入沉思。
灯里的煤油已经烧干,冒着浓烟,眼看就要熄灭。
迷途的蟑螂还在桌上爬来爬去,找不到安身之处……“告密怎么行!这种东西一写,日后我定会受到申斥,我这个笨蛋只能见鬼去!”
于是目光又落在他起草的那封贺信上。
这信是写给一个他十分憎恨又怕惧的人的,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八卢布的职位上……
“啊……你还在这里跑,鬼东西!”他愤恨地一巴掌拍在那只不幸让他看到的蟑螂身上,“真讨厌!”
蟑螂仰面躺在那里,拼命蹬着细腿……涅维拉济莫夫捏住它的一条腿,把它扔进玻璃灯罩里,灯罩里突然起火,发出劈劈啪啪的声响。
涅维拉济莫夫这才感到略为轻松些。
一八八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注]①在俄语中,这个姓与“衬裤”的发音相近。
1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小人物”为题,表现了这个九品文官社会地位的卑下,使这个形象具有了
典型性,他的遭遇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普遍的悲惨命运。
B.小说情节紧凑,所写事件是一个小公务员在复活节之夜,为了挣点小钱,辛辛苦苦替人值班,一边发牢骚,一边违心地给上司写节日贺信。
C.小说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沙皇统治时期,坏人官运亨通,小公务员整日辛劳却永无出头之日的社会现实,有力地鞭挞了俄国官场的黑暗。
D.“依旧是阴暗的四壁”等三句,连用三个“依旧”,突出了主人公的无奈:即使逃跑了,也照样摆脱不掉当前这种无望而又可怜的生活现状。
E.小说结构的特点是以人物对话贯穿全篇。
对话揭示了涅维拉济莫夫替人值班的情节,描绘了形象,表现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及性格特征。
16.小说的主人公涅维拉济莫夫的个性特征是怎样的?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4分)17.请指出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并分别说出其表达作用。
(4分)
18.请结合文本,探究“蟑螂”在小说中的作用。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婚纱照是珍贵的纪念,摄影师和新人们追求拍摄效果本无可厚非
....,可满足私欲不能建立在损害公众利益的基础之上。
(2)当前,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
....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3)都市的人们已司空见惯
....了各式各样的共享单车,而管理部门对于这种符合低碳出行理念的事物也正处于善意的观察中。
(4)近年来,民间收藏十分火热,但乱象随之丛生:鱼龙混杂
....、以假乱真的现象不胜枚举。
(5)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宣布,从9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广大用户对
此无不拍手称快
....。
(6)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对中央政府的一再反对和警告置若罔闻
....,强行举行非法的“独立公投”,受到了各国的批评。
A.(1)(2)(5)
B.(2)(3)(6)
C.(2)(4)(6)
D.(3)(4)(5)
2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就扑朔迷离的中东局势而言,达成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就如同拔除了一个潜在火药桶的引信,缓解了地区紧张局势,降低了冲突。
B.今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题《诡异的光》曾引起网友热议,关于语文阅读是否该有标准答案的讨论不断,这使得很多人开始关注语文科目的评阅标准。
C.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不但在木构建筑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且在砖石建筑上也被充分应用,
成为中国建筑所特有的构件之一。
D.这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蓝根、连翘等十几种草药配制而成的。
2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座谈会上,第一个发言的小李说,自己的话发自肺腑,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B. 对这名学生犯的错误,班主任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高抬贵手,给学生一次改正的机会。
C. 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第二节课后,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篮球赛。
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
D. 你中学时的绘画作品,还惠存在我家,我常拿出来欣赏。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5分)
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① _______,才能高效运行。
② ________,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
二者相互影响: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低,会影响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后期分类处理不到位,③ _____。
只有政府和居民各尽其责,才能很好完成这一工程。
五、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德国柏林一个公园里,有十几条长椅,椅下藏有4厘米长的锥形钢刺。
只要人们坐下来看手机时间超过10分钟,椅子就会发出警告,钢刺就会冒出来。
