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坐落在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乡。

它是刘老庄人民为了纪念和缅怀那保卫刘老庄,保卫国家的八十二位英雄而修建的陵墓。

它饱含着人民对八十二位烈士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之情。

八十二位勇士隶属于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第4连的前身是江苏丰县地区一支地方武装,19xx年x月改编为苏鲁豫支队第1大队第3营第10连,19xx年编入新四军第3师。

连长白思才,江西人,16岁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抗战初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是一位英勇善战、沉着机智的指挥员。

政治指导员李云鹏,江苏沛县人,青年学生出身,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一位久经战火考验的优秀政工干部。

该连班排长和战士大多数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军的贫苦农民,政治素质好,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培养了顽强的战斗作风、坚定的战斗意志和纯熟的战斗技巧。

在他们的带领下,第4连经受了刘老庄战斗最严峻的考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19xx年春,侵华日军对江苏北部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

3月x日,日伪军1000余人,分兵11路合围驻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

第4连奋勇阻击各路敌人,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安全转移。

是日,日伪军进行第二次合围,该部与日伪军在淮阴以北老张集、朱杜庄一带遭遇。

激战半日,于黄昏后再次突围,转移至老张集西北的刘老庄地区。

18日晨,日伪军进行第三次合围。

第4连奉命组织防御,掩护主力部队和淮海区党政机关转移。

全连82人凭借村前交通沟,英勇抗击日伪军攻击,使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全连却陷入日伪军重围。

虽经数次突围,均未成功,乃决心固守。

连部通信员在火线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决不给我们党丢脸,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日伪军集中炮火对第4连阵地进行毁灭性炮击,数百米长的交通沟被夷为平地。

同时以大队骑兵实施冲击。

4连官兵在强敌面前,坚定沉着,不畏严重伤亡,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日伪军5次进攻,毙伤日伪军近百人,苦战至黄昏。

身负重伤的白思才、李云鹏组织全连所余的20多
人,掩埋好烈士遗体,烧毁地图、文件,砸坏多余的枪支,端起刺刀扑向敌群。

终因众寡悬殊,全连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

一个了解大概战况的人道出了那天的一些细节过程:
3月x日上午9时左右,急于北犯的日军在川岛的指挥下,发起对4连第1次冲锋。

才前进30来米,就被一阵猛烈的火力打了回去。

川岛十分恼火,他亲自爬上屋顶察看地形,并对兵力进行重新部署,将重武器配置在刘老庄东西两侧。

敌人在交叉火力掩护下又爬了过来,距离越来越近。

当鬼子离阵地还有百来米时,4连集中枪榴弹压制火力点,敌人的火力点顿时哑了。

与此同时,我轻重机枪一起开火,鬼子死的死,伤的伤,进攻队形乱作一团。

有的拼命往回跑,被我神枪手一枪一个当场撂倒。

还有20多个亡命之徒,冒死爬到阵地前沿,连长一声令下,战士跃出战壕,端起刺刀冲向敌人,不到十分钟,这20多人也成了刀下鬼。

敌人第2次冲锋以惨败告终。

趁敌人休整间隙,连长、指导员检查连队的伤员情况。

令人欣慰的是,虽有部分战士挂彩,但没有人员牺牲。

4连碰到最大的难题是,弹药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上哪去弄枪支弹药呢?指导员李云鹏焦急起来。

忽然,他的目光被阵地前沿躺着的数十具敌人尸体吸引住了,每个尸体上都有枪和子弹。

这些子弹如果能弄到手,问题不就解决了?他找连长商量,连长觉得可行。

于是,他们立即把到敌人尸体上去“借”弹药的想法告诉了大家,战士们齐声说好。

1排长尉庆忠是个老红军,性格十分幽默,他风趣地说:“指导员,您可真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法子真是太妙了。

