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保护制度(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保护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疾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毒感染者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细菌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第三条、各科室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感染的防护工作。

第二章预防
第四条: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源物质采取防护措施。

第五条、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疾病感染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面罩;有可能发生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诊疗和护理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第六条: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第七条: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第三章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第八条: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____%乙醇或者____%
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如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气刺伤,应在____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效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5、发生HBV职业暴露,根据暴露级别、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等不同采取基本用药或强化用药程序。

第四章登记和报告
第九条、医务人员应该对被感染情况进行登记。

登记的内容包括:病源感染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被感染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保护制度(2)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医务人员在承担病人救治和医疗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系列的工作压力、危险和暴力威胁,这些都对其身体和心理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建立和完善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保护制度,保障其安全与权益,是非常必要的。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保护制度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法律保护。

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确立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合法权益,明确责任和义务,加大对侵犯医务人员安全的行为的打击力度,并保证司法制度的公正与严明。

二、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此外,还应增加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讲座,组织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

三、加强医疗机构安全保障措施。

医疗机构应加强安全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保障措施。

例如,加强门禁管理,严格控制进出人员,防止外来人员闯入医院。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配备必要的安防设施,如安全监控系统、报警器等,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四、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制。

医务人员常常因病情无法控制导致患者不满,引发医患纠纷。

为了避免纠纷的发生,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及时解决医患矛盾,保护医务人员的权益,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

五、加大惩治暴力伤医行为力度。

针对暴力伤医行为,加强对肇事者的惩处力度,打击暴力伤医行为,给肇事者一个严厉的惩罚,以达到维护医务人员的工作权益。

六、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医务人员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享有与其工作地位相称的工资、福利待遇和荣誉,同时,还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保险制度建设,确保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发生意外或职业病时可以得到相应的赔偿和补偿。

总之,建立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保护制度,是维护医务人员权益、促进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政府、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本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其中,共同建立起健全的职业安全保护制度,为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发展提供保障。

只有在安全保障的环境下,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