许多游客说这样的椅子中看不中坐,而当地的居民知道,这长椅是最人性化的设计。
对于游客和居民的观点,你有怎样的思考和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八县联考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课内基础知识(共8分,每小题2分)
1 答案:A
(B项遐—遐还—huán C.椟—牍 D.坍—tān 锱珠—锱铢)
解析: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学生要养成第一次遇到生字词就准确掌握的习惯,要勤查词典,如“坍缩”,坍,读“tān”,不能想当然地读“dān”。
要注意同音字如遐—暇铢—珠,弄清它们词义的区别,如遐是远的意思,与距离有关,而暇是空闲的意思,与时间有关。
注意多音字,不同的词义,读音不同,如乍暖还寒,还,返回,读“huán”。
2.参考答案:C
(A追:补救;B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D南:向南飞)
解析:考查课内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掌握情况,学习文言文,积累字词,是基础,是读懂课外文言材料的条件。
特别是高中要重点掌握的120实词和18个虚词,如吊薄之等。
3. B (①③⑧宾语前置②⑥状语后置④⑨定语后置⑤判断句⑦⑩被动句)
解析:考查课内文言句式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语法知识,能够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判断文言特殊句式,常考查的四种特殊句式:判断被动倒装省略,而倒装中又有不同的类型,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
学生如果掌握不好,会影响他们对文意的理解。
4. D(①⑩名词作状语②⑧动词的使动用法③⑥名词的意动用法④形容词作名词⑤⑦名词作动词⑨形作动)
解析:考查对文言词语活用的掌握情况,主要要求学生明了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意义、词性,再看在该句中做什么成分,如吾从而师.之中的师,老师,名词,现代汉语往往做主语或者宾语,这里带了宾语,成了谓语,所以判断它有活用,是名词活用着动词。
二古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5.(3分)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答断句题时,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
“上怒甚”结构完整,排除B项;“知杂事”旧时等外的小官为杂职,如清代九品未入流之类或统称为佐杂;且“适知杂事”的主语是“济”,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
故选择D项。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3分)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涉及古代字号、年号、官职俸禄等。
B项中“右迁”解释有误,应是“升级”。
考点定位: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能力层级为理解B。
7.(3分)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
C 项中“亲自为百姓煮粥”错,原文是说他督促官吏煮粥。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1) 恰逢盗贼兴起,秀州城被盗贼攻陷,(王恕)被盗贼杀害,盗贼准备把王济也一并杀害。
(得分点:“会”,恰逢,恰巧,1分;“城陷”被动句1分;“为盗所杀”省略主语,补出王恕或王济父亲,1分;“并”,一并,一起,1分;大意1分)
(2) 王济差遣工匠疏通治理,增设了斗门,来防备湖水泛滥的祸患,老百姓因此获得很多好处。
(得分点:“浚”,疏通,1分;“增置”,增设,增加设置,1分;“患”,祸患,1分;“利”,获利,1分,大意1分) 试题分析: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解题思路一般先根据语境弄清句子大意,再圈出文中的文言现象,如句式活用通假等,然后,开始翻译。
注意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力求达到“信、达、雅”。
语段中“会”、“患”“为……所”等都是高一高二所学知识点,重在对课本知识点的考查。
“城陷,为盗所杀”考查学生对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
“民颇利之”考查对活用的考查,而“浚”字,考查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能力,前文有“郡城西有钱塘湖,岁久湮塞”,后面有百姓获利,当然就是“疏通”的意思。
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
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
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要注意特殊句式、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
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字字落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9.参考答案:BE(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B“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的说法不恰当,全诗的情感有先乐后哀的明显转变。
E由这句诗便推导出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内心并不旷达超脱”的说法过于武断,认识到生命无常与内心旷达超脱与否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
诗人的心情会因时因地因境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