我曾在团部当过军需干事,验收弹药是我的老本行,就把任务交给我吧!”指导员点头同意。

尉排长带领突击小组,借阵地西侧的有利地形迅速向死尸匍匐过去,刚收集几支步枪和几百发子弹,就被敌人发现了。

鬼子知道新四军所剩的弹药不多了,于是拼命射击。

霎时间,密集的弹雨倾泻而来,压得突击队员抬不起头。

连长立即组织火力从多方向对鬼子实施打击。

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将“验收”到的9000余发子弹和22支步枪陆续往回运。

不幸的是,当尉庆忠掩护战友回撤的最后关头,一发子
弹夺去了他的生命。

战士们万分悲痛,心中暗暗发誓:一定杀更多的鬼子,替尉排长报仇!
接着,敌人发起第3次冲锋。

但得到弹药补充的4连犹如一座雄关,迎头挡住了川岛师团的去路。

川岛目露凶光,气急败坏地对缠着绷带的中队长山本少佐吼道:“你的部队呢?你的士兵呢?你为什么不冲上去?你说,你说呀!”山本面如土色,语无伦次地说:“报告,报告师团长,实在是冲,冲不上去呀!”闻听此言,川岛怒不可遏,举起手枪“啪啪”两下,山本一命呜呼了。

发泄后的川岛凶狠地环视着呆若木鸡的指挥官,一字一句地说:“集中所有的山炮、迫击炮、掷弹筒,给我狠狠地打,把他们统统炸死!”顷刻间,弹如雨下,密集的炮弹呼啸着飞向4连阵地,阵地几乎变成了火海,烟尘滚滚,大地震动。

4连的防御阵地仅是一段不长的“抗日沟”,哪里经受得住雨点般的炮弹!许多同志牺牲了,还有不少人受了重伤,但大家只有一个念头:拖住敌人,确保人民群众和部队安全转移!
战斗中,白思才被炮弹炸掉了左手。

苏醒后,他只简单包扎了一下,就摇摇晃晃地上了前沿,鼓舞士气,继续指挥战斗,好几次他被炮弹掀起的土块埋住。

有一次,炮弹落在他附近,剧烈的爆炸声和硝烟、尘土过后,他发现身旁的一个战士被炮弹炸断了一条腿,便立即从土里钻出来,用仅有的一只右手,扯开被单,将伤员的腿包扎上。

正是凭着比钢铁还硬的坚强意志,指战员们死死坚守在阵地上。

工事毁了再修,掩体塌了再挖,轻伤员顾不上包扎伤口,坚持战斗,重伤员则在一旁给战友压子弹、递手榴弹。

不久,指导员李云鹏也负了伤,但他仍利用战斗间隙召开支委会,研究战场形势,号召全连英勇杀敌。

全连官兵纷纷表示:人在阵地在,宁死不当俘虏!有的战士还在战壕里写了火线入党书。

鲜红的党旗在战火中飘扬,新党员在阵地上宣誓: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我们坚决与敌人血战到底!誓死与阵地共存亡!正是这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4连的官兵任凭敌人炮弹再多,轰击再猛,始终稳稳地屹立在阵地上,敌人的第4次冲锋依然不
能前进半步!
傍晚时分,敌人停止了炮击,4连只剩下30余人。

没有负伤的同志,眼睛也被硝烟熏得红肿起来,鼻子被呛得鲜血直流。

整整一天战斗,将士们未能吃上一口饭,喝上一口水,喉咙干得冒火,连话都讲不出来,全靠打手势。

此时,阵地前死寂一片,大家知道,恶战就要来临!
连长和指导员算了算时间,估计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应已安全转移,于是下达命令:把余下的子弹集中给重机枪和轻机枪使用,其余的步枪全部拆散,安上刺刀,准备和敌人展开肉搏战。

该拆散的枪支拆散了,拆下的零件一一埋入地下,机密文件也全部销毁。

决战开始了!心有余悸的敌人又缩头缩脑地围了上来。

当敌人接近阵地后,机枪愤怒的火舌首先卷起一股狂风,呼啸着飞向敌群,鬼子纷纷倒下。

不久,子弹打光了,敌人又重新冲了上来。

连长、指导员一声大吼:“同志们,冲上去,杀——!”战士们端着上了刺刀的枪,冲向敌群,只听得敌人鬼一样的哀嚎声??
枪炮声渐渐停息了,如火的晚霞映着战后沉寂的战场。

战斗结束很久,敌人方才心惊肉跳地走近战壕。

突然,一个跳进壕沟的鬼子,发现端枪怒目而视的勇士,吓得连忙开枪。

其实,敌人发现的只不过是4连勇士们直到牺牲依然保持着杀敌的姿态。

他们有的紧握枪,有的咬住敌人的耳朵,有的双手掐住敌人的脖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